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人類創造的溫度記錄

人類創造的溫度記錄

發布時間:2021-06-07 14:19:24

Ⅰ 人類製造得到過的最高溫度.

我國的「人造太陽」核聚變實驗裝置創下了5500萬度的國內最高溫度記錄.歐洲、美國的核聚變裝置使用氘、氚混合燃料,獲得過上億攝氏度的等離子體,而且獲得了上萬千瓦的輸出功率,使人類以可控方式獲得了聚變能.

Ⅱ 人類是怎樣造出迄今為止最高溫度的有何過程

中國“人造太陽”再度傳來好消息,我國大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實現等離子中心電子溫度1億攝氏度10秒運行。由於裝置中心的超高溫度堪比太陽,因此才有了“人造太陽”之稱。對於在夏季高溫下就已經酷熱難耐的人類來說,這么高的溫度確實難以想像。


該裝置之所以能夠承受如此高的溫度,還要從它的構造說起。整個托卡馬克裝置之內幾乎處於真空狀態,只有非常稀薄的等離子體被約束在內。這一比例即使與稀有氣體在空氣中的佔比相比,也是不值一提。而這些等離子體雖然在裝置內部,但是並不會直接接觸裝置的內壁,加上周圍沒有傳導介質,燒毀內壁根本不可能。

Ⅲ 人類製造的最低溫度是多少

直到1908年,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海克·卡末林·昂內斯終於將其液化,並創造出了新的低溫記錄—— -269 °C(4K)。

Ⅳ 人類能製造的最高與最低的溫度分別是幾度


5.1億攝氏度

人類所能產生的最高溫度是5.1億攝氏度棗約比太陽的中心熱30倍,該溫度是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中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利用氘和氚的等離子混合體於1994年5月27日創造出來的.
絕對零溫度-即絕對溫標上的零開-相當於-273.15°C,當達到這一溫度時所有的原子的分子熱量運動都將停止.所達到的最低溫度為280微微開,該溫度是1993年2月於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低溫實驗室利用核去磁裝置產生並宣布的.




Ⅳ 人類所能創造的最低溫度是多少由誰發現

人類所能產生的最高溫度是5.1億攝氏度棗約比太陽的中心熱30倍,該溫度是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中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利用氘和氚的等離子混合體於1994年5月27日創造出來的.
絕對零溫度-即絕對溫標上的零開-相當於-273.15°C,當達到這一溫度時所有的原子的分子熱量運動都將停止.所達到的最低溫度為280微微開,該溫度是1993年2月於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低溫實驗室利用核去磁裝置產生並宣布的.

Ⅵ 人類歷史上發燒的最高紀錄是多少度啊

人類歷史上發燒的最高紀錄是46.5℃。

1980年7月10日,一個亞特蘭大的黑人,52歲的威利·瓊斯,因為當時氣溫為32.2而中中暑並發燒,體溫高達46.5℃,但他在醫院呆了24天,幸運的活了下來。他持有吉尼斯世界記錄榮譽,這項記錄為「世界上最高體溫的人」。

(6)人類創造的溫度記錄擴展閱讀:

36.1℃-37.2℃(97-99華氏度):這是人體的正常體溫范圍。因為人個體的差異,性別不同體溫也不同,身體部位的溫度也不同。一般口腔溫度36.7~37.7℃,腋窩溫度為36.0~37.4℃,直腸溫度為36.9~37.9℃。直腸溫度最接近人體內部溫度,但不方便測量,通常在腋下測量。

人體溫一般38℃或者更高,就需要引起注意,進行降溫和治療。39℃以上的高燒需要用葯物降溫。41.6℃(107華氏度)是極度高燒了,是一般人體承受的極限發熱溫度,可能會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引起癲癇發作。需要及時物理降溫和退燒葯物治療。

Ⅶ 人類能創造東西的最低溫度是多少度。攝氏度。

民國二十年即1931...最低溫度出現在1月6日,為攝氏零下14度

Ⅷ 人類能製造最高溫度是多少 有極限嗎

法國科學家用激光脈沖刷新溫度提升紀錄 法國科學家最近用激光脈沖穿透純藍寶石,使材料溫度提升的速度快於以往任何一種爆炸,從而刷新了單位時間內溫度提升的紀錄。 據《自然》雜志網站13日報道,法國波爾多大學物理學家推斷,在這次實驗中,激光脈沖每秒能將材料溫度提高100億億攝氏度,但目前整個過程還只能維持幾個飛秒(1個飛秒為1000萬億分之一秒)。 他們說,這種劇烈的加熱過程製造出了直徑幾千分之一毫米的微型火球。

