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音樂治療是什麼
我覺得音樂治療的目的和應用領域,操作方法的當代音樂療法在國內外的發展趨勢,音樂療法,已遠遠超出了應用心理學的領域,也就是說,音樂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個分支,是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但涉及范圍更廣的獨立的學科,因此,上述定義可以作為藍西綜合音樂心理學而不是一個全面的音樂治療定義。應用音樂療法不僅涵蓋了心理學、醫學、音樂學也涉及教育,甚至很多未知的科學。音樂治療的臨床研究也表明,題目本身並不和其他學科的理論研究之間的關系,但在音樂和臨床療效的治療方法,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綜合心理學、音樂治療的定義醫學、音樂為一體的學科,至少可以認為這一定義音樂治療本身是不全面的。」
㈡ 簡述音樂治療的三種方法
音樂能超越語言表達情感世界。音樂可以開啟自閉症兒童封閉的內心使其情感能與外界交流,而語言障礙、情感障礙正是自閉症兒童的問題所在。大興區精神病醫院精神科劉永翼
音樂可以刺激多重感官。音樂與人的聽覺、視覺、觸覺、運動覺、平衡感等多重感官同步,因此,音樂治療師參與下的音樂行為可以產生有效的刺激作用。通過這些刺激可以改善兒童的智力、記憶力、注意力、並能加強兒童的整體協調能力以及駕馭空間的能力。
有目的的音樂活動能增強兒童的自信。音樂治療與音樂教育不同,它並不停留在對一般音樂能力的培養,而是運用音樂增強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
音樂能發展社會交往能力。音樂很適於集體合作,當兒童能夠相互配合共同演唱或演奏時,人際交往能力就開始產生了。
音樂治療運用了精神分析理論,認為音樂及音響的激發力可以直達潛意識,可以引起自閉症兒童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反應。在安全的、無威脅的音樂環境下,可以消退自閉症兒童的心理防禦機制。合適的樂器可以成為與音樂治療師建立關系的中介,在樂器上的情緒宣洩可以使患兒的心理防衛崩塌。對自閉症兒童的音樂治療更重視心理、情緒的調適,而不以做行為訓練為主。
自閉症兒童音樂治療的宗旨和分類:
對自閉症兒童的音樂治療是:先使自閉症患兒與音樂(包括樂器)建立關系,再與音樂治療師建立關系,從而使其走出其封閉的內心世界。
世界各國的音樂治療大致可歸納為三種:接受法、主動法和即興法,這些方法技術在對自閉症兒童的音樂治療中都有成功的應用。
孤獨症兒童音樂治療的形式:
1、 個別治療:個別治療就是一對一的治療方式,是對孤獨症兒童音樂治療中使用最多的形式。尤其在治療的開始階段,對於內心封閉、情緒行為紊亂的患兒,只能採取一對一的個別治療。這時的個別治療要求治療師用一切方法使患兒感到安全,無威脅。治療師對患兒的任何情緒發泄、憤怒、尖叫、甚至攻擊性的表現都要接受,或以沉默應對,對患兒情緒的宣洩可以用音樂支持或安撫。
音樂治療中建立關系是關鍵,在個別治療中,只有治療師與患兒建立起了穩固的一對一的關系,才能改善患兒的情緒行為,促進他們各種心理能力的增長,為參加小組治療奠定基礎。
2、 小組治療(團體治療):小組治療常用在對孤獨症兒童音樂治療的深入發展階段。社會融合是治療的終極目標,小組治療是培養社會交往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在1名音樂治療師配合1~2名助手的集體治療中可以採取演奏樂器,包括重奏、合奏,有領有和的演唱方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都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在這些讓兒童感到快樂的嬉戲式的音樂活動中,兒童學會與他人相處並接受他人,體驗到社會交往必須具備的秩序感,學會自我表達及接受他人的表達等等。這一切都是在歡樂的音樂氛圍中得到的。
㈢ 什麼是音樂療法,其原理和方式有什麼作用
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是通過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的途徑來治療疾病。一方面,音樂聲波的頻率和聲壓會引起生理上的反應。音樂的頻率、節奏和有規律的聲波振動,是一種物理能量,而適度的物理能量會引起人體組織細胞發生和諧共振現象,能使顱腔、胸腔或某一個組織產生共振,這種聲波引起的共振現象,會直接影響人的腦電波、心率、呼吸節奏等。
生理機制
