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影子銀行能創造貨幣嗎

影子銀行能創造貨幣嗎

發布時間:2021-06-03 18:28:53

① 如何看待影子銀行

影子銀行作為誘發和加劇2008年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范圍內一直受到較大關注,二十國集團(G20)已明確主張必須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對影子銀行業務的監管。
國際上對影子銀行的研究進展
「影子銀行」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保羅·麥卡利在2007年提出,是指「由杠桿率較高的非銀行投資管道、工具和結構組成的無所不包的一盤縮寫字母湯」。可以看出,他最初的定義主要是指結構性融資市場中創造的各種融資通道、工具和結構,也就是我們通常統稱的「特別目的機構或工具」。這種結構性融資一般都是將房屋抵押貸款、信用卡、汽車貸款和應收賬款等通過資產證券化手段,利用CDOS和ABS等工具,進行重新打包出售,從而在市場上融入新的資金。
在隨後的探究中,這個定義被進一步擴大。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美聯儲等都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大家的看法並不一致。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實體經濟有著不同的需求結構,金融行業有著不同的組成結構和監管方式,金融市場處於不同的金融深化階段,因此,所謂的影子銀行業務就具有各種不同的存在實體、活動類型和表現形式。二是由於金融創新的活躍和金融監管政策的變化,影子銀行業務本身的演化速度較快,金融市場上總是在不斷創造出新的金融產品和新的金融商業模式,因此「影子銀行」這個概念也無法全部涵蓋這些新產品和新模式。
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定義是2011年FSB在《影子銀行:劃定范圍》一文中提到的「任何(部分或全部)在正規銀行體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機構和信用中介活動」都能夠歸屬到「影子銀行」的范圍中。此外,FSB還在那個報告里提出了比較狹義的影子銀行概念:常規銀行體系之外,易引發系統性風險或監管套利的信用中介活動和機構,特別是那些包含期限或流動性轉換,引發不適當的信用風險轉移和一定程度杠桿累積的信用中介活動和機構。當然,FSB也提出,具體何種對象才算是影子銀行業務,可能並不存在國際通行口徑,要視不同經濟體的金融體系和監管體系的具體情況而定。
還有人主張,只有那些復制或替代了商業銀行核心功能,如流動性提供、期限錯配和提供杠桿率等的工具、結構、公司或市場活動才應該是我們關注的影子銀行業務的重點。
因此,關於影子銀行,是按照機構種類區分,還是按照金融業務和工具區分,目前不盡一致;是更多地從有無監管,有無央行流動性支持,還是從是否替代和發揮了商業銀行主要功能或作用的角度去考慮,目前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由於影子銀行業務實際涉及影子銀行機構和傳統商業銀行這兩類機構,因此要做特別明確的區別是比較困難的。比如歐美龐大的債券回購市場,被廣泛認為是影子銀行的代表,而傳統商業銀行恰恰是其中最大的參與者之一。討論這一市場的風險管理和監管,就不能不涉及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和監管問題。比如美國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雖然也受到美國證監會的監管,但因其復雜且不透明的結構,被各界普遍認為是影子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再比如不少對沖基金的母公司是商業銀行,在並表監管時也必然會涉及這部分影子銀行業務。
盡管對影子銀行及其業務范圍沒有一致看法,但一般認為,它具有四大特點:一是缺乏監管(如對沖基金)或
是監管不完善(如債券回購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基金);二是某些影子銀行活動出於監管套利;三是部分活動有經濟價值;四是如果影子銀行沒有適當的監管,將給所在金融體系形成新的系統性風險。
