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宏量營養素怎麼創造健康

宏量營養素怎麼創造健康

發布時間:2021-05-31 11:19:55

Ⅰ 宏量營養素有哪些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這三種被稱為宏量營養素。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的重要能量來源,我國人民所攝取食物中的營養素,以碳水化合物所佔比重最大,一般來說機體所需5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機體內的脂類分為組織脂質和貯存脂質兩部分,組織脂質主要包括膽固醇,磷脂等,是組織、細胞的組成成分,在人體飢餓時也不減少,但不能成為能源,貯存脂質主要是脂肪;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的,在機體蛋白質代謝中也主要是利用氨基酸進行合成和分解代謝。

Ⅱ 宏量營養包括哪幾個方面

三大宏量營養素對人體的作用

本文內容參考中國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培訓教材-中國營養師

(如有錯誤及不妥之處請指正,並聯系作者修改)

前言: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有四十多種。經過國內外營養學、細胞學、生物學、分子學的各學科專家研究,人體所需的營養素種類及營養素在人體的作用已經基本研究清楚。而不同人群、不同個體所需要的營養素也存在差異,吸收率也存在差異。本篇分四篇介紹人體必需的32種營養素。分別為:

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一:三大宏量營養素對人體的作用;

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二:七大必需常量元素-礦物質對人體的作用;

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三:八種必需微量元素-礦物質對人體的作用;

人體必需營養素之四:十四種必需微量元素-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

一、產能營養素(宏量營養素)

能量,是一切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礎,人體能量的來源主要是產能營養素。產能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糖)類、脂類、蛋白質,因為需要量多,佔比比較大,所以又稱為宏量營養素。宏量營養素:碳水化合物(糖)類(產能17kJ/克)、脂類(產能37kJ/克)、蛋白質(產能17kJ/克)。

1、碳水化合物類(糖類):佔比最大,是重要的營養素,機體50%以上的能量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腦組織消耗的能量相對較多,均來自碳水化合物在有氧條件下氧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產生的糖,一部分以肝糖原的形式儲存在肝臟,一部分以肌糖原的形式儲備在骨骼肌中。肝糖原維持血糖平衡,肌糖原滿足骨骼肌的需要。
2、蛋白質:生命的產生、存在、消亡都與蛋白質有關,蛋白質是生命物質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構成人體組織和器官;主要功能為調節生理功能,細胞功能、食物消化吸收、免疫調節、肌肉收縮、運送營養素、維持滲透壓、體液、激素平衡等等。

3、脂類:包括脂肪、類脂。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結合而成。類脂包括磷脂和固醇類。脂肪酸從分子結構上分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脂類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一般要佔日攝入總能量的20%-30%,脂肪在體內處於合成儲能和分解供能的狀態。必需脂肪酸非常重要,如亞油酸和亞麻酸、DHA和ARA。脂肪除了具有提供能量,保護內臟器官,維持體溫,也是構成人體細胞很重要的組成成分,有維持細胞的功能的作用;參與調節內分泌激素的作用;還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增加食物的美味和增加飽腹感的作用。

Ⅲ 宏量營養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麼

糖類、脂類、蛋白質、這三種被稱為宏量營養素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叫糖類,它是人體最主要的熱能來源。糖類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糖類是人類機體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生長發育和體力活動的主要熱能來源,特別是大腦的熱能必須由葡萄糖來供給。一旦血糖下降,腦細胞活力會受到限制,並出現低血糖綜合征。
糖類不僅可直接提供機體能量,而且可以糖原形式儲存於肝臟和肌肉中。當人體血糖消耗完後,為維持機體的能量所需,要進一步分解糖原來補充能源,以保持良好的精神和體力。糖類也是構成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如細胞膜和結締組織中的糖蛋白,神經組織中的糖脂等都含有糖類成分。足夠的糖類供給,還可節約蛋白質消耗,減少脂肪過度分解中不完全代謝產物酮體的積蓄,從而防止酸中毒,有保肝解毒作用。
糖類來源於糧谷類、薯類食品,其次還有少量來自食用糖及蔬菜、水果中的少量單糖。人體每天應攝入的糖類以占總熱量的60%為宜。
脂 肪
脂肪稱為中性脂肪,是人體的能量庫,是生命活動的輔助劑,又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基本營養素之一。
要實現最佳健康狀態,選擇食用合適種類的脂肪絕對至關重要。必需脂肪可以降低心臟病、癌症、過敏症、疲勞、抑鬱、關節炎、濕疹、感染和經前期綜合征的發病率。這些列舉的症狀和疾病都與脂肪攝入的種類和量的多少有關。如若擔心體重增加而避免攝入脂肪,那麼就會失去身體必不可少的有益健康的營養物質,並可能會使身體進入不良的健康狀態。
根據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不同,可將脂肪分為兩類,飽和(固體)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並不是人體必需的,攝入過多對身體無益。其主要來源是肉類和乳製品。不飽和脂肪分為兩類:單不飽和脂肪,主要含於橄欖油中;多不飽和脂肪主要見於堅果、植物油和魚類。亞油酸和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它們是大腦和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以及皮膚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缺乏這些物質的一個常見跡象就是皮膚乾燥。避免缺乏這些物質,實現這兩種基本物的平衡,最佳的辦法是科學合理地飲食。
蛋白質是所有生物細胞的基本構成物質。人體中含有63%的水和22%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由含氮的成分構成的,稱為氨基酸。氨基酸大約有25種,人體不可或缺的氨基酸有8種,被稱為必需氨基酸,而其他的一些有時也被稱作半必需氨基酸。氨基酸以不同的形式組合在一起,構成不同的蛋白質,以建造人體的細胞和器官。不同形式的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它們不僅是生長和修復身體組織所必不可少的,還是製造荷爾蒙、酶、抗體和神經傳遞素的原料並幫助在體內運送物質。所攝入的蛋白質的質量和數量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其質量是由這些氨基酸之間的均衡決定的。