音樂對中樞系統的影響—邊緣系統、下丘腦、腦干網狀結構;對自主神經系統的影響—影響副交感神經;對全身與局部免疫功能的影響。
心理機制
莫扎特效應是包括莫扎特在內的音樂家的好作品都具有治療功能,包括治療多種疾病,增進智力、集中注意、增強記憶、疏泄抑鬱情緒。情緒決定認知,通過音樂療法以改變情緒達到影響患者行為的目的。
治療中的生理和心理作用
音樂療法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功能,可以調節體內血管的流量和神經傳導。此外,音樂具有主動性的、積極的功能,是提升創造,思考,使右腦靈活的方法。
音樂療法的心理情緒作用
良性的音樂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可以改善人的情緒,激發人們的感情,振奮人的精神。
治療中的音樂的人際社會作用
音樂是一種社會性的非語言交流的藝術形式,為病人提供一個安全娛樂的的人際交往環境,音樂治療師通過組織表達各種音樂活動,為病人提供了一個通過音樂和語言交流來表達、宣洩內心情感的機會。
㈣ 32分算自閉嗎
emm,自閉的話其實是一種病。但可以來形容心態,32分的話,心態好點也沒多大點事,加油,路還很長
㈤ 下列哪項屬於音樂治療的形式
音樂治療四種形式分別為:接受式、即興式、再創造式、創作式。
㈥ 音樂治療的詳情
通俗點解釋,不同的音樂具有不同的情緒,音樂作為治療的手段,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作為一種情感語言讓人自如地表達(或者說宣洩)自己最真實的情緒,也能最快地讓治療師理解來訪者的情感。包括聆聽、演唱、演奏、改編再創造或者以音樂作為伴奏等形式。在治療的不同階段介入的方法也會不斷調整,治療手段達到上百種,並且應用的領域也十分廣泛,包括心理治療、團隊建設、臨終關懷、音樂無痛分娩、特殊兒童教育等。
順便問一下你做的是什麼閱讀啊?這種新興的學科都有涉及?
㈦ 音樂療法推薦的歌曲有哪些
音樂通過其音調能影響人的情緒,早在古希臘時代就為人所注意。他們認為E調安定、D調熱烈、C調和緩、B調哀怨、A調高揚、G調浮躁、F調空盪。古希臘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推崇C調,認為C調最宜於陶冶情操。
然而,把音樂對動物行為活動和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進行科學研究還只是18世紀以來的事情。關於音樂對人的情緒的影響,有人曾選用290種名曲,先後測試過兩萬人,都引起聽者的情緒變化。情緒變化大小與被試人的欣賞能力的高低成正比。但是,音樂只能引起抽象的情緒,如快樂、激動、憤怒、畏懼等。
「音樂治療」這一術語是在20世紀40年代才正式出現的。50年代在美國首次出現了「音樂治療家」的資格證書。現代的音樂治療是把音樂作為一種活動療法,即通過具體的音樂活動來求得治療的效果。這不僅把音樂看做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作為一門科學來對待。音樂治療是針對病理的治療而不是病態的治療,它注重的是人的整體而不是某一部分。通過對人的整體乃至生活環境的調整,使其取得協調一致性,從而消除心理與身體的疾病。音樂對於人來說不僅是一種單純的聲音,而且是一種有一定意義的聲音的組合,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種工具。因此在音樂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治療者的努力,而且也要患者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通過雙方的合作才能取得治療效果。
近年來,音樂治療已被歐美各國廣泛使用,許多醫院、養老院和康復機構,都採用音樂治療。臨床實踐證明,高血壓症患者聽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能使血壓降低10~12毫米汞柱;讓產婦聽音樂,能解除產婦煩躁不安的心情,有利於分娩。英國劍橋大學的口腔治療室還用音樂代替麻醉葯,成功地為幾百名個病人拔去病牙。在治療憂郁型和狂躁型的精神病患者中,音樂更是被廣泛運用。
當你出現如下狀態時,不妨聽聽相關的樂曲。
當你疲乏睏倦時
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人們容易缺乏鬥志,打不起精神,需要安靜祥和並且暗含歡樂激情的音樂幫助進行良好的休息,並重新獲得向上的快樂和進取的希望。這時不妨聽聽以下音樂:
維瓦爾第《四季》(強力推薦第一首:《春》)
德彪西《大海,交響素描三幅》
亨德爾《水上音樂》
當你緊張不安時
