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博覽會觀後感

發明博覽會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6-01 02:27:19

① 以觀大關科技展有感寫一篇500字左右作文

今天,同學們可興奮了,因為我們要到少年宮去參觀科技展啦!聽說可神奇了。我們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出發了。 科技展分四個展廳,科技展品琳琅滿目,讓我們的眼睛應接不暇,有「聽話的小球」「激光豎琴」「球幕電影」等。我們一邊觀看,一邊親自動手操作。最讓我難忘的是「安全生活」展廳的「交通騎車」。它的外形就像一個腳踏車,你坐上去用力踩,大屏幕便活動起來,彷彿你真的開著車在馬路上行駛一樣。行駛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交通違規行為,每一種違規行為出現,你必須按「OK」鍵提醒,這樣你就可以得到十分。十種交通違規行為都被你發現並且提醒,你就可以得到一百分。我小心翼翼地坐上去,用腳一踩,呀!車開起來了,我可緊張啦,眼睛緊緊地盯著大屏幕,生怕就錯過了交通違規,沒及時提醒。旁邊圍觀的同學不時大聲提醒:「快,快按『OK』!」不時一陣嘆氣:「哎,這個沒提醒。」不時發出一片歡呼:「YES,過關了!」最終,我得了八十分。我想,這要是在生活中,如果駕駛員沒能及時發現這些交通違規行為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交通事故,那該是多麼可怕啊!看來,這「交通騎車」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游戲的有趣,也讓我們在玩中懂得了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 參觀科技展結束,走出少年宮,我心潮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現代科技可真是發達啊!科技不僅幫古人實現了許多理想,更是讓人類遠離了貧窮落後。 古人夢想著能飛上太空,創造了「嫦娥奔月」的神話。現代科技不是實現了古人的這一夢想嗎?隨著運載火箭、宇宙飛船的發明,人類不僅登上了月球,還飛向了更遠的星球,更廣闊的宇宙,去探索和發現宇宙中更多的奧秘。上天入地對於現代人來說已不是什麼難事。這難道不是科技帶來的變化嗎? 現代科技不僅幫人類實現了許多夢想,還讓人類遠離了貧窮落後,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古人要想送封家書,靠的是差驛的長途跋涉,等到十天半個月後,家書送到手上,也許已經誤了大事。可自從人類發明了電報、電話乃至電腦後,這一切都變得不再是難事,不僅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讓對方了解信息,視頻電話、電腦視頻還能讓人看到真人。你說,這難道不是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方便嗎? 科技在騰飛,人類在感悟,社會在進步。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不斷了解、感悟科技,不斷鑽研探索新的科技領域,不斷發明創造更多讓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科技產品,讓人類的生活過得更好。為實現人類的科技夢,我願做科技滄海中的一滴水,為科技滄海的絢麗多彩添上一筆。我堅信,科技會不斷地創造奇跡。

