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撒旦的故事
首先……不要浪漫,撒但是惡魔……
其次,撒但不在地獄里,而是在我們身邊生存的空間中,遊走於每一個人身邊甚至心裡……
還有,撒但遇到任何人類,都想把他們拉到黑暗中,使他們沉淪……
所以,不要對撒但抱有任何幻想!!!!!!!
⑵ 上帝為什麼要拜撒旦 難道撒旦才是這世界的創造者
上帝沒有拜撒旦啊,除了造物主以外不要拜任何受造物。。
以賽亞書14:12-14
在專12節中,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屬在英文直接是魔鬼起初的名字「路西法」,,關於魔鬼的起源,
《宇宙之戰》是很好的解說,不要錯過哦,網路視頻即可
⑶ 撒旦的由來
新約各作者對撒旦均有不同的稱呼,但最普遍的仍是撒旦(Satanas) ,共三十五次,分別為:
1。對觀福音 十四次
2。約翰福音 一次
3。使徒行傳 二次
4。書信 十次
5。啟示錄 八次
此外,亦有鬼魔(diabolos,卅七次)、別西卜(beelzeboul,七次),或魔鬼,或鬼(daimonion,六十三次)。新約作者有時會因著不同的神學而對撒旦有不同的稱呼,如約翰多用「世界的王」(約十二:31),保羅的「世界的神」(林後四:4),「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弗二:2),或「管轄這幽暗世界的」(弗六:12)。
值得注意的是,新約完全沒有人死後變鬼魅這回事,而新約作者又因為深信耶穌復活的大能,因此完全沒有恐懼撒旦或鬼魔的痕跡。它不錯是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其命運全是因著十字架而註定失敗的。
馬太記述耶穌受試探的故事,是突顯出撒旦的僭越本能來。撒旦對耶穌說,世界是屬它的(四:1 - 11),只要耶穌肯向它下拜,它就賜他萬國和萬國的榮華,免走苦路。這思想亦見於昆蘭古卷,在那裡,撒旦稱為彼列(Belial),管轄著叛道者的心。從一方面說,撒旦並沒有創造世界,而擁有權是只能屬於創造者的,因此撒旦從沒有擁有過世界;人犯的罪不足以把原屬上帝的世界拱手相讓給撒旦。從另一方面說,人只是表面受撒旦管轄,耶穌為信他的人禱告,便能救他們脫離惡者(太六:13)。
路加說耶穌看見撒旦從天下墜(路十:18),自此它的活動范圍便屬於這個世界。但七十門徒回來向耶穌報告說:「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們。」(十:17)這是強調耶穌基督的權柄(透過「名字」)是凌駕於惡者(「服」)。重要的是,這種藉著耶穌名字而有的權柄是可以轉移到使用耶穌名字的門徒身上的。
但在對觀福音中,表達撒旦是受制於耶穌基督的,最透徹的是馬可,特別是在四段趕鬼的經文:馬可福音:23 - 28,五:1 - 20,七:24 - 30,九:14 - 20。每段經文均有四項必備之因素,讓我們以一:23 - 28 作例說明:
1。描述被鬼附之人的情況(23節);
2。鬼質詢耶穌之挑戰(24節);
3。耶穌斥責鬼並驅逐之(26節);
4。在場人士的反應(27節)。
馬可特重耶穌趕鬼之能力是來自他的教訓,他的教訓「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一:22),這跟馬太論耶穌之權柄是全不相同(馬太沒把耶穌之權柄與趕鬼一事聯上關系)。馬可論耶穌趕鬼的權柄,是先有教訓(鬼是因耶穌的教訓而不安,一:23),再有行動(「他用權柄吩咐污鬼,連污鬼也聽從了他」一:27)。
約翰在福音書中論到撒旦之權力問題,對現今信徒有密切的關系:首先,霎眼看來約翰是有矛盾的,因為一方面他說撒旦已受審判(十六:11),且被逐出世界(十二:31 - 32);但另一方面他又說世界是卧在惡者手下(約壹五:19)。我們知道在解釋天國的時候是有「既濟。。未濟」(already,but not yet)的說法,即天國已然展開,但完全的成就還要等待將來。約翰論到撒旦的命運亦是如此:它被逐是一個已成定案的事實,但要完全實現還要等一個過渡時間。
就算是在過渡時期吧,大祭司禱文(十七章)指出撒旦也不是無所不能的,乃是處處受限制的,不能任意妄為的。耶穌能保守信徒免至滅亡(十二章),世界雖恨信徒,信徒卻能因主充滿喜樂(十三章),信徒能因耶穌而脫離惡者的權勢(十六章)-- 這也是顯出了禱告的力量。
啟示錄指出撒旦要在末日派敵基督(獸)來迫害上帝的子民(十三章);因它自知時候不多,故無所不用其極,人亦會因此受苦,而這情況是只會變本加厲的,直到它完全敗亡(十二:12、16,十七:7 - 13)。而重要的是,啟示錄非常強調撒旦的命運是早被註定而且封上封條,莫之能改的:「羔羊必勝過他們。。。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也必得勝。」(十七:14)
