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游泳衣是根據什麼發明的
游泳衣是抄模仿鯊魚皮製的。
泳衣泳衣有一件式和兩截式和三點式(比基尼)等變化。最初的泳裝緊貼身體,遮裹著身體的大部三點式泳裝分。20世紀初男子泳裝才開始穿不連上衣的短褲。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婦女穿的緊身連褲泳裝流行法國,其他泳裝逐漸被淘汰。1935年開始,女子開始穿由乳罩和短褲配成的兩件一套的游泳衣。1947年,比基尼裝流行開來,帶動泳裝向新的方向發展。現代泳裝無論從色彩、式樣、質料幾方面都超越以往,形成了多色彩、多式樣、高質量的泳裝新潮流。
⑵ 游泳是誰發明的求解
游泳運動是起源都城市的體育項目之一。古代游泳,根據現有史料的考證,國內外較一致的看法是產生於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帶的古代人。他們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鳥和魚類作食物,通過觀察和模仿魚類、青蛙等動物在水中游動的...
⑶ 游泳最早是誰發明的
游泳運動是男女老幼都喜歡的體育項目之一。古代游泳,根據現有史料的考證內,國內外容較一致的看法是產生於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帶的古代人。他們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鳥和魚類作食物,通過觀察和模仿魚類、青蛙等動物在水中游動的動作,逐漸學會了游泳。
我國歷史悠久,水域遼闊。記載中游泳,始於五千年前。但游泳作為一個體育項目得以發展還是近幾十年的事。
1828年,英國在利物浦喬治碼頭修造了第一個室內游泳池,這種泳池到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各大市城相繼出現游泳。
1837年,在英國倫敦成立了第一個游泳組織,同時舉辦了英國最早的游泳比賽。
1869年1月,在倫敦成立了大城市游泳俱樂部聯合會(現英國業余游泳協會前身)並把游泳作為一個專門的運動項目正式固定下來。並隨之傳入各英殖民地,繼而傳遍全世界。隨著游泳運動的發展,游泳被分為衫游泳和競技游泳兩大類。實用游泳又分為側泳、潛泳、反蛙泳、踩水、救護、武裝泅渡;競技游泳分為蛙泳、爬泳、仰泳、蝶泳。
⑷ 第一個游泳圈是誰發明的
游泳圈這東西,有很多國家的人都說是自己發明的.可誰也沒證據.日本人說他是最早使用,就是把充氣車輪向內胎圈在身上,以其浮力,做游泳圈.中國人也說是自己發明的,早在二十世紀初.上海人就用內胎圈在江河海里游泳.可這游泳圈根本不算什麼發明,不過是利用人家的東西.加之又沒人申請專利,所以游泳圈的發明人只能是充氣車輪內胎的發明人鄧普祿了.
1888年 居住在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獸醫約翰 博伊德 鄧祿普把一輛三輪自行車送給兒子強尼作為生日禮物,但兒子似乎並不領情,騎了幾圈後就把小三輪扔在一邊,揉著屁股說這玩意弄疼我了,聯想到充滿空氣的牛胃具有很好的彈性,鄧祿普開始改裝兒子的小三輪.
蘇格蘭獸醫John Boyd Dunlop(1840年-1921年)特別為他「研製」的,在那個時候幾乎所有的自行車輪胎都不過是在硬質的輪圈上塑了一層橡膠而已.Dunlop先生的家庭醫生建議他放掉輪胎中的水並注入空氣——此建議果然奏效!受到啟發的Dunlop開始研製一種新式輪胎.最開始Dunlop將用橡膠管作的內胎裝在木製輪圈上,外邊覆已亞麻布以增加耐磨性.1888年2月28日Dunlop將這種輪胎裝在了成人三輪腳踏車上.試驗很成功,他與埃德林公司簽了合同,為比賽用自行車生產充氣輪胎.得到鼓勵的Dunlop開始研製真正的全橡膠充氣輪胎.經過研究,他發現當時充氣輪胎很容易爆胎的原因乃胎壁過薄所致.Dunlop用膠水將一層層經過精密計算裁減的橡膠皮牢牢粘在輪胎胎壁上,解決了爆胎的難題.Dunlop為此申請了專利,然後乾脆放棄了獸醫職業,於1889年成立了鄧祿普充氣輪胎有限公司(Dunlop Pneumatic Tire Co Ltd).一年後鄧祿普公司的第一條自行車充氣輪胎生產線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建立.接下來Dunlop又研製出容易在輪輞上拆卸的自行車充氣輪胎,使充氣輪胎有了真正的實用價值.到了1891年4月,鄧祿普公司每星期已能生產3000條自行車充氣輪胎.1893年鄧祿普公司在德國法蘭克福以東的小城哈瑙設立了分公司,從此「鄧祿普」這個品牌進入歐洲大陸.