絕對至高溫度一般被稱為普朗克溫度,以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命名,是溫度的單位,簡記為Tp。它是自然單位系統中普朗克單位,並且是代表著量子力學中的一個基礎極限的普朗克單位。普朗克溫度是溫度的基礎上限;現代科學認為推測任何物質比這溫度更高就是毫無意義的。據現時的物理宇宙學,這是宇宙大爆炸第一個瞬間(第一個單位普朗克時間)的溫度。
普朗克溫度 Tp=1.416833(85) × 10的32次方K

Ⅸ 人類最高可以製造的多少溫度

歐洲的強子對撞機的粒子對撞實驗可產生五萬億攝氏度高溫。

Ⅹ 人類所能製造出來的最低溫度是多少`

絕對零度,也就是-273.15℃(攝氏度)。
沒有一個地方有這個溫度,人類也不可能製造出來這個溫度,只能無限的接近。在這溫度下物體沒有熱能。

定義或解釋

理論上的最低溫度,把-273.15℃定作熱力學溫標(絕對溫標)的零度,叫做絕對零度(absolute zero)。 絕對零度的單位是開爾文(K±)

說明

①在中學階段,對於熱力學溫標和攝氏溫標間的換算,是取近似值T(K)=t(℃)+273。實際上,如以水的冰
點為標准,絕對零度應比它低273.15℃所以精確的換算關系應該是T(K)=t(℃)+273.15。

②絕對零度是根據理想氣體所遵循的規律,用外推的方法得到的。用這樣的方法,當溫度降低到-273.15℃時,氣體的體積將減小到零。如果從分子運動論的觀點出發,理想氣體分子的平均平動動能由溫度T確定,那麼也可以把絕對零度說成是「理想氣體分子停止運動時的溫度」。以上兩種說法都只是一種理想的推理。事實上一切實際氣體在溫度接近-273.15℃時,將表現出明顯的量子特性,這時氣體早已變成液態或固態。總之,氣體分子的運動已不再遵循經典物理的熱力學統計規律。通過大量實驗以及經過量子力學修正後的理論導出,在接近絕對零度的地方,分子的動能趨於一個固定值,這個極值被叫做零點能量。這說明絕對零度時,分子的能量並不為零,而是具有一個很小的數值。原因是,全部粒子都處於能量可能有的最低的狀態,也就是全部粒子都處於基態。

③由於水的三相點溫度是0.01℃,因此絕對零度比水的三相點溫度低273.16℃。

絕對零度表示那樣一種溫度,在此溫度下,構成物質的所有分子和原子均停止運動。所謂運動,系指所有空間、機械、分子以及振動等運動.還包括某些形式的電子運動,然而它並不包括量子力學概念中的「零點運動」。除非瓦解運動粒子的集聚系統,否則就不能停止這種運動。從這一定義的性質來看,絕對零度是不可能在任何實驗中達到的,但目前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中達到距離絕對零度僅百萬分之一攝氏度的低溫。所有這些在物質內部發生的分子和原子運動統稱為「熱運動」,這些運動是肉眼看不見的,但是我們會看到,它們決定了物質的大部分與溫度有關的性質。 正如一條直線僅由兩點連成的一樣,一種溫標是由兩個固定的且可重復的溫度來定義的。最初,在一標准大氣壓(760毫米水銀柱,或760托)時,攝氏溫標是定冰之熔點為0℃和水之沸點為100℃,絕對溫標是定絕對零度為0K和冰之熔點為273K,這樣,就等於有三個固定點而導致溫度的不一致,因為科學家希望這兩種溫標的度數大小朝等,所以,每當進行關於這三點的相互關系的准確實驗時,總是將其中一點的數值改變達百分之一度。 現在,除了絕對零度外,僅有一固定點獲得國際承認,那就是水的「三相點」。1948年確定為273.16K,即絕對零度以上273.16度。當蒸氣壓等於一大氣壓時,水的正常冰點略低,為273.15K(=0℃=32°F),水的正常沸點為373.15K(=100℃=212°F)。這些以攝氏溫標表示的固定點和其他一些次要的測溫參考點(即所謂的國際實用溫標)的實際值,以及在實驗室中為准確地獲得這些值的度量方法,均由國際權度委員會定期公布。

科學家在對絕對零度的研究中,發現了一些奇妙的現象。如氦本是氣體(氦是自然界中最難液化的物質),在-268.9℃時變成液體,當溫度持續降低時,原本裝在瓶子里的液體,卻輕而易舉地從只有0.01毫米的縫隙中,很容易地溢到瓶外去了,繼而出現了噴泉現象,液體的粘滯性也消失了。

