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視遙控怎麼發明
發明電視遙控器的,是美國Zenith電子集團的工程師阿德勒和波利,兩人亦因此共同獲得艾美獎。
遙控器主要由形成遙控信號的微處理器晶元、晶體振盪器、放大晶體管、紅外發光二極體以及鍵盤矩陣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1、微處理器晶元IC1內部的振盪器通過2、3腳與外部的振盪晶體X組成一個高頻振盪器,產生高頻振盪信號(480kHz)。此信號送入定時信號發生器後產生40KHz的正弦信號和定時脈沖信號。正弦信號送入編碼調制器作為載波信號;定時脈沖信號送制掃信號發生器、鍵控輸入編碼器和指令編碼器作為這些電路的時間標准信號。
2、 IC1內部的掃描信號發生器產生五中不同時間的掃描脈沖信號,由5~9腳輸出送至鍵盤矩陣電路。當按下某一鍵時,相應於該功能按鍵的控制信號分別由10~14腳輸入到鍵控編碼器,輸出相應功能的數碼信號。然後由指編碼器輸出指令碼信號,經過調制器調制在載波信號上,形成包含有功能信息的高頻脈沖串,由17腳輸出經過晶體管BG放大,推動紅外線發光二極體D發射出脈沖調制信號。
❷ 是誰第一個發明遙控器
到底是誰發明出第一個遙控器已不可考。但最早的遙控器之一,是一個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的發明家(他曾經為愛迪生工作,同樣被譽為天才發明家)在1898年時開發出來的(美國專利613809號),叫做「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Moving Vehicle or Vehicles」。
最早用來控制電視的遙控器是美國增你智(Zenith)電器公司(這家公司現在被LG收購了),在1950年代發展出來的。它一開始僅能以有線方式連結電視。1955年,終於由該公司工程師尤金·波利(Eugene Polley)(1915-2012)首次發展出以光束控制,稱為「Flashmatic」的無線遙控裝置,他也因此項發明被尊為電視遙控器之父。
這種裝置雖然可切換電視頻道、調整音量,但接收器常無法分辨光束是否是從遙控器而來,而且也必須完全對准才可控制。至1956年羅伯·愛德勒(Robert Adler)(1913-2007)改良開發出另一款稱為「Zenith Space Command」的遙控器,這也是第一個現代的無線遙控裝置,它則利用超聲波來調頻道和音量,每個按鍵發出的頻率不一樣,但這種裝置也可能會被一般的超聲波所干擾,而且有些人及動物(如狗)聽得到遙控器發出的聲音。
1980年代,發送和接收紅外線的半導體裝置開發出來時,就慢慢取代了超聲波控制裝置。即使其他的無線傳輸方式(如藍牙)持續被開發出來,這種科技直到現在還持續廣泛被使用。
❸ 電視遙控器的歷史
1950年 首款有線/無線遙控器誕生
全球首款無線電視遙控器
直到1950年,有線遙控器的這個設想終於成為了現實。美國一家名為Zenith的電器公司(後被LG收購),開發了第一款電視遙控器,這時候的產品為有線遙控器。然後時間到了1955年,還是前面說到的這同一家公司,發明了一種被稱為「Flashmatic」的無線遙控裝置。但這種裝置無法分辨光束是否是從遙控器而來,而且也必需對准才可以控制,因為操作上不好控制,因此並沒有被市場認可並流行開來。
1956年 超聲波遙控器誕生
超聲波遙控上僅有簡單的音量靜音、頻道增加、頻道減小和開關等四個按鍵
1956年,羅伯·愛德勒(Robert Adler)開發出稱為「Zenith Space Command」,它是利用超聲波來調頻道和音量,並且每個按鍵發出的頻率不一樣,但這種裝置也可能會被一般的超聲波所干擾,如動物發出的叫聲或者其他人聽不到的超聲波,所以使用上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
1961年 真正意義上的無線遙控器
真正意義上具有多種功能調節的無線遙控器。
前面說到的遙控器,只能調節音量和開關機,功能上非常匱乏,直到1961年,多功能遙控器的設想終於成為了現實。來自於美國的RCA Victor公司生產出了全球第一款無線遙控器,這款無線遙控器雖然外觀上比較雷人,厚得像個板磚一樣。但是在功能方面,絕不輸給後來的一些老遙控器產品,像常用的切換頻道、聲音大小調整、以及色彩、亮度等調節功能都具備,可以說是如今遙控器的鼻祖了。 電視機遙控器發展簡史表 年代電視遙控器發展階段1950年首款有線遙控器誕生1956年超聲波遙控器誕生1961年真正意義的全能無線遙控器誕生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80年以來,遙控器的近代發展歷史,這時候的遙控器,已經接近的現代風格的產品,也是大家接觸的最多的遙控器。
