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發明指套 幫助世博外賓用筷子 「不會用筷子的外國人戴上我發明的筷子指套,只用兩根手指就能靈活地夾起土豆絲、花生米等難夾的菜。」來自遼寧省鞍山市第二中學八年級15班的初二學生初明明,日前帶著1萬個她發明的指套來到上海,想幫助世博期間在上海的外國人方便使用筷子,品嘗中華美食。 初明明4月底來到上海,想把自己發明的指套捐給世博會,「來上海參觀世博會的外國人那麼多,很多都不會用筷子,何不發明一個能幫外國人使用筷子的指套呢?」上周,記者見到了這個已在當地赫赫有名的「小發明家」,清秀的小姑娘告訴記者,自己半年前就開始關注世博會,「我不能成為志願者服務這次盛會,那就盡我所能為世博會發明點什麼吧。」 應記者之邀,初明明拿著筷子指套模型向記者講解道:她先按照筷子的形狀做出兩個筷子套套在上面,再做兩個用於放入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套,然後用V形彈片分別將兩組筷子套和指套連接在一起,筷子指套基本就做成了。經過多次試驗,她發現,當筷子前端的最大開口呈25度角左右時,筷子指套安裝在角的頂端位置效果最佳,原本不會用筷子的人也能最大夾起約3厘米長短的食物。 記者了解到,初明明今年15歲,是一名遼寧省鞍山市第二中學八年級15班的中學生也是鞍山市鐵東區青少年科學院一名小院士。4月24日,她帶著專門趕制的1萬個指套,想把它捐獻給世博會,但來了以後很遺憾地得知時間已晚,已來不及進世博園區。但是初明明沒有放棄,她和媽媽跑了上海12家有名的涉外酒店,把指套送給了酒店,酒店接到後對初明明贊許有加,表示留下樣品,再和初明明聯系。
B. 因好奇而誕生的發明
幾乎每一項發明都是好奇的結果,人們對鳥類飛翔能力的好奇產生了飛機,對海底的好奇產生了潛艇,對宇宙的好奇產生了各種望遠鏡,對自然現象的好奇產生了萬有引力、電的運用、核能的發展等等。
C. 舉出一些因為「好奇」而誕生的科技發明
蒸汽機
萬有引力定理
其實,世界上的發明大多源於好奇,因為不懂,所以好奇,因為好奇,所以發明。要不發明哪來呢?
D. 牛頓由好奇心而帶來的創造發明
萬有引力
E. 因好奇而產生的發明有哪些
幾乎每一項發明都是好奇的結果,人們對鳥類飛翔能力的好奇產生了飛機,對海底的好奇產生了潛艇,對宇宙的好奇產生了各種望遠鏡,對自然現象的好奇產生了萬有引力、電的運用、核能的發展等等。
F. 科學家因為好奇而引起的創造發明的短篇小故事
小時候 家裡沒錢買不起蠟燭,就點油燈。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並且要經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明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 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 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但這種光線太強,只能安裝在街道或廣場上,普通家庭無法使用。無數科學家為此絞盡腦汁,想製造一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家用電燈。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國發明家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於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從此,這位發明家的名字,就象他發明的電燈一樣,走入了千家萬戶。他,就是被後人贊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
G. 由好奇發展到科技創新的事例
瓦特發明蒸氣機,愛迪生發明電燈
H. 好奇心與發明創造的關系的句子
5. (1) 起點 最初動力 (2) 興趣發現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