為什麼不能達到絕對零度

1848年,英國科學家威廉·湯姆遜·開爾文勛爵(1824~1907)建立了一種新的溫度標度,稱為絕對溫標,它的量度單位稱為開爾文(K)。這種標度的分度距離同攝氏溫標的分度距離相同。它的零度即可能的最低溫度,相當於攝氏零下273度(精確數為-273.15℃),稱為絕對零度。因此,要算出絕對溫度只需在攝氏溫度上再加273即可。那時,人們認為溫度永遠不會接近於0K,但今天,科學家卻已經非常接近這一極限了。

物體的溫度實際上就是原子在物體內部的運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熱的時候,就意味著它的原子在快速運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冷的時候,則意味著其內部的原子運動速度較慢。我們的身體是通過熱或冷來感覺這種運動的,而物理學家則是絕對溫標或稱開爾文溫標來測量溫度的。

按照這種溫標測量溫度,絕對溫度零度(0K)相當於攝氏零下273.15度(-273.15℃)被稱為「絕對零度」,是自然界中可能的最低溫度。在絕對零度下,原子的運動完全停止了,並且從理論上講,氣體的體積應當是零。由此,人們就會明白為什麼溫度不可能降到這個標度之下,為什麼事實上甚至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標度,而只能接近它。

自然界最冷的地方不是冬季的南極,而是在星際空間的深處,那裡的溫度是絕對溫度3度(3K),即只比絕對零度高3度。

這個「熱度」(因為實際上我們談到的溫度總是在絕對零度之上)是作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留存至今的熱度,事實上,這是證明大爆炸理論最顯著有效的證據之一。

在實驗室中人們可以做得更好,能進一步地接近於絕對零度,從上個世紀開始,人們就已經製成了能達到3K的製冷系統,並且在10多年前,在實驗室里達到的最低溫度已是絕對零度之上1/4度了,後來在1995年,科羅拉多大學和美國國家標准研究所的兩位物理學家愛里克·科內爾和卡爾威曼成功地使一些銣原子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溫度,即達到了絕對零度之上的十億分之二十度(2×10^-8 K)。他們利用激光束和「磁陷阱」系統使原子的運動變慢,我們由此可以看到,熱度實際上就是物質的原子運動。非常低的溫度是可以達不到的,而且還要以尋求「阻止」每一單個原子運動,就像打檯球一樣,要使一個球停住就要用另一個球去打它。弄明白這個道理,只要想一想下面這個事實就夠了。在常溫下,氣體的原子以每小時1600公里的速度運動著,而在3K的溫度下則是以每小時1米的速度運動著,而在20nK(2×10^-8 K)的情況下,原子運動的速度就慢得難以測量了。在20nK下還可以發現物質呈現的新狀態,這在70年前就被愛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1894~1974)預見了。

事實上,在這樣的非常溫度下,物質呈現的既不是液體狀態,也不是固體狀態,更不是氣體狀態,而是聚集成唯一的「超原子」,它表現為一個單一的實體。

時間會停止

當在絕對溫度時,時間會停止。這個問題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至今還是有爭議。
正方(時間會停止)認為:絕對零度在宇宙中是存在的,在宇宙的某些地方,當巨大的能量被黑洞吸走時產生絕對零度,由於時間也是一種能量形式,所以在那一刻,時間也是停止的。宇宙中有存在絕對零度的地方,甚至有低於零度的地方,那些低於零度的情況由反物質構成。 也就是說我們的分子運動需要提供能量,而反物質運動則吸收能量,所以絕對零度可以達到,只不過我們沒有發現,也沒法發現。 正如數字有正負,電流有正負,性別有男女一樣,你憑什麼說就沒有低於絕對零度的負溫度?
科學家們都沒有否認在絕對0時刻,就是時間的起源之前時空的可知性,你又憑什麼斷定在0度之下的溫度不存在?
反方認為(時間不會停止):從哲學角度說,物質的靜止和運動都是相對的,時間如果記錄著物質的發展和變化的話,它記錄物質的運動狀態,那麼可不可以記錄物質的靜止狀態? 絕對零度下,不是一切都停止了,停止的只是物質的分子運動,所以,綜上所述,絕對零度下的時間肯定還是運動的。除非這個世界裡,時間不再存在。 可是如果宇宙的全部物質都是絕對零度那麼時間也應該停止了吧!

閱讀全文

與人類創造的溫度記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