最後讓我們討論保羅書信的撒旦觀。
從名字來說,保羅主要是用「撒旦」(Satanas);其次才是「魔鬼」(Diabolos)。在哥林多後書六:15是用「彼列」,這是典型昆蘭社團用的用詞,而那段經文(林後六:14 - 18)亦是滿了昆蘭那種二分法的思想和表達方式:光明與黑暗、信與不信、基督和彼列、神的殿和偶像等等。
保羅是從一個很個人的角度來闡釋撒旦的工作,不是抽空地或形而上地討論罪與苦的問題。他深信信徒受的許多苦楚都是出於撒旦的,就如他身上的刺(林後十二:7);撒旦又常找機會勝過信徒(林後二:11),阻礙宣教(帖前二:18),危害信徒群體(林前七:5;帖前三:5);它更裝作光明天使(林後十一:14),為信徒布設陷阱(提前三:7;提後二:26),現在是空中掌權的惡魔(弗二:2)。
很多人是本於此節(另加「全世界都卧在那惡者手下」約壹五:19 一類)來認為這世界是屬於撒旦的,這是誤解了其中一個要詞(「空中」)。「空中」(aer)指地球與月亮之間的空間,而此空間充滿著的不僅是空氣,也有寓居於空氣的。希臘人是本於空氣的素質來劃分二界,下界接近地面者稱作「氣」(aer,vapour);而上界則是純凈的,稱作「以太」(ether)。因為下界的氣是不潔凈,因此是眾靈之居所,包括邪靈與惡魔。此思想早於主前五世紀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生於前582)便存在,到晚期猶太教時深入了猶太人的宗教內了;保羅很可能只是就流行文化的背景以喻意法來用這詞,即如我們說人死後是去了「西天」,這並不一定是按字面意思來說去了天之西面,西天不過指「極樂世界」而已。而保羅之「空中掌權的惡魔」也不是說撒旦把其寶座設於大地的上空,以示整個空間及大地都在它的管轄權之內,這只是指出撒旦活動及工作的范圍。若把撒旦的工作放在耶穌的工作與教導的亮光下來了解,就更明白它的所謂「掌權」並不是指一種自主的與絕對的權力,因為聖經並不認識撒旦有一種自主與絕對的權力,上面解釋大祭司禱文已述及,下面我們還會在猶太人神學的范圍下多說一點。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五:5提到要把那個跟繼母行淫的人「交給撒旦」,好敗壞他的肉體,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後來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一:20亦說要如此對付「許米乃和亞歷山大」。這便引來一組問題:到底撒旦在此等思想的位置是什麼?為什麼它能執行上帝的旨意?或說,上帝為什麼要使用撒旦?
原來按猶太人的神學,他們最著重的是上帝絕對無上的主權,在他左右固然沒有任何權力可以與他平分春色,他就是獨一無二的。在他之下呢?一切都要伏在他權柄之下,凡存在的都有責任成就上帝的旨意,包括撒旦在內。換句話說,撒旦不僅沒有獨立自主的權柄和位置,它還要伏在上帝權柄之下,執行他的命令,成就他的工作。上引巴蘭的故事(民廿二章)已說明此點。
那麼把人「交給撒旦」好敗壞他的肉體又是什麼意思呢?那是說,撒旦是死亡與毀滅的主,或說是專責死亡與毀滅的,它的任務是叫上帝的憤怒傾倒在罪人身上。對其他人來說,撒旦的工作是保障了上帝的子民不受罪人橫行的蹂躪,惡人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義人便有一定的自由了。這樣看來,本段經文還是從一個比較積極的角度來描述撒旦的角色呢!
但保羅書信論到魔鬼撒旦的,最叫人印象深刻者是他提到的「全副軍裝」抵擋撒旦(弗六:14 - 17)。他指出信徒有一個責任,就是必須敢於面對魔鬼撒旦,依靠這副進可攻、退可守的軍裝來抵擋它。但我們必須把本段經文的解釋及應用留到最後一章才來討論。
舊約論撒旦的經文不多,因為天地間耶和華是獨尊的,猶太人不承認真神之外有任何勢力可與耶和華比擬;那麼同樣地,鬼魔撒旦也不能。有些人可能名義上是信一神的,但他對鬼魔的畏懼直像當它是另一個神,又無所不知、又無所不能;它之外亦有一大群這些那些的邪靈惡鬼,結果他實際上是信了另一版本的多神主義(Polytheism)。不錯,把上帝能力賦予撒旦魔鬼來相信,那就是另一版本的多神主義,這是舊約神學明令禁止的。舊約由始至終強調,只有耶和華才堪配敬畏,那是包括天地間沒有別神,地下也沒有可比擬的妖魔邪道。這信仰有一個適切時代的意義:人只要向獨一真神屈腰,他就不需要向上天下地任何一種勢力屈腰,這是一神信仰的精要。
第二,為什麼晚期猶太教突然對魔鬼學生發興趣呢?那是因為猶太人在兩約間的命運太悲慘了,國破家亡之餘又迭遭迫害屠殺,這時一個全權全善的上帝似乎不足解釋這等際遇,撒旦種種特性似乎最能為這段時間的經驗提供解釋的理據。