雖然危機後各界對於影子銀行的討論和反思很多,但事實上全球影子銀行業務規模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影子銀行規模擴大的同時,目前尚無權威機構對其風險的增加幅度做出明確測算。如對沖基金規模2013年初已達2.25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在2011年達到4.7萬億美元,雖低於2007年5.8萬億美元的最高峰,但仍然大大超過2005年約4萬億的規模;歐美債券回購市場2010年就已整體超過了危機前的水平。根據FSB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影子銀行規模由2002年的26萬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7年的62萬億元美元,在經歷了2008年短暫的下降後,2011年又重新達到了67萬億美元,為歷史最高值,相當於全球GDP總量的1.1倍,約佔全球銀行體系250萬億美元的25%-30%。據FSB預估,中國的影子銀行業務規模約0.4萬億美元,佔GDP的比重約為5%,佔全球的比重不到1%。
目前全球80%以上的影子銀行活動集中在歐美發達經濟體,而且考慮到對沖基金、結構化融資等影子銀行業務的復雜性、高杠桿率和溢出效應,其對自身金融市場彈性和韌度不足的新興國家而言,通過不同機構和業務間的跨境傳遞的影響要引起高度關注,這也是我們認識全球金融體系穩定的最重要的方面。
我國的影子銀行業務:根源與特徵
這些年我國影子銀行業務的快速增長,正好處於國家宏觀調控、銀行貸款規模監測和金融監管加強的大背景下,同時銀行粗放式規模擴張沖動不減,實體經濟投資拉動增長模式尚沒有根本改變,政策層面繼續推動利率市場化,以及鼓勵多元直接融資方式和渠道的探索和發展。所有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我國社會融資結構的深刻改變:一是商業銀行傳統信貸活動被多渠道的融資模式不斷替代,二是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由表內轉表外,由零售轉批發和同業。
對於我國影子銀行的內涵和規模,各方觀點存在較大不同,最大口徑主張的影子銀行業務規模約在30萬億元左右,而較小口徑則在5萬億元上下,這中間的差異主要在是否包括銀行表外業務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筆者認為,當前重要的不是討論規模的大小,而是研究和應對這些活動本身對金融體系的系統性影響,對正規傳統商業銀行體系的影響,及對金融消費者的影響。
我國的影子銀行與美國式影子銀行業務存在顯著差異。首先,從機構來看,我國目前在傳統正規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之外承擔融資活動的絕大多數主體都受到嚴格監管,或受到一定程度的監管。
其次,從業務上看,絕大多數都有監管制度和管理制度安排,並不具備對立於商業銀行體系之外的機構、工具或結構存在,也不具有多次證券化、批發融資、監管缺位等類似歐美影子銀行業務的比較復雜的基本特徵。
再次,從金融工具來看,金融衍生工具是美國影子銀行體系的基礎。在我國,所謂的影子銀行業務事實上還是通過信用創造提供「類信貸」服務。
最後,從商業模式來看,美國的影子銀行是高度市場化的信用中介,並依託於活躍的二級市場和批發融資市場,杠桿作用很高。而我國的影子銀行業務更類似於正規的銀行業務,依靠存款的資金,杠桿水平較低。
當前,我國還存在著金融服務效率低下,資源配置不合理等金融壓抑現象,影子銀行業務本身的出現,恰恰是我國金融深化和經濟發展的一部分,給企業和投資者增加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多樣化的金融產品,是金融脫媒的必然過程和結果。
規范影子銀行業務面臨的挑戰
對影子銀行業務的監管,要注意避免「一刀切」,應對其業務的構成進行剖析。除了摸透這些金融活動各自獨立的運作機理,也需分析它們之間以及它們與傳統商業銀行業務之間的作用關系。監管應重點放在關注那些對投資者利益、金融環境穩定和宏觀經濟可能產生特定風險的活動,並應嘗試在維護市場穩定與促進創新發展之間進行權衡,以便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來降低這些風險的危害性。
規范我國影子銀行業務面臨三大挑戰。第一個挑戰是如何改進監測框架,以便識別和計量影子銀行業務的規模和風險特質。這一監測框架應該由兩部分組成:准確的數據和全面的信息,可以識別和計量風險的高質量分析和研究。同時,必須注意到監測框架也應該有足夠的靈活性、前瞻性,保持對可能導致監管套利和系統性風險的創新活動的敏感性。
第二個挑戰是我國的金融監管如何對影子銀行信用中介活動的興起做出適當反應,即能夠在強化風險監管的同時,又不產生新的監管套利活動。挑戰不在於已經有嚴格監管的金融機構可能涉及的業務,而是目前存在於非正規監管機構之外的各種影子銀行活動,這些活動的規范、引導甚至部分非法活動的取締,需要多部門的信息交流、合作與共識。
第三個挑戰是如何推進金融改革,扶持更多的專業性金融機構發展壯大。通過提升這些新型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專業化服務能力,有助於在競爭中規范和解決其它監管較少或沒有監管的影子銀行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使得各種融資渠道的信息更加對稱,市場失靈更少,潛在系統性風險降低,金融消費者得到更加專業的服務和更好的保護。

