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白利包的發明
包裝袋
劣質包裝牛奶充斥市場
中國的乳品業發展很快,但乳品包裝卻令人擔憂,就拿液態奶說吧,市場上目前主要有「利樂包」和「百利包」兩種包裝的牛奶。
「利樂包」有多年的歷史及良好的阻隔性能,對保持牛奶的營養成分及保證衛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百利包」牛奶就不盡然了,當初引進「百利包」時,引進的包裝膜也是高阻隔的材料,是一種多層共擠的高阻隔薄膜,這種包裝也可滿足保持牛奶營養成分及保證牛奶衛生安全的要求。這種薄膜從外觀上看起來與普通塑料薄膜沒什麼區別,但它對氧氣的阻隔性能是普通塑料薄膜的300倍以上,換句話說,用這種高阻隔薄膜包裝牛奶相當於用普通包裝膜300多層疊在一起使用的效果,因而是安全可靠的。現在國內的乳品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紛紛採用普通塑料薄膜包裝牛奶,這種劣質的包裝根本無法有效保護牛奶的營養成分,使牛奶這一營養食品成為「垃圾食品」。國家為了控制這一惡劣局面,曾與2005年專門頒布了牛奶包裝膜標准,杜絕使用普通薄膜包裝牛奶,但乳品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除了極個別企業外仍在使用普通薄膜包裝牛奶。國家標准形同虛設,無人執行也無人過問,到底是食品安全重要還是企業生產成本重要?
其實鑒別「百利包」牛奶包裝是否合格也很簡單,普通消費者可用鼻子聞的辦法去鑒別,合格的「百利包」牛奶從包裝外面是很難聞到奶味的,而劣質的「百利包」牛奶從包裝外面很容易聞到奶味,從包裝上可以區分出你買的牛奶是「營養食品」還是「垃圾食品」。
B. 利樂的公司歷史
利樂(Tetra Pak)公司的創辦人魯賓·勞辛(Dr.Ruben Rausing)於一八九五年六月十七日出生於瑞典的 Raus ,毗鄰 Helsingborg 。一九一八年,他畢業於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而一九二零年,他則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讀書期間,魯賓·勞辛首次接觸到自助商店 ( 「 Self Service 」 Store) 。他當時即預見認為歐洲將會採用這個概念,從而帶動人們對便利性極高的包裝食品之需求。一九二九年,華爾街股市下挫觸發全球性的經濟衰退,而魯賓·勞辛則與 Erik Akerlund 於瑞典設立該國首間專業包裝工廠。該間名為 Akerlund & Rausing 的公司其後成為歐洲最具規模的包裝製造廠之一。當時,工廠主要在製造麵粉袋,以改善當時大宗運送過程中浪費麵粉的情況。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人們居住地方與食品生產距離拉遠,因而對食品分銷的關注程度亦相對地提高。
當時消費者需要交還裝牛奶的玻璃瓶予製造廠商,以便再次使用。魯賓·勞辛早已洞悉這種傳統食品分銷方式,將影響自助商店桶裝牛奶的銷售量。有鑒於此,魯賓·勞辛於是號召了一群有活力的人士,並說服他們創造新的包裝技術有其必要性,遂起而研究一種既實用且可用完即丟的牛奶包裝盒,這種包裝後來在乳品製造業產生重大改革,為消費者帶來安全及容易攜帶的包裝。 一九五一年, Akerlund & Rausing 在 Lund 成立一間子公司,即 Tetra Pak 。於一九五二年,第一個製造四角型包裝盒的利樂包機器正式投入生產行列 。
一九六五年,除了魯賓·勞辛保留利樂公司的所有權外, Akerlund & Rausing 及 Rausing 家族旗下的公司均被出售。因此,利樂公司擁有更多資源集中發展製造和供應完整的食品包裝系統、材質及分銷系統。由當時起訖一九九一年止,利樂公司一直是一家專門製造紙包裝為主的公司。 在一九九一年,利樂公司的歷史邁入新的里程碑。當時,利樂公司並購全球最大的食品製程及農業設備供應製造商阿法拉伐公司 (Alfa-Laval) ,旋即公司在一九九二年進行改組,並於一九九三年一月成立利樂拉伐 (Tetra Laval) 集團。該集團由三個獨立的公司組成,各自從事不同的專業業務。當 Alfa Laval 食品工程公司被整合進利樂公司後,獲得適當的設備及專業知識以拓展液體食物製程及製造業務,因此利樂公司乃世界唯一可全方位提供食品包裝、製程及分銷系統的供應商 。
