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的看法
支持國產
商務部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
成為自去年8月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第一個未獲通過的案例
商務部昨日發出通報說,可口可樂公司收購匯源公司案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商務部根據《反壟斷法》第二十八條,作出禁止此項收購的決定。自去年8月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商務部共收到40起包括合並、收購在內的經營者集中申報,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是第一個未獲通過的案例。
昨日匯源股價開盤即大幅跳水,隨後緊急停牌。而就這短短十幾分鍾的成交時間里,匯源創始人朱新禮身價縮水超過12億港元。
三大理由
□收購完成後,可口可樂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軟飲料市場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綁銷售果汁飲料,或者設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條件,收購行為限制果汁飲料市場競爭,導致消費者被迫接受更高價格、更少種類的產品;
□由於既有品牌對市場進入的限製作用,潛在競爭難以消除該等限制競爭效果;
□收購行為擠壓了國內中小型果汁企業生存空間,給中國果汁飲料市場競爭格局造成不良影響。
各方反應
匯源:尊重商務部的批復。目前匯源集團生產經營正常,我們將繼續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營養健康的產品。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關愛匯源果汁。
可口可樂:不會繼續收購匯源。我們很遺憾該項交易未能如計劃進行,但我們尊重商務部的決定。
飲料業:擁有匯源股權的達能表示,暫時不作評論。可口可樂最強勁的市場對手之一的百事可樂,也不予置評,曾經參與商務部聽證會的果汁生產企業也三緘其口。農夫山泉表示,不會就事件發表評論。
眾說紛紜
擔憂派: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表示,飲料行業是一個完全競爭的行業,政府不應該以這種手段干預,「商務部應該有公開聽證的這一步。」還有專家擔心,在金融危機導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這將打開貿易保護主義的「潘多拉盒子」。
支持派:前商務部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認為企業應該看到商務部純屬是從反壟斷角度考慮。「為什麼商務部同時公布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的統計?這當中40起申請都是批准,就是要對外表明商務部不會因為是外資並購就反對。」
Ⅱ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可口可樂收購匯源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還不足以上升到國家安全的層面,但是它提示我們注意,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不會允許本國市場外資化
「我覺得企業確確實實需要當兒子養,但是要當豬賣。」9月6日,當匯源果汁集團董事長朱新禮以此解釋將匯源果汁賣給可口可樂的初衷時,此事已經沸沸揚揚了好幾天。
把養了16年的「兒子」當豬一樣賣掉,無論個中滋味是什麼,對朱新禮而言都有點早,因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須報商務部反壟斷部門審批,能否通過還是未知數。
賣匯源因為價錢好
9月3日,匯源果汁發布公告稱,可口可樂將以每股報價12.2港元,合計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發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換股債券。
公告一出,可口可樂和匯源果汁就成了中國媒體和民眾熱議的焦點。
跨國巨頭憑借資金和管理的優勢,直接並購中國有實力的企業,迅速形成市場優勢地位的手法屢見不鮮,可口可樂的目的也是「司馬昭之心」,並未引發什麼意外和驚奇。
此次收購案最大的焦點之一是想把匯源打造成「百年老店」的朱新禮為什麼要賣?
從「朱新禮獲利74億」到「匯源面臨發展瓶頸」再到「朱新禮中了達能的計」,由於此後三天,朱新禮都躲在山溝里體會「把兒子當豬賣掉」的滋味,各種猜測也不斷升溫。
「出售匯源並非匯源面臨經營困難和發展瓶頸,而是按市場規律運作的一種商業行為。」「搞企業,價錢好的時候你都不知道賣,還叫企業嗎?」朱新禮9月6日首次正面回應此事,用直接而又簡單的回答澄清並終止了各種傳聞和猜測。
反壟斷之惑
與國內媒體關注朱新禮不同,海外媒體的關注點大都集中在這次收購案是不是會因為中國才施行一個月的反壟斷法而遇阻。
「按照相關規定,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已經達到了申請商務部反壟斷審查的標准。」北京大學經濟法研究所所長盛傑民教授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盛傑民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反壟斷法起草小組專家顧問團成員。
可口可樂中國公司也表示,正在准備相關的並購申請材料報送商務部。
由於中國的反壟斷法於今年8月1日剛剛實施,《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等海外媒體都把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看成是中國反壟斷法遭遇的「第一個重大考驗」。
「監管部門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交易的處理方式或可讓人們了解,反壟斷法到底是消除了中國交易領域的一重疑義,還是又新添了一層障礙。」《華爾街日報》說。
「可能大家有一個誤會。國際上這種強強聯合非常多見,可口可樂的收購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經濟行為。反壟斷法的初衷和商務部的態度不是禁止和預防這種行為,而是通過審批確定並購是否影響了競爭。」盛傑民解釋說。
加拿大勒瓦爾大學商學院企業戰略教授蘇展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達了相同看法。蘇展認為,中國政府對於此案的審批將主要基於對市場效率的考量,而不會涉及太多政治因素。
結果最晚180天揭曉
盛傑民介紹,接到可口可樂的收購申請後,商務部會對其在飲料市場占據的份額等等情況做詳細調研,進行科學分析。即便收購後,可口可樂在果汁市場形成了市場支配地位,占據了很大的份額,也不會就簡單判定為壟斷。
「反壟斷法第一是要保護一個好的競爭環境。不是說一個企業在市場上佔有的份額達到一定程度就一定形成壟斷。反壟斷法主要是避免對市場有支配地位的企業濫用支配權和影響力,破壞有效競爭,損害消費者利益。收購匯源以後,可口可樂是否會在中國市場影響有效競爭?這個還值得探討。」蘇展說。
「飲料市場分得很細,具體怎麼判定還要看商務部的調研結果。」盛傑民介紹,按照反壟斷法的規定,審批最長不會超過180天。
民族的?世界的?