第三,新約把一般人的屬靈空間及其中的秩序翻轉過來了。一般人的屬靈空間是這樣的:
上帝 -- 撒但 -- 人
好像必須避開或勝過鬼魔才能去到上帝那裡,因為撒旦及其勢力一直把人與上帝相隔開來。新約作者要破解這思想才能忠於「上帝在罪惡的世界仍是獨尊為大」這神學,他們是透過耶穌的工作(例:約翰福音的大祭司禱文)把這秩序倒轉過來,成為:
上帝 -- 人 -- 撒但
信徒必須本於聖經,勝過對撒旦無理的恐懼,和自然人對靈異界愛臆測的傾向,重新把撒且置於上帝和人之下。撒但是要去勝過的,魔鬼是要去打倒的,不是要驚慌逃遁的。(參保羅抵擋魔鬼的全副軍裝)。
第四,要勝過撒但的工作,我們必須禁止憑空臆測撒旦的來源,這是神秘宗教家愛做的事;也要禁止喋喋不休地談論邪惡的本質,這是道德哲學家的嗜好。基督徒乃要在耶穌基督的生、死、工作和復活的亮光下來了解它。約翰的啟示錄更在上帝整個救贖計劃的最後一章指出撒旦必亡的命運,非常恰當地也成了新約的最後一章。
我們提及崇拜撒旦的人習慣把一切屬於基督的和真理的都倒轉過來,作撒旦教的信仰與行為模式。簡言之,撒旦教就是基督教的大反面。原來教父也發現這個特性。基督因為愛罪人,為罪人死,這是震撼初期信徒的事實,因此基督被稱為「愛人類」(philanthropia),對四世紀該撒利亞的巴西流(Basil of Caesarea)來說,它是「恨人類」(misanthropos)的;基督把天上的榮美帶來人間,撒旦卻是個「憎恨美麗」者(misokalos);因此初期教會若有人要受洗加入教會,他必須公開表示與撒旦一刀兩斷,分清界線,而這是屬於水禮儀式的一部分的。
影響基督教思想最深刻的是二世紀興旺的二元論,透過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和三世紀的摩尼教(Manichaeism),撒旦成了整個罪惡世界的始源及解釋。什麼是罪惡世界的元兇呢?那就是物質,撒旦是整個物質界背後的力量,按二世紀成書的《巴拿巴書》(Letter of Barnabao),它是那位「黑暗者」,是與一切光明的和屬靈的作對。二世紀的護教士雅典那哥拉(Athenagoras)認為撒旦是那位「控制物質及形相」的,它又是在「物質界上面往來徘徊」的。這種思想在初期教會非常盛行,終於來到一個不能避免的結論:物質既是可惡的,世界是物質界的總稱,因此逃避世界便是高尚靈性的表現,而修道主義及苦修主義亦因而興起。但更深入的影響是人對身體的看法:物質世界是外在的,叫人喜愛物質世界,卻是人的身體;身體既是屬物,又是撒旦控制的范圍,因此幾是身體喜悅的都是來自撒旦的引誘,目的是要我們脫離對真理與光明的專注。最叫身體喜悅的是什麼呢?是性行為。於是整個性行為便這樣給「撒旦化」起來,教會亦興起了禁慾主義和獨身主義了;不能直接參與的亦給予最高的評價。
由這種思想引發出來的另一不幸偏差,就是對女性的貶壓。早期教會從釋經及教義上認定,人的墮落源於夏娃的受誘;從實際經驗上,主要為男性的釋經者及神學家又親身感受過女人在性上面給他們的誘惑(參奧古斯丁得救前的生活,《懺悔錄》),因此他們相信女人是撒旦愛用的工具。這種諾斯底式及摩尼教式的思想一直成為教會一股暗流,亦深深地影響首教會對罪與救贖的了解,而撒旦亦成了罪的解釋。人墮落,愛自己多於愛上帝,全是出於那位惡者的壞榜樣。
教會亦因著對撒旦的了解而發展出對聖父和聖子的錯誤解釋來。早期教父說聖子的成為肉身其實是另有用意的,他「取了僕人的樣式」,目的是要成為「餌」,拋在撒旦的面前。撒旦不察,以為基督只是普通的人,便以死來對付他,那裡曉得基督正是這樣,以死來敗壞掌死權的,就是撒旦。中世紀的教士亦嘗試本於他們對撒旦的了解來解釋自己負面的經驗。他們既看撒旦是上帝的反面,便說它是「上帝的模仿者」,不斷造出各種多餘的和懷著惡意的東西或事物來,目的是與天父的神聖創造對抗。無可否認,這是他們解釋世間邪惡之人與事的方法。
從基督教教義的發展史來看,人愈對罪敏感,就愈會警覺邪惡的存在,這對奧古斯丁、聖伯爾拿如是,對路德、加爾文和衛斯理更是如此,他們對救恩歷史的發展和結局就更為看重了。不錯,撒旦學是不能獨立於其他教義來發展的,它必須在耶穌的受死與復活下來揭露撒旦的面目,又要在基督的再來和掌權下認識它的結局,這既是啟示錄的教導,也是教會身處受苦與試煉時代的希望。近代教會常以此來解釋世界性的悲慘事件,兩次大戰之後尤為明顯。世界性的悲慘事件發生的頻率愈來愈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了(啟十二:12),它要作最後的掙扎,目的是破壞上帝的救贖計劃,和叫更多人信它而墮落到永恆。但就是在這樣的時代,撒旦仍不可以任意妄為,因為上帝要介入,叫上帝的子民可以存活,「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太廿四:22)