利樂是一家提供食品加工與包裝的完整解決方案的公司,50年來,利樂始終把自己定位於一個食品行業的積極參與者。安全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支柱,共同促進了利樂的成長。
今天,利樂在全球共有37家銷售公司,42家包材和封蓋生產廠,8家包裝系統組裝廠。2012年,公司擁有23,425名員工,年度凈銷售收入約為111.6億歐元,產品行銷1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利樂共生產了1,732億件包裝,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773億公升的液態食品產品。
利樂對中國的改變,還包括它對乳品巨頭的幫助。伊利是利樂在中國的關鍵客戶,它曾是服務於呼和浩特周邊地區的一家小公司,利樂公司利用自己能夠保存新鮮乳品的先進技術,幫助伊利成功地從一個區域性企業變成國內乳品巨頭。
利樂公司自從197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已累計投資37.6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上海的利樂,擁有員工1900多名。
流程保障創新
這個擁有5000多項技術專利,並有2800項正在研發和申請當中的創新巨頭從不缺乏創新的激情。它力求將發明和實踐完美結合,使創新的技術能力具備商業化的可行性,有一系列的理念和流程保證創新源源不斷。
利樂如何從「流程」上保證創新?就是將研發事務提升到公司高層管理的高度,並從客戶的角度來審視研發工作。這意味著採取跨領域的思維方式,並打破公司內部的條條框框。利樂將研發中心分散在多個國家,讓技術創新與市場更加貼近。而且,以流程為導向在利樂研發部這種全球分散的機構中相當重要。利樂創新力的秘訣還在於深刻理解和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堅持不懈地創造出富有趣味的產品。
利樂在全球有一個100多人的團隊,他們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團隊的工作就是去感應市場。「好比是公司的探測器或感應器。只去問客戶需要什麼,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對市場有第一手的感知,這樣才能夠讓我們預見到這個市場的需求,我們必須在客戶提出要求之前,比他們早一步知道這些趨勢。」 利樂執行副總裁葛若山博士對創新做出如此解釋。
利樂在中國雖然實力能夠進入全球500強,但作為家族企業的利樂對排名並沒多大興趣,它們堅持主要精力放在服務客戶上。
利樂中國信奉「與中國客戶共同成長」的經營理念,採用全方位深度整合各方資源服務於客戶的模式。這個低調的瑞典企業,從2005年開始增加與客戶聯合的形象推廣,這些由利樂主要擔負費用的廣告仍然重點突出客戶的形象。在利樂看來,這些新包裝從戰略上拓展了自身的產品線,同時也為客戶帶來了增值服務。
既然堅持將客戶放在首位,在用人上利樂也有與之相吻合的特點。沒有條條框框限制的利樂摒棄「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想法,只要客戶有需要,公司有需要,員工有能力和條件,完全可以去做其他「坑」里的事情。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利樂的客戶。而隨著伊利、蒙牛、光明、旺旺、銀鷺等品牌業績的突飛猛進,利樂作為協助他們創造佳績的包裝設備和材料等一體化服務供應商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利樂枕、利樂磚等產品也被消費者視為飲品安全與營養的保證。
自從1972年進入中國,利樂已為本地的牛奶和飲料客戶提供了上千條灌裝線,三十多年的經驗累計和不斷投入終於在這幾年中慢慢得到回報。