⑸ 游泳衣是幾幾年發明的男人
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也就是1900年以後,那個時間在公共場所游泳只有富人才有游泳衣。
游泳衣是模仿鯊魚皮製成的,最初的游泳衣主要是用來遮擋身體某些部位的。1946年比基尼泳衣名詞的出現之後帶起了游泳衣的快速發展歷史。
這些時間也只是具有代表意義上的時間點。如果非要說出現最早的時間,那應該是在17世紀中世紀的時候,一些與醫療行業有關的婦女為了增加洗澡機會而穿上的長及腳踝的襯衫外加一頂帽子來保持體面。
⑹ 游泳是什麼出現的!
羽毛球
1.羽毛球運動的起源
14-15世紀時的日本 ,當時的球拍為木質,球是櫻桃核插上羽毛做成。這種游戲時興的時間不長便消失了。
18世紀時,印度的蒲那城,出現類似今日羽毛球活動的游戲,以絨線編織成球形,上插羽毛,人手持木拍 ,隔網將球在空中來回對擊。
現代羽毛球運動誕生在英國。1873年,在英國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頓鎮有一位叫鮑弗特的公爵,在庄園里進行了一次「蒲那游戲」的表演。因這項活動極富趣味性,很快就風行開來。此後,這種室內游戲迅速傳遍英國,「伯明頓」(Badminton)即成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
羽毛球運動約於1920年傳入我國,解放後,得到迅速發展。70年代我國羽毛球隊已躋身於世界強隊之林。70年代,國際羽毛球壇是印尼與我國平分秋色。80年代,優勢已轉向我國,說明我國羽毛球運動已達 到世界先進水平。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將設男、女單打和雙打4項比賽。
2.羽毛球運動的發展:
1877年,第一本羽毛球比賽規則在英國出版。
1893年,在英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羽毛球協會 。1899年,該協會舉辦了第一屆「全英羽毛球錦標賽」,每年舉辦一次,沿襲至今。
羽毛球運動從斯堪的納維亞到英聯邦各國,20世紀初流傳到亞洲,美洲,大洋洲,最後傳到非洲。
1934年,成立了國際羽毛球聯合會,總部設在倫敦。
1939年國際羽毛球聯合會通過了各會員國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競賽規則》。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歐美國家的羽毛球運動發展很快,其中英國丹麥美國加拿大的水平相當高。50年代亞洲羽毛球運動發展很快,馬來西亞取得兩屆湯姆斯杯賽冠軍。同時印度尼西亞隊在技術和打法上有所創新很快取得了霸主地位。六十年代以後羽毛球運動的發展逐漸移向亞洲。
1981年5月國際羽毛球聯合會重新恢復了中國在國際羽聯的合法席位,從此揭開了國際羽壇歷史上新的一頁,進入了中國羽毛球選手稱雄世界的輝煌時代。
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羽毛球被列為表演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從此羽毛球運動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2006年,在試行了3個月的羽毛球新規則後正式實施。在該年湯、尤杯賽中首先採用。
二、世界重大羽毛球賽事
目前,由國際羽聯主辦的世界重大羽毛球賽有:
1.湯姆斯杯賽
即世界男子團體羽毛球錦標賽,1948年舉行第一屆比賽,現為兩年一屆,在偶數年舉行。比賽由三場單打,兩場雙打組成。
2.尤伯杯賽
即世界女子團體羽毛球錦標賽,1956年開始舉行第一屆比賽,兩年一屆,在偶數年舉行。比賽由三場單打,兩場雙打組成。
3.世界羽毛球錦標賽
即世界羽毛球單項錦標賽。設有男、女單打、雙打和混合雙打五個比賽項目。1977年起開始為三年一屆,1983年改為兩年一屆,在奇數年進行。
4.蘇迪曼杯
即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比賽。1989年開始舉辦,兩年一屆,在奇數年舉行,比賽由男女單打、男女雙打組成。
