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魯班是怎樣發明尺子的
魯班的另一發明標志是能正確畫出直角的三角板,也被稱為班尺,它能告知工匠哪些尺寸是不規則的,以及根據占卜的規則(風水)哪些是不吉的.這些尺子在今天的香港仍能買到.鋸對於鋸的發明魯班是非常重視的.或是受一片齒形邊的草葉割破了手指的啟發,或是看到一隻蟋蟀用其鋒利的牙齒切割並吃掉食物而離去.不管怎樣,多數描述如下.魯班和工匠們遇到一個任務,要求他們砍伐大量的木材.一連砍伐幾天,他們都已筋疲力盡,所用的斧頭也鈍了.這時,魯班忽被一片草葉割破了手指,他當即想:照這樣子做成個工具砍伐木材定是個好辦法.他選了一片竹子,用斧子在其邊緣砍了一行牙齒.這個新鋸很容易鋸斷樹皮,當他來回橫鋸此樹時,軟的竹齒很快就磨光了.然而這卻證明了鋸可斷木的原理.於是魯班放下手中活去鐵匠那裡,讓他准備一塊象斧頭一樣硬和鋒利的鐵板,然後弄成齒形.魯班有了這個人工製做的第一個鋸片,將其用在一個木屋架上,便可准確而不費力地切割木材.
魯班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都城山東曲阜,故里山東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
Ⅱ 尺是誰發明的
在人類歷史上使用過的計算工具多種多樣,而計算尺則是最為廣泛使用的重要計算工具之一。早在17世紀初,計算工具在西方國家呈現了較快的發展。首先是聞名於世的英國數學家納皮爾(J.Napier)最早創立了對數概念,並在他所著的書本里還介紹一種新的數字運算工具,既是後來被人們稱為「納皮爾計算尺」的計算工具。這種計算工具由十根長條狀的木棍組成,木棍的表面雕刻著類似於乘法表的數字,納皮爾用它來幫助進行乘除法計算,使數字運算得到極大簡化。然而,納皮爾在數學領域最偉大的貢獻則是他在1614年發表的對數概念,而由他開創的對數概念整整影響了一代數學家,並極大的推動了數學向前發展,而計算尺的基本原理正是應用了對數原理,所以納皮爾的發明也為今後的計算尺發展奠定了基礎。自納皮爾發明了對數概念以後不久即由甘特(E.Gunter)與奧卻德(W.Oughtred)等先後創制了對數尺度及原始形式的對數計算尺。
計算尺的發展是隨著科學技術、生產需要和工藝水平而逐漸進步的,它經歷了三百餘年的發明與創造,經過無數名數學家以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不斷努力,特別是二十世紀初至七十年代,計算尺產品已成為計算工具發展歷史上工藝最為先進、製造最為精美、品種最為繁多、使用最為廣泛的計算工具。
Ⅲ 什麼是計算尺,發明者是誰
在人類歷史上使用過的計算工具多種多樣,而計算尺則是最為廣泛使用的回重要計算工具之一。答早在17世紀初,計算工具在西方國家呈現了較快的發展。首先是聞名於世的英國數學家納皮爾(J.Napier)最早創立了對數概念,並在他所著的書本里還介紹一種新的數字運算工具,既是後來被人們稱為「納皮爾計算尺」的計算工具。這種計算工具由十根長條狀的木棍組成,木棍的表面雕刻著類似於乘法表的數字,納皮爾用它來幫助進行乘除法計算,使數字運算得到極大簡化。然而,納皮爾在數學領域最偉大的貢獻則是他在1614年發表的對數概念,而由他開創的對數概念整整影響了一代數學家,並極大的推動了數學向前發展,而計算尺的基本原理正是應用了對數原理,所以納皮爾的發明也為今後的計算尺發展奠定了基礎。自納皮爾發明了對數概念以後不久即由甘特(E.Gunter)與奧卻德(W.Oughtred)等先後創制了對數尺度及原始形式的對數計算尺。
Ⅳ 計算尺發明史
計算尺的發明史:
計算尺發明於大約1620-1630年,在John Napier對數概念發表後不久。牛津的埃德蒙·甘特(Edmund Gunter)發明了一種使用單個對數刻度的計算工具,當和另外的測量工具配合使用時,可以用來做乘除法。1630年,劍橋的William Oughtred發明了圓算尺,1632年,他組合兩把甘特式計算尺,用手合起來成為可以視為現代的計算尺的設備。和與他同時代的牛頓一樣,Oughtred將他的想法私下傳授給他的學生,卻延遲發表它們,也和牛頓一樣,他捲入了發明優先權的糾紛,是和他曾經的學生Richard Delamain。Oughtred的想法只在他學生William Forster在1632和年的出版物中公開過。
1722年,Warner引入了2-和3-十進刻度,1755年Everard導入倒數刻度;包含所有這些刻度的算尺通常稱為"多相"算尺。