② 什麼是影子銀行影子銀行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包括各類相關機構和業務活動)。影子銀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期限錯配、流動性轉換、信用轉換和高杠桿。在中國,影子銀行主要包括信託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地下錢庄、貨幣市場基金、各類私募基金、小額貸款公司以及各類金融機構理財等表外業務,民間融資等,總體呈現出機構眾多、規模較小、杠桿化水平較低但發展較快的特徵。
影響:影子銀行比較直接的影響包括:
1、利率比較市場化
中國銀行的利率是央行確定的,可以小幅度調整,整體不能動。
但是影子銀行不受央行規定的利率約束,貸款利率比較自由。一般找影子銀行貸款的企業,都是從正常銀行體系貸不到款的企業,風險略高,所以利率也會略高。
由於有了影子銀行,中國出現了(大量)利率略高的貸款,利率更市場化了。

2、加大了金融體系的風險
傳統銀行內部管理體系完善,風險審核嚴格,外部又受到銀監會的監管,總體是很安全的。
影子銀行系統發展歷史比較短,一些事情半懂不懂,制度體系未必健全,外部監管也很薄弱,比較「野蠻生長」。關於影子銀行的風險可以參見@scott的答案。影子銀行具體的風險大小說不準,但肯定比傳統銀行風險大,如果影子銀行大規模出問題,有可能波及到金融體系的其他領域。

③ "影子銀行體系"怎樣影響到央行的貨幣政策效果

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是起到削弱作用的,而且影子銀行與正規金融規模的比例越懸殊,對貨幣政策的影響越大。因為影子銀行受到的監管不夠或者幾乎不受監管,所以貨幣政策控制的就是正規金融領域。假如影子銀行規模很小,則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可以忽略;隨著影子銀行規模的增大,貨幣政策針對的金融范圍就在相對縮小,作用就在削弱。當影子銀行規模甚至超過正規金融時,貨幣政策就會失效,即,緊縮的貨幣政策,怎麼也收不住。

④ 能把影子銀行趕盡殺絕嗎

2018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盛松成教授稱:不能把影子銀行趕盡殺絕,融資難比融資貴更為嚴重。

盛松成教授表示:

近年來我國影子銀行規模迅速膨脹,部分資金通過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投向了房地產等高杠桿領域,影子銀行也因此被納入監管部門的整治工作重點。

他強調,當前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大幅萎縮,這是很不正常的。「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實際上就是銀行為企業融資提供的擔保,往往反映了企業的正常融資需求,尤其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盛松成解釋道。今年6月,在人民幣貸款同比、環比都有較大增長時,M2(廣義貨幣)同比增速卻降至8%,創歷史新低。而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僅增長9.8%,首次跌入一位數。金融監管加強、金融去杠桿的結果最初表現在M2增速上,但隨著金融強監管的持續深入,實體經濟的融資也受到了一定影響。盛松成直言:「這是因為除了人民幣貸款以外,其他融資幾乎都沒了。」 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僅11800億元,比上年同期少5918億元。其中,表外融資合計減少6915億,同比減少9134億元。這是造成6月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同比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社會融資規模恰恰反映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

從近期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來看,上半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96.3%。盛松成認為這一指標是極為不正常的,因為這意味著在所有融資渠道中,實體經濟幾乎僅能依靠人民幣貸款融資,說明其他融資工具、融資渠道都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哪怕倒退到本世紀初,人民幣貸款在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中的佔比還不到92%。」這位央行原調查統計司司長回憶道。此外,從防範風險的角度看,銀行貸款並不適合用於滿足所有企業的融資需求。

近年來市場上流行一種說法叫「寬貨幣緊信用」,也就是說,在保持貨幣寬松的同時,運用行政手段抑制信用擴張。在盛松成看來,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貨幣主要是從貸款轉化而來,同時還有其他一系列創造貨幣的渠道。 當前貸款並不少,所以信用並不緊,但是其他創造貨幣的渠道收緊得太厲害了,就導致貨幣收緊了。因此,從今年年初開始,盛松成便一直在多個公開場合強調,金融去杠桿邊際上不應再緊了。他同時也預計,隨著金融去杠桿的邊際力度下降,今年M2增速將高於去年,相較於此前穩健偏緊的貨幣政策,今後貨幣政策應更趨穩健中性。