對撒旦論的關注是教會的傳統,一直到啟蒙時代。啟蒙時代之後,理性主義抬頭,人覺得應該以理性的態度來解釋世界及自己的經驗,結果釋經學者及神學家都忙於化除撒旦的神話,努力證明撒旦只是人的心魔,它是不存在的。按蘇俄神哲學家蘇洛維沃夫(Vladimir Solovyov,卒於1900)的解釋,這才是撒旦最陰險的技倆,它把自己隱藏起來,因此是它存在的最有力證明。隨著二十世紀進入最後的階段,廿一世紀正要展開之際,人對靈異界的關注又再加濃,昔日對談論魔鬼者投以奇異眼光的人,今天會對不信撒旦存在的人表露不可置信的表情。
但就如本章開頭說的,人對撒旦常有一種危險的態度:不是不信,就是信得太多;前者是掩耳盜鈐,後者則是助紂為虐。我們必須實事求是,既不低估亦不渲染撒旦的力量,並且以聖經的教訓來抵擋它。
⑷ 「撒旦」的故事
根據《新約》以及之後的基督教相關文學作品,一般被大家稱為「撒旦」的人選有四:
1、「晨星」路西法(Lucifer)
2、薩麥爾(Samael)
3、地獄七君王
4、撒旦葉
Satan:撒旦,墮落之王。聖經中沒有明指撒旦就是路西法(LUCIFER)。聖經上的記載是說路西法原先為天使中最高位的總天使長(路西菲爾),後來率領天界三分之一的天使叛變,「不幸」戰敗,被打入永劫的無底洞Abyss中,其他所有跟隨他的天使則都蛻變成丑惡的形象。據說只有Lucifer仍然保有天使光輝的六翼形象,但是聖經中並沒有明顯的記載指Satan就是Lucifer,在啟示錄第十二章 (The Book of Revelation Chapter 12) 中敘述了Satan與天界的戰爭,但是並沒有指明Lucifer就是撒旦(總天使長路西菲爾登高一呼,宣布拋棄天使"菲爾″的封號(或冠名),帶領著跟隨叛變的天使,其人數將近有總天使群的三分之一左右,展開一場無天無日無月無地的對決!)。
薩麥爾
薩麥爾(Samael)
又譯「塞繆爾」,列稱「撒旦級」的大魔王之一,。若又作Satanail,和撒但葉不知是否為同物。基督教聖經沒記載,是在偽典『希臘語巴錄啟示錄』登場的墮天使。其名有「有毒的光輝使者」的含意,蓋」sam」即希伯來文之「毒」之謂也。在該書中,指稱所謂的知識樹其實只是薩麥爾種的葡萄樹,神詛咒這顆樹,禁止人類去吃,亞當吃了發酵的葡萄,等於是喝了酒,酒被代表了神的血,因而被神放逐。因此之後因酒而帶來的惡行包括了殺人、奸通、姦淫、偽誓,偷盜等。薩麥爾等於是創世紀中騙取亞當食果食的正身,後莉莉斯的丈夫也是多指薩麥爾。代表7宗罪裡面的憤怒。
有人曾說薩麥爾(Samael)是第一名反叛的天使,說他是被天所「禁名」的天使,所有資料也都同時被封鎖,只能留得後人去抽絲剝繭和猜測。這是一個大笑話,如果說他是被天所「禁名」的天使,那人怎麼會知道?之所以這么說只是為了讓後人找不出理由來反駁。「是「薩麥爾」不肯跪拜於亞當之前,並說出:「憑何要我這聖火所生的天使,跪拜一個塵沙造出的身軀。」之叛逆之言。」「是「薩麥爾」被奪去了名號,而成為唯為「古蛇(The Serpent)」的「禁名天使」。是「薩邁爾」後以蛇的樣貌潛入伊甸園,蠱惑了夏娃。 是「薩麥爾」被斥責為「最惡的」——「撒旦」。於後,薩麥爾便不知所蹤。」看到這里我徹底無語了,這都什麼人啊...........拿別人的事跡來當成自己的...........就和一些EVA迷一樣,為了自己喜歡的漫畫,硬是編一些偽聖經把莉莉絲說是亞當的前任夫人........... 扯遠了,結論:薩麥爾這個人是不是撒旦我們無從考證,因為我在典籍里根本沒找到這個人,或者是我孤陋寡聞,反正歡迎後人來修改,但請以事實說話。
墮天使路西法(Lucifer)
追究根源,路西法的歷史要遠遠比撒旦來的晚。當撒旦以上帝使者的身份,活躍於《塔納赫經》的時候,路西法的名字都還沒有出現。但是在猶太教時代,卻有一個身份與路西法類似的天使,梅塔特隆。這位天使,是猶太教時期的至高天使,擁有「小耶和華」,「契約之天使」,「天軍之王」,「萬物的創造者」等一系列稱號。他不僅是上帝身邊最偉大的天使,還是人類所在的物質界的實質創造者,是人類和上帝溝通的渠道。但是顯然,由於他的地位如此高大,甚至於會直接影響到新興的基督教教主,基督耶穌的地位。所以在基督教的《新約》以及後來教會杜撰的《舊約》里,都沒有出現梅塔特隆的名字(同樣沒有出現的還有靈魂的創造者,桑達爾豐)。取而代之的,則是對路西法墮落的記載。但是也由於路西法是耶穌的信徒以及教會刻意杜撰的,關於他的描寫在聖經的不同版本中,矛盾極多,其詳細描述也語焉不明,甚至和撒旦混淆。如此一來便可以想像,路西法很有可能是基督教為了醜化猶太教中的「創世天使」梅塔特隆而可以杜撰的。而包括杜撰《舊約》,醜化撒旦,醜化梅塔特隆,自認耶穌聖子等一系列行為也是猶太教一直敵視基督教的重要原因。
神在創造亞當後由米迦勒帶領到第十至高天,並將天界其餘九天的天使全部召集,宣布封亞當為彌賽亞,要眾天使對這位彌賽亞膜拜。
