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叉車的發展歷史是 怎樣的 啊
叉車
開放分類: 機械、物流設備、搬運機械、倉儲設備
叉車
叉車在企業的物流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運設備中的主力軍。廣泛應用於車站、港口、機場、工廠、倉庫等國民經濟各部門,是機械化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的高效設備。自行式叉車出現於191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叉車得到發展。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製造叉車。特別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部分企業的物料搬運已經脫離了原始的人工搬運,取而代之的是以叉車為主的機械化搬運。因此,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叉車市場的需求量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叉車品牌眾多,車型復雜,加之產品本身技術強並且非常專業,因此車型的選擇、供應商的選擇等是很多選購的企業經常面臨的問題。本文著重從車型選擇、品牌選擇、性能評判標准等方面進行介紹。
一、車型選擇
業需要的車型和配置。
1、車型分類
叉車通常可以分為三大類:內燃叉車、電動叉車和倉儲叉車。
(1)內燃叉車
內燃叉車又分為普通內燃叉車、重型叉車、集裝箱叉車和側面叉車。
① 普通內燃叉車
一般採用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氣或天然氣發動機作為動力,載荷能力 1.2~8.0噸,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3.5~5.0米,考慮到尾氣排放和噪音問題,通常用在室外、車間或其他對尾氣排放和噪音沒有特殊要求的場所。由於 燃料補充方便,因此可實現長時間的連續作業,而且能勝任在惡劣的環境下(如雨天)工作。
② 重型叉車
採用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承載能力 10.0~52.0噸,一般用於貨物較重的碼頭、鋼鐵等行業的戶外作業。
③ 集裝箱叉車
採用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承載能力 8.0~45.0噸,一般分為空箱堆高機、重箱堆高機和集裝箱正面吊。應用於集裝箱搬運,如集裝箱堆場或港口碼頭作業。
④ 側面叉車
採用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承載能力 3.0~6.0噸。在不轉彎的情況下,具有直接從側面叉取貨物的能力,因此主要用來叉取長條型的貨物,如木條、鋼筋等。
(2)電動叉車
以電動機為動力,蓄電池為能源。承載能力 1.0~4.8噸,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3.5~5.0米。由於沒有污染、噪音小,因此廣泛應用於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工況,如醫葯、食品等行業。由於每個電池一般在工作約8小時後需要充電,因此對於多班制的工況需要配備備用電池。
(3)倉儲叉車
倉儲叉車主要是為倉庫內貨物搬運而設計的叉車。除了少數倉儲叉車(如手動托盤叉車)是採用人力驅動的,其他都是以電動機驅動的,因其車體緊湊、移動靈活、自重輕和環保性能好而在倉儲業得到普遍應用。在多班作業時,電機驅動的倉儲叉車需要有備用電池。
①電動托盤搬運叉車
承載能力 1.6~3.0噸,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2.3~2.8米,貨叉提升高度一般在210mm左右,主要用於倉庫內的水平搬運及貨物裝卸。一般有步行式和站駕式兩種操作方式,可根據效率要求選擇。
②電動托盤堆垛叉車
承載能力為 1.0~1.6噸,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2.3~2.8米,在結構上比電動托盤搬運叉車多了門架,貨叉提升高度一般在4.8米內,主要用於倉庫內的貨物堆垛及裝卸。
③ 前移式叉車
承載能力 1.0~2.5噸,門架可以整體前移或縮回,縮回時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2.7~3.2米,提升高度最高可達11米左右,常用於倉庫內中等高度的堆垛、取貨作業。
