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藏佛創造者

藏佛創造者

發布時間:2021-06-03 01:29:41

❶ 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創始人分別是誰

南無阿彌陀佛
所謂藏傳佛教,漢傳佛教的名稱其實是一個還沒有真正入門的人之說法,也是學術界那些不明究里的人的說法,藏傳佛教就實質來說只是有佛教名相但是無佛教的實質!
一從傳承上的區別:
漢傳佛教就是真正的大乘佛教,最早翻譯年代是漢元帝時期(公元前95年)當時安世高和支謙兩位大德來傳的法,是屬於巴利文(印度北部語言,佛陀傳法的主要語言)和梵文,後來釋迦佛的叔父甘露飯王之嫡孫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 359~429)等來華也是用的巴利文,直到後來的鳩摩羅什都是採用梵文巴利文結合,這些來華僧人包括菩提流支,求那跋陀那等都是在印度就有很大的名聲,不管是在解脫道還是菩提道都是有相當證量的人,官方對於經典的翻譯也有嚴格的記載。
這樣世世代代的翻譯,到了公元620年間,玄奘大師橫空出世,玄奘師承戒賢大師,戒賢的師父是世親菩薩,世親菩薩的師父是無著菩薩,無著菩薩的師父就是世尊大乘弟子彌勒菩薩,玄奘成就翻譯和實證的最高峰,唯識宗和禪宗一起將整個唐宋時代推向了佛法東來的頂點。在玄奘之後除去稍有成就的義凈和極少影響普通老百姓的唐密(此法現在主要流行於日本)金剛智等基本上就很少經典翻譯了,因為印度那個時期的所謂佛法已經被婆羅門教性力派侵蝕,印度本身被伊斯蘭逐步侵佔了(這種事情佛早有語言,如雜阿含經中言佛滅800,有相似法出)。
然而所謂的藏傳佛教,恰恰大量的翻譯就是這個被婆羅門教侵蝕的時間段(最早西藏知道佛這個字是文成公主640年進藏,也比漢傳晚了將近800年!),系統的傳入是蓮花生以後,如蓮花生(公元8世紀)之父就是烏但波那(今巴基斯坦西部)之學者因陀羅普諦之子,因陀羅普諦是性力派的主要學者,所以他蓮花生在亥母甚深引導中強調男女雙修功德一點也不奇怪。
再後來,阿底峽 Atisa (982~1054) 來到西藏通過一些包裝,把佛教的名相包裝性力派的實質,如把性力派的男女雙修包裝為「無上瑜伽」,把用毛發,糞便等做的「甘露丸」包裝為」食解脫「,成為他所謂的雙修理論依據!終於此類相似佛法在西藏大行其道幾百年。
他們所謂的傳承全是什麼神話,傳說,根本沒有漢傳完整的體系,什麼天降五彩盒子,誰誰是什麼古佛的傳承,亂七八糟,愚弄無知的貪便宜的人。
二從基本佛教常識上的區別
佛教講究三皈依,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是以佛為中心的,沒有佛就佛法在世間世間的流傳,更不會有僧。在經典中如撰集百業經佛明確說了,若做他皈依是死法,敗壞之法...在雜阿含經(第870)有說應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眾,對於師父的說法要是不符合佛法也應當摒棄。
然而」藏傳佛教「講四皈依,第一條就是講皈依上師,把所謂的上師凌駕在佛頭上,如果他們說的上師就是佛,那麼何必如此頭上安頭?如果不是佛,區區凡夫如何可以凌駕於佛?!
佛教一日月為一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化土,阿含,大乘經典明文規定下一尊在這個世界成佛的是現在在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兜率天四千年人間56億年才會來到人間成佛,然」藏傳佛教「這個」法王「那個」活佛「多如牛毛!楞嚴經明確說,凡夫稱」法王「如平民稱皇帝,殺頭大罪!
三從修行根本上的區別
佛教都是講戒定慧,分解脫道和菩提道,菩提道的根本是開悟也就是親證第八識如來藏心,也正因為此如來藏真實不破滅性,能夠成就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所以如大乘啊毗達摩經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換句話說因為此如來藏真實存在修行才有意義。
然而藏密格魯派宗咯巴《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387~388頁)說「亦僅顯示經有是說;非自宗許離六識外、別有異體阿賴耶識。如聖派集密,說死有光明一切空心為死心,從彼逆起近得心為生心,彼二非是阿賴耶識」!!這是要拔我們佛教之根本,是可忍孰不可忍!那個正信佛子能夠置之不理?你如果坐視這種行為,你無知愚痴,你和那些藏密外道一丘之貉!你不是佛教徒!
四從修行方法上的區別
佛教的修行有二,一是解脫道斷我見(主要是執著意識和身體為我的錯誤見解)我執-三界愛,最終解脫生老病死,二是大乘五十二個階次,開悟得到根本智,然後得到後得智,成為地上菩薩成就道種智,圓滿一切福德智慧成佛,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得大自在,這些都需要不放逸精進的修行。
然而藏密外道說什麼既身成佛,如宗咯巴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說「傳密灌頂法者,次從蓮取其金剛:以大指無名指取摩尼寶」這樣誨淫誨盜的文字豈是佛教!
五從戒律上的區別
佛教正信出家人,比丘是250多戒,比丘尼是300多條戒律,然而藏密外道從元朝開始就不遵守戒律,如元順帝還和喇嘛們一起修過雙修,最終誤家誤國,到現在他們還喝酒吃肉,涅槃經明文說「吃肉斷大悲種子『!藏密外道還說是為了度眾生,他們的父母妻兒為什麼他們不度?廁所里的蛆蟲為什麼不度不結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正信佛子廣閱經卷,皆可明鑒!