世界各地的人們每天要消費140億升的水、牛奶、果汁和其他液態食品。多年來,利樂始終貫徹致力於確保安全的食品在任何地方皆舉手可得的使命,開發了能保存產品原味和營養價值的包裝,使大量液態食品能完好地分銷到消費者手中。利樂的產品種類繁多,為巴氏消毒和無菌包裝產品提供的包裝系統不少於12種,基本分為紙包裝和塑料包裝兩類。在常溫紙盒包裝業務領域,利樂公司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所提供產品包括利樂磚、利樂冠、利樂枕、利樂威、利樂鑽和利樂晶等。同時,利樂的無菌加工設備和分銷設備也廣受歡迎。今天,可以包裝在利樂包裝內的產品不勝枚舉,如冰淇淋、乾酪、無水食品、水果、蔬菜和寵物食品等。
C.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1—5題。 ①古時候,有個富人要出遠門。出發前,他叫來三個僕人,分別給了
1.只有努力去創造機遇,才有機會獲得更大成功。 2.比爾·蓋茨敢於挑戰、創造了堆積如山的財富,終成世界首富。 3.開頭用了一個故事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只有努力去創造機遇,才有機會獲得更大成功」,接著從正反兩方面講道理、擺事實論證中心論點最後得出結論並發出號召。 4.舉例論證具體論證了「商業上的成功通常不是墨守成規,而是靠團隊集體智慧來實現的。」進而有力的論證了中心論點。 5.示例:我最想擁有的機遇是一次選拔性籃球賽。我會刻苦訓練,尋找各種機會參加比賽,提高自己的技能,成為籃球賽上最搶眼的一個,讓選拔賽的教練選中我,成為一名像林書豪一樣的球星。(言之有理即可) |
D. 為什麼紙盒飲料又叫利樂包裝
利樂枕、利樂包等飲料包裝都是瑞典利樂公司的產品,因此稱「利樂。」瑞典利樂公司是全球知名企業,世界500強之一。它的包裝材料、飲料加工設備和灌裝設備行銷世界。
E. 利樂包的製作工藝是怎麼樣的
利樂無菌包裝是一種由紙、鋁箔和聚乙烯塑料復合而成的材料。該包裝共有6層組成,可有效阻擋所有影響牛奶和飲料變質的因素「入侵」,包括病菌、毒素、氧氣、微生物、紫外線、水分等,從而達到保質、保鮮、保營養、保美味的效果。
F. 什麼是利樂裝
環保的
用來裝液體食品的紙盒
可回收紙殼類
注意看看一般的品牌牛奶的角上都會寫著利樂裝的
利樂成立過程
利樂(Tetra Pak)公司的創辦人魯賓·勞辛(Dr.
Ruben Rausing)於一八九五年六月十七日出生於瑞典的 Raus ,毗鄰 Helsingborg 。一九一八年,他畢業於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而一九二零年,他則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讀書期間,魯賓·勞辛首次接觸到自助商店 ( 「 Self Service 」 Store) 。他當時即預見認為歐洲將會採用這個概念,從而帶動人們對便利性極高的包裝食品之需求。一九二九年,華爾街股市下挫觸發全球性的經濟衰退,而魯賓·勞辛則與 Erik Akerlund 於瑞典設立該國首間專業包裝工廠。該間名為 Akerlund & Rausing 的公司其後成為歐洲最具規模的包裝製造廠之一。當時,工廠主要在製造麵粉袋,以改善當時大宗運送過程中浪費的麵粉情況。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人們居住地方與食品生產距離拉遠,因而對食品分銷的關注程度亦相對地提高。 當時消費者需要交還裝牛奶的玻璃瓶予製造廠商,以便再次使用。魯賓·勞辛早已洞悉這種傳統食品分銷方式,將影響自助商店桶裝牛奶的銷售量。有鑒於此,魯賓·勞辛於是號召了一群有活力的人士,並說服他們創造新的包裝技術有其必要性,遂起而研究一種既實用且可用完即丟的牛奶包裝盒,這種包裝後來在乳品製造業產生重大改革,為消費者帶來安全及容易攜帶的包裝。
利樂公司:一間專業的公司
一九五一年, Akerlund & Rausing 在 Lund 成立一間子公司,即 Tetra Pak 。於一九五二年,第一個製造四角型包裝盒的利樂包機器正式投入生產行列 。 一九六五年,除了魯賓·勞辛保留利樂公司的所有權外, Akerlund & Rausing 及 Rausing 家族旗下的公司均被出售。因此,利樂公司擁有更多資源集中發展製造和供應完整的食品包裝系統、材質及分銷系統。由當時起迄一九九一年止,利樂公司一直是一家專門製造紙包裝為主的公司。
邁進新里程