加強對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

盛松成指出,要破解融資難的局面,還要加強對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民營經濟應該和國有經濟一視同仁。

但是在現實情況中,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融資境遇卻往往有著天壤之別。今年以來,一些民企即便有著3A級的高信用評級在債券市場上發債也舉步維艱,有些機構則直接表示民企債一概不看。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6月累計新增小微企業債345億元,遠低於去年同期的572.9億元,同比下降39.78%。民企要以和國企一樣的成本從銀行獲得貸款也很難,有時甚至根本無法獲得貸款。

盛松成分析說,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在於銀行的考核機制上。「在現有的考核機制下,銀行給國企央企貸款,如果形成壞賬,個人承擔責任有限,大不了獎金少一點,但是如果給民企貸款壞賬了,問題就比較嚴重了。」在他看來,短時間內這種局面難以得到改變,從長期看,必須從根本體制上入手,逐漸落實到考核監督等機制上。

他也強調, 對於小微企業來說,現在「融資難」是比「融資貴」更為嚴重的問題,因此放開利率上浮讓小微企業能借到錢更為關鍵。「央行應該讓市場來選擇,也就是說讓銀行自主選擇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這才是利率市場化的發展方向。」盛松成說。

事實上,央行行長易綱在此前的博鰲亞洲論壇也曾談到,基準利率未來可能主要由市場決定,中國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的雙軌將合並成一個市場化利率。

今年6月1日,央行宣布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范圍。新納入中期借貸便利的擔保品包括不低於AA級的小微企業、綠色和「三農」金融債券,AA 、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等。盛松成指出,這實際上也是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將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局面起到積極作用。據統計,在人民銀行對中低等級信用債的支持下,3年期AA級信用債收益率從6月下旬的高點下降近100個基點至目前的6.5%左右。此外,今年以來,央行先後三次定向降准,增加對小微企業的貸款,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為確保資金真正落實到小微企業,盛松成建議,央行應對定向降准以後的資金流向加強監測,跟蹤檢查,而不能一放了之。