此次收購案的另外一個焦點,也是網友最為關注的焦點是收購後,又一個民族品牌的消亡。樂百氏、小護士、中華牙膏……可以舉出太多的前車之鑒。對此,朱新禮回應:「品牌是無國界的,不應該用民族主義的觀點來看待。」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跨國公司研究室副研究院張金傑則指出:「這是國民情感,很難用經濟或者政治的東西來解釋。其實被收購後,匯源就不屬於民族品牌,探討可口可樂用不用它已經沒有意義了。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講,創立自己的品牌非常不容易,尤其應該注意保護。」
2005年,英國《金融時報》稱,美國百事將以300億歐元並購法國達能。即便是未經最後證實的傳言,也在法國上下引發了一場「達能保衛戰」。法國總理親自出面表示支持達能「躲避令人厭惡的競購者」。此後,法國為此作出政策調整,使政府有權禁止具有戰略意義的企業被外國公司控制。
張金傑認為,以生產食品為主的達能,很難判定它有什麼戰略意義。但是,它是法國人心目中的「民族品牌」。而當年聯想要收購IBM的電腦部門,同樣遭到了來自美國國會的阻撓。
「可見無論全球化怎樣發展,只要國家的概念依舊存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不會允許本國市場外資化。這一點與這個國家市場化進程、經濟發展程度、甚至是意識形態的關系並不大。」分析人士認為。
「現在外資在中國占據的份額越來越大,我們到了該考慮既吸引外資,又保護自己品牌的時候了。」張金傑說。
你為什麼不自己在知道上搜?
不準復制啊!
HI上有更多相關的,你想知道就先採納我。
Ⅲ 可口可樂 收購 匯源果汁
///
看來你不是個商人啊
收購並不是指人家把你的酒樓買了 你得到一筆錢的問題
第一,合作關系 就像聯想收購IBM一樣 一起打造一個新的品牌 THINKPAD
這就是強強合作,利於2家一起發展,只不過IBM筆記本屬於聯想的分支機構。
可是IBM總公司依然存在。只不過筆記本被人收購了而已
第二,資金鏈 如果你的酒樓公司虧損 而你作為董事長 無法被董事會滿意 所以公司就開股東大會要求你下台 而這時可口可樂公司來人要收購你的酒樓,董事會覺得可樂公司財大氣粗 就決定被收購 讓可樂公司經營 而股東其實還是股東 並不是被人踢走。因為手握股份嘛。
第三,就是公司為了有更大的發展選擇被收購。這里的收購其實就是公司內部決定被收購,所以你們公司被納入可樂公司旗下叫可口可樂匯源而已。股東依然是股東 只是董事長和管理機構已經屬於可樂公司決定了 而不再是曾經擔任董事長的你 你只算一個股東了。
再這里解釋下為什麼可樂公司作為最大股東 。
比如你當時作為董事長佔有51%的股份。公司總價值10億 而可樂收購後 直接投資10億 公司等於是20億 可樂公司就佔有50%的股份 ,而你的股肯定低於可樂公司。所以這也就是所謂的被收購
具體匯源是那種原因被收購 我沒了解過
Ⅳ 可口可樂並購匯源對我國飲料市場的影響
可口可樂公司自1979年在中國開展業務, 其業務以帶氣飲料品牌可口可樂、雪碧、芬達最為知名。近年該公司積極發展一系列不帶氣飲料,包括果汁飲料美汁源果粒橙及原葉茶飲料,以供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為配合這一發展策略, 可口可樂公司計劃通過此項收購加強飲料業務。
「匯源在中國是一個發展已久及成功的果汁品牌,對可口可樂中國業務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可口可樂公司首席執行官及總裁穆泰康說,「中國的果汁市場在蓬勃快速增長。這次收購將為我們的股東帶來價值,並為可口可樂公司提供一個獨特的機會以增強在中國的業務。此舉進一步表明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承諾,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飲料選擇以迎合他們的需求。」
如收購成功,可口可樂公司將會利用其跨國飲料公司的國際專業優勢, 進一步發展匯源果汁品牌以配合中國消費者不斷轉變的需求。這次收購預計可提升運作效益,尤其是通過利用匯源在全國的生產設備,及可口可樂的分銷網路和原材料采購能力,將帶來協同效應。這次建議收購是否成功需看中國有關主管部門的批准。可口可樂公司表示目前的計劃是保留匯源現有業務運營模式,日後將會對業務和協同效應再作評估。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此次收購得以完成,則中國果汁市場將面臨巨變:可口可樂憑借龐大的資金實力,再將此類市場中的「老大」匯源果汁收編旗下,在碳酸型飲料市場不斷萎縮、健康型的果汁市場不斷壯大的環境下,可口可樂很可能在今後的果汁市場上一統江山,再也沒有對手。