④ 電動揀選叉車
在某些工況下(如超市的配送中心),不需要整托盤出貨,而是按照訂單揀選多種品種的貨物組成一個托盤,此環節稱為揀選。按照揀選貨物的高度,電動揀選叉車可分為低位揀選叉車(2.5米內)和中高位揀選叉車(最高可達10米)。
承載能力2.0~2.5噸(低位)、1.0~1.2噸(中高位,帶駕駛室提升)。
⑤ 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
通常配備一個三向堆垛頭,叉車不需要轉向,貨叉旋轉就可以實現兩側的貨物堆垛和取貨,通道寬度1.5~2.0米,提升高度可達12米。叉車的駕駛室始終在地面不能提升,考慮到操作視野的限制,主要用於提升高度低於6米的工況。
⑥ 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
與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類似,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也配有一個三向堆垛頭,通道寬度 1.5~2.0米,提升高度可達14.5米。其駕駛室可以提升,駕駛員可以清楚地觀察到任何高度的貨物,也可以進行揀選作業。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在效率 和各種性能都優於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因此該車型已經逐步替代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
⑦ 電動牽引車
牽引車採用電動機驅動,利用其牽引能力(3.0~25噸),後面拉動幾個裝載貨物的小車。經常用於車間內或車間之間大批貨物的運輸,如汽車製造業倉庫向裝配線的運輸、機場的行李運輸。
2、根據工況選擇車型和配置
車型和配置的選擇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作業功能
叉車的基本作業功能分為水平搬運、堆垛 /取貨、裝貨/卸貨、揀選。根據企業所要達到的作業功能可以從上面介紹的車型中初步確定。另外,特殊的作業功能會影響到叉車的具 體配置,如搬運的是紙卷、鐵水等,需要叉車安裝屬具來完成特殊功能。
(2)作業要求
叉車的作業要求包括托盤或貨物規格、提升高度、作業通道寬度、爬坡度等一般要求,同時還需要考慮作業效率(不同的車型其效率不同)、作業習慣(如習慣坐駕還是站駕)等方面的要求。
(3)作業環境
如果企業需要搬運的貨物或倉庫環境對噪音或尾氣排放等環保方面有要求,在選擇車型和配置時應有所考慮。如果 是 在冷庫中或是在有防爆要求的環境中,叉車的配置也應該是冷庫型或防爆型的。仔細考察叉車作業時需要經過的地點,設想可能的問題,例如,出入庫時門高對叉車 是否有影響;進出電梯時,電梯高度和承載對叉車的影響;在樓上作業時,樓面承載是否達到相應要求,等等。
在選型和確定配置時,要向叉車供應商詳細描述工況,並實地勘察,以確保選購的叉車完全符合企業的需要。即使完成以上 步驟 的分析,仍然可能有幾種車型同時都能滿足上述要求。此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 不同的車型,工作效率不同,那麼需要的叉車數量、司機數量也不同,會導致一系列成本發生變化,詳見本文中性能評判部分關於成本的論述。
② 如果叉車在倉庫內作業,不同車型所需的通道寬度不同,提升能力也有差異,由此會帶來倉庫布局的變化,如貨物存儲量的變化。
③ 車型及其數量的變化,會對車隊管理等諸多方面產生影響。
④ 不同車型的市場保有量不同,其售後保障能力也不同,例如: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和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同屬窄通道叉車系列,都可以在很窄的通道內 (1.5~2.0米)完成堆垛、取貨。但是前者駕駛室不能提升,因而操作視野較差,工作效率較低。由於後者能完全覆蓋前者的功能,而且性能更出眾,因此在 歐洲後者的市場銷量比前者超出4~5倍,在中國則達到6倍以上。因此大部分供應商都側重發展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而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只是用在小噸 位、提升高度低(一般在6米以內)的工況下。在市場銷量很少時,其售後服務的工程師數量、工程師經驗、配件庫存水平等服務能力就會相對較弱。
要對以上幾個方面的影響綜合評估後,選擇最合理的方案。
二、品牌選擇
目前國內市場的叉車品牌,從國產到進口有幾十家。