② 其他生活科技展覽觀後感。

新落成的中國科技館,外形猶如一個巨型魔方,位於北京的國家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內。這次建成的新館是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化綜合性國家級科技館,共分為「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設有公共空間展示區和宇宙劇場、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四個特效影院,還設有若干實驗室、教室、科普報告廳和多功能廳等輔助設施,並將開設數字科技館。新館一層,是科技館「大型」展品最多的地方。從東門進入,參觀的人們會看到科普長廊,由各種齒輪、連桿、氣缸、活塞等組成的復雜機械裝置「機械旋律」;從南門進入,是高47米的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雕塑「生命螺旋」……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綜合介紹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科普展覽——位於新館一層的華夏之光展廳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自豪」。華夏之光展廳,是目前國內唯一綜合介紹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展廳。該展廳面積2300平方米,與舊館相比,不僅面積增加了一倍,在表現形式也有很大突破,基本上所有的展品都能動、能玩、能演,大大提高了展品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整個展覽巧妙地運用了各種先進的展示手段和信息技術,將古代的科技文物和文獻記載轉變為可動模型和互動展品,讓觀眾在親身體驗與操作中,了解古代發明的構造及其原理。展廳布置也力求復古求真,陶寺古觀象台、水力紡紗機等特色展品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味先賢的偉大創造,了解古代發明的構造及其原理。 腳踏水車 龐大的架構完全真實再現人力取水的過程,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坐上去,體驗一把,腳踏取水的樂趣! 新館二層的探索與發現主題展廳分為A、B兩廳,共有166個展項、220件展品,分為宇宙之奇、物質之妙、運動之律、聲音之韻等八大展區。與「門捷列夫」對話展現元素周期律的發現過程;自行設計一個小球運動路線的「小球旅行記」;盪盪鞦韆也能學到知識的「共振鞦韆」……多種表現形式相結合的展品充斥著科學的基本原理。在體驗的幾個展項中,利用綜合性多學科高新生物識別技術連接的展項「尋找自己」給參觀的人們印象最深。展覽以機械互動、視頻演示、幻影成像等多種表現形式,圍繞科學探索的若乾重要方向搭建展覽框架,按照「問題比答案重要,過程比結果重要,方法比知識重要」的原則設計展項,採用多種展示手段相結合的方式,營造探索與發現的科學實踐情景。通過使人們能感受人類探索自然過程中史詩般的震撼,啟迪科學精神,通過使參觀者融入科學實踐的體驗之中,享受探索過程的快樂和啟發。科技與生活展廳位於新館三層,分為衣食之本,健康之路,居家之道,信息之橋,交通之便,機械之橋六個主題展區,約300項展品。展廳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為貫穿整個主題展廳的核心脈絡,配合多樣化、情景化、藝術化的展覽形式,傳播科技以人為本的觀念,不僅關注科技發展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改善,同時展現人類為應對共同的挑戰做出的探索和努力,讓參觀的人們在參觀和體驗中進行思考和領悟,感受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恩惠。 挑戰與未來展廳位於新館四層,分為地球述說、能源世界、海洋開發、太空探索等七個展區,共138件展項。展廳依據「挑戰-解決方案-未來」為線索,以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引發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並通過從挑戰到未來的整體架構和連貫性的展示,激勵公眾積極應對挑戰,共創和諧未來。例如通過大型立體沙盤,讓參觀的人們眾直觀地看到氣候變化給中國帶來的變遷。 五大常設主題展廳設計精巧,生動靈活,散落在新館各層的公共空間展廳同樣精彩。展廳圍繞「創新之美、和諧之美」的展示主題,與常設展廳「和而不同」,既互相呼應,又自成體系。小球陣列、生命螺旋、機械旋律、氣泡成像、時間之輪等大型展品的設立,將科技的親和力展現無余,讓參觀的人們在美的環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③ 科技博覽節目的觀後感 5篇 謝謝

第一篇:我校今天組織了一次參觀航天科技博覽展的活動。在早上7:30我們興致勃勃地乘坐公交車從學校出發。我將零距離接觸「神舟」號返回艙、降落傘、火箭發動機、太空食品等珍貴的實物和各種衛星、火箭模型。想到這里,我就激動萬分。

一路上,有的同學唱著歡快的歌曲,歌聲悅耳、動聽;有的同學說起了笑話,逗得同學們開懷大笑。公交車上熱鬧非凡、喜氣洋洋。大約8:30我們就到達了參觀航天科技博覽的地方——中國國際石材城。

我們到了門口,就看到工作人員做「神州飛船」模擬演示,「神州飛船」飛上天空,就變得無影無蹤。看到這樣,我們興致更濃了,恨不得一下子沖進去看個究竟。到了9:00,我們開始進國際石材城觀看航天科技展了。一進門,就我們用帶著好奇的眼光環顧四周,我們先跟著老師到親身體驗區,有的同學去親身體驗了一次,但人太多,所以我就沒去親身體驗。在親身體驗區往上一些,有一台大電視,電視上放映著楊利偉叔叔在神州飛船的艙外揮動國旗的場面。接著,我去看了返回艙、航天員宇航服、長江二號F運載火箭、世界上最大的降落傘,「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模型」、「火箭整流罩實物」,我還看了其它火箭模型和有關太空的東西。看完航天科技博覽展,我感受到中國航天科技是那麼神奇,中國的航天技術是那麼發達,航天火箭是那樣雄偉。我作為中國人,難道不為此而感到驕傲嗎?