匯源品牌和生產不受影響
可口可樂中國公關負責人李小筠向媒體透露,此次收購動機是「看好中國果汁飲料的發展潛力」。為了可口可樂的整體發展,公司希望不含氣飲料有很好的發展,匯源果汁將與美汁源果粒橙、原葉茶等,共同豐富可口可樂飲料的品種。
當問及此次收購是否涉嫌壟斷中國果汁市場時,李小筠說,「我們在中國沒有構成壟斷」。李小筠稱,匯源果汁品牌仍將保留,並且可口可樂將把先進技術帶進匯源,這樣對中國的消費者更加有利。
而匯源集團總裁助理曲冰昨日表示:目前此事還處於要約收購階段,但此項交易肯定不會影響匯源現有的果汁生產。
可口可樂市場份額將遙遙領先
資料顯示,匯源果汁為目前中國純果汁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企業,2007年,匯源果汁銷售額達到26.56億元,增長28.6%。今年上半年,匯源飲料總產量54萬噸,同比增長11.11%。而其他較為著名的果蔬汁品牌還有統一、農夫果園等。
根據AC尼爾森報告,2007年,中國果汁飲料市場大幅增長,果蔬汁是增長最快的軟飲料。以價值計,果蔬汁已成為碳酸飲料後第二大飲料市場。匯源預測到2012年,果蔬汁飲料增長將超過碳酸飲料市場。
據歐睿國際信息咨詢公司數據顯示,在中國果汁市場中,匯源果汁佔有10.3%的份額,可口可樂緊隨其後,佔有9.7%的市場份額。
而匯源自己公布的數據稱,截至2007年底,匯源的百分百果汁及中濃度果蔬汁銷售量分別占國內市場總額的42.6%和39.6%,繼續占據市場領導地位。可見,一旦可口可樂完成對匯源的收購,其在中國果蔬汁市場的份額將大大領先於競爭對手。
收購將報反壟斷審查
昨日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的消息發布後,與並購有關的第三方消息人士透露,該並購涉及剛剛出台的《反壟斷法》相關內容,將報商務部反壟斷部門審批。
可口可樂也證實了這一說法。李小筠表示,意向協議簽訂後,雙方將整理各類申報資料,向有關部門申請報批,其中包括商務部反壟斷局。
據法律專家介紹,根據國務院最新的規定,如果外資企業並購在聯交所上市的內地企業,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即達到申請商務部反壟斷審查的標准:(1)雙方2007年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並且雙方2007年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或(2)雙方2007年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並且雙方2007年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初步感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肯定達到了這一標准。」上述專家表示。
Ⅳ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問題!!!為什麼這樣都能收購
///
看來你不是個商人啊
收購並不是指人家把你的酒樓買了 你得到一筆錢的問題
第一,合作關系 就像聯想收購IBM一樣 一起打造一個新的品牌 THINKPAD
這就是強強合作,利於2家一起發展,只不過IBM筆記本屬於聯想的分支機構。
可是IBM總公司依然存在。只不過筆記本被人收購了而已
第二,資金鏈 如果你的酒樓公司虧損 而你作為董事長 無法被董事會滿意 所以公司就開股東大會要求你下台 而這時可口可樂公司來人要收購你的酒樓,董事會覺得可樂公司財大氣粗 就決定被收購 讓可樂公司經營 而股東其實還是股東 並不是被人踢走。因為手握股份嘛。
第三,就是公司為了有更大的發展選擇被收購。這里的收購其實就是公司內部決定被收購,所以你們公司被納入可樂公司旗下叫可口可樂匯源而已。股東依然是股東 只是董事長和管理機構已經屬於可樂公司決定了 而不再是曾經擔任董事長的你 你只算一個股東了。
再這里解釋下為什麼可樂公司作為最大股東 。
比如你當時作為董事長佔有51%的股份。公司總價值10億 而可樂收購後 直接投資10億 公司等於是20億 可樂公司就佔有50%的股份 ,而你的股肯定低於可樂公司。所以這也就是所謂的被收購
具體匯源是那種原因被收購 我沒了解過
Ⅵ 為什麼可口可樂並購匯源果汁失敗呢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面臨反壟斷審查
可口可樂擬以24億美元收購匯源果汁66%股份,謀求在中國非碳酸飲料市場的霸主地位,專家認為交易是否獲批將取決於對競爭效率的實質影響