立在第九原動天的最前面,最初的天使,擁有「小耶和華」,「契約之天使」,「天軍之王」,「萬物的創造者」等一系列稱號的上帝身邊最偉大的天使的路西菲爾斷然拒絕了向亞當參拜。因為:「為何要逼我參拜他呢?我絕對不會參拜如此卑劣,比我晚出現的東西。在他形成之前,我就已經存在了,他才應該要參拜我。」(里聖經亞當紀13至14節)
此一舉動當然觸怒了上帝,路西菲爾悻然離去。
寧在地獄為王,不在天堂為臣
天使戰爭一觸即發。
第一日雙方平手
第二日Lucifer(路西法)殺傷Messiah(聖子)
第三日Lucifer(路西法)被Messiah(聖子)削斷腳跟,結果----叛軍被驅趕至水晶牆旁,被雷打入煉獄中,Lucifer成為Satan(撒旦)(說謊者、胡言亂語者),墮天使全部自"聖靈冊"上除名,成為惡魔,定下千年一戰的契約。
但丁的《神曲》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也說路西法因為拒絕臣服於聖子基督,率天眾三分之一的天使於天界北境舉起反旗。經過三天的天界劇戰,路西法的叛軍被基督擊潰,在渾沌中墜落了九個晨昏才落到地獄。此後,神創造了新天地和人類,路西法為了復仇兼奪取新天地,乃化為蛇潛入伊甸園,引誘夏娃食用了禁斷的知識之樹的果實,再利用她引誘亞當也犯下了違抗神令的罪。於是路西法如願使神的新造物一同墮落,而且為諸魔神開啟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自此罪、病、死終於遍布地面。
地獄七君王
地獄七君王是誰?地獄七君王是掌控七原罪的惡魔。有些人認為【撒旦】之名指的並非是任何一個人,而是由路西法等共同治理地獄的六人所擁有。【撒旦】是一個地獄的職權象徵,而這七人中每一個人都可以被稱為【撒旦】。
附:人的七原罪(也就是傳說中七大魔王的職位)——傲慢、貪婪、貪食、貪色、嫉妒、懶惰、憤怒
傲慢之罪為路西法(Lucifer),貪婪為瑪門Mammon),好色為阿斯蒙蒂斯(Asmodeus),憤怒為撒旦(Satan),暴食為貝魯賽巴布(Beelzebul),懶惰為貝利爾(Berial),而利衛旦(Leviathan)或該隱(Cain)為嫉妒之罪。(對於七宗罪所指的人物說法不一,以上只是其中的一種。)
(路西法爾的驕傲、瑪門的貪婪、撒旦的憤怒、阿斯莫德的慾望、別西卜的暴食、利未安森的嫉妒、巴力毗珥的懶惰------這是另一種音譯)
撒旦葉
在這里不得不提另一位常被相提並論的惡魔:
撒旦葉(Satanael/Satanial)
他是於10世紀前半於馬其頓(今保加利亞、南斯拉夫一帶)興起的Bogomil教派所引入的惡魔名號。
《以諾書》也提過這個名字,不過是說他是看守天使的一員。
Bogomil教派否定教會的組織,將世界分為絕對善和絕對惡的二面,持有非常禁慾的極端思想,他們眼中的三位一體乃指神,子及惡魔;父神是一切的支配,而子持有天上的支配權,另外惡魔乃持有地上一切的支配權。
說撒旦葉和基督是神的雙生子,撒但葉成為天使中最崇高的天使,坐於神的右席
撒旦葉並不是他真正的名字,原名為沙卡利曼耶爾,神國之語意為「來自邊境的光」。墮天之後,所有人都稱呼他為撒旦葉。「撒旦」為敵對者之意,又為一切反叛者、魔鬼的通稱,「葉」則與他原來的名字字尾類似,因此所有的人都以這個名字稱呼他。
因為想更進一步取得和神平等的地位而和追隨他的三分之一天使一齊被逐出天界。
既當不成天界的神,就想自己創造一個自己的天地來當這個新天地的神。
於是創造了物質的世界、又和父神達成停戰承諾制一同造出了亞當和夏娃等等。
神允許他支配這個天地。但在夏娃出生的同時,撒旦葉化身成蛇和夏絓生下了該隱,之後該隱會殺了自己的兄弟,一切罪惡都來自撒但葉。
這個和猶太神秘教派思想極其類似,總之就是要徹底棄絕一切物質的享受,以否定惡魔的創世功跡,並尋求回歸至高神前。
猶太神秘教認為至高神在人體內封印了至高神的元靈-光,若要打敗創世神(惡魔),就必須找出這個光。
而撒旦葉在此故事中當然具有熾天使的位格。16世紀後,撒但葉被基督教當作是七大罪的化身。
Satan與Lucifer的誤解:
翻譯出版1611年King James版聖經的50多位學者,還是借用該詞來代替 Canaanite (巴勒斯坦一帶) 神話的 "Helal" son of "Shahar"("Dawn")於以下的 一段, Isaiah 14:12 How art thou fallen from heaven, O Lucifer, son of the morning! how art thou cut down to the ground, which didst weaken the nations! 實際上這段是拿來罵politically (巴比倫之王) 至於是否又可推而廣之於一般的『邪惡』,『邪惡之』……就看『權威』們對聖經的『郢書燕說』了,這用法是如此的普遍,以至當 Milton(米爾頓)寫《失樂園》時,很自然地用了Lucifer。 再次說明,《失樂園》中有一大部的 情節乃Milton(米爾頓)個人的文學創作,不能視為聖經的「解譯本」,詳讀兩者便能清處地查覺。當今通俗的「惡魔學」乃是將兩者混淆的產物,只是實在無以做為論點的依據。 有時我們必須分清楚:何者取自聖、 何者取自基督教前(異教)文化。