參觀了航天科技博覽展我知道了很多火箭上的知識,中國的航天技術真神奇。我暗暗下定決心要勤奮學習,打好基礎,長大要當一名科學家,要為國爭光,為中國的航天技術貢獻出一份力量。

第2篇:在去參展的路上,我就興奮激動地期待著,隨之而來的好奇感充斥著我的所有感官。
在後來進大門口的時候,工作人員給我們每個人貼上了一張「專業觀眾」的貼紙,我立刻感到自己的身份不同了,我要好好地欣賞這些創意才行。展廳里展示了各種各樣的產品,種類涉及面非常廣泛,生活用品、玩具布偶、書法繪畫、電子工具等琳琅滿目。精美的DIY兔子彩繪、像人一樣的椅子、穿著時髦衣服的玩偶兔子集體模特秀、看似著筆不深卻不失靈氣的美景畫、許多木屑木條建成的別墅模型、紙制的鏤空台燈、簡易魔幻的空中玻璃球、經彩繪後「氣質非凡」的紙杯、大膽誇張的時裝秀、精巧的瓷器、工藝獨到的手工藝術品、無輻射的電子書、精湛的電腦網頁……這一切的東西似乎都是我們的認識,但又不完全是,它們在我們面前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美好。省內各大高校如浙大、杭州師范、中國美院等也有參展的項目作品,各種高科技創意、精湛圓潤的藝術品,無不顯現出新生一代的魄力!
參展結束後,我感受頗多。首先,我意識到自己以前對創意理解的不準確。我以為創意便是發明或創造一種市場上尚未出生的東西,認為完全創新才是創意的實質。現在,我意識到這種想法的偏激性和狹隘性。原來,創意也可以是舊事物或舊產品的改造,以新的理念詮釋舊事物的精髓。不斷出現的創意是維系企業運行和藝術傳承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當代人思想文化進步的重要手段。其次,我不得不對這些創業者們表示敬佩之意。當所有人對這些既在的產品(或藝術品)習以為常時,往往就需要創意者們冥思苦想挖掘創意了。(呵呵,這里很好滴詮釋了哲學中的「矛盾的特殊性」!要不怎麼說知識是相通的呢)創意者們敏銳地洞察,從平常中「挖掘」非凡,從一般中「抓住」特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他們堅定不移的信仰!這也是我應該去學習借鑒的一種精神,留意身邊的事物,在乎別人「不屑的瑣事」。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從思想的碰撞中拾到創意的火花呢!再次,我認識到了科學文化的重要性。博覽會上的所有參展作品,從手工藝品到電子工具,都滲透了各種文化。手工藝品的構造結合了結構的固定性使其更加實用;書畫作品結合了光學原理使其更加鮮麗奪目;美學效果為時裝的展示增添了一層瑰麗;電子工具自然不用說了,科技決定著它們的成長。最後,我不禁感嘆當今市場競爭的激烈,也感受到了將來就業或創業道路的艱辛。「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真的很難很難!當然我也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強大與蒸蒸日上。所以,我還需不斷奮斗,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拓展社會見識……
我不要做永遠不知道井外世界的青蛙,我要做一隻小鳥,飛向遼闊的天空,「貪婪」地將一切豐收!感謝這次參展經歷讓將走上社會的我變得更加成熟,。同時,它使我增長了不少見識,開拓了思維,讓我擴充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觀,真好!