5.世界盃羽毛球賽
屬於邀請性比賽,由國際羽聯邀請當年成績優異的選手參加。創辦於1981年,1997年國際羽聯決定從1998年起改為主辦有世界定剪輯選手參加的明星賽,並准備嘗試獎金豐厚的羽毛球大滿貫賽事。
6.全英羽毛球錦標賽
由英格蘭羽毛球協會於1899年創辦的。它是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羽毛球賽事。最初由英國和英聯邦國家選手參加,現在已成為全球性的羽壇大會戰。
7.國際系列大獎賽
國際羽聯參照世界網球大獎賽辦法組織的。始於1983年。比賽分成若干區,由許多比賽組織成系列。根據運動員在各次比賽中的成績積分,進行排名,前16名進行總決賽。
三、羽毛球的比賽方法及規則簡介
(一) 羽毛球場地、器材
1. 場地:羽毛球場成長方形,如圖示
各條線寬均為4厘米,場地上空12米以內和四周4米以內不應有障礙物。球場中央網高1.524米,雙打邊線處網高1.55米。
2. 器材
球重4.74克~5.5克,由16根羽毛插在半球型軟木托上。球拍框總長度不超過68厘米,寬不超過23厘米,拍弦面長不超過28厘米,寬不超過22厘米。
(二) 羽毛球比賽方法及主要規則簡介
1. 比賽的項目: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合雙打、男子團體、女子團體。
2. 【新制】比賽的計分方法及規則:
⑴類似曾經的乒乓球記分方法,採用21分制,即雙方分數先達21分者勝,3局2勝。每局雙方打到20平後,一方領先2分即算該局獲勝;若雙方打成29平後,一方領先1分,即算該局取勝。
⑵新制度中每球得分,並且除特殊情況(比如地板濕了,球打壞了),球員不可再提出中斷比賽的要求。但是,每局一方以11分領先時,比賽進行1分鍾的技術暫停,讓比賽雙方進行擦汗、喝水等。
⑶得分者方有發球權,如果本方得單數分,從左邊發球;得雙數分,從右邊發球。取消(單打)後發球線。在第三局或只進行一局的比賽中,當一方分數首先到達11分時,雙方交換場區。
⑷雙打規則修改較多,文字不容易表述,而暫時不能貼圖,所以在此省略。
3. 【舊制】比賽的計分方法:
⑴除非另有商定,比賽應以三局兩勝定勝負,團體賽多採用5盤3勝制
⑵只有發球方才能得分
⑶雙打和男子單打先得15分的一方為勝一局。
⑷女子單打先得11分的一方勝一局
①雙打和男子單打,13平或14平(女子單打9平獲10平)時,先獲13分或14分(女子單打先獲9分或10分)的一方,可以選擇「再賽」或「不再賽」。②這一選擇只能在規定分數第一次出現,下一次發球發出之前做出。③13平(女子單打9平)時不選擇「再賽」,在14平(女子單打10平)時先獲14分(女子單打10分)者仍可選擇「再賽」。
⑹選擇「再賽」後從「0比0」開始報分,先獲「再賽」分數的一方勝該局。
①13平再賽到一方先到5分。②14平再賽到一方先到3分。③9平再賽到一方先到3分。④10平再賽到一方先到2分。
⑺在下一局開始由上一局的勝方先發球。
3. 比賽中的站位:
單打:
⑴發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再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
⑵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再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⑶如「再賽」,發球員應以該局的總的分數來確定站位。若總分為15分(單數),雙方運動員均應再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若總分為16分(雙數),雙方運動員均應再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⑷球發出後,雙方運動員就不再受發球區的限制而自由擊到對方場區的任何位置,運動員的站位也可以在自己這方場區的界內或界外。
雙打:
⑴一局比賽開始和獲得發球局的一方,都應從右發球區開始發球。