1980年,低成本,造就了紅外遙控器的普及。
1980年,發送和接收紅外線的半導體裝置開發出來時,紅外遙控器就慢慢取代了超聲波控制遙控器。此後,紅外遙控器就誕生了。紅外線遙控是利用近紅外光傳送遙控指令的,波長為0.76um~1.5um。用近紅外作為遙控光源,是因為目前紅外發射器件(紅外發光管)與紅外接收器件(光敏二極體、三極體及光電池)的發光與受光峰值波長一般為0.8um~0.94um,在近紅外光波段內,二者的光譜正好重合,能夠很好地匹配,可以獲得較高的傳輸效率及較高的可靠性。紅外遙控器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製造成本極低,被廣泛的使用至今。
不過在後來的逐漸使用中,人們也慢慢發現,傳統的紅外遙控器有很多缺點。比如隨著電視屏幕逐漸增大,但是紅外接收窗口卻越來越小,一些新型的室內燈光設備,以及電視的安裝方式不同,也都會對遙控器的紅外接收窗操作造成干擾。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為家電行業的巨頭,日本索尼公司終於有所行動了。
2007年,索尼發布RF射頻遙控器。
2007年,索尼率先在其BRAVIA系列中開始採用新型的RF射頻遙控器,預示著未來進入RF射頻遙控器領域的無線通信標准。RF射頻遙控器改變的並不是只是物理層介質,是以物理層的變更為開端,遙控器的形狀、按鈕種類、控制對象的種類等各個方面都可能發生改變。
索尼電視發布了全球首款RF射頻遙控器,當時的索尼電視當時附送了兩款不同的遙控器,左圖為RF射頻新款,右圖為紅外老款。
因此我們也看到,遙控器的形狀也從從傳統的棒形改為了扁平的長方形。紅外線遙控器之所以大多為細長形,那是因為紅外線需要指向電視所在的方向。而RF射頻遙控器利用的是直向傳播性較小的電波,基本上不需要指向電視。因此,目前絕大多數電視廠商,都採用了主流的RF射頻遙控器技術。
❹ 遙控器是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具體的歷史是怎樣的
到底是誰發明出第一個遙控器已不可考。但最早的遙控器之一,是一個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的發明家(他曾經為愛迪生工作,同樣被譽為天才發明家)在1898年時開發出來的。
❺ 遙控器最早誰發明的
也許大多數人沒聽說過尤金·波利這個名字,但大多數人生活中常用的遙控器就是他最早發明的。
波利1915年11月29日出生於美國芝加哥,由母親一手帶大。1935年,為幫母親分擔大蕭條時期的經濟壓力,他在當時的齊尼思電子設備公司找到一份工作。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電視逐漸在美國流行。那時,換台成了困擾不少人的麻煩事。每次換台時,人們都得離開椅子,走到電視前,用手轉動旋鈕或按按鍵。
1950年,齊尼思公司推出一款名為「懶骨頭」的產品。這款產品其實就是把一根繩子與電視旋鈕連接起來,讓人們不必起身就能換台。但是不少人用過後發現,電視上系一根繩子會造成安全隱患,使用時的姿勢也頗為不雅。
齊尼思公司創始人要求公司員工集思廣益,製造出更好的產品。此時,波利設計的無線遙控裝置應運而生。
當時被視作奢侈品
1955年,波利設計的無線遙控器上市。
這種遙控器利用光線,向位於電視機四角的接收器傳送信號。四角的功能各不相同,有的負責換台,有的負責音量,還有的負責開關電視。
❻ 電視遙控器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1990年
❼ 電視遙控器是誰發明的
美國Zenith電子集團的工程師阿德勒和波利 。尤金·波利今年5月20日去世了,如果是一個的話就他。
❽ 遙控器是怎樣發明的
遙控器是為懶人設計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世界上第一個遙控器的名字就叫「懶骨頭」,不過那時候的遙控器可不是無線的,而是拖著一根長長的難看的尾巴。直到1955年,這個尾巴才去掉,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遙控器。發明者是美國Zenith電子集團的工程師阿德勒和波利,兩人亦因此共同獲得艾美獎。阿德勒曾經回憶說當年收到公司指示,與數十名工程師一起商討如何能令觀眾不用離開座位就可以轉換電視頻道。據說,公司下達這個指示是因為英國女王陛下的請求。