第3篇:《科學博覽——「神州號」》觀後感

今天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白茫茫的大雪為煙台穿上了一件厚厚的銀裝。我和爸爸迎著風雪去國際會展館,觀看神州號的歷史與「神州飛船」 的返回艙。
一進博覽館,便看見一個火箭模型(1:8)高高地立在展覽館的中央,它叫做長征F二號火箭,這個火箭十分有名,它真正的全長有53.84米,起飛質量有480噸,最大直徑有3.8米,它不僅是我國目前長征系列火箭中可靠性最高,系統最復雜的火箭,而且「神六」「神五」都是被它送上了太空。在火箭的兩邊是兩個飛船模型(1:2),分別介紹了有三艙一段所組成的「神州號飛船」,飛船全長8.8米,最長直徑為2.8米,入軌質量為7600千克,運載能力達到8.7噸。……
在展覽館的東面,擺放著一個龐然大物,仔細一看,原來是「神四」的返回艙,它的上面有一些被火燃燒過的痕跡,這時爸爸告訴我,這些痕跡是因為從太空中高速下降時,與大氣層磨擦起火,將返回艙燒成那樣的。我們還看到了數十塊刊板,系統地介紹了神州一號到六號飛船的性能、發射經過等情況。
看著那一個個模型和實物,我不禁沉思:「神五」「神六」 成功發射,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夙願,她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里程碑。它們為中國航天技術邁出了嶄新的一步,為中國航天技術創造了新奇跡。現在,中國的科技飛快的發達,國力大大的增強,不再是一個受人欺負的弱國,連德國、英國、日本這些科技發達的國家對飛天都只不過是夢想,而中國卻做到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這是載人航天精神的宗旨,我彷彿看見成千上萬個科技人員在緊張地忙碌著,為「神州號」的發射而辛勤工作著……這令我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之情,對這些偉大的科學創舉而驚奇。我真為偉大的祖國而驕傲,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
坐在回家的車上,我無暇再欣賞窗外的雪景。我不禁低頭深想:航天精神是多麼可貴。我要好好學習這種精神,以航天人為榜樣,刻苦鑽研,發奮圖強,長大後,為祖國為社會多作貢獻。

第4篇:讓人期待已久的春遊活動終於來臨了!本次春遊的目的地為上海科技館,一路上我和同學們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十分興奮。當我們看見上海科技館那呈圓弧型雄偉建築時,不禁發出了陣陣贊嘆聲。湯亦凡甚至大聲呼喊:"好美啊!"。
進入科技館,我們先去了熱帶雨林,那裡有高大的樹木,嫩綠的小草,還有令人恐懼的蝙蝠洞。雖然都是假得,但都栩栩如生,讓我充分領略了雨林風光。然後我們進入了最讓我喜愛的地方-兒童科技園。一進入科技園,魔屋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當我迫不及待地踏進魔屋時,就立即感覺身體前輕後重,搖搖晃晃地像不會走路似的,便伸手拚命地抓住欄桿,一步步艱難地往上走,終於走到了頂,我高興極了。在頂上看到了一個閃閃發光的球,放在架子上發出耀眼的光芒,可是球不是像正常的那樣往低處滾,而是向著高處滾,我驚訝極了,好奇地看了又看,就是想不通這是什麼原因,當我走到魔屋外面時,看到原來這個魔屋本來就是傾斜的,屋裡的高處就是屋外的低處,所以我們在屋內看到的球向上滾,其實還是因為地球引力的作用。後來,我們又去了喊泉,只要對著蓮葉叫一聲,噴泉就躍過拱橋,神奇地噴向對面。
通過參觀,我了解到了科技的魅力,是科技讓神話變成了現實,飛機使我們"騰雲駕霧";望遠鏡使我們擁有"千里眼";手機使我們長出"順風耳"……我決心好好學習,掌握更多地科學知識,為祖國建設出一份力!