在一九九一年,利樂公司的歷史邁入新的里程碑。當時,利樂公司並購全球最大的食品製程及農業設備供應製造商阿法拉伐公司 (Alfa-Laval) ,旋即公司在一九九二年進行改組,並於一九九三年一月成立利樂拉伐 (Tetra Laval) 集團。目前,該集團由三個獨立的公司組成,各自從事不同的專業業務。當 Alfa Laval 食品工程公司被整合進利樂公司後,我們獲得適當的設備及專業知識以拓展液體食物製程及製造業務,因此利樂公司乃目前世界唯一可全方位提供食品包裝、製程及分銷系統的供應商 。 利樂是一家提供食品加工與包裝的完整解決方案的公司,50年來,利樂始終把自己定位於一個食品行業的積極參與者。安全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支柱,共同促進了利樂的成長。 今天,利樂在全球共有 57家銷售公司,獲許可經營48家包裝材料廠以及12家包裝機器裝配廠。2008年,利樂銷售收入約為 88.25 億歐元,雇員21,640。利樂的產品在超過 165 個市場上銷售。在 2006年,公司共生產了1297億件包裝,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674億升的液態食品產品。 利樂對中國的改變,還包括它對乳品巨頭的幫助。伊利是利樂在中國的關鍵客戶,它曾是服務於呼和浩特周邊地區的一家小公司,利樂公司利用自己能夠保存新鮮乳品的先進技術,幫助伊利成功地從一個區域性企業變成國內乳品巨頭。 利樂公司自從197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已累計投資2億美元。目前,總部設在上海的利樂,在中國布局了包括包裝原料廠和加工中心在內的戰略網路,在北京、上海、崑山、佛山等地擁有合資或獨資工廠。 流程保障創新 這個擁有5000多項技術專利,並有2800項正在研發和申請當中的創新巨頭從不缺乏創新的激情。它力求將發明和實踐完美結合,使創新的技術能力具備商業化的可行性,有一系列的理念和流程保證創新源源不斷。 利樂如何從「流程」上保證創新?就是將研發事務提升到公司高層管理的高度,並從客戶的角度來審視研發工作。這意味著採取跨領域的思維方式,並打破公司內部的條條框框。利樂將研發中心分散在多個國家,讓技術創新與市場更加貼近。而且,以流程為導向在利樂研發部這種全球分散的機構中相當重要。利樂創新力的秘訣還在於深刻理解和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堅持不懈地創造出富有趣味的產品。 利樂在全球有一個100多人的團隊,他們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團隊的工作就是去感應市場。「好比是公司的探測器或感應器。只去問客戶需要什麼,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對市場有第一手的感知,這樣才能夠讓我們預見到這個市場的需求,我們必須在客戶提出要求之前,比他們早一步知道這些趨勢。」 利樂執行副總裁葛若山博士對創新做出如此解釋。 利樂在中國 雖然實力能夠進入全球500強,但作為家族企業的利樂對排名並沒多大興趣,它們堅持主要精力放在服務客戶上。 利樂中國信奉「與中國客戶共同成長」的經營理念,採用全方位深度整合各方資源服務於客戶的模式。這個低調的瑞典企業,從2005年開始增加與客戶聯合的形象推廣,這些由利樂主要擔負費用的廣告仍然重點突出客戶的形象。在利樂看來,這些新包裝從戰略上拓展了自身的產品線,同時也為客戶帶來了增值服務。 既然堅持將客戶放在首位,在用人上利樂也有與之相吻合的特點。沒有條條框框限制的利樂摒棄「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想法,只要客戶有需要,公司有需要,員工有能力和條件,完全可以去做其他「坑」里的事情。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利樂的客戶。而隨著伊利、蒙牛、光明、娃哈哈、匯源.巨爾等品牌業績的突飛猛進,利樂作為協助他們創造佳績的包裝設備和材料等一體化服務供應商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利樂枕、利樂磚等產品也被消費者視為飲品安全與營養的保證。 自從1972年進入中國,利樂已為本地的牛奶和飲料客戶提供了上千條灌裝線,三十多年的經驗累計和不斷投入終於在這幾年中慢慢得到回報。 世界各地的人們每天要消費140億升的水、牛奶、果汁和其他液態食品。