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文怎麼發明出來的
日文是偏旁部首,韓文是拉門,類似於電子表的格子在陽光下顯的總是在變化,靈感來源於此。當有了口語,其實創造一種文字並不是難得事兒,難的是創造簡而易學,符合規律的文字,便於記憶,便於學習,便於傳播。
2. 「是」用韓語怎麼說
1、尊敬語:모르겠습니다
2、一般:몰라요
3、非敬語(對很熟的朋友,或者上對下說):몰라
4、有別人找你問路時,你不知道:저도 잘 몰랐어요.
韓語、朝鮮語,朝鮮半島的原生語言,使用人數7700萬。韓語屬於孤立語系,語法與其他任何語言無相似之處,歷史上曾用漢字標記,並且融入漢語詞彙,1443年世宗大王創造出與韓語高度吻合的韓語文字。
由於韓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據聯合國《2005年世界主要語種、分布、應用力與影響力調查》,韓語國際影響力排名全球第九。
(2)再創造的韓語擴展閱讀:
常用韓語
1、你好! [an nyung ha sei yo]
2、 你好嗎? [e dde kei ji nei xim ni gga]
3、(向走的人) 再見! [an nyung hi ga sei yo]
4、初次見面![ce em beib geid sem ni da]
5、認識您很高興。[dang xi ner ar gei ei e gi bbe yo]
6、我叫……。 [ze nen...yim ni da]
7、 請多關照。 [zar bu tak de lim ni da]
8、(向留下的人) 再見! [an nyung hi gei sei yo]
9、好。[yei]
10、不是。[a ni o]
11、謝謝。 [gam sa ham ni da]
12、對不起。 [mi a nam ni da]
13、沒關系。 [guein can sem ni da]
14、吃飽了,謝謝。 [zar me ged sem ni da]
15、辛苦了。 [su go ha xyed sem ni da]
3. 韓語是怎麼產生的
韓文字是在韓國世宗大王時期(十五世紀)所發明的,以前韓國是中國的籓屬國,所以,在韓國還沒發明韓文字前,雖然講的話是用韓語,但是文字的書寫,幾乎是使用漢字。所以,就變成說的是一套,寫的又是另外一套。
當時只有貴族和知識分子,有受教育的機會,認識漢字,平民幾乎是不識字的。所以,貴族(韓國人稱為兩班)和庶民之間,可以用韓語做口語的溝通,但是若要用文字傳遞訊息,確有著一層隔閡。
在全國貴族和平民之間,產生文化斷層的情況,世宗大王深深感受到擁有自己的文字的重要性,因為擁有屬於他們的文字,韓國的文化才能廣泛的延續下去。但是發明文字,可不是兒戲,是一件蠻浩大的工程。
結果有一天,世宗大王在千秋殿內沈思,看到陽光照射千秋殿門欞上的景象,一格格的門欞,激發了世宗大王創字的靈感,於是世宗大王立刻召集眾多文官學者,一起研究發明出了韓文字,經過時代的演變,慢慢的發展成現在使用的韓文字。這就是為什麼韓文字,會看起來正正方方的原因了。
在一格格四方形的門欞上,你是不是會找到韓文母音,如:
4. 韓語的起源
語言學和人種學的研究已確定韓語屬於中亞的烏拉爾-阿爾泰語系。這個語系還包括土耳語、匈牙利語、芬蘭語、蒙古語、藏語和日語。韓語在語法結構上與日語極為相似。
稱為「Han-gul」的韓語字母,是15世紀在朝鮮王朝(1392一1910)第四代君主世宗國王(1418-1450在位)倡導下,由一批學者創造的。在創造這些簡單的音標以前,韓語是用漢字書寫的,而漢字屬於一個完全不同的語系。學習中國文字太費時間,只有少數有特權的貴族才能掌握它。
韓語字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科學的書寫形式之一。它有10個母音和14個輔音,可能組成許多音節。它既簡單又具系統性和全面性。Han-gul易於學習和印刷,對於韓國文盲少,出版事業發達作出了巨大貢獻。它應用於電腦系統也很容易。
韓語公認為世界上最容易學的語言之一, 這是韓語的起源有直接關系。世宗創韓語的本意就是方便百姓使用(當時用的漢語是文言文,韓國人很難掌握)。這要求韓語必須簡單易學。韓國沒有文盲,甚至沒上過學校的人也不是文盲,因為韓語很容易掌握。
5. 韓文是誰發明的
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國王遣人完成《訓民正音》,創造朝鮮拼音文。以前在朝鮮民族是一直借用漢字來作為紀錄他們語言的文字,因為漢語與朝鮮語屬於兩個不同的語系,漢字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表意文字。
而朝鮮人民與早期的日本借用漢字一樣,只是將漢字記錄語言,漢字並不能完全准確的表達朝鮮語音的含義,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則很難接觸到。
(5)再創造的韓語擴展閱讀:
一、背景
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後來又採用漢字的音和意來記錄朝鮮語,即「吏讀文」。但由於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的影響。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則很難接觸到。
而且結合漢字創制的「吏讀文」有些也不適合朝鮮語的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因而有時很難准確地標記朝鮮語言。因此當時人們非常希望能有一種既適合朝鮮語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又容易學會的文字。