如今的遙控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里,空調、音響、汽車……凡是需要人伸手才能完成的功能,如今只需手指輕輕一點,無不說明科技對人生活的影響。
❾ 電視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電視發明來由】
電視不是哪一個人的發明創造。它是一大群位於不同歷史時期和國度的人們的共同結晶。早在十九世紀時,人們就開始討論和探索將圖像轉變成電子信號的方法。在1900年,「television"一詞就已經出現。
人們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蘇格蘭人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在倫敦的一次實驗中「掃描」出木偶的圖像看作是電視誕生的標志,他被稱做「電視之父」。但是,這種看法是有爭議的。因為,也是在那一年,美國人斯福羅金(Vladimir Zworykin)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向他的老闆展示了他的電視系統。
盡管時間相同,但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與斯福羅金(Vladimir Zworykin)的電視系統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史上將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的電視系統稱做機械式電視,而斯福羅金的系統則被稱為電子式電視。這種差別主要是因為傳輸和接收原理的不同。
電視的發展紛繁復雜。幾乎是同一個時期有許多人在做同樣的研究。
美國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到1953年設定全美彩電標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電視機。
【電視的發展】
1883年聖誕節
德國電氣工程師尼普柯夫用他發明的「尼普柯夫圓盤」使用機械掃描方法,作了首次發射圖像的實驗。每幅畫面有24行線,且圖像相當模糊。
1908年
英國肯培爾.斯文頓、俄國羅申克無提出電子掃描原理,奠定了近代電技術的理論基礎。
1923年
美籍蘇聯人茲瓦里金發明靜電積貯式攝像管。年發明電子掃書描式顯像管,這是近代電視攝像術的先驅。
1925年
英國約翰.洛奇.貝爾德,根據「尼普科夫圓盤」進行了新的研究工作,發明機械掃描式電視攝像機和接收機。當時畫面解析度僅30行線,掃描器每秒只能5次掃過掃描區,畫面本身僅2英寸高,一英寸寬。在倫敦一家大商店向公眾作了表演。
1926年
貝爾德向英國報界作了一次播發和接收電視的表演。
1927——1929年
貝爾德通過電話電纜首次進行機電式電視試播;首次短波電視試驗;英國廣播公司開始長期連續播發電視節目。
1930年
實現電視圖像和聲音同時發播。
1931年
首次把影片搬上電視銀幕。 ——人們在倫敦通過電視欣賞了英國著名的地方賽馬會實況轉播。 ——美國發明了每秒種可以映出25幅圖像的電子管電視裝置。
1936年
英國廣播公司採用貝爾德機電式電視廣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較高清晰度,步入實用階段的電視圖像。
1939年
美國無線電公司開始播送全電子式電視。瑞士菲普發明第一台黑白電視投影機 。
1940年
美國古爾馬研製出機電式彩色電視系統。
1949年12月17日
開通使用第一條敷設在英國倫敦與蘇登.可爾菲爾特之間的電視電纜。
1951年
美國H.洛發明三槍蔭罩式彩色顯像管,洛倫期發明單槍式彩色顯像管。
1954年
美國得克薩期儀器公司研製出第一台全晶體管電視接收機。
1966年
美國無線電公司研製出集成電路電視機。3年後又生產出具有電子調詣裝置的彩色電視接收機。
1972年
日本研製出彩色電視投影機。
1973年
數字技術用於電視廣播,實驗證明數字電視可用於衛星通信。
1976年
英國完成「電視文庫」系統的研究,用戶可以直接用電視機檢查新聞,書報或雜志。
1977年
英國研製出第一批攜帶式電視機。
1979年
世上第一個「有線電視」在倫敦開通。它是英國郵政局發明的。它能將計算機里的信息通過普通電話線傳送出去並顯示在用戶電視機屏幕上。
1981年
日本索尼公司研製出袖珍黑白電視機,液晶屏幕僅2.5英寸,由電池供電。
1984年