❷ 佛教的創造者是誰他被人稱為什麼

佛教的創造者是釋迦摩尼.....他被人稱為佛祖

❸ 藏文的藏文創造者

吞彌.桑布扎(7世紀時人),藏文創造者。
公元7世紀時期,吞彌.桑布扎誕生於雅魯藏布江南岸的今西藏山南地區的隆子縣(也有說是出身於尼木縣吞彌家族中)。父親吞彌阿魯,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御前大臣。母親名叫阿孥。
吞彌·桑布紮成年之後,時值吐蕃第32代贊普松贊干布戎馬馳騁青藏高原,經略吐蕃王朝,宏展其雄心抱負之時,松贊干布在平定內亂、征服諸羌、重新統一吐蕃之後,他一方面與周邊諸國,如尼婆羅、唐王朝建立友好關系,另一方面又積極發展生產,制定嚴密的各項制度。由於民族間的交往、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以及治理朝政的迫切需要,松贊干布深感缺乏文字的痛苦,遂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派遣了其在治下幾百名中認真挑的吞彌·桑布扎等16名聰穎俊秀青年,帶了許多黃金前往天竺拜師訪友,學習梵文和天竺文字。
關於吐彌桑布扎創造藏文,伴隨著許多生動、優美的故事。據說吐彌費力創造藏文是為了吐蕃人缺乏文字的諸多苦處。當時松贊干布從幾百名聰明穎悟的青年中挑選16名優秀青年,在極艱苦的條件下由吐彌率領去天竺等處拜師求教,學習文字。最後其他15名青年由於嚴寒酷暑、氣候不適等種種原因,辭離人世,惟有吐彌學成回到吐蕃,依照梵文模式,創制了藏文,一直沿用至今。據載,吞米·桑布扎創制藏文時,從34個梵文輔音字母中取出23個,從16個母音字母中取出5個,以構成藏文字母。同時,又根據藏語語音增加了6個輔音字母。
吞彌·桑布扎創制藏文後又著有《三十頌論及相轉論》即《文法根本三十頌》 、《文字變化法則》即《文法性別用法》等語言文法著作8種,今倖存《三十頌》和《性入法》兩種,既是最早的藏文文法經典,又是今天必讀之教科書。吞彌·桑布扎不僅在語言學、文字學和文法學上頗有建樹,獨樹一幟,同時還是一位偉大的翻譯家。他翻譯了《二十一顯密經典》 、《寶星陀羅尼經》、《十善經》、《般若十萬能頌》、《寶雲經》、《寶篋經》等二十多部梵文經典,開了藏譯佛經的先河。有很多譯經後來被人收入在《大藏經·甘珠兒》中。譯自天竺、漢地、尼婆羅、克濕彌羅和於填等地的佛教經典著作和各種文化論著被譯成藏文,使之成為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知識。
史載,吐彌創制藏文後,藏族地區開始掀起學習藏文的熱潮。連松贊干布也拜他為師,在瑪如宮潛心學習藏文,同時也翻譯、學習、借鑒許多印度和漢地的文化,開啟吐蕃人的智慧,同時哺育造就像噶爾東贊等一批傑人志士,松贊干布也因此有可能創立 「三十六制」等國家大法。

