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掃雷游戲是怎樣的……
就是一個有數字的格子中,格子的數字代表周圍與其相鄰的8個格子中的地雷的數目。 游戲玩法以windows XP自帶掃雷winmine.exe為例(其它版本的掃雷游戲與之大同小異)。游戲區包括雷區、地雷計數器(位於左上角,記錄剩餘地雷數)和計時器(位於右上角,記錄游戲時間),確定大小的矩形雷區中隨機布置一定數量的地雷(初級為9*9個方塊10個雷,中級為16*16個方塊40個雷,高級為16*30個方塊99個雷,自定義級別可以自己設定雷區大小和雷數,但是雷區大小不能超過24*30),玩家需要盡快找出雷區中的所有不是地雷的方塊,而不許踩到地雷。游戲的基本操作包括左鍵單擊(Left Click)、右鍵單擊(Right Click)、雙擊(Chording)三種。其中左鍵用於打開安全的格子,推進游戲進度;右鍵用於標記地雷,以輔助判斷,或為接下來的雙擊做准備;雙擊在一個數字周圍的地雷標記完時,相當於對數字周圍未打開的方塊均進行一次左鍵單擊操作:左鍵單擊:在判斷出不是雷的方塊上按下左鍵,可以打開該方塊。如果方塊上出現數字,則該數字表示其周圍3×3區域中的地雷數(一般為8個格子,對於邊塊為5個格子,對於角塊為3個格子。所以掃雷中最大的數字為8);如果方塊上為空(相當於0),則可以遞歸地打開與空相鄰的方塊;如果不幸觸雷,則游戲結束。右鍵單擊:在判斷為地雷的方塊上按下右鍵,可以標記地雷(顯示為小紅旗)。重復一次或兩次操作可取消標記(如果在游戲菜單中勾選了「標記(?)」,則需要兩次操作來取消標雷)。雙擊:同時按下左鍵和右鍵完成雙擊。當雙擊位置周圍已標記雷數等於該位置數字時操作有效,相當於對該數字周圍未打開的方塊均進行一次左鍵單擊操作。地雷未標記完全時使用雙擊無效。若數字周圍有標錯的地雷,則游戲結束,標錯的地雷上會顯示一個「 ×」(見右圖)
2. 游戲掃雷是誰發明的
掃雷的起源
掃雷最原始的版本可以追溯到1973年一款名為「方塊」的游戲。
不久之後,「方塊」被改寫成了游戲「Rlogic」。在「Rlogic」里,玩家的任務是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為指揮中心探出一條沒有地雷的安全路線,如果路全被地雷堵死就算輸。兩年後,湯姆·安德森在「Rlogic」的基礎上又編寫出了游戲「地雷」,由此奠定了現代掃雷游戲的雛形。
1981年, 微軟公司的 羅伯特·杜爾 和 卡特·約翰遜 兩位工程師在Windows 3.1系統上載入了該游戲,掃雷游戲才正式在全世界推廣開來。
這款游戲的玩法是在一個9*9(初級),16*16(中級),16*30(高級),或自定義大小的方塊矩陣中隨機布置一定量的地雷(初級為10個,中級為40個,高級為99個)。由玩家逐個翻開方塊,以找出所有地雷為最終游戲目標。如果玩家翻開的方塊有地雷,則游戲結束。
3. 掃雷是誰發明的
湯姆·安德森在「Rlogic」的基礎上編寫出了游戲「地雷」,1981年, 微軟公司的 羅伯特·杜爾 和 卡特·約翰遜 兩位工程師在Windows 3.1系統上載入了該游戲,掃雷游戲才正式在全世界推廣開來。
4. 掃雷是誰發明的如題 謝謝了
1981年, 微軟公司的 羅伯特·杜爾 和 卡特·約翰遜 兩位工程師在Windows 3.1系統上載入了該游戲,掃雷游戲才正式在全世界推廣開來。 這款游戲的玩法是在一個9*9(初級),16*16(中級),16*30(高級),或自定義大小的方塊矩陣中隨機布置一定量的地雷(初級為10個,中級為40個,高級為99個)。由玩家逐個翻開方塊,以找出所有地雷為最終游戲目標。如果玩家翻開的方塊有地雷,則游戲結束。
5. windows自帶的掃雷游戲是誰發明的
中國人孫雲鵬
6. 掃雷游戲怎麼開發
很簡單,俗稱h5平台搭建
7. 掃雷游戲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掃雷的起源
掃雷最原始的版本可以追溯到1973年一款名為「方塊」的游戲。
不久之後,「方塊」被改寫成了游戲「Rlogic」。在「Rlogic」里,玩家的任務是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為指揮中心探出一條沒有地雷的安全路線,如果路全被地雷堵死就算輸。兩年後,湯姆·安德森在「Rlogic」的基礎上又編寫出了游戲「地雷」,由此奠定了現代掃雷游戲的雛形。
1981年, 微軟公司的 羅伯特·杜爾 和 卡特·約翰遜 兩位工程師在Windows 3.1系統上載入了該游戲,掃雷游戲才正式在全世界推廣開來。
這款游戲的玩法是在一個9*9(初級),16*16(中級),16*30(高級),或自定義大小的方塊矩陣中隨機布置一定量的地雷(初級為10個,中級為40個,高級為99個)。由玩家逐個翻開方塊,以找出所有地雷為最終游戲目標。如果玩家翻開的方塊有地雷,則游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