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電視」。該系統的畫面寬3.6米,高4.62米,相當於210英寸,可放置在大型卡車上,在大街和廣場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統中採用了松下獨家研製的「高輝度彩色發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鮮艷,明亮的圖像。
1985年3月17日
在日本舉行的築波科學萬國博覽會上,索尼公司建造的超大屏幕彩色電視牆亮相。它位於中央廣場上,長40米、高25米,面積達1000平方米,整個建築有14層樓房那麼高。相當一台1857英寸彩電。超大屏幕由36塊大型發光屏組成,每塊重1噸,厚1.8米 4行9作品共有45萬個彩色發光元件。通過其頂部安裝的攝像機,可以隨時顯示會場上的各種活動,並播放索尼公司的各種廣告性錄像。
1985年
英國電信公司(BT)推出綜合數字通信網路。它向用戶提供話音、快速傳送圖表 、傳真、慢掃描電視終端等。
1991年11月25日
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電視開始試播:其掃描線為1125條,比目前的525條多出一倍,圖像質量提高了100%;畫面縱橫比改傳統的9:12為9:16,增強了觀賞者的現場感;平機視角從10度擴展到30度,映圖更有深度感;電視面像「畫素」從28萬個增加 為127萬個單位面積畫面的信息量一舉提高了近4倍……因此,觀看高清晰度電視的距離不是過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採用4聲道高保真立體聲,富有感染力。
1995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電視接收機(即手掌式彩電),只有手掌一樣大小 ,重量為280克。具有揚聲器,也有耳機插孔,液晶顯示屏約5.5厘米,畫面看來雖小,但圖像清晰,其最明顯的特點是:以人的身體作天線來取得收視效果,看電視時將兩根引線套在脖子上,就能取得室外天線般的效果。
1996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場「壁掛」式電視:其長度60厘米、寬38厘米,而厚度只有3.7厘米,重量僅1.7千克,猶如一幅壁畫。
1958年9月2日
我國開始播送黑白電視,並建立了相應的電視工業。
1973年
開始試播彩色電視。
【中國電視製造業發展史】
1958年,我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北京牌14英寸黑白電視機在天津712廠誕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在同一地點誕生,從此拉開了中國彩電生產的序幕。
1978年,國家批准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定點在原上海電視機廠即現在的上廣電集團。1982年10月份竣工投產。不久,國內第一個彩管廠咸陽彩虹廠成立。這期間我國彩電業迅速升溫,並很快形成規模,全國引進大大小小彩電生產線100多條,並涌現熊貓、金星、牡丹、飛躍等一大批國產品牌。
1985年,中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663萬台,超過了美國,僅次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電視機生產大國。但由於我國電視機市場受結構、價格、消費能力等條件的限制,電視機普及率還很低,城鄉每百戶擁有電視機量分別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934萬台,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
1985-1993年,中國彩電市場實現了大規模從黑白電視替換到彩色電視的升級換代。
1993年,TCL在上半年就開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電,29英寸彩電的市場價格在6000元左右,到年底已經售出10多萬台。
1996年3月,長虹向全國發布了第一次大規模降價的宣言——降低彩電價格8%至18%,兩個月後,康佳隨後跟進,打響了彩電業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價格戰。當年4月,長虹的銷售額躍居市場第一,國產品牌通過價格戰將國外品牌大量的市場份額奪在了手中。這場降價戰後來也導致整個中國彩電業的大洗牌,幾十家彩電生產廠商從此退出。