⑤ 什麼是影子銀行中國的影子銀行主要指什麼

陶冬踏入2012年,中國經濟的硬著陸風險和流動性涸竭風險,已有明顯的下降;但是,房地產市場風險與影子銀行風險依然存在,房地產與影子銀行像兩個定時炸彈,秒針還在跳。
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困境與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已有許多文章談及,本文將焦點聚在影子銀行身上。
影子銀行,顧名思義就是正規渠道之外的銀行中介業務。它包括銀行發生在資產負債表外的資金中介業務,和非銀行機構、個人的資金中介業務,主要包括信託產品、委託貸款和民間借貸等形式。
信託理財產品是近幾年內地風行的一種集資方式,也是房地產行業吸納民間資金的一條主要途徑。開發商啟動項目開發時,透過信託公司根據該項目的現金流設計信託產品,通過銀行財富管理公司等渠道在社會上集資。信託產品往往有房地產物業作抵押,往往有最低保證回報(遠超過銀行利息),年期一般三至五年。這類信託產品,許多就在銀行分支機構售賣,但是銀行並不擔保違約的風險。官方數據顯示信託產品兌規模為1.7萬億元,這個數字可能有低估的成分,今後兩年是信託產品到期還債的高峰期。
委託貸款是指政府、企業、個人等向銀行提供資金,再通過銀行定向地特定企業或個人發放貸款。這種貸款往往有事先約定的資金用途、利率與償還年限,銀行不過是代理人,負責貸款的發放、跟進、監督與回收,基本不承擔貸款的違約風險。目前的委託貸款總額,約為1萬億元。
民間貸款,是影子銀行中運作最復雜、種類最多變、透明度最低的一種形式。民間借貸完全繞開銀行的中介參與,由民間的資金剩餘方(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家及個人)向資金短缺方提供資金(房地產開發商、中小企業)提供借貸資金。民間借貸往往有長長的借貸循環,一環套一環,,由擔保公司或個人穿針引線,利率也十分高,甚至是高利貸。盡管民間借貸本身並不涉及銀行,許多資金的源頭仍出自銀行,只是貸款經過挪用和多次轉手之後,已經脫離了銀行的視野。民間債務鏈如果斷裂,相信許多銀行借貸也可能突然變成壞賬。民間借貸的規模大約在四兆元左右,去年溫州出現「跑路」事件後,民間借貸並未出現恐慌性收縮。
影子銀行乃是正規銀行業務無法滿足經濟、市場的資金需求時,因運而生的「替代銀行中介」。非正規金融中介活動由來已久,在某種程度上是正規銀行業務的補缺,滿足著一部分銀行信貸無法覆蓋的企業與個人的資金需求。不過影子銀行自2010年以來出現了爆炸性增長,時間與中國的貸款政策收縮相吻合。中國人民銀行在短短的一年多中,上調存款准備金率600基點,銀行的可借貸銀根猛然抽緊,被迫收縮貸款戰線。量化緊縮將一批企業與個人推出了銀行的大門,可是他們仍有融資的需要,於是轉向非正規中介與非貸款產品。同時,存款利率又非常地低,根本無法補償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資金之貶值,於是,資金湧向非儲蓄金融產品。資金的供應與需求方一拍即合,各得其所,房地產的旺景也讓雙方放低了對風險的警惕。
影子銀行相對於正規銀行,有四個明顯的特徵:
一、資金出路中進入房地產領域的比重畸高。在信託產品和民間借貸中,業者估計起碼六成的資金最終進入了房地產領域,風險集中度極高,因此影子銀行對房市走向、房地產政策、開發商現金流十分敏感。
二、貸款期限與項目現金流之間出現資金年期錯配。大多長期的建設項目通過短期融資資本來支持,靠發新債還舊債來維持資金流。一旦貨幣環境、產業環境或自身信用出現問題,舉新債不果,則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較高。
三、出資人眾多,而且通常在債務鏈上有相互影響。一旦一個項目出現違約,受牽連的面積很大,進而直接影響消費,甚至社會安定。債權人結構復雜、透明度低,勢必影響政府危機處理的時效性、有效性。
四、影子銀行多處監管的盲點。對於這些金融活動的監督、追蹤和風險控制均嚴重不足。
美國的影子銀行(主要指按揭牽連的衍生商品),曾經重創美國金融體系,並為全球經濟帶來了一場軒然大波。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的影子銀行沒有杠桿成份,與銀行的直接聯系也小一些。不過影子銀行經營的都是從監管盲區滋生出來的復雜的金融產品,產品之間也有錯綜復雜的牽連和互動。中國的影子銀行,坐在一個尚未爆掉的房地產泡沫上,而且離一般民眾更近。影子銀行出事,估計就是大事;影子銀行出事,勢必造成連鎖反應。
將貨幣政策的重心由數量管理移回價格管理,將表外銀行業務全部回歸表內,將民間借貸納入監管體系並適當控制范圍,將利率水平拉回到適當的水平,是應該的,更是必要的。貨幣環境正常化,刻不容緩。

⑥ 什麼是影子銀行

按照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定義,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包括各類相關機構和業務活動)。影子銀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期限錯配、流動性轉換、信用轉換和高杠桿。

國內的「影子銀行」,並非是有多少單獨的機構,更多的是闡釋一種規避監管的功能。如人人貸,不受監管,資金流向隱蔽,是「影子銀行」。幾乎受監管最嚴厲的銀行,其不計入信貸業務的銀信理財產品,也是「影子銀行」。「影子銀行」有三種最主要存在形式:銀行理財產品、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產品和民間借貸。中國銀監會發布2012年報首次明確影子銀行的業務范圍:「銀監會所監管的六類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業務、商業銀行理財等表外業務不屬於影子銀行。」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⑦ 影子銀行貨幣信用創造對傳統貨幣調控模式帶來哪些挑戰