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人們容易產生焦慮不安的緊張情緒,需要的音樂應該同樣跳動不安,但卻能將之疏導至正常穩定的心理狀態,達到真正的心情緩解。這一類音樂主要有:
巴赫《G小調幻想曲與賦格》
聖桑《骷髏之舞》
斯特拉文斯基《火鳥組曲》(強力推薦第一樂章)
當你抑鬱寡歡時
抑鬱寡歡的人總是悶悶不樂、憂郁傷感,世界在他們眼睛是灰色的,適合欣賞在陰暗的背景之下帶有一絲跳動的亮麗色彩的音樂,以便逐步化解憂郁情緒,讓眼前的世界重新煥發出絢爛的光芒。這類音樂主要有:
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
西貝柳斯《憂郁圓舞曲》
格什溫《藍色狂想曲》(強力推薦第二部分)
當你急躁渴望時
持有這種心理狀態的人心情急躁,渴望某種事物的慾望強烈,帶有某種程度上的偏執,需要的音樂應該是激情亢奮而又舒服暢快的。這一類音樂主要有:
亨德爾《皇家焰火》
羅西尼《威廉·退爾》推薦序曲中的《風暴》
鮑羅丁《韃靼人的舞蹈》
當你消極厭世時
這種心理狀態下的人對未來的生活喪失希望,悲觀絕望,缺乏在逆境中奮起的勇氣,相應的音樂處方正應表現不畏困境、勇於抗爭的激情與鬥志,在人生的盡頭找到生命的出口,重新踏上前進的道路。這一類音樂主要有: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
亨德爾《彌賽亞》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強力推薦第一樂章)
當你缺乏自信時
缺乏自信的人對自己沒有信心,沒有勇氣去把握機遇,害怕未來,音樂會幫助其增強自信,找回自我。這時不妨聽聽以下音樂: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
瓦格納《湯豪舍》
奧涅格《太平洋231》
當你無法入睡時
失眠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有可能是生理上的,更有可能是心理上的,但不管是哪方面的原因,具有催眠效果的音樂都能把失眠的人們帶入安詳的夢鄉。如:
莫扎特《搖籃曲》
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
德彪西《夢》
㈧ 音樂治療該如何使用
在專業的音樂治療過程中,治療師需要評估患者的病症及嚴重程度,定製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並定下治療目標,治療師必須非常清楚音樂能給治療對象帶來什麼改變,這和隨意地聽音樂有本質區別。
除了音樂本身的作用,治療師與治療對象之間的關系與配合尤為重要。「治療師知道如何用音樂烘托氛圍,」尹譽霏舉例說,「我曾治療過一個患『惡劣心境障礙』的患者,當時選擇的治療方法是歌曲創作,他唱自己寫的歌,我彈琴伴奏。其中有一段患者情緒較為激動,表達有些吃力,我就用和聲烘托給他支持並鼓勵他表達。唱完後,患者哭了很久,他覺得那一刻他把憋了幾年的情緒發泄出來了。」
音樂能起到類似於「葯物作用」的四種效應:心理效應,人的情緒、認知跟著音樂變化;生理效應,音樂能引發全腦反應,從而影響人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神經遞質釋放等;社會效應,當我們與他人分享音樂時,社交能力和人際關系得到促進;審美效應,音樂之美作為生命中的積極資源可以喚起生存信念。
音樂治療有許多方式,主要分四類:聆聽體驗,如讓治療對象談論聆聽音樂後的感受、描述想像的畫面等;再創造,如通過唱歌、打節奏的方式改善協調能力和注意力;即興演奏,演奏簡單的樂器與他人進行互動;音樂創作,如改寫歌詞、即興歌唱。
音樂雖好,但並非什麼病都能治。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以葯物治療為主,音樂治療作為輔助;對於焦慮症、神經衰弱患者來說,音樂治療也需配合葯物治療,但其改善症狀的效果很好,可以進行深入的治療;而對於壓力大的年輕人、亞健康的中青年、退休的老年群體,只要對音樂有興趣,都可以通過音樂治療來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創傷或使自己心靈得到成長。
㈨ 音樂治療的技術與方法
音樂治療方法可分為接受式、即興式、再創造式音樂治療。
1.其中接受式音樂治療的方法包括了聆聽、歌曲討論、GIM等等諸多的方法。
2.再創造式音樂治療則包括了歌曲創作、樂曲創作、音樂心理劇等等。
3.即興音樂治療則包括了器樂即興、口頭即興等方法。
音樂治療中的經驗形式與方法技術。
音樂治療是運用與音樂相關手段:聽、唱、演奏、創作、律動、音樂其他藝術形式等等方法技術,使被治療者達到健康的目的。那麼與以上形式相關的音樂治療方法,具體是如何實施的?我們又能從中獲得何種體驗呢?