1999年,消費級等離子彩電出現在國內商場。當時40英寸等離子彩電的價格在十幾萬元。
2001年,中國彩電業大面積虧損,康佳、廈華、高路華虧損,長虹每股贏利只有1分錢,這種局面直到2002年才通過技術提升得以扭轉。
2002年,長虹宣布研製成功了中國首台屏幕最大的液晶電視。其屏幕尺寸大大突破22英寸的傳統業界極限,屏幕尺寸達到了30英寸,當時被譽為「中國第一屏」。
2002年,TCL發動等離子電視「普及風暴」,開啟了等離子電視走向消費者家庭的大門。海信隨即跟進。
2003年4月,倪潤峰掀起背投普及計劃,背投電視最高降幅達40%。
2004年,美國開始對中國彩電實施反傾銷,導致中國彩電無法直接進入美國市場。
2004年,中國彩電總銷量是3500萬台,其中平板電視銷量不過區區40萬台,占整個彩電產品的1.14%。
2004年10月開始,平板電視在國內幾個主要大城市市場的銷售額首次超過了傳統CRT(模擬)彩電。
2005年上半年,我國平板彩電的銷售量達到72.5萬台,同比增長260%;城市家庭液晶電視擁有率達到了3.56%,等離子電視擁有率也達到了2.81%。
【電視的現狀】
現在,電視正在進行著一場革命。電視技術的現狀:當前電視技術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數字化。首先是節目製作數字化。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英國廣播公司 (BBC)率先在全球建立起了「哥倫布」系統。這個系統使得BBC的電視節目儲存、編輯、播出全面實現數字化,即非 磁帶化,從而極大地提高了BBC的工作效率,節省了製作成本。另外,現在的電視機構正在逐漸淘汰傳統的模擬攝像機和錄像帶,取而代之的是數字攝像機和各種新興的記錄載體。這個變革大大改善了圖像的質量。其次,傳輸技術也多元化起來。除了傳統的無線 微波傳輸外,現在還有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等傳輸方式。這些新興的傳輸方式有效地減輕了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衰減 現象,保證了較好的接收質量。最後是接收技術的數字化變革。聲畫質量的提高和雙向互動是數字化廣泛推廣帶來的兩個最大的好處。
電視機的現狀。現在的大多數人用的電視機體積比起十年前來並沒有小多少。因為顯像管技術依然是現在最常用的顯示技術。這種技術最大的缺點是屏幕的大小與體積成正比。而34英寸是這種技術所能夠達到的最大極限。這顯然與人們的需求背道而馳。於是,更多的顯示技術涌現出來。例如 背投電視、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等。與此同時,伴隨著電視製作和傳輸技術的數字化,接收裝置的數字化也成為了必然。數字電視的顯示效果更好,功能也更多,甚至已經可以實現初步的雙向互動。電視機的另一個趨勢是智能化趨勢,即與其他電器的結合,特別是與電腦的結合。這將使得電視更加「聰明」,具有更多的功能,從而突破電視的傳統含義。
電視傳媒發展飛速,讓人應不暇接,更加迷惑。電視傳媒的兩極化嚴重,知名的,諸如BBC、CNN等幾家電視機構握有強大的話語權,專業化程度加強,面對的受眾面更加狹窄。
【電視的前景】
電視節目製作的前進方向有兩個。一個是更加的真實化。即更加真實地還原事件本身。例如,CNN在新聞事件中大量的直播運用就是其中的一種體現。另一個是更加的戲劇化,例如,與CNN相對的FOX NEWS在其節目中就用大量戲劇化的語言來「渲染」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當然,上述的這兩個方向只是兩種不同的節目製作方向,是歷來有之。只是近來特徵更為突出。而此外的現象還有,節目窄播化、頻道專業化等。
同時,在技術越來越先進的今天,電視作為一種工具正在更多地被國家所使用。因為,現在的國家實力已不僅僅限於經濟、軍事等這些傳統的「硬」實力的范疇。文化等軟實力同樣也要被考慮。因而,電視被認為是提升一個國家軟實力的很好工具。目前,這種趨勢正在愈演愈烈。
電視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文化。其文化層面當面臨著其他新興媒體(如網路)等的挑戰時,影響力必然會像以前的電影、戲劇一樣有所下降。但是,電視作為一種技術將會有很大的發展。電視這種技術在未來將更加廣泛地與其他技術結合,從而充分地方便人們的生活。例如,最近電視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結合就使得手機電視的提供率先在挪威成為了可能。而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幾年前將電視技術和互聯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其核心網站BBCi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影象資料庫,使其在互動能力上走在了世界媒體的前列。