註:時間地點可改 要靈活變通

第5篇:暑假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上海科技館。
科技館座落於上海浦東,地鐵載著我一顆興致勃勃的心一路把我送往上海科技館站。剛一出地鐵站口,一座宏偉壯觀的扇形大樓就把我的視線吸引了過去,這座大樓的中心是一個玻璃大球體,球的兩旁向外伸展著兩座扇形樓房,像是球上長出了兩只大翅膀,大樓的正面都是用玻璃製成的,在陽光的照耀下散放出燦爛的光彩,這就是上海科技館。
今天參觀的人可真多呀!我隨著人流來到科技館生物萬象區,剛跨進區內,哇!眼前的美景讓我驚呆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生物世界展現在我的眼前。我們一邊漫步在高山流水下,一邊觀看著熱帶雨林植物,耳邊還不時傳來嘰嘰喳喳的小鳥歌唱聲,使我盡情領悟到豐富多彩的生命現象,讓我彷彿進入了原始的自然風光區。
離開生物萬象區,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迫不及待地來到地殼探秘展區,這里是通過各種模擬場景和科學知識來探秘地球奧妙的,它讓我懂得了地殼的斷裂變動會造成地震,使我身臨其境地體驗了火山爆發的歷險過程以及一飽眼福了地球在宇宙中是怎樣運動的。我們的地球盡會有這么多神奇的故事,真讓我嘆為觀止。你看那邊的地球家園展區,介紹地球的故事還多著呢!我不由自主地來到地球家園展區,這里的展項好多呀!有生態災變劇場、蘇州河變遷、瀕臨滅絕的鳥類、垃圾焚燒動態演示模型等等。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生態災變劇場,跨進劇場,哇!山明水秀,綠樹成蔭,我們的家園真是一副美麗的圖畫呀!突然,天昏地暗,雷聲轟鳴,剎時間,美好的家園只剩下一副荒涼的慘景,這一演變過程是用來告誡人類的所作所為在不知不覺中破壞了自然形態的平衡,如果再這樣下去,這可怕的自然災害一幕就即將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每個人從現在做起,來愛護我們的家園吧!我思緒萬千,漫步走出地球家園展區。
突然,一陣孩子們的嬉笑聲把我從憂愁的心情中拉了出來。噢!原來是機器人世界展區傳出來的歡笑聲,猛然間,我的心又活躍了起來,我加快步伐跑進機器人世界展區,咦!這里哪裡傳來鋼琴曲,我聞聲放眼望去,原來是機器人音樂家正在有聲有色地盡情為大家演奏,太美妙了!你看,那邊的機器人更棒著呢!它正專心致志的跟一位小朋友下棋,看著那位小朋友滿臉焦急、大汗淋漓的樣子,我想,他肯定已斗不過機器人了。這里的機器人真多呀!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機器人劇場,它們個個都穿著漂亮的衣裙,頭上帶著時尚的帽子,手上還撐著一把小花傘,正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遠遠望去真像一群俊俏的小姑娘。穿過機器人世界,我們又去參觀了信息時代、探索之光,宇宙天地……
這次參觀不但讓我愉快的過上了一天,更讓我開闊了眼界,了解到我們身邊存在的各種科學奧秘,使我懂得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讓科學為我們作出更大的貢獻。