【《財經網》專稿/記者 王姍姍 實習記者 梁冬梅】可口可樂公司計劃以24億美元收購中國本土品牌匯源果汁66%的股份,由此確立其在中國市場非碳酸飲料領域的絕對優勢地位。不過,這一交易尚需中國反壟斷審查部門的批准。
9月3日,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01886,下稱匯源果汁)公告了此項交易的細節。可口可樂公司已與匯源果汁三大股東中國匯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匯源控股)、達能及華平基金旗下Gourmet Grace簽署接受要約,以每股12.2港元的價格,現金收購後者合計持有的匯源果汁大約66%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轉換債券及期權。
目前,三大股東分別持有匯源果汁38.5%、21%和6.4%的股份。這樁交易總額將達179億港幣(約合24億美元),為可口可樂歷史上第二大收購案,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大一筆外資收購內資企業控股權的交易。
9月1日,匯源果汁宣布停牌。前一交易日收盤報4.14港元,可口可樂提出的12.2港元/股報價,較之有1.95倍的溢價,對應市盈率達25.99倍。可口可樂中國副總裁兼公關總監李小筠向《財經》記者表示,這一報價為合理價格。
「匯源是一個成功的品牌,在中國的果汁業務很成功。收購匯源對我們的總體業務的發展,特別是非碳酸飲料方面有很大幫助;其生產設備也有助於我們提高運營效益。」李小筠說。
賣方也對這一報價表示認可。匯源果汁公關總監曲冰向《財經》記者表示,這是一個「多贏」的結局。第二大股東達能的新聞發言人丁瑩則向《財經》記者表示,這一報價體現了匯源的品牌價值,達能最初在2006年就是以戰略投資者身份進入的,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回報。
9月3日,匯源果汁復盤以10.94港元高開,股價一度沖至11.28港元,最終收於10.94港元,當天漲幅達164.25%,總成交量24億8千萬港幣,顯示出市場對這一收購普遍持樂觀態度。
不過,這一收購還有待於包括商務部在內的中國監管部門的批准。李小筠向《財經》記者透露,可口可樂公司已向有關部門提交了反壟斷審查所需材料。
根據AC尼爾森的調查數據,2007年,匯源在國內100%果汁及中濃度果汁市場佔有率分別達42.6%和39.6%,處於明顯領先地位。而據研究機構Euromonitor統計數據,2007年可口可樂在中國果蔬汁市場的佔有率為9.7%。
中國最新制訂的《反壟斷法》於8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一位參與反壟斷法立法的專家表示,根據我國反壟斷審查事前強制申報制度,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已經達到了有關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准。不過他認為,是否批准這一交易,將主要取決於並購對競爭效率的實質影響,而非民族情感。「食品飲料行業並不涉及國家安全問題。」他說。
中國果蔬汁市場近幾年來發展迅猛,據Euromonitor機構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果蔬汁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14.5%,至2012年,消費量有望超過190億公升。與此同時,全球碳酸飲料增速已呈下滑趨勢。可口可樂公司2007年財報顯示,其碳酸飲料全球增速為4%,非碳酸飲料增速則達12%。
目前,世界軟飲巨頭之間的競爭已由碳酸飲料領域進一步擴展至非碳酸飲料領域。2004年,可口可樂在中國推出了美汁源果粒橙,獲得成功。2007年,百事可樂也將旗下的Tropicana(純果樂)品牌引入中國,並推出了名為「果繽紛」的第一款果汁飲料產品。
公告顯示,要約收購完成後,可口可樂將進一步要約收購匯源果汁其他全部剩餘股份,進而使匯源果汁退市。
可口可樂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穆泰康(Muhtar Kent)在新聞稿中稱,收購完成後,將繼續保持匯源的品牌和現有業務模式,匯源果汁現任董事長朱新禮未來將出任新公司的名譽董事長一職。
朱新禮1992年在山東淄博創辦匯源,1994年將公司總部遷至北京。短短十幾年間,匯源發展成為中國最成功的本土果汁飲料品牌,年銷售額超過26億元。2006年,達能聯合華平基金、荷蘭銀行出資2億美元入股匯源。2007年2月,匯源果汁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匯源公司下周將在香港公布2008年中期業績,屆時,包括朱新禮在內的匯源果汁現任高管均將出席。■