⑵只有接發球員才能接發球;如果它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觸及,發球方得一分。
①每局開始首先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②每局開始首先接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
③上述兩條相反形式的站位適用於他們的同伴。
⑷任何一局的本方發球員失去發球權後,由該局首先發球員發球,然後首先發球員的同伴發球,接著由他們的對手之一發球,然後再有另一對手發球,如此傳遞發球權。
⑸運動員不得有發球錯誤和接發球的錯誤,或在同一局比賽中有兩次發球。
⑹一局勝方的任一運動員可在下一局先發球,負方中任一運動員可先接發球。
⑺球發出後就不再受發球區的限制了。運動員可在本方場區自由站位和將球擊倒對法場區的任何位置。
4. 比賽規則:
⑴交換場區
① 以下情況運動員應交換場區:
Ⅰ、第一局結束。
Ⅱ、第三局開始。
Ⅲ、第三局中或只進行一局的比賽進行至一方達到11分時。
② 運動員未按以上規則交換場區,已經發現立即交換,以得分數有效。
⑵合法發球:
① 發球使任何一方都不允許非法延誤發球。
② 發球員和接發球員都必須站在斜對角線發球區內發球和接發球,腳不能觸及發球區的界限;兩腳必須都有一部分與地面接觸,不得移動,直至將球發出。
③ 發球員的球拍必須先擊中球托,與此同時整個球必須低於發球員的腰部。
④ 擊球瞬間球桿應指向下放,從而使整個球框明顯低於發球員的整個握拍手部。
⑤ 發球開始後,發球員的球拍必須連續向前揮動,直至將球發出。
⑥ 發出的球必須向上飛行過網,如果不受攔截,應落入接發球員的發球區。
⑶羽毛球的違例
① 發球不合法違例。
② 發球員發球時未擊中球。
③ 發球時,球過網後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
④ 比賽時:
Ⅰ、球落在球場邊線外。
Ⅱ、球從網孔或從網下穿過。
Ⅲ、球不過網。
Ⅳ、球碰屋頂、天花板或四周牆壁。
Ⅴ、球碰到運動員的身體或衣服。
Ⅵ、球碰到場地外其他人或物體(由於建築物的結構問題,必要時地方羽毛球組織可以制定羽毛球觸及建築物的臨時規定,但其國組織有否決權)。
⑤ 比賽時,球拍或球的最初接觸點不在擊球者網的這一方(擊球者擊球後,球拍可以隨球過網)。
⑥ 比賽進行中:
Ⅰ、運動員球拍、身體或衣服觸及網或網的支持物。
Ⅱ、運動員的球拍或身體,以任何程度侵入對方場區。
Ⅲ、妨礙對手,如阻擋對方僅靠球網的合法擊球。
⑦ 比賽時,運動員故意分散對方注意力的任何舉動,如喊叫、故作姿態等。
⑧ 比賽時:
Ⅰ、擊球時,球夾在或停滯在拍上緊接著又被拖帶。
Ⅱ、同一運動員兩次揮拍連續擊中球兩次。
Ⅲ、同一方兩名運動員連續各擊中球一次。
Ⅳ、球碰球拍繼續向後場飛行。
⑨ 運動員違反比賽連續性的規定。
⑩ 運動員行為不端。
⑷重發球:
① 與不能預見或意外的情況,應重發球。
② 除發球外,球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應重發球。
③ 發球時,發球員和接發球員同時違例,應重發球。
④ 發球員在接發球員未做好准備時發球,應重發球。
⑤ 比賽進行中,球托與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離,應重發球。
⑥ 司線員未看清球的落點,裁判員也不能做出決定時,應重發球。
⑦ 「重發球」時,最後一次發球無效,原發球員重發球。
⑸死球:
① 球撞網並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上。
② 球撞網或網柱後開始在擊球這一方落向地面。
③ 球觸及地面。
④ 「違例」或「重發球」。
⑹發球區錯誤:
① 發球順序錯誤。
② 從錯誤的發球區發球。
③ 在錯誤的發球區准備接發球,且對方球已發出。
⑺發球區錯誤的裁判方法:
① 如果錯誤在下一次發球擊出前發現,應重發球;只有一方錯誤並輸了這一回合,則錯誤不予糾正。
② 如果錯誤在下一次發球擊出前未被發現,則錯誤不予糾正。
③ 如果因發球區錯誤而「重發球」,則該回合無效,糾正錯誤重發球。
