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紙的發明是按照什麼順序來介紹紙的發明

紙的發明是按照什麼順序來介紹紙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07 01:01:29

① 紙的發明一文中按照什麼的順序介紹,表達了作者對什麼的之情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

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文字。可那時候還沒有紙,要記錄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或者把文字鑄刻在青銅器上。後來,人們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這些竹片、木片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但是,這種書很笨重,閱讀、攜帶、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時候用「學富五車」形容一個人學問高,『pUxuewang.com』是因為書多的時候需要用車來拉。再後來,有了蠶絲織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寫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輕便,但是價錢太貴,只有少數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們用蠶繭製作絲綿時發現,盛放蠶繭的篾席上,會留下一層薄片,可用於書寫。考古學家發現,在兩千年多年前的西漢時代,人們已經懂得了用麻來造紙。但麻紙比較粗糙,不好書寫。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他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裡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千,就成了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用這種方法造的紙,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製造,價格又便宜,能滿足多數人的需要,所以這種造紙方法就傳承下來了。我國的造紙術首先傳到鄰近的朝鮮半島和日本,後來又傳到阿拉伯世界和歐洲,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

② 《紙的發明》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課文《紙的發明》是按照時間順序描寫的,主要內容突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

《紙的發明》教學重點: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結合相關語句,說說為什麼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紙的發明》教學難點: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原文欣賞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文字。可那時候還沒有紙,要記錄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或者把文字鑄刻在青銅器上。後來,人們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這些竹片、木片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但是,這種書很笨重,閱讀、攜帶、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時候用「學富五車」形容一個人學問高,是因為書多的時候需要用車來拉。再後來,有了蠶絲織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寫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輕便,但是價錢太貴,只有少數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們用蠶繭製作絲綿時發現,盛放蠶繭的篾席上,會留下一層薄片,可用於書寫。考古學家發現,在兩千年多年前的西漢時代,人們已經懂得了用麻來造紙。但麻紙比較粗糙,不好書寫。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他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裡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

用這種方法造的紙,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製造,價格又便宜,能滿足多數人的需要,所以這種造紙方法就傳承下來了。我國的造紙術首先傳到鄰近的朝鮮半島和日本,後來又傳到阿拉伯世界和歐洲,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

③ 課文《紙的發明》去按什麼順序來介紹自己的發明過程的

課文《紙抄的發明》是按時間順序描寫的,主要內容突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了解了造紙術的發明,造紙術是中國古達四大發明之一,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

④ 紙的發明過程是什麼

紙的發明過程

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著的"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這可能是紙發明的一個前奏,關於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漢書·趙皇後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後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葯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紙"上寫:"告偉能,努力飲此葯!不可復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測紙可能與絲有一定關系。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鑒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

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張麻紙;1979年在甘肅敦煌縣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⑤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這些地方,我發現《紙的發明》是按什麼順序來介紹紙的發明

那個時候的文明肯定是屬於第一文明,現在我們的文明也只能說是終極文明,高級文明,不知道怎麼樣?

⑥ 紙的發明經歷了哪些過程

從製作的材料來看,經歷了這樣的變化:先從竹片,到絲綢,再到樹皮,然後是破布,再是棉絮、麻。

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著的"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這可能是紙發明的一個前奏,關於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漢書·趙皇後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後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葯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紙"上寫:"告偉能,努力飲此葯!不可復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測紙可能與絲有一定關系。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鑒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

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張麻紙;1979年在甘肅敦煌縣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⑦ 紙的發明一課中按照什麼順序介紹了紙的發明表達了作者什麼之情

《紙的發明》一文按時間順序介紹了紙的發明過程,贊揚了古人的聰明才智。教學時,我先按課文的敘述順序理清紙的發明過程及每個過程的缺點,最後展示了紙的發明對全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⑧ 紙的發明課文按時間順序介紹了紙的發明表達了作者的什麼之情

表達了作者對於古人聰明才智的贊美之情。

原文: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文字。可那時候還沒有紙,要記錄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或者把文字鑄刻在青銅器上。後來,人們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這些竹片、木片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

但是,這種書很笨重,閱讀、攜帶、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時候用「學富五車」形容一個人學問高,是因為書多的時候需要用車來拉。再後來,有了蠶絲織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寫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輕便,但是價錢太貴,只有少數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們用蠶繭製作絲綿時發現,盛放蠶繭的篾席上,會留下一層薄片,可用於書寫。考古學家發現,在兩千年多年前的西漢時代,人們已經懂得了用麻來造紙。但麻紙比較粗糙,不好書寫。

此文出自部編本三年級下冊《紙的發明》

(8)紙的發明是按照什麼順序來介紹紙的發明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根據中國古代歷史資料,公元105年,一位名叫蔡倫(或稱蔡倫)的宮廷太監向東漢皇帝赫帝提出了這種新發明的紙張。歷史學家范華(公元398-445)記錄了這種情況,但是中國西部和西藏的考古發現表明紙張是在數百年前發明的。

更古老的紙張樣本,其中一些可追溯到公元前。公元前200年,在古代絲綢之路城市敦煌和和田以及西藏出土。這些地方的乾燥氣候使紙張可以生存2000年,而不會完全分解。令人驚訝的是,其中的某些紙張甚至上面還帶有墨水痕跡,證明墨水的發明比歷史學家想像的要早得多。

⑨ 紙的發明一文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按時間順序

閱讀全文

與紙的發明是按照什麼順序來介紹紙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