❹ 藏傳佛教釋迦摩尼佛的歷史

佛教是在7世紀左右引進西藏的,是由松贊干布為了抑制苯教(也就是西藏最古老的宗教,後來苯教和佛教相互吸收形成現在的五大教派)。

❺ 藏傳佛教的起源

藏傳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藏傳佛教是由古象雄王朝引入西藏地區的,因為印度佛教與本波佛教之間各自互相吸收了許多對方的內容而各自得到了發展。

象雄是「古象雄佛法」的發祥地。古象雄的王子辛饒彌沃如來佛祖(釋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師父),為了救度眾生而慈悲傳教了「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

雍仲本教的《甘珠爾》其實就是藏族一切歷史、宗教和文化的濫觴與源頭,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極其珍貴的資料,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無法繞過的一塊重要領域。

今天藏族人的習俗和生活方式,有許多也是象雄時代留傳下來的,比如轉神山、拜神湖、插風馬旗、插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打卦、算命,都有本教遺俗的影子。

(5)藏佛創造者擴展閱讀:

一、教義

藏傳佛教教義特徵為: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見行並重,並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點。傳承各異、儀軌復雜、像設繁多,是藏傳佛教有別於漢地佛教的一個顯著特點。顯宗說一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四宗中以中觀為最發達。

龍樹一系的論典以「正理聚六論」為中心,經過宗喀巴的倡導,中觀應成派月稱所著的《入中論》最受推崇,成為中觀論著的代表作。《現觀庄嚴論》與《入中論》兩書漢文未譯,而龍樹的《大智度論》藏文未譯,因而成為藏傳與漢傳佛學之一重要區別。

西藏密教一般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部,而各宗派多以無上瑜伽部的各種教授為主要修行法門。

二、傳承

藏傳佛教的傳承方式既有師徒傳承方式,如寧瑪派、噶舉派、噶當派;也有家族傳承方式,如薩迦派,基本上採用以昆氏家族為基礎的家族傳承方式。但最具特色的還是活佛轉世制度。

「政教合一」是喇嘛教的另一大特點。歷史上,藏傳佛教的多數派別都和一定的政治勢力(包括地方實力集團或家族勢力)結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

這一制度在吐蕃赤祖德贊贊普時初見雛形,至薩迦派時正式確立,其後不斷完善,待格魯派掌西藏地方政教大權後而達鼎盛。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時廢除。

❻ 佛教的創始人是誰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

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此時商品貿易的繁榮促使了剎帝利階層的崛起,構成阻礙的傳統婆羅門教權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躍著包括佛教在內的沙門思潮。

釋迦牟尼(Śākyamuni)不是其本名,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意義是「釋迦族聖者」。「釋迦」是他所屬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稱謂,譯作「文」、「寂靜」等,是聖者之德,「釋迦牟尼」漢譯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稱為「釋尊」或「佛陀」。

(6)藏佛創造者擴展閱讀:

釋迦牟尼的生平,沒有引起早期三藏編者的重視,他們只是盡量詳細記錄導師的言詞;更詳盡的敘述和更傳奇的故事在後來才被精心編造出來。

關於佛陀的形象,相對可靠的是一個基本輪廓。他成長於富裕的環境,娶妻生子後,大概29歲時出家;所學的禪定和苦行都無法解決問題;約35歲時得到佛陀的自覺。餘生的歲月,他的足跡遍布恆河流域,向各階層說法教化。他對外道思想所做的揚棄,糾正了時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維護了剎帝利的階級利益,使他被尊稱為釋迦族的聖人。

佛滅後,聖典先是口口傳誦,較晚才陸續出現文字經典;原始經典後來又經各部派的重新編纂。這一系列的過程,佛陀的原說一直被加工。

所以在全部藏經中,某些法義以略不相同的面目出現。最多隻能在一定程度體現佛陀教說的,是巴利五部尼柯耶和漢譯四部阿含所代言的「原始佛教」 ,其內容結構多為三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緣起、三十七道品等。佛陀的根本原理,是成立於無常、無我的緣起,例如舍利弗皈依佛陀前,只需告訴他:「世尊所說,諸法是因緣的生滅」。