(一)聽
與聆聽相關的音樂治療方法主要為接受式的音樂治療方法。利用聲音和音樂情緒的各種形式,以及不同的聆聽方式達到治療的目的。
促進聽覺能力:包括注意力、持續度、記憶力、感受力、辨認能力〈強弱、快慢、音色、音高等〉
引導與刺激想像力
音樂放鬆
主要為接受式音樂治療
1.主動聆聽法。
集中注意力,積極聽音樂;
2.音樂同步
音樂與情感情緒的同步一致原則,促進內省;
3.音樂與想像:引導想像和非引導想像
在音樂背景下刺激想像,印發聯想,多用於音樂的精神分析;
4.GIM(guided imagery music)音樂引導想像
心理情緒影響作用。
5.歌詞討論
促進創造力、互動,和情緒情感分享。
6.音樂肌肉放鬆訓練
7.音樂精神減壓放鬆
8.音樂催眠
等等(音樂生物反饋、音樂系統脫敏)
(二)唱
增進表達性語言的訓練
增進語言表達的呼吸與肌肉控制
刺激與提高使用聲音的動機
增進詞彙與認知能力
探索自己的身體樂器
提供美好的交互經驗
(三)奏
創建關系、引導主動參與動機
幫助肢體動作能力復健
提供非語言的表達工具
培養與團體交互〈合作、輪流、配合等〉的能力
反映身體狀態及活動量
培養休閑技能
表現創意,主要為即興音樂治療
器樂教授
即興器樂演奏
(四)運動
增進對身體部位及功能之察覺
發展空間、方向概念
增進動作能力:動作協調
通過碰觸、模仿與他人共舞,促進交互
統合視覺、聽覺、觸覺及身體本位覺的感官經驗
以身體響應速度、節奏、力度的變化
b)創作
歌詞創作、歌曲創作。
c)綜合性的音樂治療方法。
㈩ 我國音樂治療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雖然無論中西自古都有關於音樂治療疾病的說法,但是這些方法並不是系統的成體系的方法論,因此我們不能將它們稱其為科學,它們只是音樂治療學在歷史中的醞釀或者說是萌芽。科學的音樂治療學起源於二十世紀中葉的西方國家,這些國家不僅僅有系統的成體系的方法技術,也有著各自關於音樂治療學不同的流派和不同切入點的研究方向。這些科學系統的音樂治療學研究,早已應用於世界各國的臨床治療實踐,並獲得了廣泛的認同。因此必須全面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於中國的音樂治療學,這是毫無異議的。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在音樂治療中,特別是音樂心理治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會內涵是決定對治療對象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這個早已得到音樂治療學界廣泛認同的主要因素即適宜西方人的治療方法不一定就對中國人適用。例如,由於幾千年來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對中國人的影響,造就了中國人不願外露的封建內斂的民族性格特徵,那麼西方某些與精神分析有關的音樂治療學理論以及像音樂催眠術之類的音樂治療方法與技術就不太容易被中國人所接受。
因此,我們在學習西方音樂治療理論的時候應當適時的考慮到哪些音樂治療學學術流派的方法技術更適應中國人的性格特徵,文化背景和社會內涵,並將其理論選擇性的加以借鑒和發展,而並非全盤皆收。實際上,中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中的音樂治療方法有許多也是非常有價值和值得研究的。這些觀點來源於中國本土,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厚重的根基之上,更適宜於中國人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內涵。因此很有必要從中國傳統醫學和文化領域中發掘出最具中國特色的音樂治療方法和技術,並將其發揚光大,
另外,東方一些國家的音樂治療研究成果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中國音樂治療學借鑒的。因為東方的許多國家,例如,日本,他們的音樂治療學雖然也是近二十年才發展起來的,但日本是個受中國文化影響頗深的民族,與中國人的民族內涵有著相似之處,在這樣的國家的文化背景中產生的部分音樂治療方法對中國人是相當適用的。如,跟森田療法有關的音樂治療方法。森田療法中「順其自然」的治療原理可以說就直接的來源於中國老子的道家思想,
由此可見,無論中西,每一種音樂治療學的理論、方法與技術,只要是對於中國的音樂治療學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的,都值得重視,都應當得到發展中的中國音樂治療學的學習、借鑒、繼承與發展,從而建立起,既能與世界接軌,又能適應中國人自己的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音樂治療學派,這才是中國音樂治療學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