墮天使的由來——Lucifer的叛變:
《以賽亞書》第十四章寫到: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為何從天上墜落,你這攻陷列國的,為何被砍倒在地。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的眾星之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
路西法在身為六翼熾天使長的時候名為「路西斐爾(Lucifiel)」。 在基督教傳承中,路西斐爾曾被允許陪侍於神的右側,是深受信賴的天使。他光輝耀眼,擁有凌駕周圍天使的美與勇氣,還擁有六對羽翼。
曾在一個美國人所著的《聖經釋義》中看到另一種說法:路西華之所以成為墮天使,不是他企圖比神更強,而是神害怕他比自己更強;因此將他打下地獄,以絕後患!……
傳聞路西菲兒墮落後拋棄"菲兒」這個高貴的稱號改為「法」成了路西法。
而但丁的《神曲》、米爾頓(John Milton)的《失樂園》,都是說路西弗因為拒絕向聖子基督臣服,率天眾三分之一的天使於天界北境舉起反旗。經過三天的天界劇戰,路西弗的叛軍終於被基督(耶和華借亞當的身體)擊潰,在渾沌中墜落了九個晨昏才落到地獄。此後神創造了新天地和人類,路西弗為了復仇兼奪取新天地,乃化為蛇潛入伊甸園,引誘夏娃(Eve)食用了禁斷的知識之樹的果實,再利用她引誘亞當(Adam)也犯下了這違抗神令的罪。於是路西弗如願使神的新受造物一同墮落(撒旦教:撒旦引誘夏娃吃下智慧之果的行為被當成是知識的給予。撒旦給予人類知識,讓人類有了思維能力,明白了是非善惡,使人類知道現實生活中的世界。),而且為諸魔神們開啟了通往這新世界的大門,自此罪、病、死(一說:耶和華為了牽制擁有自主意識的人類所制定的懲罰措施,類似奴隸制的鞭子)終於遍布地面。(這些明顯都是利用聖經中對撒旦的曖昧的敘述再加以合理化之後套上Lucifel的姓名。)
「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創世紀3章22節)」
另有一說路西弗是古羅馬的神,形像是一持火炬的神,名為密斯特拉(契約和星辰之神)。最早把路西弗弄成魔鬼墜落前的名字,據說是早於中世紀的早期的教父。這用法是如此的普遍,使至當米爾頓寫《失樂園》時,很自然地用了路西弗。真正的「拂曉明星」路西弗,應該是中東民間神話的衍生傳說。在迦南、埃及和波斯都有類似的傳說。迦南人認為拂曉的明星是喚為Shalem的神祗,黃昏的明星是喚為Shahem的神祗,因為妒忌榮光遠勝的太陽神,Shahem發動叛變,而以慘敗告終,並從天上被扔了下來。比較離譜的傳說,還有路西弗的兄弟是米迦勒甚或基督的說法。
撒旦的存在
證明撒旦真實存在的主要證據,不是根據經驗或傳奇的故事,而是依從聖經的話語。無論是舊約或新約,都確定撒旦的存在。創世記第三章的蛇,就是代表撒旦;並且所宣布的審判(創三15),也一定是指撒旦而說的。約伯記二章1節特別提到,在神面前控告約伯的是撒旦。歷代志上二十一章2節也提到,是撒旦令大衛數點以色列人的。撒迦利亞書三章1至2節又說,撒旦在神面前控訴人。
雖然以賽亞書十四章12至17節,和以西結書二十八章11至19節,都沒有明文提到是指撒旦而說,但我們有足夠理由相信,這些經文是描述撒旦原初的景況,和後來的墮落。
新約有不少經文都見證,撒但是真正存在的。每一位新約作者都提到撒但,有十九卷新約書卷也提到撒旦(比較太四10,十二26;可一13,三23、26,四15 ;路十一18,二十二3;約十三27等)。基督自己就提過撒但二十五次。基督真確的話語,是撒但存在的最有力證據。
⑸ 撒旦的由來與滅亡
撒旦的由來與滅亡:撒旦在《塔納赫經》中形象就是一條古蛇(古龍),在羅馬教會編寫新約《聖經》之前,撒旦的形象也並非惡魔。在基督教崛起後,撒旦就成為了徹底的惡魔,他不僅自由作惡,肆意妄為。再世界末日的時候,他也終將被熾天使米迦勒所打敗,然後被上帝投入永遠的地獄中。
《舊約》約伯記中中的撒旦非但不是上帝的敵對者,反而和上帝打賭,考驗約伯對上帝的信心。撒旦還背負監視人類的罪孽,在世界末日的最終審判時候告發人類的罪行。
撒旦同時具備「誘惑者」和「告發者」的形象,誘惑人類(比如誘惑亞當和夏娃吃下禁果、誘惑約伯),也作為惡魔之王誘惑人類犯罪。而這一切都可以視為上帝默許下,對於人類信仰的考驗。
(5)撒旦創造了這個世界擴展閱讀:
對撒旦論的關注是教會的傳統,一直到啟蒙時代。啟蒙時代之後,理性主義抬頭,人覺得應該以理性的態度來解釋世界及自己的經驗,結果釋經學者及神學家都忙於化除撒旦的神話,努力證明撒旦只是人的心魔,它是不存在的。