❼ 藏傳佛教的創始人是﹖

公元15世紀初,著名的佛學家宗喀巴大師創立了藏傳佛教格魯派。「格魯」:藏語「善律」的意思,該教派戒律嚴明,由於戴黃色僧帽又稱黃教。

格魯派傳承中,班禪和達賴都是宗喀巴的弟子,按藏傳佛教教義,是佛菩薩在人世間的化身,班禪是無量光佛的化身,達賴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達賴住在前藏布達拉宮,而後藏扎什倫布寺,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

(7)藏佛創造者擴展閱讀

傳說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轉世,於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暨藏歷火雞年十月二十五日誕生在「宗喀」,故被稱為宗喀巴。

三歲時,法王噶瑪巴游戲金剛由西藏至內地,見其器宇不凡,即授其近事戒,並賜號慶喜藏。七歲依敦珠仁欽受沙彌戒,於札什倫布薩迦寺修學蓮華部法,盡得奧義。

復入雪山苦行數年,又修學迦當派諸教義,並至各地游學。當時藏地固有之薩迦派已墮落為咒法邪教,宗喀巴遂發願改革,提倡嚴守獨身主義之戒律佛教,創立兜率教派,後稱額爾德派(即「德行派」)。

❽ 藏系的創始人是誰

釋迦牟尼佛的遺族也在中國西藏。

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二十七)

問: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修學佛法一定是很好,請問為何印度如此貧窮?
答:你要到印度去看看,而且也去研究印度的歷史跟文化,你就明了。在十一世紀印度人遭了一個災難,回教征服了印度。那佛教,學佛的人心地都慈悲不願意去抵抗,於是逃難、逃避,逃到哪裡?逃到西藏去。釋迦族這一族都逃到西藏,逃到後藏,以後就沒有再回去,在西藏就定居下來。所以現在釋迦牟尼佛的遺族也在中國西藏。
回教征服印度之後,就限制了佛教的傳播,當然有一些人屈從於政治的勢力,改信伊斯蘭教的很多,這無可厚非。人,每個人生生世世業緣不相同,無論修學哪一種宗教,只要認真學習,我們剛才講了,都是佛傳的。佛在某個時代,某個地區,某種不同的文化,他有一種不同的方法來教。可是無論他怎麼教法,他的方向、他的目標是一致的。這個方向、目標在佛教裡面講就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我們佛教知道,什麼是佛?佛就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在基督教,實在講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是一家人,他們的經典就是《新舊約全書》。猶太教是依《舊約》,不承認《新約》;基督教承認《新約》,排斥《舊約》;天主教是《新舊約》統統學。所以我說他們是一家人,三派。猶太教是天父,皇上那一派的;天主教是皇後那一派,聖母瑪利亞,皇後那一派;基督教是太子那一派,一家分了三派,還是一家人。凡是宗教,咱們不是堂兄弟就是表兄弟,是不是?全是一家人。我在世界上跟許多宗教往來,所以能談得很愉快,我說我們統統是一家人。
這印度的貧窮,貧窮的原因,沒有遵守教義的教誨。中國貧窮人也很多,沒有認真去學。"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句話很多學佛的同修都知道,你們去求,有沒有應?沒有應。我的老師,我初學佛,章嘉大師教給我,為什麼?我很貧窮,吃飯都成問題。老師就把這個方法傳給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但是什麼?它有理論,你要明了,它有方法,如理如法去求沒有不感應。如果你不懂得道理,不懂得方法,盲目去求,求不到,那不會有感應。
你看《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孔先生給他算命,算得真准,那不是假的,真正遇到高明人。每一年收入多少,跟他批的八字完全相同,年年都一樣。他是個讀書人,參加考試,考中第幾名都給你註定,這樣差不多十幾二十年,所以他什麼都不想,真的就萬緣放下,為什麼?想也沒有用,註定的,何必去打妄想?跟雲谷禪師在禪堂裡面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雲谷禪師覺得很奇怪,這很難得,一般人妄念太多,他怎麼三天三夜不起、不動一個妄念?所以就問他,他說你的功夫很不錯。結果了凡先生就招認出來,我哪有功夫?我只是命被人算定,想也是枉然,所以乾脆就不想。雲谷禪師聽了就哈哈大笑,他說我以為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結果兩個談清楚之後才曉得這樁事情。雲谷禪師叫他反省,反省之後才知道自己一身都是毛病,習氣很重,然後教他改造命運。
命運是你前生的註定,你前生造惡、造善,註定的,前生沒有修財布施,這一生貧窮;沒有修法布施,這一生沒有智慧,愚痴;沒有修無畏布施,這是短命。所以佛法教你,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三種布施,舍,愈舍愈多。你命里頭有的舍不盡,舍了,它就來了;命里沒有的保不住,千方百計得來,但是還是會失掉,為什麼?命里頭沒有。命里頭有的、註定的,它怎麼會丟掉?
我們命里頭沒有財,老師教我,一塊、二塊的布施總可以。這個行,一塊、二塊行,有,多了沒有。在那時候十塊錢拿不出來,一塊、二塊可以,所以就教我隨喜功德。道場裡面很多人印經,我們出個一塊、二塊,隨喜,這就是布施。放生,放生還是屬於無畏布施,出個一塊、二塊。以後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多,就布施得多。現在居然一年平均起來至少可以布施一千萬美金,錢哪裡來的?不知道,不曉得。所以說老師教我的話正確,愈施愈多。身上沒有一分錢,什麼都不缺乏,沒有缺乏的。法布施,聰明智慧增長。這個增長,我相信你們同學常常聽經會知道,你看我今年講的跟去年不一樣,好像比去年更有智慧,去年跟前年不一樣。所以你聽我的錄音帶,這十幾年的錄音帶,你仔細聽,不相同,年年有進步。健康長壽,你們是看到的,我今年八十歲,還可以蹦蹦跳跳。這是什麼?得力於老師的教誨。所以我對於老師,我天天早晚都拜老師,念念不忘。如果不是老師教的,早就去輪回去了,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早就去輪回去了。
所以貧窮,不修財布施。財布施是隨分隨力,你只要是心量放大,一昧去做,不要想回報,自自然然環境就改變。不能改變的,他沒有這個念頭,不能夠舍己為人,才不可以保持。愈保愈是造罪業,為什麼?你看世界上許許多多貧窮的人需要財富,他沒得吃、沒得穿,你的財富累積在那裡,放在銀行,放在保險,這罪過。愈施愈多。他不懂得布施,這很可惜,他那個財富過去生中布施得多,累積的。