國產品牌:合力、杭州、大連、巨鯨、湖南叉車、台勵福、靖江、柳工、佳力、靖江寶驪、天津叉車、洛陽一拖、上力重工、玉柴叉車、合肥搬易通、湖南衡力等。
進口品牌:林德(德國)、海斯特(美國)、豐田(日本)、永恆力(德國)、 BT(瑞典)、小松(日本)、TCM(日本)、力至優(日本)、尼桑(日本)、現代(韓國)、斗山大宇(韓國)、皇冠(美國)、OM(義大利)、OPK (日本)、日產(日本)、三菱(日本)等。
合資品牌:威士海、如意、諾力。
先初步確定幾個品牌作為考慮的范圍,然後再綜合評估。在初選階段,一般把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初選的標准:
1、品牌的產品質量和信譽;
2、該品牌的售後保障能力如何,在企業所在地或附近有無服務網點;
3、企業已用品牌的產品質量和服務;
4、選擇的品牌需要與企業的定位相一致。
經初選完成後,對各品牌的綜合評估包括品牌、產品質量、價格、服務能力等。
很多企業在選擇品牌時,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如果均為進口品牌的叉車,質量都是差不多的,價格也應該是接近的。實際上這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就像汽車一 樣,進口品牌的汽車很多,不同品牌之間的價格差距也非常大,而性能當然也有差別。此外,叉車是一種工業設備,最大限度地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是企業目標之 一,停工就意味著損失。因此選擇一個售後服務有保障的品牌是至關重要的。中國的叉車市場非常大,因此吸引了很多的國外品牌叉車供應商,但是中國地域遼闊, 要想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專業的服務網路,沒有一定的時間是難以實現的。
三、性能評判標准
在綜合評估時,很多企業由於對叉車專業知識及技術不了解,常常對產品質量無法作出合理的判斷。一般來說,高質量的叉車其優越的性能往往體現在高效率、低成本、高可靠性、人機工效設計好以及服務便利等諸多方面。
1、高效率
高效率並不只意味著高速度(行駛、提升、下降速度),它還意味著操作者在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所需的時間短,並且能在整個工作時間始終保持這個效率。許多因素都可以促使效率提高:
① 速度的高低,如行駛速度、提升和下降速度等;
② 人機工程設計的應用,減少操作動作的次數;
③ 操作的精確性;
④ 人機工程設計的應用,最大限度地減少疲勞;
⑤ 良好的視野;
2、低成本
企業購買和使用叉車時,每年所需花費的總成本包括:
① 采購成本;
② 維護成本;
③ 能耗成本;
④ 人工成本;
采購成本將被平攤到叉車壽命中。因此高價叉車將因其壽命更長而使采購成本降低。
實際的維修費用不僅與維修配件的成本有關,而且與故障率或故障時間有關。因此,一台高品質的叉車,由於其較低的故障率,它的維護成本也更低。
能耗成本將隨不同動力系統的叉車而不同,如電能、柴油、液化石油氣或汽油。
人工成本是隨駕駛員的數量和他們每月總工資變化而不同,駕駛員的數量將會因採用高效率的叉車而減少。
3、高安全性
叉車的安全性設計,應能夠全面保證駕駛員、貨物以及叉車本身的安全。高品質的叉車往往在安全設計方面考慮到每個細節、每個可能性。
4、人機工程
人機工程學是一門廣泛應用於產品設計特別是改善操作環境的科學,目的是通過降低駕駛員疲勞度和增加操作的舒適性等手段,最大限度提高生產效率。
在叉車設計上,人機工程學體現在方方面面:
① 降低駕駛員操作時的疲勞度:獨特的設計能減少駕駛員的操作動作,使操作更省力;
② 舒適性:人性化的設計能夠使駕駛員保持良好的心情,減少操作失誤;
③ 良好的視野:為叉車作業過程提供良好的視野,不僅能提高效率,同時確保駕駛員安全。
5、維護方便
要考慮叉車是否方便維護。所有的零部件應更換方便,故障的確診和排除要快。高品質的叉車的控制系統都已經模塊化,可直接與手提電腦聯接,利用診斷程序來快速地查找故障或修改參數設置(如行駛速度)。
企業在購買叉車前,除了了解叉車的價格和噸位外,還應結合企業的具體工況和發展規劃,綜合考慮叉車廠家的實力、信譽、服務保證等多方面因素之後作出采 購決定。有實力的叉車供應商除了能提供可靠的售後服務外,其銷售人員應該具備專業知識,能夠幫助客戶完成車型及配置選擇階段的工作。
CPCD應該是一代叉車型號代碼,就好像現在FD/FG一樣,第一個C應該是國產代碼,後面的應該是代表它是內燃機或者是電瓶一類的。CPCD是一般的叉車。C:叉車;P:平衡重;C:柴油機;D:噸位。還有側叉它的代號CCCD等等,還有一些特殊叉車有其自身的代號。
關鍵參數有:
1.載重量;
2.發動機品牌型號;
3.電控品牌型號;
4.幾級門架;
5.側移器;
6.實心胎,充氣胎;
目前世界上的大品牌,德國林德最大.合力在中國品牌中最強.