④ 實驗中學科技展觀後感

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科技館,使我大開眼界。
科技展覽廳里的科技作品,琳琅滿目,千奇百怪,如:「模擬翻 書」、「喊泉」、「哈哈鏡」、「自我提升」、「磁力圓盤」······最令我難忘的是「電磁場」,這個作品整體擺放在一個小桌子上,桌子中間有兩個小格子,裡面有一些曲別針和一個像印章一樣的東西,桌子上有一個轉輪。它的操作很簡單,只要用力轉動手輪,那個像印章的東西就能吸住這 些曲別針。真有那麼神奇嗎?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試了一下,真的吸住了,可當我停止轉動手輪,又吸不住了。這是為什麼呢?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看了簡介才知道,原來當我操作發電機時,便會產生電流,電流通過線圈成為電磁鐵,於是便能吸引那些含鐵的物質。當我停止轉動,線圈沒有電流通過便失去了磁性,不能吸住一些像曲別針之類的東西啦。
看到這一件件袖珍、精巧的科技作品,我頓然覺得科技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的偉大,一項項曠世、先進的科技成果的誕生,一個個神奇、實用的電子設備的問世,給現代人們的生活注入了便捷、豐富的元素。比如以前沒有電燈,當夜幕降臨時,人們只能在微弱的燭光下生活,現在呢?走在大街上,霓虹閃爍,流光異彩,一派繁華景象。而電視、電腦、空調等電子設備的日益更新,更是讓人們享受到了生活的樂趣與多姿多彩。
在感嘆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我不禁對那些睿智的發明者肅然起敬,正是他們本著對科學的無限熱愛、不懈追求與刻苦鑽研,才引領了各項成果的相繼問世,服務人類。在這次科技展覽中,在我看了科普知識板中的故事之後,更能體會出那些發明者為之付出的努力與艱辛。比如有關阿基米德的故事,他的國王要他在不損壞的前提下檢驗一個金冠是不是純金的。這個問題令阿基米德很為難,但他在一次洗澡中發現了水的浮力,同時也解開了金冠的秘密。我們每天都在洗澡,但為什麼只有阿基米德能在洗澡的過程中發現水的浮力,由此解開金冠的秘密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他注意留心觀察,注重分析研究。正是阿基米德這種驚人的洞察力和頑強的毅力才為物理領域開辟了天地,為人類的多項研究提供了基礎。我覺得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此外,我還了解了許多科普知識,它們都使我受益菲淺。
那些科學家和發明家們付出了這么大的努力,堅持不懈,為祖國作出了很大貢獻,我覺得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爭取長大能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⑤ 幫我寫一篇作文快!!題目《科技展—觀後感》

科技展覽觀後感

前幾天,我們軟1142班一起參觀了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科技館,使我大開眼界。
科技展覽室內的科技作品,琳琅滿目,千奇百怪,如:「激光琴」、「喊泉」、「哈哈鏡」、「自我提升」、「磁力圓盤」••••••最令我難忘的是「電磁場」,這個作品整體擺放在一個小桌子上,桌子中間有兩個小格子,裡面有一些曲別針和一個像印章一樣的東西,桌子上有一個轉輪。它的操作很簡單,只要用力轉動手輪,那個像印章的東西就能吸住這些曲別針。真有那麼神奇嗎?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試了一下,真的吸住了,可當我停止轉動手輪,又吸不住了。這是為什麼呢?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看了簡介才知道,原來當我操作發電機時,便會產生電流,電流通過線圈成為電磁鐵,於是便能吸引那些含鐵的物質。當我停止轉動,線圈沒有電流通過便失去了磁性,不能吸住一些像曲別針之類的東西啦。
看到這一件件袖珍、精巧的科技作品,我頓然覺得科技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的偉大,一項項曠世、先進的科技成果的誕生,一個個神奇、實用的電子設備的問世,給現代人們的生活注入了便捷、豐富的元素。比如以前沒有電燈,當夜幕降臨時,人們只能在微弱的燭光下生活,現在呢?走在大街上,霓虹閃爍,流光異彩,一派繁華景象。而電視、電腦、空調等電子設備的日益更新,更是讓人們享受到了生活的樂趣與多姿多彩。
在感嘆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我不禁對那些睿智的發明者肅然起敬,正是他們本著對科學的無限熱愛、不懈追求與刻苦鑽研,才引領了各項成果的相繼問世,服務人類。在這次科技展覽中,在我看了科普知識板中的故事之後,更能體會出那些發明者為之付出的努力與艱辛。比如有關阿基米德的故事,他的國王要他在不損壞的前提下檢驗一個金冠是不是純金的。這個問題令阿基米德很為難,但他在一次洗澡中發現了水的浮力,同時也解開了金冠的秘密。我們每天都在洗澡,但為什麼只有阿基米德能在洗澡的過程中發現水的浮力,由此解開金冠的秘密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他注意留心觀察,注重分析研究。正是阿基米德這種驚人的洞察力和頑強的毅力才為物理領域開辟了天地,為人類的多項研究提供了基礎。我覺得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此外,我還了解了許多科普知識,它們都使我受益菲淺。
那些科學家和發明家們付出了這么大的努力,堅持不懈,為祖國作出了很大貢獻,我覺得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爭取長大能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⑥ 世界園藝博覽會觀後感

