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1是創造數

1是創造數

發布時間:2021-06-01 18:17:19

A. 數字1的來歷

數字1屬於阿拉伯數字,是由古代印度人發明的。西方人由於首先接觸到阿拉伯人使用過這些數據,便誤以為是他們發明的,所以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

公元3世紀,古印度的一位科學家巴格達發明了阿拉伯數字。但是最早的計數只有三個。 為了表示數字「 4」,必須將2和2相加,5則是2加2加1,數字3是2加1得來的。後來慢慢才出現 用五個手指手寫表示數字5,用兩只手的十個手指表示數字10。該原理實際上也是是數學計算的基礎。

相同數字元號的數量取決於其與其他數字元號的位置關系。 這開始有了數字位置的概念。 後來,古鯿人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並發明了表示數字的十個符號1、2、3、4、5、6、7、8、9、0。 這成為計數的基礎。

(1)1是創造數擴展閱讀

「1」所代表的人類文化

在以部首檢字法為主的漢文字典中,「一」往往是第一個部首和第一個字。

英文中也以「The Great One」(偉大的一,太一)指代上帝耶和華。

貨幣中的基本面額,如1美元。

在哲學上,尤其是《老子》中,一更加廣泛,一代表萬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就是其中一例。(意思是道是獨一無二的,道產生了一,一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

「1」還可以作為某些常量的單位,如摩爾。

B. 1是誰創造的、、、

1是阿拉伯人創造的,一是中國人創造的,one是拉丁人創造的,它們的含義是相同的,是一切有關數量的基本單位,就是基元

C. 創造規律填數:1,2,4,(),(),(),()。

1,2,4,7,11,16,22.........

D. 數字1到9是哪個國家創造的

古印度數學上創造了從1到9九個數字,在這之後又加上一個0,並提出了數字按位計值的方法。現在我們都把這種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實際上那是阿拉伯人從印度人那裡學過去的。

E. 做早創造數字的是誰

凌石金融:阿拉伯數字1、、3、4、5、6、7、8、9。0是國際上通用的數碼。這種數字的創制並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勞。
阿拉伯數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已經比較進步,並採用了十進位制的計演算法。到吠陀時代(公元前1400-公元前543年),雅利安人已意識到數碼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創造了一些簡單的、不完全的數字。公元前3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各地的寫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羅門式,它的獨到之處就是從1~9每個數都有專用符號,現代數字就是從它們中脫胎而來的。當時,「0」還沒有出現。到了笈多時代(300-500年)才有了「0」,叫「舜若」(shunya),表示方式是一個黑點「●」,後來衍變成「0」。這樣,一套完整的數字便產生了。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國。7-8世紀,隨著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飢似渴地吸取古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其科學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學家、旅行家毛卡訪問阿拉伯帝國阿撥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達,將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曼蘇爾(757-775),曼蘇爾令翻譯成阿拉伯文,取名為《信德欣德》。此書中有大量的數字,因此稱「印度數字」,原意即為「從印度來的」。
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約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數字,並在天文表中運用。他們放棄了自己的28個字母,在實踐中加以修改完善,並毫無保留地把它介紹給西方。9世紀初,花拉子密發表《印度計數演算法》,闡述了印度數字及應用方法。
印度數字取代了冗長笨拙的羅馬數字,在歐洲傳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對,但實踐證明優於羅馬數字。1202年義大利雷俄那多所發行的《計算之書》,標志著歐洲使用印度數字的開始。該書共15章,開章說:「印度九個數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及阿拉伯人稱作sifr(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14世紀時中國的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應用,逐漸為歐洲人所採用。
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人傳來的印度數字,但忘卻了其創始祖,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F. 數字1的來源

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古代印度人創造了阿拉伯數字後,大約到了公元7世紀的時候,這些數字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到13世紀時,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寫出了《算盤書》,在這本書里,他對阿拉伯數字做了詳細的介紹。後來,這些數字又從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只知道這些數字是從阿拉伯地區傳入的,所以便把這些數字叫做阿拉伯數字。以後,這些數字又從歐洲傳到世界各國。

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大約是13到14世紀。由於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籌碼」,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本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才開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推廣使用才有100多年的歷史。阿拉伯數字現在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數字了。

G. 1是怎麼來的

1是先祖在生產生活中創造出來的

H. 1+1是誰創造的

如果是問加號的產生,大致如下:
1489年,德國數學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餘和不足。1514年荷蘭數學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數運算符號。後來又經過法國數學家韋達(Vieta,1540—1603)的宣傳和提倡,才開始普及,到1630年,得到大家的公認。

更早一點的歷史:
公元三世紀,希臘出現了減號「↑」,但仍沒有加法符號。公元六世紀,印度出現了用單詞的縮寫作運算符號。其中減法是在減數上畫一點表示。

如果是問加法的產生(運算符號並不是隨著運算的產生就立即出現的),應該不是一時一人之作,大致情況如下:
如中國至少在商代(約三千年前),已經有加法、減法運算,但同其他幾個文明古國如埃及、希臘和印度一樣,都沒有加法符號,把兩個數字寫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帶分數寫法中仍可以看到這種遺跡。

如果是問數字的產生:
數字的產生比較早,我國在6000~7000年前就可能已經有了(史前時期,無明確文字記載,後世從出土文物中找到類似後來數字的符號),在4000~5000年前就有成型的數字元號,比世界很多國家都早。

關於目前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實際是印度人發明的),可以參見
http://ke..com/view/22218.htm

I. 1+1能夠創造什麼

1+1他創造了事物不斷的積累和遞進,他解釋了萬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萬物都是不斷的加1,才能不斷的進化,從而有了繽紛多彩的世界。

閱讀全文

與1是創造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