多年來,利樂始終貫徹致力於確保安全的食品在任何地方皆舉手可得的使命,開發了能保存產品原味和營養價值的包裝,使大量液態食品能完好地分銷到消費者手中。利樂的產品種類繁多,為巴氏消毒和無菌包裝產品提供的包裝系統不少於12種,基本分為紙包裝和塑料包裝兩類。在常溫紙盒包裝業務領域,利樂公司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所提供產品包括利樂磚、利樂冠、利樂枕、利樂威和利樂鑽等。而其中的無菌利樂枕包裝系統更是針對新興市場設計的經濟型解決方案。同時,利樂的無菌加工設備和分銷設備也廣受歡迎。今天,可以包裝在利樂包裝內的產品不勝枚舉,如冰淇淋、乾酪、無水食品、水果、蔬菜和寵物食品等。
編輯本段利樂中國
立足長遠,紮根本土
早在1972年,利樂公司就在中國的一次展覽會上嶄露頭角。隨著食品工業的迅速發展,利樂的第一台灌裝機於1979年在廣州投入使用,利用這一技術生產的250毫升的紙盒裝菊花茶立即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從中國改革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利樂一直緊貼國內液態食品市場的需要,積極引進最新食品及飲料包裝技術。自1972年以來,利樂在中國市場累計投資已達到26億人民幣。目前,利樂在上海、北京和香港等主要城市設立了10個辦事處,在崑山開設了獨資經營的廠房,在北京和佛山分別組成2家合資企業,共擁有1,200多位員工,分銷網路遍布全國各地。近年來,隨著中國乳品業的飛速發展,利樂產品也得到了中國市場的廣泛認可。 2004年9月,利樂中國在北京投資6.2億人民幣的新包材廠正式運營,2006年8月再追加投資3000萬歐元,年產能由80億包擴大一倍,達到160億包。2007年3月,利樂宣布投資6億多元人民幣在呼和浩特建立世界一流的包裝廠。隨著在華總生產能力的大大提高,利樂將足以應對中國市場未來5年可能增長的市場需求,這些也足以證明利樂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在不斷加大投資力度的同時,利樂也將世界上最先進的包裝技術和理念引入中國市場。2002年10月,利樂在佛山建立了設計中心,開發新穎的包裝設計和概念。2003年初,利樂上海加工設備系統中心成立,它主要為從事液體食品生產的客戶提供前期的加工設備。利樂包裝(崑山)有限公司佔地6100平方米的大型倉庫內,其先進的倉儲管理可以配合利樂迅速擴大的生產能力。北京新廠引入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線設備及相關的技術手段,如:多顏色套筒式印刷技術;印刷圖像電腦自動監測系統及生產全過程質量自動跟蹤、檢測系統;換卷靜態接紙等。2007年2月,利樂又宣布在北京正式成立利樂全球最先進的設計轉換中心,該中心將依託利樂全球的資源優勢,並憑借利樂在柔版網點印刷上的技術和設備優勢,以創新的技術、完善的管理和高效的流程為中國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利樂公司一直以來都著眼於在中國的長期發展,致力於「通過多元化的產品滿足中國市場多元化的需求」,不斷將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完善的配套服務引進中國,積極推進生產服務的本地化進程,在中國液體食品包裝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利樂中國里程碑
1979年 第一台利樂灌裝機在廣州投入使用 1985年 在香港設立利樂中國有限公司 1987年 北京特許包裝材料生產廠投產 1991年 佛山特許包裝材料生產廠投產 1993年 在上海和北京設立代表處 1994年 在廣州設立代表處,在成都和廈門設立地區辦事處 分別與北京紙漿造紙試驗廠和佛山華新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和佛山設立合資包裝材料生產廠 1995年 在哈爾濱設立地區辦事處 1996年 崑山包裝材料生產廠投產 1997年 崑山包裝材料生產廠正式開幕 佛山包裝材料生產廠獲得ISO14001認證 北京包裝材料生產廠獲得ISO90021認證 1998年 在南京和西安設立地區辦事處 在崑山和北京包裝材料生產廠獲得ISO14001認證 1999年 崑山加工設備中心開幕 2000年 利樂中國管理層遷往上海 合資企業利樂華新(佛山)包裝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 合資企業利樂包裝(北京)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 利樂上海浦東加工設備系統中心成立 2004年 北京第二家合資工廠於9月23日正式啟動 2005年 利樂第1000台灌裝機落戶杭州維力佳食品有限公司 「利樂,保護好品質」新司徽正式揭幕 2006年 利樂包裝(北京)有限公司增資3000萬歐元,產能擴大一倍。 