Ⅳ 談談自己是怎樣理解宏量營養素在飲食營養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

1、適當增加動物性食物,以提高膳食蛋白質數量和質量,但要防止過剩。
2、改變以豬肉為主的動物性食物結構,增加雞和鴨等禽類、水產品和乳類的攝入量,防止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過剩。
3、增加大豆製品的攝入量,以改善膳食蛋白質的數量和質量。
4、穩定糧食的攝入量,保持我國"五穀為養"的優良傳統,但要限制蔗糖攝入量,目前可以紐特健康糖代替蔗糖,防止熱量攝入過多。
5、保證蔬菜攝入量,最好每人每天能攝入各種蔬菜500克左右,以確保某些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的來源。
6、食用菌應納入膳食結構,因其所含蛋白質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適,含多種微量元素,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另外,食前忌動,食後忌靜,就餐前後動靜要平衡。就餐前後動與靜的平衡同樣特別重要,因為人們每天飲食中攝入的各種食物及營養與身體的熱能消耗之間必須保持平衡。《論語·鄉黨》篇中說:「食不語,寢不言。」說明古人主張食前及食中宜靜而專致,不可分心、高談闊論。古人言:「飲食即卧,不消積聚,乃生百疾。」醫學食療古籍稱「食後便卧令人患肺氣、頭風、中痞之疾,蓋營衛不通,氣血凝滯故而」,所以飯後要適當活動。俗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說明進食後緩行散步有利於健康。《素問·舉痛論》中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很難設想,人們在氣血紊亂的情況下,還能保證消化功能的正常進行。古人說:「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可便食。」進食過程中一切反常的情緒都應盡力排除。
但是均衡的營養對於現代人而言是一句口號。尤其是在外就餐的人,根本無法吃到足夠豐富多樣化的飲食。如果聽任營養不均衡的事情存在,那麼心理和生理都會受到沖擊。
無論是十年前,我開始推廣營養早餐的概念,並推出相關的配方(如今已經遍及全世界,無數的人在食用),或者林氏養生茶的概念,或者今日推廣的五神全息營養餐,都是基於這個最根本的問題而考慮的。食物的均衡度,將嚴重影響人體內在的安全感,人體缺乏任何一種必須營養物質,都會對應出現某一種性格特質!食物不僅改變健康,更可以直接影響性格、情緒、壓力應對能力!
堅持均衡營養的原則,做到科學配餐,就是根據食物的形狀、結構、化學成分、營養價值、理化性質進行合理選料,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質量,配餐的色、香、味、形;其次是配餐的營養素種類與數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個不同菜餚間的營養成分相互配合,滿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並達到合理營養的目的。這種配餐方法就可以稱為科學配餐。
營養失衡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多種危害,特別是對兒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最近的年度報告中稱:「全世界死亡的兒童中有3/4的人或多或少與營養不良不關。」若長期營養攝入不足,會動用機體儲存的糖原及脂肪,發生Pro-Q 營養不良,臨床主要表現消瘦、貧血、神經衰弱、皮膚乾燥、脈搏緩慢、工作能力下降、體溫低、抵抗力低,兒童出現生長停頓等。而長期營養攝入過多,會造成人體超重或肥胖,血糖升高,脂肪沉積,肝脂增加肝功能下降,過度肥胖還造成肺功能下降,易造成組織缺氧。肥胖並發症主要有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膽結石、心腦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
總之不挑食,不偏食,盡量做到食物多樣化,不求多但求全面。在主食方面,提倡多吃五穀雜糧和薯類,蔬菜、水果必不可少。蛋白質和鈣供應很重要。少吃含糖量高的高熱量甜食。綜上所訴,讓我們以科學的營養為指導,做到均衡營養、注意膳食平衡,吃出健康,吃出美麗,吃出精彩的人身,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Ⅳ 宏量營養素生理功能