(1)影子銀行體系通過金融穩定狀況對貨幣政策產生系統性影響。
貨幣政策通常是通過金融體系傳導實現對整體經濟的調控。金融體系的穩健程度將直接影響著貨幣政策的實際實施效果。影子銀行的高杠桿率且往往游離於常規監管之外,給金融穩定帶來了嚴峻挑戰。盡管目前關於本輪金融危機教訓的討論很多,甚至以巴塞爾協議Ⅲ為代表的新監管措施也已陸續出台,但其主要針對的仍是受監管的商業銀行,影子銀行的資本比率等仍不在監管之內。影子銀行的高杠桿行為對相關金融機構經營、資產質量等穩健性指標仍有著重要影響,並最終對貨幣政策帶來影響。當影子銀行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和金融危機真正發生時,央行往往是最後貸款人;而其救助行為以及事後採取的數量寬松等措施很可能對中長期通貨膨脹乃至貨幣政策帶來負面影響。這也是目前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時下,人們有理由擔心但又確實難以准確判斷,美歐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在本輪金融危機後所採取的極度的、前所未有的寬松政策,對未來的通脹究竟會產生多大的影響。而在我國,近年來影子銀行所帶來的局部風險已經給貨幣政策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壓力。未來隨著影子銀行的長足發展,如何有效控制其風險的傳染是貨幣政策的重大課題。
(2)影子銀行體系對貨幣政策調控目標形成系列挑戰。
從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來看,此次危機後國際社會對央行過分強調單一盯住幣值穩定表示出了質疑。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資產價格至少應成為貨幣政策重要的關注指標。鑒於風險的隱蔽性和傳染性,影子銀行所創造的各類金融資產的價格理應成為中央銀行關注的重點。從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來看,由於影子銀行的迅速發展,傳統的貨幣供應量已經越來越難以涵蓋流動性的真實水平,影子銀行創造的流動性也有必要納入廣義流動性的范疇。從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來看,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金也已受到影子銀行體系運行的影響,但卻沒能真正反映到貨幣政策調控的結果之中。而影子銀行體系的活躍勢必會加快貨幣流動速度,對央行的基礎貨幣調節及其貨幣供應調節也有著潛在影響。在我國,影子銀行體系對貨幣政策調控目標的這一系列影響已經在發生之中,未來需要貨幣政策有效地來加以應對。
(3)影子銀行體系削弱了貨幣政策工具的效力。
影子銀行體系通過各種形式將貸款包裝、銷售或轉移,使得融資行為明顯「脫媒」,從而削弱了貨幣信貸規模控制等數量型調控工具的效力。這一點在中國2012-2013年的金融運行中已經有所體現。影子銀行體系的部分金融資產本身就是規避監管和套利的產物,其實際利率可能對官方政策利率形成干擾,不利於貨幣政策意圖的有效傳導。2013年至2014年,在中國出現的貨幣相對寬松下的社會融資成本高企現象,影子銀行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從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來看,影子銀行的發展豐富了金融市場的產品,增加了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但這些新產品的出現及其價格波動可能牽動整個市場,公開市場操作中傳統證券價格勢必會受到更多不確定性的沖擊,對利率期限結構的調控能力也會受到更多現實挑戰。
(4)影子銀行體系的信用創造加大了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
影子銀行體系創造的信用主要屬於資產方的需求,與資產泡沫的形成密切相關。由於影子銀行受傳統貨幣政策調控的范圍和程度有限,其可能形成的資產泡沫會加大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如何全面判斷影子銀行創造的信用規模及其對資產價格的推動作用、如何科學測度資產價格繁榮及其破滅對流動性水平和實體經濟的影響等,都是貨幣政策面臨的重大課題。鑒於政府主體和市場主體都擁有強大的融資需求,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發展擁有天然的土壤。中國局部資產泡沫的存在也已經說明了這一點。進一步發展的影子銀行體系必將對我國貨幣政策調控帶來新的難度。這是我國貨幣政策必須認真對待的長期挑戰。