2007年 利樂全球最先進的設計轉換中心落戶北京 獨資企業利樂包裝(呼和浩特)有限公司成立 超高溫滅菌技術: 為乳品企業打開全國市場 利樂的創始人魯賓•勞辛博士曾經說過一句格言: 「包裝帶來的節約應超過其成本。」包裝對全球食品的安全營養和人類健康有著巨大的貢獻,如果沒有包裝,50%以上的液態食品將會因變質或被污染而無法輸送到消費者手中。自19世紀中期,巴斯特發明了巴氏滅菌消毒法以來,它一直被視為食品科學的一項重要突破。而隨著無菌加工技術和包裝在20世紀40年代的出現,為食品科學帶來又一次革命。1989年,瞬間超高溫無菌加工技術被美國食品工藝研究所譽為50年來食品科學中最重要的成果。而利樂正是無菌包裝及加工技術領域的先驅。 瞬間超高溫滅菌處理(UHT)是指在封閉系統中將產品加熱至高溫(如牛奶加熱至137攝氏度),並只持續4秒,然後迅速冷卻至室溫。該過程配合先進的無菌包裝技術,能有效保存乳品或飲料的營養和味道。同時,由於從包材成形至產品充填過程均是在同一部機器密封無菌的區域內進行,確保了安全衛生且節約空間。 無菌加工技術和包裝使產品在常溫狀態下具有較長的保質期,有助於以較低的成本將高質量的液體食品運輸至較遠的地方。不僅使食品的生產過程更趨合理,還縮短了存儲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便利與選擇。中國乳品市場的特殊之處正是要把大量產於華北,例如內蒙古等地的新鮮優質奶源,運到更廣闊的華南市場。利樂提供了適合長途運輸、便於貯藏並長期保鮮的技術解決方案。 利樂的包裝深受客戶和消費者的信賴,是因為它保障了食品的安全、營養和新鮮,而且給商家的儲運和消費者的使用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優質的產品加上全方位的服務,讓客戶感覺物超所值,為客戶產品安全和贏利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環保 近年來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對牛奶、果汁等飲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由此產生的廢棄利樂包也越來越多。然而,由於消費者並不了解利樂包可以再生利用,因此往往將廢包隨手扔掉。其實,它們完全是一種「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通過專業廠家的處理和加工,廢棄利樂包能夠生產出再生紙、地板、垃圾桶、衣架、乒乓球拍、托盤等一大批生活用品和工業用料,既有益於環保,又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利樂包為六層復合紙包裝,其中約75%的成份為優質長纖維紙漿,這些紙漿無疑是再生紙的優質原料。為了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本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利樂積極幫助開發利樂包的回收再利用技術。目前,一條新興的廢棄復合紙包裝回收產業鏈正從南到北逐漸形成,上海、杭州、深圳等地都建立了專業的回收廠。 回收再利用技術主要分三類: 1. 水力再生漿技術:將利樂包中的紙漿分離出來,生產再生紙;而將利樂包中的塑料和鋁成分擠壓成粒,成為生產塑料製品的很好原料。 2. 塑木技術:利樂包本身包含優質的紙質纖維、鋁和塑料,把它們碾碎擠壓,生產塑木產品,正是物盡其用,成本低廉。室內傢具、室外園藝設施、工業托盤等等,都廣受歡迎和好評。 3. 彩樂板技術:將廢棄利樂包直接粉碎、熱壓處理,製成彩樂板。彩樂板可以製成多種產品,尤其是果皮箱,既美觀、耐用又成本低廉。 