按蘇俄神哲學家蘇洛維沃夫(Vladimir Solovyov,卒於1900)的解釋,這才是撒旦最陰險的技倆,它把自己隱藏起來,因此是它存在的最有力證明。隨著二十世紀進入最後的階段,廿一世紀正要展開之際,人對靈異界的關注又再加濃,昔日對談論魔鬼者投以奇異眼光的人,今天會對不信撒旦存在的人表露不可置信的表情。
人對撒旦常有一種危險的態度:不是不信,就是信得太多;前者是掩耳盜鈐,後者則是助紂為虐。我們必須實事求是,既不低估亦不渲染撒旦的力量,並且以聖經的教訓來抵擋它。
⑹ 既然上帝創造了世界,那麼撒旦是那裡來的呢,誰造的
撒旦是上帝造的天使,並且上帝給了他很大的尊榮,且是天使長,但他竟然自己想與上帝一樣,越過被造的本位,墮落犯罪抵擋上帝——撒旦的意思就是抵擋者。
然後撒旦就誘惑人也要自己做自己的神,這就導致了人犯罪墮落進入了死亡。
所以,現在每個人都需要信耶穌基督,可以回到上帝面前,脫離死亡。
⑺ 撒旦也是上帝創造的嗎
撒旦(Satan),聖經中的惡魔(或稱魔鬼撒旦),反叛耶和華的墮落天使(Fallen Angels)。他曾經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負責在人間放置誘惑,後來他墮落成為魔鬼,被看作與光明力量相對的邪惡、黑暗之源。
希伯來文的本意為「敵對者」(Adversary),在某些宗教信仰的經典里都曾被提及。另一說法認為撒旦就是墮天使路西法。
在《舊約聖經》中關於撒旦有著如下的描述:
「人子啊,你為推羅王作起哀歌,說主耶和華如此說:你無所不備,智慧充足,全然美麗。
你曾在伊甸神的園中,佩戴各樣寶石,就是紅寶石、紅璧璽、金鋼石、水蒼玉、紅瑪瑙、碧玉、
藍寶石、綠寶石、紅玉,和黃金;又有精美的鼓笛在你那裡,都是在你受造之日預備齊全的。
你是那受膏遮掩約櫃的基路伯;我將你安置在神的聖山上;你在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間往來。
你從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後來在你中間又察出不義。
因你貿易很多,就被強暴的事充滿,以致犯罪,所以我因你褻瀆聖地,就從神的山驅逐你。
遮掩約櫃的基路伯啊,我已將你從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除滅。
你因美麗心中高傲,又因榮光敗壞智慧,我已將你摔倒在地,使你倒在君王面前,好叫他們目睹眼見。
你因罪孽眾多,貿易不公,就褻瀆你那裡的聖所。故此,我使火從你中間發出,燒滅你,
使你在所有觀看的人眼前變為地上的爐灰。」(以西結書28:12-18)
稱作「撒旦」的人選
一般被大家稱為「撒旦」的人選有四:
「晨星」路西法(Lucifer)
「古蛇」薩麥爾
地獄六君王
撒旦葉
薩麥爾是誰?也許有人會這樣問,同時,「古蛇」不是也是路西法嗎? 答案是否定的。 在談路西法或薩麥爾之前,有必要在天界的歷史線點出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天堂中,出現過兩次類似的叛變: 第一次,是在神造世界之時,亞當和夏娃誕生於伊甸園。 第二次,則是神子耶穌於天上誕生前,大可說是約近代「西元」的零年。
Satan:撒旦,墮落之王。聖經中沒有明指撒旦就是路西華(LUCIFER)。聖經上的記載是說撒旦原先為天使中最高位的大天使長,後來率領天界三分之一的天使叛變,「不幸」戰敗,被打入永劫的無底洞Abyss中,其他所有跟隨他的天使則都蛻變成丑惡的形象。據說只有Lucifer仍然保有天使光輝的六翼形象,但是聖經中並沒有明顯的記載指Satan就是Lucifer,在啟示錄第十二章 (The Book of Revelation Chapter 12) 中敘述了Sayan與天界的戰爭,但是並沒有提及Lucifer這個名字。後來種種紛爭和混淆的說法,多半是與後代的文學創作者有關(如《失樂園》)。
然而一般對天使學只懂皮毛的人,被後世文學創作的誤解,都認為路西法是撒旦,是他蠱惑了夏娃、是他被喚為「古蛇」、是他不臣服於耶穌之前、是他帶走了天堂三分之一的天使——但是,不覺得奇怪嗎?路西法一個人,反叛了兩次,而且是於完全不同的時間點?至於真實的解析至今沒有真確的定義。
路西法(Lucifer)
第二名反叛的天使,於是兩千多年前,耶穌降生前夕,不肯跪拜耶穌的路西法(Lucifer)。 是「路西法」引發了著名的天使大戰(War of Heavens)。 是「路西法」帶走了全天堂三分之一的天使。 是「路西法」被打落了象徵「天使之獄」的地獄。 是「路西法」被耶穌奪走了晨星之名。 縱然是在墮落之後,路西法仍然有著「智者」之名。
路西法不是「撒旦」,被稱為「撒旦」的是薩麥爾。