⑧ 如何看待中國影子銀行的作用

從中國的情況看,中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金融體系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國的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為主,銀行業更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讓銀行健康、有能力服務實體經濟就顯得非常重要。為此,中國政府實施了大型商業銀行改制上市等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通過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使得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持。所以必須致力於保持銀行及整個金融體系的健康,這是向經濟提供可持續金融資源和服務的重要基礎。
通過對歷史的觀察,我們發現一個帶有普遍性的現象,在一些時期銀行業發展得特別快,其資產、盈利等各項指標均快速增長,甚至明顯快於同期經濟發展水平,然而金融風險往往隨之而來,我們要警惕銀行業這些表面成績下可能隱藏的風險和危機。在承認銀行是企業,也像一般企業有追求盈利和創新的要求的同時,還要重視銀行不同於一般企業的特徵。銀行是在競爭性領域內提供准公共產品,具有為整個經濟、各個行業、企業以及個人提供基本的、必要的金融服務的性質,因此銀行不能脫離實體經濟自我發展。如果銀行創造出很多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品,絕大多數人看不懂,且僅在金融體系內部製造需求,卻成為銀行利潤主要來源時,我們就應該對可能潛藏的風險及其對未來經濟社會的影響加以關注和評估。判斷銀行業是否健康可持續發展,除充足的資本、安全的資產和較高的收益等從銀行自身的角度來評判的標准外,還應站在更加宏觀的層面評估銀行業的發展與實體經濟發展是否相匹配,即銀行業務是否立足於有效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發展。
作為監管當局,應該平衡好銀行業務發展、風險防控、盈利水平、社會貢獻等目標。影子銀行現象可以被視為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影子銀行本身是反監管和業務競爭的產物,它們的快速發展在很多情況下是監管套利驅動。但我們不能因為其監管套利行為而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而應該進行多方面的分析,加於綜合把握,然後再考慮哪種監管思路和舉措最合適、最需要。我認為,一是要分析業務的合理性,即具體業務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是確實有實體經濟的需要還是只是金融機構之間純粹的業務轉移。二是實際風險狀況的判斷。以美國次貸危機為例,次級貸款本身已超出借款人的承受能力,風險很高,即使通過資產證券化轉移到表外,實際風險依然存在。一些金融機構還將次貸證券化產品再證券化,風險被進一步掩蓋。三是監管規則的適度性和一致性問題。監管標準的差異以及監管導致成本過高是監管套利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致力於統一相同業務監管標準的同時,要分析監管導致的業務成本增加對金融體系以及實體經濟的影響。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在當前國際監管規則總體越來越嚴的情況下,特別要注意監管政策應加強而不是消弱銀行對社會薄弱領域,如小企業的金融服務。監管當局應認真考慮政策、規則的導向問題。
從中國的情況看,近年來中國的影子銀行發展較快,外界的議論也較多。總體來看,中國的影子銀行資金運用方式比較簡單,與傳統商業銀行基本類似,藉助金融衍生工具的信用創造比較少。特別重要的是,中國的影子銀行大部分資金都用於企業部門,主要運用於實體經濟。中國影子銀行發展較快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在原因是中國經濟間接融資比例較高、對銀行信貸依賴較大,在監管要求更加嚴格的情況下,銀行要尋求其他金融中介分擔融資壓力。因此我們辯證地看待中國影子銀行問題:一方面,影子銀行存在經營不規范、監管套利等問題;另一方面,影子銀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經濟發展多元化背景下的多層次信貸需求。所以,在對影子銀行業務的監管處理上,重在因勢利導,在加強規范管理的同時,要引導其合理有序的開展好實體經濟融資服務。
近年來,作為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在實施貨幣政策同時,注重與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有機結合,採取了有效的舉措:
一是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和靈活性,保持銀行業與經濟合理平衡發展。經濟穩定是金融穩定的基礎。面對復雜的內外部形勢,人民銀行創新調控思路和方式,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綜合運用數量型和價格型等多種政策工具,逆周期調節貨幣供給和信貸投放,保持流動性總量合理適度,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合理增長。
二是在做好總量調控的同時,注重優化信貸結構,通過再貸款和定向降低存款准備金率等措施,鼓勵和引導銀行更多地將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三是加強監管合作,提升監管有效性。去年,建立了由人民銀行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其目的就是要加強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政策之間、以及監管政策與法律法規之間的協調,促進維護金融穩定和防範化解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協調,強化交叉性金融產品、跨市場金融創新的協調,加強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業綜合統計的協調。目前,部際聯席會議已就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引導互聯網跨界金融健康發展等多個重大事項達成共識、協調政策。

四是推進金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化重點金融企業改革,推動優化國有控股金融企業股權結構,改進公司治理水平,加快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強化政策性職能定位。已為存款保險制度出台做了大量准備工作,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逐步建立。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已邁出新步伐,在貸款利率管制全面放開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培育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和央行政策利率體系,有步驟、有規劃的漸進放開存款利率管制。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積極有序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大力發展資本市場。

閱讀全文

與影子銀行能創造貨幣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