宏量營養素包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1.參與構成和修復我們的身體組織;
2.供給能量並幫助我們維持體溫;
3.調節機體各種正常的生命活動。
營養素的這些生理功能是有機統一的。一種營養素可以承擔多種生理功能,比如蛋白質既可以構成機體組織,又可以給我們提供能量。而多種營養素也可能在機體內發揮同一種功能,比如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能在人體內通過氧化反應供給能量。

Ⅵ 追蹤你的宏量營養素有多重要

我要告訴你一些我可能沒告訴過很多人的事。我不會追蹤我的宏量營養素!我從來沒有,而且一點也不感興趣,跟蹤我吃的每樣東西,它有多少卡路里,重量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比例的價值。

如果你已經這樣做了,那麼我想問你——你真的從如此詳細和執著的這些因素中得到了最好的結果嗎?或者這個呢。這樣做是否讓你感到完全的束縛和壓力?

火車。我知道我們中的很多人還在一級防範禁閉中但我們需要盡可能地保持活躍這意味著要多走幾步,慢跑,或者進行體重鍛煉。我一直在用橡皮筋和體重練習。是的,他們很無聊,而且不能提供最好的結果,但是記住,健身房很快就要開放了,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選擇。

從你的飲食中去除精製碳水化合物。這個問題很簡單。你可能想要麵包、糕點和含糖的早餐麥片——但它們對你不好。是的,如果你真的覺得有必要的話,你可以少吃一點,但是含有瘦肉蛋白、脂肪和蔬菜的一餐要比三明治好得多。知道什麼食物能給你提供營養,並盡可能多吃。

Ⅶ 宏量營養素有哪些

宏量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和礦物質。

蛋白質眾多生物細胞的基本構成物質就是蛋白質。人體中含有63%的水和22%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由含氨的成分構成的,稱為氨基酸。氨基酸有25種左右,有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可缺少的,被稱為必需氨基酸,而其他的有時也被稱作半必需氨基酸。氨基酸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結合在一起,構成不同的蛋白質,以組建人體的細胞和器官。形式不一的蛋白質是人體構成的重要成分,它們不僅是生長和修復身體組織所必需的,還是製造荷爾蒙、酶、抗體和神經傳遞素的原料,並幫助物質在體內運送。蛋白質的攝入質量和數量都極為重要,而決定其質量的就是這些氨基酸之間是否均衡。

倘若攝入的蛋白質質優,那麼蛋白質就可提供總熱量的10%。對於大多數成年人而言,蛋白質的最佳攝入量每天大約為35克,在懷孕期間、手術恢復階段、需要進行大量的體育鍛煉或繁重的體力勞動時,才有大量攝入的必要。

優質的蛋白質食品,氨基酸的含量應該是均衡的,這樣的食品包括:蛋類、肉類、魚類、大豆、蠶豆以及小扁豆。含有動物性蛋白質的食品中通常含有大量過剩飽的和脂肪。而含有植物性蛋白質的食品中經常還含有許多其他對人體有益的合成糖類,且酸性比肉類弱。每星期食用肉類的次數不應超過3次。事實上,無論你是地道的素食者、通常的素食者、還是肉類食用者,從日常三餐中,人體攝入的蛋白質足夠了。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類,它是人體最主要的熱能來源。糖類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糖類是人類機體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生長發育和體力活動時主要的熱能來源,特別是大腦的熱能必須由葡萄糖來提供。一旦血糖下降,會限制腦細胞的活力,並引發低血糖綜合征。

糖類不僅可直接給機體提供能量,而且以糖原形式儲存於肝臟和肌肉中。當人體消耗完血糖後,為了維持機體的能量,要進一步分解糖原來補充能源,以保持良好的精神和體力。糖類也是構成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如細胞膜和結締組織中的糖蛋白,神經組織中的糖脂等都含有糖類成分。糖類供給充足,還可減少消耗過多的蛋白質,使脂肪過度分解中不完全代謝產物酮體的積蓄的減少,從而防止酸中毒,有保肝解毒的功能。

糖類來源於糧谷類、薯類食品,其次還有少量來自食用糖及蔬菜、水果中的少量單糖。人體每天攝入的糖類以占總熱量的60%為宜。

脂肪脂肪稱為中性脂肪,是人體的能量庫,是生命活動的輔助劑,又是人體必需的基本營養素之一。

要達到最佳健康狀態,與選擇食用合適種類的脂肪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必需脂肪可以降低心臟病、癌症、過敏症、疲勞、抑鬱、關節炎、濕疹、感染和經前期綜合征的發病率。以上的症狀和疾病都與攝入的脂肪種類和量的多少有關。若擔心增加體重而減少脂肪的攝入,那麼就會失去身體必需的有益健康的營養物質,並可能會使身體引發不良的健康狀態。