Satan與Lucifer的誤解:
翻譯出版1611年King James版聖經的50多位學者,還是借用該詞來代替 Canaanite (巴勒斯坦一帶) 神話的 "Helal" son of "Shahar"("Dawn")於以下的 一段, Isaiah 14:12 How art thou fallen from heaven, O Lucifer, son of the morning! how art thou cut down to the ground, which didst weaken the nations! 實際上這段是拿來罵politically (巴比倫之王) 至於是否又可推而廣之於一般的 `邪惡', `邪惡之王'....就看 `權威' 們對聖經的 `郢書燕說' 了,這用法是如此的普遍,以至當 Milton(米爾頓)寫《失樂園》時, 很自然地用了Lucifer。 再次說明,《失樂園》中有一大部的 情節乃Milton(米爾頓)個人的文學創作,不能視為聖經的 "解譯本",詳讀兩者便能清處地查覺。當今通俗的"惡魔學" 乃是將兩者混淆的產物,只是實在無以做為論點的依據。 有時我們必須分清楚:何者取自聖、 何者取自基督教前(異教)文化。
墮天使的由來Lucifer的叛變:
《以賽亞書》第十四章寫到: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為何從天上墜落,你這攻陷列國的,為何被砍倒在地。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的眾星之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
路西華在身為六翼熾天使長的時候名為「路西斐爾(Lucifel)」。 在基督教傳承中,路西斐爾曾被允許陪侍於神的右側,是深受信賴的天使。他光輝耀眼,擁有凌駕周圍天使的美與勇氣,還擁有六對羽翼。
曾在一個美國人所著的《聖經釋義》中看到另一種說法:路西華之所以成為墮天使,不是他企圖比神更強,而是神害怕他比自己更強;因此將他打下地獄,以絕後患!……
而但丁的《神曲》、米爾頓(John Milton)的《失樂園》,都是說路西弗因為拒絕向聖子基督臣服,率天眾三分之一的天使於天界北境舉起反旗。經過三天的天界劇戰,路西弗的叛軍終於被基督擊潰,在渾沌中墜落了九個晨昏才落到地獄。此後神創造了新天地和人類,路西弗為了復仇兼奪取新天地,乃化為蛇潛入伊甸園,引誘夏娃(Eve)食用了禁斷的知識之樹的果實,再利用她引誘亞當(Adam)也犯下了這違抗神令的罪。於是路西弗如願使神的新受造物一同墮落,而且為諸魔神們開啟了通往這新世界的大門,自此罪、病、死終於遍布地面。(這些明顯都是利用聖經中對撒旦的曖昧的敘述再加以合理化之後套上Lucifel的姓名。)
另有一說路西弗是古羅馬的神,形像是一持火炬的神。最早把路西弗弄成魔鬼墜落前的名字,據說是早於中世紀的早期的教父。這用法是如此的普遍,使至當米爾頓寫《失樂園》時,很自然地用了路西弗。真正的"拂曉明星"路西弗,應該是中東民間神話的衍生傳說。在迦南、埃及和波斯都有類似的傳說。迦南人認為拂曉的明星是喚為Shalem的神祗,黃昏的明星是喚為Shahem的神祗,因為妒忌榮光遠勝的太陽神,Shahem發動叛變,而以慘敗告終,並從天上被扔了下來。比較離譜的傳說,還有路西弗的兄弟是米迦勒甚或基督的說法。
⑻ 撒旦是誰創造的
上帝和撒旦就在一念之間。
⑼ 到底撒旦是誰創造的
相信許抄多人都知道撒旦曾經是天使,襲而他在天之名乃是路西法(LUCIFER)也。可是這個理論其實並不是根據聖經上所說的哦,因為聖經上由頭到尾就只是說撒旦是從一顆閃亮的明星墮落而成的。它在聖經里是以一個拿著火炬的男性天使的形象出現。(可以去查大英網路全書哦~!)
路西法真正會被冠上魔王撒旦之名是在英國詩人彌爾頓筆下。他寫的長詩《失樂園》里,撒旦首先以天使路西法的姿態登場。雖然許多人不知道這本書(嗚~~~我最喜歡的書耶~~~都是日本作家害的~~~),不過以彌爾頓可以與莎士比亞媲美的名聲,他這個暗示著英國當時朝氣勃勃的資產階級革命慘遭失敗的重要原因的敘述詩始終對人類有著巨大的影響。(有影響到中國哦。所以才會有撒旦即使路西法之說。)
撒旦的意思是敵人,而路西法之意是晨星。在彌爾頓還未出此詩時,歷史上可是曾經出現過叫路西法的人。(去查查網路全書吧~)他還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哦。由此可見,路西法本是一個好的名---神之光明,不過後人因為許多外在因素而先入為主地認定路西法就是撒旦。
⑽ 為什麼撒旦是這世界的王
因為人類其實是撒旦傳言創造出來,而不是上帝,撒旦給了人類智慧,所以在人間是王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