④ 如果發球區錯誤未被糾正,比賽也應繼續進行,並且不改變運動員的新發球區和新發球順序。
羽毛球應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羽毛長64毫米至70毫米,但每一個球的羽毛從托面到羽毛尖的長度應一致。羽毛頂端圍成圓形,直徑為58毫米至68毫米,球托直徑25毫米至28毫米,底部為圓形,羽毛球重4.6克至5.50克。而對於非羽毛製成的球,我們則要求製成裙狀,質量、性能不得超過10\\%的差距。對於比賽用球,必須經過檢驗才能用,正確方法是:站在端線,低手向前上方全力擊球,球的飛行方向與邊線平行,一個合格的球,應落在離對方端線53~99厘米之間。
羽毛球常用術語
--------------------------------------------------------------------------------
一、羽毛球場地
羽毛球場地是一個長13.40米,雙打寬6.10米,單打寬5.18米,場地中央被球網(兩邊柱子高1.55米,中間網高1.524米)平均分開的長方形場地(請參「比賽規則」中的附圖)。
羽毛球場地橫向被中線平分為左右兩個半區;縱向被分為前場、中場、後場。前場就是從前發球線到球網之間的一片場地;後場是指從端線到雙打後發球線之間的一片場地;中場是前發球線與雙打後發球線之間的一片場地。
二、站位與擊球
運動員站在羽毛球場上的位置稱為站位。站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受限制的站位。如∶發球、接發球時運動員的站位,就必須按要求站在規定的區域內(左半區或右半區);另一種是不受限制的站位,可根據自己或同伴(雙打)的需要而選擇的站位。如∶單打的站位一般在離前發球線1米左右的中線附近,雙打站位可根據雙打兩個運動員的具體戰術需要而選擇前後或左右的站位。
根據以上對羽毛球場地的劃分,又可把不受限制的站位具體分為∶左半區站位、右半區站位、前場站位、中場站位、後場站位。
擊球是指運動員揮拍擊球時,拍與球接觸的一剎那。運動員站在左半區迎擊對方來球叫做左半區擊球,在右半區的擊球叫做右半區擊球,站在前場、中場、後場的擊球,則分別叫做前場擊球、中場擊球、後場擊球。除此之外,根據來球高度的不同,我們又可分為上手擊球(高於肩的來球,擊球點在肩上)和下手擊球 (擊球點低於肩)。
三、持拍手與非持拍手
持拍手是指正握著球拍的手。非持拍手是指沒有握拍的手。
在羽毛球運動中,我們經常聽說的正手技術、反手技術、正手擊球、反手擊球等術語。所謂正手技術是指握拍手同側的技術;反手技術是指握拍手異側的技術。如∶右手握拍的運動員,在擊右側球時所用的技術就稱為正手技術,並由此派生出正手發球技術、正手擊球技術等技術名稱。
在羽毛球運動中,非持拍手的功能主要是在發球時用來持球、拋球;在擊球過程中用來平衡身體,以便更有效地擊球。
四、擊球的基本線路
所謂擊球線路是指球被運動員擊出後在空中運行的軌跡和場地之間的關系。
羽毛球運動員擊球線路之多是無法勝數的,以下只研究決定羽毛球線路規律的幾條基本線路。
我們僅以運動員(右手持拍)正手擊出三條球路來分析一下球的路線的名稱。第一條從自己的右方打到對方的左方(線路與邊線平行)可稱為直線,第二條打到對方的右方(線路與邊線有較大的角度)可稱為對角線,第三條打到對方的中線球線路與邊線有較小的角度)可稱為中路。同理,反手後場(中場、前場)的三條(擊基本擊球線路,亦可這樣稱呼。在具體稱呼時,可與正手、反手結合在一塊。如∶正手直線、正手中路、正手對角線、反手對角線等。若在中線擊球時,可這樣稱呼∶打到對方場區的左方為左方斜線,打到對方場區的右方為右方斜線,打到中間為中路球。在對羽毛球線路的稱呼上應主義如下問題∶首先要看擊球點和球的落點靠近哪裡,擊球點靠近右邊線,而落點靠近中線,都成為正手中路球。其次要根據擊球時所用技術名稱,如反手搓球,可成為反手搓直線、反手搓中路球等。
總之,羽毛球的基本線路可分為五條,即∶左方直線、中路直線、右方直線、右方斜線(右方對角線)、左方斜線(左方對角線)。而根據擊球運動員站的位置(左、中、右),每個位置又可分別擊出直線、中路、斜線,因此又可派生出九條線路來。羽毛球的擊球線路之多無法描述,但其基本線路就那麼幾條,只要我們掌握了其規律,對我們的訓練、比賽都是大有益的。