更現代的形式是由法國炮兵中尉Amédée Mannheim於1859年引入, "他很幸運,因為他的算尺由全國聞名的公司製作並被法國炮兵採用。"大約也就是在那個時間,隨著工程成為受到承認的一種職業活動,算尺在歐洲開始廣泛使用。他們直到1881年沒有在美國變得普通,直到Edwin Thacher在那裡引入了圓算尺。雙工尺於1891年由William Cox發明,由紐約的Keuffel&Esser公司生產。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需要進行快速計算的轟炸者和航行者經常使用專用算尺。美國海軍的一個辦公室實際上設計了一個通用算尺"底盤",它由一個鋁主體和塑料游標,可以把賽璐珞卡片(兩面印刷)插到裡面以進行特定的計算。這個過程被發明來用於計算射程,燃料使用和飛行器高度,然後適用到很多其他目的。
從1950年代到1960年代,計算尺是工程師身份的象徵,如同顯微鏡代表了醫學行業一樣。列舉一則軼事:德國火箭專家沃納·馮·布勞恩,在二戰後到美國從事航天計劃工作時隨身帶了兩把三十年代的老式Nestler算尺。終其一生,他沒有用過任何其他袖珍計算儀器;顯然計算尺在他進行火箭設計的參數估算和其他計算中完美的完成任務。
Ⅳ 計算尺是誰發明的
計算尺發明於大約1620-1630年,在John Napier對數概念發表後不久。牛津的埃德蒙·甘特(Edmund Gunter)發明了一種專使用單個對屬數刻度的計算工具,當和另外的測量工具配合使用時,可以用來做乘除法。1630年,劍橋的William Oughtred發明了圓算尺,1632年,他組合兩把甘特式計算尺,用手合起來成為可以視為現代的計算尺的設備。和與他同時代的牛頓一樣,Oughtred將他的想法私下傳授給他的學生,卻延遲發表它們,也和牛頓一樣,他捲入了發明優先權的糾紛,是和他曾經的學生Richard Delamain。Oughtred的想法只在他學生William Forster在1632和年的出版物中公開過。 ,請採納
Ⅵ 誰發明了計算尺
在人類歷史上使用過的計算工具多種多樣,而計算尺則是最為廣泛使用的重要計算工具之一。早在17世紀初,計算工具在西方國家呈現了較快的發展。首先是聞名於世的英國數學家納皮爾(J.Napier)最早創立了對數概念,並在他所著的書本里還介紹一種新的數字運算工具,既是後來被人們稱為「納皮爾計算尺」的計算工具。這種計算工具由十根長條狀的木棍組成,木棍的表面雕刻著類似於乘法表的數字,納皮爾用它來幫助進行乘除法計算,使數字運算得到極大簡化。然而,納皮爾在數學領域最偉大的貢獻則是他在1614年發表的對數概念,而由他開創的對數概念整整影響了一代數學家,並極大的推動了數學向前發展,而計算尺的基本原理正是應用了對數原理,所以納皮爾的發明也為今後的計算尺發展奠定了基礎。自納皮爾發明了對數概念以後不久即由甘特(E.Gunter)與奧卻德(W.Oughtred)等先後創制了對數尺度及原始形式的對數計算尺。
計算尺的發展是隨著科學技術、生產需要和工藝水平而逐漸進步的,它經歷了三百餘年的發明與創造,經過無數名數學家以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不斷努力,特別是二十世紀初至七十年代,計算尺產品已成為計算工具發展歷史上工藝最為先進、製造最為精美、品種最為繁多、使用最為廣泛的計算工具。
Ⅶ 17世紀初,英國人發明的計數尺子名稱叫什麼。
計算尺
算尺(slide rule),或計算尺,通常指對數計算尺是一個模擬計算機,通常由三個互相鎖定的版有刻度的長條和一個滑動窗權口(稱為游標)組成。在1970年代之前使用廣泛,之後被電子計算器所取代,成為過時技術。
Ⅷ 發明數字前人類怎樣計算
人類最早的計算方法當然是掰自己的指頭了,所以大部分的古代文明都採用十進制。之後人類學會了用越來越復雜的工具來彌補手指的不足。比如,小木棍,石子之類的東西。當然了這些都還不能算是真正的計算工具。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工具是算籌。注意這玩意兒也是中國人的發明,但不是算盤。相應的用這種工具來計算的方法就叫籌算。這種工具產生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之後在六、七百年前中國人又發明了算盤。但是這一時期西方人還沒有一種算得上工具的計算器。但不能說外國人就不計算,像我們今天不依靠計算機也一樣可以口算或者筆算,不過遇到大量的計算就顯的吃力而且費時。同時西方很早就採用了阿拉伯數字,這使的他們的計算大大簡化了。
明朝以後,算盤在世界各地流傳開來,並出現了許多變種。但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麼普及。西方最早的計算工具是由英國人岡特在1621年發明計算尺。不過在他之前的達·芬奇已經在他的手稿中提出了計算工具的設想,後人在達·芬奇的手稿中,發現了關於機械式計算工具設計方案的記錄。之後西方又有了帕斯卡加法機(1642)、萊布尼茲乘法機(1673)等等的機械計算工具,並由此漸漸發展出了我們現代的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