[編輯本段]【電視分類】
從使用效果和外形來粗分為4大類:平板電視(等離子、液晶和一部分超薄壁掛式DLP背投)、CRT顯像管電視(純平CRT、超平CRT、超薄CRT等)、背投電視(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投影電視。
1、平板電視:主要的優點是相當薄,可以掛在牆壁上觀看,而且它們的顯示屏可以做到很大(目前市場上等離子可以達到60英寸以上,液晶可以達到47英寸以上)。不過其缺點就是可視角度、反應速度等受到一定限制,而且價格極貴。
2、CRT顯像管電視(這里只說數字高清):主要優點就是各個方面都很優秀(亮度、對比度都很高,可視角度大、反應速度快,色彩還原也很好),但是它的屏幕最大也就是34英寸左右而已,並且很厚很笨重,還費電。不過相比之下價格很便宜。
3、背投(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傳統CRT背投已經不太吃香了,市場被數字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搶得所剩無幾。DLP光顯背投目前比較吃香,因為它可以說是真正的數字電視,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屏幕大了、個頭小了(其成像原理我們說過很多遍,歡迎來信報網站尋找答案),目前是最吃香的一種。液晶背投由於發熱量高,燈泡壽命短等問題稍顯遜色。
4、投影電視:其實就是我們在公司會議室裡面看到的那種投影儀的民用版,通常裝在家裡可以用來看電影。
[編輯本段]【保養維護】
1、當機內發生異常聲音或氣味時,請立即關閉電源並拔掉插頭,經確認為異常時,不要繼續使用,應請專業人員檢修。
2、如外出時間較長或長時間不看電視,一定要把電視機關閉,拔掉電源插頭,雷雨季節時還應斷開機器與天線的連接。
3、雷雨時不能收看電視。在雷雨未到之前就要拔掉電源插頭和天線,以防雷擊。按國家「三包」規定,雷擊機屬非免費保修機范圍。
4、不要在電視機罩上放置易燃易炸物,蠟燭、電爐、燈泡等均不能放在機器上和靠近機器的地方,避免機器出現意外。
5、小心液體、金屬進入電視機體內。如有液體、金屬掉入機內,一定不能再開機使用,應盡快請專業人員處理。
6、不能用化學試劑擦拭機器。溶劑可能會使機殼變質,以及損壞其塗 漆面。如有灰塵污垢,應在關掉電視機十分鍾後用濕布擰干後 擦拭,熒光屏可用干凈軟布擦拭。
7、防塵的熒光屏千萬不能擦拭。防塵的熒光屏會自動防止灰塵沾染,若略有灰塵、污垢,可用軟絲綢輕輕地撣幾下,千萬不能擦拭。
【電視機的保養】
1、 經常調整一下節目的位置,避免頻道按鍵開關過早損壞。
2、不要用力拔插線插頭,防止機內高頻頭或線路損壞。
3、 少用遙控器開關機,關機要關總電源。
4、雷雨天天氣不但要拔掉天線插頭,還要拔掉電源插頭,防止雷擊。
5、注意磁場的影響,防止電視機被磁化。
6、放平您的電視機,防止機內線路板變形損壞。
7、注意電視機的散熱,防止元器件過熱損壞。
8、注意消除一些使用上的隱患,避免金屬異物掉入電視機,例如針、曲別針、小釘子、硬幣。
9、避免水進入機內,電視機要遠離水盆、花盆、茶杯、水暖等物品。
10、燒煤的家庭要注意煤煙對電視機的腐蝕。
11、遙控器要用透明塑料袋包好,並防止拋落地上。
二、液晶電視機的日常保養
在液晶電視機中,唯一的一個逐漸消耗的零件就是顯示器的背景照明燈。長期使用以後,會發現屏幕變得暗淡或者乾脆就不亮了,在這兩種情況下,只要更換背景照明燈就可以使液晶電視機起死回生,變得和新的一樣。
1、避免屏幕內部燒壞
記住,CRT電視機能夠因為長期工作而燒壞,對於液晶電視機也如此。所以一定要記住,如果在不用的時候,一定要關閉液晶電視機,否則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內部燒壞或者老化。這種損壞一旦發生就是永久性的,無法挽回。所以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如果長時間地連續顯示一種固定的內容,就有可能導致某些液晶電視機像素過熱,進而造成內部燒壞。
2、保持環境的濕度