五、拍形角度與拍面方向
拍形角度是指球拍面與地面所成的角度。拍面方向是指球拍的拍面所朝向的位置。
拍形角度可分為七種∶拍面向下、拍面稍前傾、拍面前傾、拍面垂直、拍面後仰、拍面稍後仰、拍面向上。
拍面方向可分為三種∶拍面朝左、拍面朝右、拍面朝前。
拍形角度和拍面方向控制的好壞對擊球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必須在每一次擊球中認真調整好拍形、拍面,擊出合乎質量要求的球來。
六、擊球點
所謂擊球點是運動員擊球時球拍與球相接觸那一點的時間、空間位置。
擊球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包括拍和球的接觸點距地面的高度;第二包括接觸點距身體的前後距離;第三包括距身體的左右距離。對擊球點選擇得是否合適,將決定著擊球質量的好壞,它將直接影響著運動員擊球的力量、速度、弧線、落點,最終將導致影響運動員擊球的命中率,造成失分,直至失敗。因此選擇合適的擊球點至關重大。選擇合適的擊球點應做到如下兩點∶第一判斷要准,第二步法移動要到位(步法要快)。只要做到了這兩點才能保證調整在最合適的位置,擊球點才有保障。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運動、比賽、羽毛球、器材
參考資料:
1.中國羽球在線 深圳羽球論壇等.三九健康網
貢獻者:
genius62、人1個、飛雪一剎那、深圳羽球BBS、wyqy2008、 陝西愣娃聰明咧、冰傲狂雲、fjd0105、 豬頭jun、jerrywhite001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楊千嬅、沙溢、2008年北京奧運會、鍾欣桐、球、丹麥、李連傑、2008、鮑春來、郭敬明、志田未來、亞洲運動會、陳宏、翁美玲、李孝貞、TWINS、尤伯杯、黃山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2008年奧運會圖標、蘇迪曼杯、何炅、林丹、高楓、YUI、樂清市第三中學、王耀東、卡路里、孟買、湯姆斯杯世界男子羽毛球團體賽、蘇迪曼杯混合團體錦標賽 更多>>
⑺ 游泳是誰發明的,有什麼來歷。幾幾年正式成為奧運項目
沒有誰發明一說,是人類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始於五千年前的版古代游泳,根據現權有史料的考證,國內外較一致的看法是產生於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帶的古代人。他們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鳥和魚類作食物,通過觀察和模仿魚類、青蛙等動物在水中游動的動作,逐漸學會了游泳。
游泳,是在水上靠自身漂浮,借自身肢體和軀體的動作在水中運動前進的技能。游泳運動可分為競技游泳和實用游泳,競技游泳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第二大項目,它包括蝶泳、仰泳(也稱背泳)、蛙泳和捷泳(也稱爬泳/自由泳)四種泳姿的競速項目,以及花樣游泳等
從1896年雅典奧運會起,游泳就是奧運會的競賽項目。國際泳聯的任務是確定奧運會和其他國際比賽中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樣游泳的規則,審核和確認世界紀錄,指導奧運會中的游泳比賽。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游泳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1904年,又增加了跳水項目。
1912年,又設置了女子游泳和跳水比賽項目。在此後不斷的發展中,先後出現了自由泳、俯泳、仰泳、蝶泳、蛙泳、混合泳等多種形式。
⑻ 游泳是誰發明的