從統治階級來看,為了便於老百姓貫徹自己的統治政策,也有必要發明一種易於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這樣在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的積極倡導下,由鄭麟趾、申叔舟、崔恆、成三問等一批優秀學者。
在多年研究朝鮮語的音韻和漢字形體的基礎上,於1444年創制了由28個字母組成的朝鮮文字。這期間朝鮮學者曾幾十次前來中國明朝進行關於音律學的研究。
二、組字規則
朝鮮文組字的時候以音節為單位,一個音節組成一個朝鮮字,每個字母的排列遵循「從左到右,自上而下」這兩個基本規則。朝鮮語的音節由初聲輔音、中聲母音和終聲輔音三個部分組成。
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有的音節備全了三個部分;有的音節只有初聲輔音和母音,沒有終聲輔音;而有的音節沒有初聲輔音,卻有母音和終聲輔音;更有甚者只有母音。
6. 韓語是什麼時候產生的韓文又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二者怎麼產生的
韓語起源
一般認為是在公元6-9世紀左右高麗語開始大量使用漢字標記(之前無法記錄語言),由於長期和中國文化的接觸,漢字長期為朝鮮民族唯一官方文字。直到20世紀初朝鮮諺文才開始在朝鮮王國的官方民間大量使用。
由於漢字是為標記漢語而創造的文字體系,要標記和漢語完全不同的朝鮮語/韓語則非常不適應。因此從6世紀開始就不斷有人嘗試用漢字來標記韓語。
最後發現用兩種方法來標記。一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漢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義,來標記韓語發音"고"。
第二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漢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書寫韓語單詞。如在新羅時代,使用"水"字來表示韓語單詞"물"。同樣用該方法可標記人名和地名。
用漢字標記韓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沒有停下來,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誓記體表記法和吏讀,鄉札。誓記體表記法是把漢字的排列結合到新羅語的語順。吏讀則是對誓記體表記法進行語法補充,讓文脈更加清楚。
推測吏讀大約在公元7世紀左右形成完整的體系,從高麗開始,朝鮮民族一直使用到19世紀末。但是吏讀主要是吏胥專用的特殊書面語,還用於漢文書籍的翻譯。
韓文起源
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創建訓民正音(即朝鮮諺文),在全國廣泛發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標記韓語方面有著獨創性和科學性。
字母和音素上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如字母「ㄴ」表示舌頭接觸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發音更強,所以在」ㄴ「上面加畫構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據這樣的語音原理創制。
雖然朝鮮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但是在朝鮮國的統治階層兩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漢字。訓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統一直到20世紀才開始大量使用。
(6)再創造的韓語擴展閱讀
韓國通用韓國語。
韓國在19世紀前借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國王遣人完成《訓民正音》,仿照漢字外型創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諺文。由於當時朝鮮上層階級的官員貴族們和正式書籍文本仍然使用漢文,諺文在數世紀間未能成為正式文字。
諺文因多在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朝鮮人群中使用,而被兩班抵制。直到二十世紀初期朝鮮被日本吞並後,諺文方逐步成為主要書寫工具。二戰結束,朝韓分裂後,韓國一度廢除漢字(國語純化運動),但由於拼音文字所產生的諸多不便,後又恢復漢字基礎教育以分辨同音詞彙的不同意義。
韓國的語言中10%左右是朝鮮語固有詞,69%左右是漢語的變音,還有10%是英語的變音,剩下的則是其他語言的變音。韓語與朝鮮語基本相同,但在發音和外來語以及部分語法及單詞的用法上稍有不同,其中在發音和外來語上表現尤為突出。
因為政治原因,朝鮮半島在內戰後南北長期分裂,使得南北語言也出現差異,主要表現在口音和用詞方面。
7. 韓語,幫忙翻譯成中文,謝謝
8. 是的 韓語 怎麼說
예,是的,(好的),(表示肯定語氣)。讀:nei
9. 韓語方法
韓國使用的漢子是中國的繁體字,他們上學時要選修一門外語 很多選中文的但是咱們都用簡體字 所以溝通還是有障礙的。他們以前只有語音沒有文字 世宗大王在14xx年才創造了韓文,那時他們才開始出現和使用自己的文字:한글.
就算為了體現民族特色也不可能與中文一一對應的。只是某些漢字詞與中文發音相似。
真的要認真學的話 要報個班或者報此專業 或者 去滬江韓語、韓國新網 叫幾個志同道合的網友 下載免費的韓語書籍 資料語音 看看視頻增進記憶。你覺得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