[世界園藝博覽會觀後感]在四月二十八日我們西安召開了一項大型活動「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稱「世園會」,世界園藝博覽會觀後感。 我雖然沒有去過世園會的現場,但在我的心中也有一個世園會。 我心目中的世園會有「千鳥百花園」裡面有千姿百態的花與五顏六色的鳥,這樣能體現出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我心目中的世園會有「千姿百態瓜果園」裡面有很多珍奇瓜果,這樣才能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我心目中的世園會有「智慧館」那裡有自古以來人類發明的東西,從那些能休現出人與社會與時共進的腳步。 我心目中的世園會有「低碳館」裡面有各碳節能小竅門,如知短途出行盡量步行或騎自行車,長途旅行盡量坐火車減少盡機次數,觀後感《世界園藝博覽會觀後感》。這樣可以節能,又可以讓人們遠離尾氣的污染…… 我心目中的世園會「水源館」那裡寫著洗手,洗臉,洗澡,養魚,淘米等水都可以循環利用的小竅門。水都很寶貴花草樹木生長都離不開它們…… 我心目中的世園會…… 我心目中的世園會是美好的,我祝家鄉的世園會園滿成功。 東儀路小學三年級:曹朝陽〔世界園藝博覽會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⑦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世界博覽會讀後感

今天,我終於閱讀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海倫·凱勒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使我從中受益匪淺。

書中介紹了美國盲童女學者、教育家海倫·凱勒一生的事跡。海倫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可海倫並沒有向命運的不公正待遇所屈服,她回報世界的是博大無私的愛心。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海倫學習手語與人溝通,漸漸開啟了走向世界的窗口。求知慾旺盛的她,戰勝了身體殘缺的困難,堅韌不拔地努力著。為了認識這個美麗的世界,她學習多種語言文字;為了能夠更直接的與人溝通,他克服了聽力障礙學習說話。她不僅學會了讀書、寫字和說話,並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拉德克利夫學院四年的學業,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從此以後,她把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之中,受到了許多國家政府、人民及高等院校的贊揚和嘉獎,一生中擁有無數的鮮花和掌聲。

一個盲聾人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確令人稱奇。如果海倫屈服於不幸的命運,那她將成為一條可憐而又愚昧無知的寄生蟲。可是她並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成為一個知識淵博、受人尊敬的人。

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它讓人們受到極大的鼓舞,使那些虛度年華的人悔恨不已。我讀了這本書,常常問自己:海倫光輝的一生,給予那些殘疾人生活的勇氣和力量,難道對於我們這些健康人就沒有一點啟示嗎?不,不是的。記得海倫曾經提過這樣的問題: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將要失明,那麼,你今天要看看什麼?這使我們感到:我們這些健康人,不能遲疑,不能虛度年華,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珍惜這幸福的生活。