❾ 藏族五大教派的創始人

1、寧瑪派(紅教),形成於公元11世紀,是藏傳佛教中最早產生的一個教派,創始人是蓮花生大士。

2、薩迦派(花教),創始於1073年, 該宗派的創立者是昆·貢卻傑布(1034——1102年),因該教派主寺薩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薩迦(藏語意為白土)。

3、噶舉派創始於11世紀,重視密宗學習,而密宗學習又必須通過口耳相傳,故名噶舉(藏語口傳之意)。因該教派創始人瑪爾巴和米拉日巴在修法時都穿白色僧裙,故噶舉派又稱白教。

4、格魯派(黃教),創建於1409年,是15世紀西藏佛教史上的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過程中形成的,也是藏傳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個教派。

5、噶當派本是西藏最早出現的教派。噶當,意為佛的教誨或教誡,即用佛語來教導人們接受佛教道理。它的創始人是仲敦·加唯瓊乃。

(9)藏佛創造者擴展閱讀:

寧瑪派的教法主要為九乘三部。九乘即聲聞、獨覺、菩薩等顯教三乘,事續、行續、瑜伽續等外密三乘,摩訶瑜伽(大瑜伽)、阿魯瑜伽(隨類瑜伽)、阿底瑜伽(最極瑜伽)等內無上三乘。

薩迦派有血統、法統兩支傳承。元代以後,薩迦派內又出現俄爾、貢噶、察爾三個支派。此外,薩迦派的重要寺院還有四川德格的貢欽寺,青海玉樹的結古寺、稱多縣的示藏寺等。

噶舉派主要學說是月稱派中觀見,重密宗,採取口耳相傳的傳授方法,曾融合噶當派教義。修習上,噶舉派注重修身,主修大手印法。大手印有顯密之分。

格魯派的佛教理論繼承阿底夏所傳的龍樹的中觀應成派思想,主張緣起性空。所謂緣起,即待緣而起,也就是說一切法的產生均有原因。

該教派以修習顯宗為主,主張先學顯宗,後學密宗,其教法傳播甚廣,藏傳佛教各教派均受其影響。15世紀格魯派興起,噶當派從此在西藏社會上消失。

閱讀全文

與藏佛創造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