沒有誰發明一說,是人類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始於五千年前的古代游泳回,根據現有史答料的考證,國內外較一致的看法是產生於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帶的古代人。他們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鳥和魚類作食物,通過觀察和模仿魚類、青蛙等動物在水中游動的動作,逐漸學會了游泳。
游泳,是在水上靠自身漂浮,借自身肢體和軀體的動作在水中運動前進的技能。游泳運動可分為競技游泳和實用游泳,競技游泳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第二大項目,它包括蝶泳、仰泳(也稱背泳)、蛙泳和捷泳(也稱爬泳/自由泳)四種泳姿的競速項目,以及花樣游泳等。
⑼ 游泳的發明者是誰
游泳運動是男女老幼都喜歡的體育項目之一。古代游泳,根據現有史料的考證,國內外較一致的看法是產生於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帶的古代人。他們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鳥和魚類作食物,通過觀察和模仿魚類、青蛙等動物在水中游動的動作,逐漸學會了游泳。
我國歷史悠久,水域遼闊。記載中游泳,始於五千年前。但游泳作為一個體育項目得以發展還是近幾十年的事。
現代游泳運動起源於英國。17世紀60年代,英國不少地區的游泳活動就開展得相當活躍。
1828年,英國在利物浦喬治碼頭修造了第一個室內游泳池,這種泳池到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各大市城相繼出現。
1837年,在英國倫敦成立了第一個游泳組織,同時舉辦了英國最早的游泳比賽。
1869年1月,在倫敦成立了大城市游泳俱樂部聯合會(現英國業余游泳協會前身)並把游泳作為一個專門的運動項目正式固定下來。 並隨之傳入各英殖民地,繼而傳遍全世界。 隨著游泳運動的發展,游泳被分為衫游泳和競技游泳兩大類。實用游泳又分為側泳、潛泳、反蛙泳、踩水、救護、武裝泅渡;競技游泳分為蛙泳、爬泳、仰泳、蝶泳。
競技游泳,從第一屆奧運會(1896年)就列入了奧運會正式項目。發展到現在,各種錦標賽,國際大型比賽不斷推動著競技游泳的發展,使它的技術動作更完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優異的成績。
當今世界,歐美體育強國的游泳仍是領先水平。我國泳壇健兒吳傳玉早在1953年布加勒斯特第一屆國際青年友誼運動會上,就取得過100m仰泳的冠軍。而中國女將在90年代初創造的一系列優異成績,才真正使中國游泳引起國際泳壇的注意。
⑽ 游泳的歷史,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游泳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是個水網密布的國度,江河湖泊,溪津陂澤,縱橫交錯,數不勝數。且不說《尚書·禹貢》、《山海經》,就以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來說,大小水流,書中就記載有一千二百五十二條之多。在這一環境中,我們的祖先,要生存,要征服自然,於是,學會了和水打交道。
歷史溯源自古以來,游泳就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個運動項目,其悠久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左右,例如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當中就有關於遠古游泳運動的記載,雲「: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這充分說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廣泛開展游泳運動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