不要讓任何具有濕氣性質的東西進入液晶電視機。發現有霧氣,要用軟布將其輕輕地擦去,然後才能打開電源。如果濕份已經進入液晶電視機了,就必須將液晶電視機放置到較溫暖而乾燥的地方,以便讓其中的水分和有機化物蒸發掉。對含有濕度的液晶電視機加電,能夠導致液晶電極腐蝕,進而造成永久性損壞。
3、正確清潔顯示屏表面
如果發現顯示屏表面有污跡,可用沾有少許玻璃清潔劑的軟布輕輕地將其擦去,不要將清潔劑直接灑到顯示屏表面上。清潔劑進入液晶電視機將導致屏幕短路。
4、避免不必要的振動
液晶電視機屏幕十分脆弱,所以要避免強烈的沖擊和振動。液晶電視機差不多就是用戶家中或者辦公室中所有用品中最敏感的電氣設備。LCD中含有很多玻璃的和靈敏的電氣元件,掉落到地板上或者其他類似的強烈打擊會導致LCD屏幕以及CFL單元的損壞。還要注意不要對LCD顯示表面施加壓力。
5、請勿拆卸
有一個規則就是,永遠也不要拆卸液晶電視機。即使在關閉了很長時間以後,背景照明組件中的CFL換流器依舊可能帶有大約1000V的高壓,這種高壓能夠導致嚴重的人身傷害。所以永遠也不要企圖拆卸或者更改LCD顯示屏,以免遭遇高壓。未經許可的維修和變更會導致顯示屏暫時甚至永久不能工作。
三、等離子電視的日常保養及維護
1、散熱:大功率產生的高溫可以看作是等離子電視的頭號大敵,所以在使用中要特別注意等離子電視的散熱。
2、屏幕灼傷:因為長時間播放固定靜止畫面而使屏幕局部受到灼傷產生畫面殘影,這是等離子電視本身特性所決定的。
3、電壓: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為等離子電視提供獨立的供電線路,或者再增加一個穩定電源也是不錯的選擇。
4、清潔:定期為等離子電視機的屏幕做清潔,保持屏幕表面光亮如新也是保持畫面質量的好辦法。
5、防潮、防塵、防雷擊:保持機器工作環境的相對乾燥,不要讓水進入機體中;在不使用機器時,可以考慮使用防塵罩;為等離子及周邊電器配置一款防雷擊插座就可以了。
四、如何保養電視遙控器
1、電池失效時請及時更換,避免電池漏液腐蝕電路板;
2、請勿讓水或其它液體浸濕遙控器;
3、請不要讓小孩玩耍遙控器,避免摔壞遙控器;
4、千萬不要用溶劑或烈性化學葯品擦遙控器的表面,若有輕微的灰塵,用清潔柔軟的布或棉紗輕輕撣去灰塵即可;若表面污垢嚴重,需用清潔柔軟的布或棉紗蘸上的中性的洗滌劑除去污垢後自然晾乾就行了。
五、怎樣延長電視機的使用壽命
1、防止顯像管過早老化。措施是平時收看時亮度不要開的太亮,不要頻繁開關電視機,盡量在電源穩定的情況下收看電視。一般顯像管的有效使用壽命均在5000-10000小時以上,平均每天使用3-5小時的話,顯像管一般壽命在5-10年甚至更長時間是不成問題的。
2、注意電視機散熱通風。電視機內部大部分零件在工作時都要發熱,如果散熱效果不好,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出去,它們的溫度就會越來越高,以至於損壞。另外,電視機使用時間長了,應請維修人員清除機內的灰塵。
3、不常使用的電視機反而容易損壞,尤其在雨季,經常開一開電視機,利用內部散發的熱量來驅除機內的潮氣是非常必要的。
六、電視機屏幕灰塵的消除
電視機使用時間過長,由於靜電吸引的原因,屏幕上會出現灰塵,此時不要用化學試劑擦洗(如:酒精)。目前很多電視機為了提高畫面的效果,在屏幕表面塗抹了一層氧化物保護膜。如果用化學試劑擦拭,勢必破壞這層保護膜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專用的屏幕擦拭材料。如果沒有專用的,可以使用餐巾紙、柔軟的棉布輕輕擦拭,但注意不要沾水。
建議:1)電視機不宜無節制地反復開關,這樣會加速老化、影響其使用壽命;(2)彩色電視機最怕強磁場干擾。帶有磁性的物體在熒光屏前移動,將會導致電視機受磁、色彩紊亂,尤其注意音箱、磁鐵等不要放在電視機近旁;(3)電視機應該放在陰涼、乾爽、通風的環境,潮濕的環境將會導致故障率提高,縮短電視機的使用壽命;(4)使用時,電視機四周應留有5—10厘米以上的空間,並要注意機殼四周的通氣孔不被遮擋。
關機冷卻一段時間後,才可以將電視機罩住防塵;(5)看完電視,最好使用電源開關機,不要貪圖方便用遙控器直接關機,遙控關機電源部分還在工作,不但耗電,而且長期遙控關機還會引起受磁現象;(6)雷雨天氣時,最好把電源插頭及天線(或有線)插頭拔掉,最大限度避免雷電的危害,保證電視機的安全使用;(7)注意消除一些使用上的隱患,如避免金屬異物、液體掉入電視機,不要把點燃的蠟燭放在電視機上。
參考網路知道。http://ke..com/view/8623.html?wtp=t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