② 手拉叉車什麼牌子的好
手動叉車是一種高起升裝卸和短距離運輸兩用車,由於不產生火花和電磁場。特別適用於汽車裝卸及車間、倉庫、碼頭、車站、貨場等地的易燃、易爆和禁火物品的裝卸運輸。該產品具有升降平衡、轉動靈活、操作方便等特點。
③ 世界上第一台叉車是由誰發明的
叉車的歷史
物料搬運機械主要是在企業 ( 包括碼頭、料場、礦山和商業貨倉等 ) 內部進行物料裝卸、運輸、升降、堆垛和儲存的機械設備。一般包括起重機械、輸送機、裝卸機械、搬運車輛和倉儲設備等;習慣上不包括汽車、鐵路車輛、飛機和船舶等交通運輸工具,以及輸送氣體和液體的管道。
物料搬運機械的應用在生產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主要因為物料搬運的量十分巨大,有些鋼鐵聯合企業,每生產一噸鋼材,需要搬運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成品和廢料等的總量常達 50 噸以上 ;另外物料搬運所需的費用高,工業國家用於物料搬運的費用常占產品成本的 25 %左右;物料搬運佔用勞動力多,在機械化程度不高的企業里,搬運工人常占工人總數的 15 %以上 ;在人力搬運不能承擔的重物和在高溫或有放射性物質的區域作業時,必須利用機械進行搬運。因此,在生產中應對物料搬運系統給予足夠的重視,並盡量採用先進適用的物料搬運機械,以減輕勞動強度、減少產品損傷、保護工人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使用一些簡易輕小的物料搬運機械,如各種手推車等。人類最初靠手搬、背負、肩挑來搬運物料,以後逐漸利用畜力,並創造了杠桿、轆轤、滑輪和手推車等簡單機械。
現代的物料搬運機械開始於 19 世紀。 19 世紀 30 年代前後,出現了蒸汽機驅動的起重機械和輸送機; 19 世紀末期,由於內燃機的應用,物料搬運機械獲得迅速發展; 1917 年,出現了既能起升又能搬運的叉車 70 年代出現的計算機控制物料搬運機械繫統,使物料搬運進入高度自動化作業階段。
物料搬運機械按功能大致可分為起重機械、輸送機、裝卸機械、搬運車輛和倉儲設備等五類。一般說來,起重機械用於升降和搬運,但搬運距離較短,它的機構作間歇式運動 ;輸送機可連續輸送物料,搬運路線一般固定不變,大多用來輸送散狀物料;裝卸機械能自行取物並裝卸物料。搬運車輛可靈活安排搬運路線,經濟運輸距離較長,可在室內或室外作業,具有行駛車輪 ;倉儲設備是在倉庫中完成堆、取、儲存物料的裝置,包括料倉裝置、高架倉庫和給料機等。隨著工業的發展,許多機械具有多種功能和用途,例如叉車是搬運車輛,可用以裝卸,也可起升重物。
物料搬運機械是為生產服務的,它的設計和選型應當服從生產過程的需要,但是新型物料搬運機械的創制也常導致生產工藝的變革和改進。例如,斗輪堆取料機的出現,形成了以斗輪堆取料機為心臟、帶式輸送機為血管、電子計算機為神經中樞的自動化大型散料場的搬運系統 ,從而改變了港口、礦山和火電廠等的散料場的布局;用叉車代替橋式起重機進行搬運作業的車間,能簡化廠房結構、降低基建費用。
20 世紀後半期,單元化運輸得到很大發展,集裝箱的標准化和聯運的推廣,使水、陸運輸的裝卸工作簡化,並引起車站、港口的布局和鐵路車輛、輪船結構的改變。
物料搬運機械可將上道工序的半成品直接、自動地轉送到下道工序,將上下許多道工序聯成一個系統,形成有節奏的生產;還可以在搬運過程中同時對物料進行清洗、烘乾、塗漆、分揀、儲存、檢驗和計量等,從而能減少裝卸次數、縮短生產周期和節約設備投資。
在許多生產和作業流程中,物料搬運機械已經不是單獨作業的機械,而是整個流程不可分割的一環。在研究和選用物料搬運機械時,不僅應了解物料的特性、搬運的目的和要求 ,以及作業時對環境是否受干擾和污染,還必須結合整個生產或作業流程來考慮,使搬運機械與其前、後的各種機械密切聯系成為一個系統,以減少裝卸環節,增加經濟效益。
④ 第一台電動叉車是誰製造的
「小」日本你也知道說什麼不能全信
1917年 美國人CLARK發明世界上第一台叉車,同時此人在42年發明第一台電動叉車
更多一手叉車資訊直接網路東晟智科即可
⑤ 叉車是誰發明的