⑧ 工博會觀後感

[工博會觀後感]從工博會回來的感覺就是很累,在裡面兜兜轉轉近3小時,回到學校已經筋疲力竭,但是從中所見識和學習到的卻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表達的,工博會觀後感。W1館——世博科技展區,是本屆工博會的亮點之一。我們學院的多功能護理床機器人也列入了展出項目,不由期待。多功能護理床機器人是由一個可觸式控制面板和護理床組成,針對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設計的機器人化多功能護理床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介紹了這種多功能護理病床機器人化控制技術和語音操作技術。在旁邊展出的上海交大的炒菜機器人也頗引人注目,能自動按照菜式控制調料用量,並且炒菜的過程也由機器人自行完成。整個W1館的整體感覺集先進的科技、能源環保、城市生活為一體的小型城市。此次工博會不僅以世博為亮點,還匯集了許多工業自動化的頂尖品牌,更有很多國內首發的展品,讓我覺得中國在裝備製造業及自動化正在向世界化水平逐步靠攏。在數控機床方面體現了中國機床業的最高水平,有齊二機床、武重機床等。上海機床廠展出的數控軋輥磨床幾何精度和工作精度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觀後感《工博會觀後感》。在激光打標機方面國內和國外展品都令我感嘆,科技的發達和精準,那一件件經由打標機而出來的物品都是科技在藝術品中的體現。還有各國各種不同的零部件、大型沖床、軸承等,都令我學習到了許多。當來到日本展區時,第一是被他們環保的理念所吸引,還有就是愛知縣的展位,在觀展時,看到了直徑只有0.07mm高精度鑽孔機不得不讓我佩服。本次展出的另一亮點,就是智能機器人。中國本土研發的ABB最小且速度最快的六軸機器人;有將跳棋一個個精準且快速的放入指定位置的機器人;有能分辨3種不同顏色並將其放入瓶中的機器人等等。這些智能機器人的展出,讓我發覺機器人將會成為現在以至於今後幫助人類完成部分任務並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工博會有一塊高校展區同樣吸引了很多人的視線。我校所展出的隧道無極燈獲專利、風力燈箱便民指路、網路抄表遠程可查都體現了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也是我所學專業所必須的能力,從高校展區的各類展品中體會到了大學生的潛力是可以深入挖掘和探索的。這次參觀工博會對我所學的專業來說受益匪淺,不單單看到國內外領先的技術,還有和我同齡人的創造發明,這些都是值得我去借鑒以及學習的。更發覺應該打好專業基礎,提高實踐和交流能力,都是我不可或缺的必修課。 〔工博會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⑨ 觀《中國科技展》有感

今天我又一次來到了中國科技館,那裡面有許多奇妙的、趣味的、富有科學性的知識一直吸引著我,交給我知識,讓我百看不厭。
進了科技館後,我們先分了組,然後便開始參觀了。
我們先去看的是一支快樂的機器人樂隊,一個機器人指揮家正在非常投入地指揮著他的那些鋼絲做的小樂手們,他們也不負眾望地奏出了美妙的樂曲。大廳的中央有一列磁懸浮列車,它沒有車輪。開車時,列車利用電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懸浮約1厘米後開始運行。
二層主要是現代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電子與計算機應用技術。我在一間小屋裡看到了許多計算機病毒,它能使計算機系統癱瘓。我心裡暗暗地想:如果現在的「黑客」要是像真正的黑客那樣,進入別人的電腦,發現漏洞及時補、發現病毒及時殺,那該有多好啊!
來到三層,它主要是環境、生命、聲、光、電磁學、腦科學與數學的幾大展區。其中有一個展覽項目是「傾斜小屋」,我好奇地走了進去。啊!我的身體好像要摔倒了似的,總是往低處傾斜。同時我在屋裡還看見了一個球,球的周圍有軌道。但這個球可不像我,它總是頑強地往高處爬。出來後,我才知道其實這圈軌道相對於平地的傾斜方向與小屋的傾斜方向正相反,所以我看到球停在高的那頭,實際上是一種視覺錯誤。世界萬物真是奇妙呀!我想。
四層是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展覽。我在這里看到了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紙、火葯、指南針和印刷術。
這次參觀中國科技館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也讓我知道了祖國取得的偉大的科學成就。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要為祖國做一點我力所能及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發明博覽會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