不過,回收廠家現在普遍面臨的問題是缺乏足夠的廢棄利樂包原料,生產線還處於「吃不飽」的狀態。因此,宣傳利樂包回收知識,培養回收習慣,建立便利的回收體系,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廠商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因此,本著保護人類環境的社會責任感,利樂於2005年5月在上海和《青年報》聯合主辦了「回收利樂包,快樂做環保」有獎回收公益活動,號召消費者積極參與利樂包回收,樹立良好的回收習慣,共同為環保事業貢獻力量。2006年9月起,利樂支持北京聯合開源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對社區拾荒者進行培訓,並藉助正規化、規模化的回收網路在百餘個社區開展回收工作,短短4個月的時間,回收量就迅速上升到50多噸。
G. 飲料的紙盒裝的那紙盒來源,誰發明的「利樂」
就是利樂公司啊~復制
真的
蒙牛是99年創立的企業。當時利樂公司開發出一個包裝,就是這樣的利樂包。利樂包比利樂磚的成本下降了30%,但是很多企業不願意採用,認為太低檔,但是蒙牛採用了,使蒙牛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利樂包的產品生產企業
H. 純牛奶紙盒是用什麼做的,越詳細越好!
紙板層、聚乙烯和鋁箔組成
接觸食品的唯一材料都是食品級聚乙烯。紙板為包裝提供堅韌度,塑料起到了防止液體溢漏的作用,鋁箔能夠阻擋光線和氧氣的進入,從而保持了產品的營養和品味。
I. 是誰發明的百利包裝技術和利樂包裝技術
德國科學家利用醫葯專業技術創造出抗菌包裝,可適用於牛奶等液體飲料。這是食品包裝技術的一個重要變革。食品包裝部門一直對抗菌塗層包裝膜顯示出濃厚的興趣.因為其可以不用食品防腐劑就能起到阻止食品霉變的作用。為了防止細菌這個不速之客的到來。利用薄膜包裝的食品通常帶有添加的防腐劑,如山梨酸和安息香酸等。但是,消費者希望食品中的添加劑越少越好。這也是食品製造商對抗菌包裝興趣猛增的直接原因.
J. 為什麼裝牛奶的盒子是方形的而裝飲料的盒子是圓形的
方柱形容器節省空間。軟性飲料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喝的,所以,由於圓柱形容器更稱手,抵消了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而牛奶卻不是這樣,人們大多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
可就算大多數人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則亦顯示,它們不大可能裝在圓柱形容器里販賣。不錯,方形容器(不管容器里裝什麼東西)的確能節約貨架空間,但牛奶一例中節約的空間,顯然比軟性飲料一例中來得更劃算。超市裡大多數軟性飲料都是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運營成本。但牛奶則需專門裝在冰櫃里,冰櫃很貴,運營成本也高。所以,冰櫃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
可樂等軟飲料一開始就是用瓶裝的,也有圓形易拉罐的,這和啤酒、醬油一樣,是因為液體產品採用瓶裝是最科學、最省料、最容易製造、最不易損壞的封裝模式,這一模式已經沿襲了數百年,杯子(異型杯除外)、鍋碗都是圓形,也是這個原因。另外,可樂和易拉罐用圓形也有個原因是因為內壓大,如果用方形或其他形狀很容易變形,這也是冰紅茶可以設計成方形瓶而可樂卻不行的原因之一。
大家小時候訂的牛奶,都是圓形的玻璃瓶加上厚紙蓋,或者用塑料袋,這些包裝都有個致命缺陷,就是保鮮難,所以牛奶保質期很短,一般就一兩天,很少超過一周的。後來讓牛奶包裝產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包裝材料的改進,利樂包——這一偉大的發明,讓牛奶的保質期提高到了數月甚至半年,而利樂包是軟的,所以不能做成瓶狀,市面上兩種利樂包是方形和枕形,這才是牛奶裝在方盒子里的真正原因啊!而且,今天超市裡圓形的塑料瓶奶制飲品一樣也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