美國「克拉克」 叉車發明者 自1917年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物流叉車, 美國「克拉克」 在其90年的歷史中生產了100多萬台叉車。
希望採納
⑥ 手拉電動叉車是如何升降原理的
你說的應該是施盾半電動堆高車,也就是電動液壓升降,手推行走
⑦ 在地上把紙托起來的手拉液壓叉車
是這種嗎?以上圖片由廣東肇慶市諾力叉車經營部提供。
⑧ 世界第一台叉車是哪能個國家發明的
1917年 美國人CLARK發明世界上第一台叉車
⑨ 叉車是誰發明的
叉車的歷史 物料搬運機械主要是在企業 ( 包括碼頭、料場、礦山和商業貨倉等 ) 內部進行物料裝卸、運輸、升降、堆垛和儲存的機械設備。一般包括起重機械、輸送機、裝卸機械、搬運車輛和倉儲設備等;習慣上不包括汽車、鐵路車輛、飛機和船舶等交通運輸工具,以及輸送氣體和液體的管道。 物料搬運機械的應用在生產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主要因為物料搬運的量十分巨大,有些鋼鐵聯合企業,每生產一噸鋼材,需要搬運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成品和廢料等的總量常達 50 噸以上 ;另外物料搬運所需的費用高,工業國家用於物料搬運的費用常占產品成本的 25 %左右;物料搬運佔用勞動力多,在機械化程度不高的企業里,搬運工人常占工人總數的 15 %以上 ;在人力搬運不能承擔的重物和在高溫或有放射性物質的區域作業時,必須利用機械進行搬運。因此,在生產中應對物料搬運系統給予足夠的重視,並盡量採用先進適用的物料搬運機械,以減輕勞動強度、減少產品損傷、保護工人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使用一些簡易輕小的物料搬運機械,如各種手推車等。人類最初靠手搬、背負、肩挑來搬運物料,以後逐漸利用畜力,並創造了杠桿、轆轤、滑輪和手推車等簡單機械。 現代的物料搬運機械開始於 19 世紀。 19 世紀 30 年代前後,出現了蒸汽機驅動的起重機械和輸送機; 19 世紀末期,由於內燃機的應用,物料搬運機械獲得迅速發展; 1917 年,出現了既能起升又能搬運的叉車 70 年代出現的計算機控制物料搬運機械繫統,使物料搬運進入高度自動化作業階段。 物料搬運機械按功能大致可分為起重機械、輸送機、裝卸機械、搬運車輛和倉儲設備等五類。一般說來,起重機械用於升降和搬運,但搬運距離較短,它的機構作間歇式運動 ;輸送機可連續輸送物料,搬運路線一般固定不變,大多用來輸送散狀物料;裝卸機械能自行取物並裝卸物料。搬運車輛可靈活安排搬運路線,經濟運輸距離較長,可在室內或室外作業,具有行駛車輪 ;倉儲設備是在倉庫中完成堆、取、儲存物料的裝置,包括料倉裝置、高架倉庫和給料機等。隨著工業的發展,許多機械具有多種功能和用途,例如叉車是搬運車輛,可用以裝卸,也可起升重物。 物料搬運機械是為生產服務的,它的設計和選型應當服從生產過程的需要,但是新型物料搬運機械的創制也常導致生產工藝的變革和改進。例如,斗輪堆取料機的出現,形成了以斗輪堆取料機為心臟、帶式輸送機為血管、電子計算機為神經中樞的自動化大型散料場的搬運系統 ,從而改變了港口、礦山和火電廠等的散料場的布局;用叉車代替橋式起重機進行搬運作業的車間,能簡化廠房結構、降低基建費用。 20 世紀後半期,單元化運輸得到很大發展,集裝箱的標准化和聯運的推廣,使水、陸運輸的裝卸工作簡化,並引起車站、港口的布局和鐵路車輛、輪船結構的改變。 物料搬運機械可將上道工序的半成品直接、自動地轉送到下道工序,將上下許多道工序聯成一個系統,形成有節奏的生產;還可以在搬運過程中同時對物料進行清洗、烘乾、塗漆、分揀、儲存、檢驗和計量等,從而能減少裝卸次數、縮短生產周期和節約設備投資。 在許多生產和作業流程中,物料搬運機械已經不是單獨作業的機械,而是整個流程不可分割的一環。在研究和選用物料搬運機械時,不僅應了解物料的特性、搬運的目的和要求 ,以及作業時對環境是否受干擾和污染,還必須結合整個生產或作業流程來考慮,使搬運機械與其前、後的各種機械密切聯系成為一個系統,以減少裝卸環節,增加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