參考資料:http://www.caijing.com.cn/2008-09-03/110010139.html
Ⅶ 急求: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這件事的看法。
「發展民族工業,保護民族品牌」是每一個企業家的責任,可匯源集團創始人朱新禮把一個好端端的民族品牌「拋棄」了。然而,中國有句老話叫「在商言商」,外國也有句名言叫「追求利潤最大化是資本的本性」。生意就是生意,作為一個「生意人」,朱新禮在收購問題上當然要把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至於「民族品牌」等問題,雖然也應該考慮,但絕不能「不計代價」,更不能「一票否決」。我認為,當各方面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優先選擇本土企業或品牌,就已經算有「愛國」情懷和「民族」意識了。在商業領域,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別人為了「民族」而犧牲巨大的個人利益。
再者,「匯源」等民族品牌是被誰拋棄的?是朱新禮等人拋棄的嗎?從表面上看,「賣身」協議是朱新禮等人簽定的,但他們為什麼願意「賣身」?難道他們不想把「匯源」做得像可口可樂公司那麼牛甚至反過來收購可口可樂嗎?自從十多年前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可口可樂就勢如破竹、迅速在中國做大;而匯源等民族品牌雖然也迅猛發展,但與可口可樂相比仍然是「小巫見大巫」——這固然有資金、技術、歷史、品牌、營銷等各方面的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中國消費者作出的選擇。現在有超八成的網友不贊成匯源被收購,但不知這些網友想過沒有:如果中國有八成消費者在買飲料的時候首選匯源果汁,匯源早就成世界第一飲料了,它還會被可口可樂收購嗎?如果人們一邊喝著可口可樂一邊反對匯源向可口可樂「投降」,這不是很好笑嗎?
「保護民族品牌」不僅是某一個或幾個企業家的事兒,更是全體國民的事兒。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過分強調「民族」並不可取,但適當的「保護」還是應該的。如果國人真的覺得應該大力發展民族工業,真的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民族品牌消失殆盡」,那就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而不應該去指責被外企收購的本土企業及其企業家。
Ⅷ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
據說是會保留
但是以前 法國達能集團收購樂百氏的時候好象也是這么說的
可是現在再看看
中國市場上還能看到樂百氏嗎?
這是外國企業為壟斷中國市場而做出的決定
如果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通過對它的反壟斷調查就不能收購了
Ⅸ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請問大家怎麼看待
我覺得這是又一次外資入侵本土企業的事例,匯源果汁據本人的理解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不管是從產品銷售或者是企業信譽上來說也都還是可以的
。至於企業內部的事就不得而知了。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有兩點好處,即減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又擴大了自己的市場,原先匯源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營銷網路就順利成章的歸順到了可口可樂的旗下,匯源果汁在中國也算是個老資格企業了。可口可樂收購了匯源無疑是對中國果汁市場是一個沖擊。我對匯源不是很了解,如果匯源果汁是因為管理上的問題或者是資金上的問題而被收購我認為這是可惜的。
換而言之,商場是殘酷的,大魚吃小魚是一種潛在的市場規則,你不行,沒有實力,終究是擺脫不了這個下場的。也有可能匯源引進的可口可樂的先進的管理觀念,和新的資金,使企業強大也不時沒有可能的,我們已經加入了WTO,就應該應對這種跨過公司的沖擊。也不見得都是壞事,這樣也會使中國的市場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