根據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的不同,脂肪可分為兩類,飽和(固體)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人體並不必需,攝入過多無益於身體。其主要來源是肉類和乳製品。不飽和脂肪分為兩類:單不飽和脂肪,主要含於橄欖油中;多不飽和脂肪主要見於堅果、植物油和魚類。亞油酸和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它們是大腦和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以及皮膚必需的營養成分。若這些物質缺乏,常見跡象就是皮膚乾燥。要避免這些物質缺乏,使這兩種基本物實現平衡,最佳的辦法是科學合理地飲食。

礦物質(1)鈣。鈣占人體重的1.5%一2%,總含量達1300克體。其中99%以羥磷灰石的狀態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1%以游離的或與蛋白質相結合的離子形式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及血液中,與骨骼中的鈣維持著動態平衡。人體主要在小腸上部完成對鈣鹽的吸收。在普通膳食中,僅有20%一30%的鈣由小腸吸收並進入血液中。其餘將隨糞便、尿、汗液排出體外。維生素D的適當供給有利於鈣質的吸收。鈣的主要來源是奶和奶製品,其含量高且吸收率也高。發酵的酸奶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2)磷。磷與鈣都是構成骨骼、牙齒和神經組織的重要元素。人體中磷的含量為600—700克,約占體內礦物質總量的25%,而80%的磷是在骨骼和牙齒中,其餘的20%主要分布在軟組織中。磷也是構成各種組織的重要原料,如核酸、磷脂、輔酶等,並參與糖類和脂肪的新陳代謝,此外,它與其他元素相結合以維持滲透壓和酸鹼平衡。磷在動、植物組織中廣泛存在,如食物中的蛋、奶、血、肉、禽、豆類、果仁等,都是磷的良好來源,在膳食中通常不缺乏磷。

(3)鈉。鈉是組成體內重要無機鹽的元素之一,正常成年人每千克體重中鈉的含量約為1克。其中50%在細胞外液中,40%一45%存在於骨骼中,10%左右存在於細胞內。食鹽是鈉的主要來源,食鹽的攝入因地而異。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的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普遍存在食鹽攝入量過多的現象。我國居民人均每天平均攝入13.5克食鹽,若能減少到8克左右,則就可減少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所以,調味要掌握合理、不要過咸,這是保證健康的基本原則之一。

(4)鉀。人體生理的諸多方面的正常活動離不開鉀。如平衡體內水分;維持體內滲透壓;平衡體內的酸鹼;激活體內若干酶的活性,通過酶參與體內蛋白質和糖類的代謝;維持肌肉和神經的敏感度,使肌肉和神經處於正常的興奮狀態;使心臟舒展和伸縮自如,調節心律,維持腎上腺的功能等。鉀主要在小腸被吸收,經體內代謝利用後從尿道和汗腺排出。正常人每天必須攝入2~4克的鉀。新鮮水果和蔬菜含有豐富的鉀,補充鉀的最好途徑就是多食豆類食物、水果或新鮮蔬菜。另外,防止缺鉀就不要吃鹽過多。

(5)鎂。鎂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缺鎂使人易疲乏感、易激動、抑鬱、心跳加快和易抽搐。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死患者經常伴有嚴重的缺鎂症狀,使體內血壓升高的物質的作用增強;缺鎂引發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造成高胰島素血症和糖代謝紊亂,誘發糖尿病;導致抽搐和動作震顫,還會導致痙攣、眩暈、出汗過多、記憶力衰退、感情冷漠、精神憂郁,甚至產生妄想症。鎂的主要來源是水與食物,穀物與蔬菜可提供日鎂攝入量的2/3。成人每天需350毫克鎂,飲食中的鎂極為豐富,腸道對鎂離子的吸收良好,通常不會缺乏。

Ⅷ 人體必備的營養素宏量營養素有哪些

宏量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和礦物質。

蛋白質

蛋白質是所有生物細胞的基本構成物質。人體中含有63%的水和22%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由含氮的成分構成的,稱為氨基酸。氨基酸大約有25種,人體不可或缺的氨基酸有8種,被稱為必需氨基酸,而其他的一些有時也被稱作半必需氨基酸。氨基酸以不同的形式組合在一起,構成不同的蛋白質,以建造人體的細胞和器官。不同形式的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它們不僅是生長和修復身體組織所必不可少的,還是製造荷爾蒙、酶、抗體和神經傳遞素的原料並幫助在體內運送物質。所攝人的蛋白質的質量和數量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其質量是由這些氨基酸之間的均衡決定的。

假如攝入的是優質的蛋白質,那麼總熱量的10%可由蛋白質提供。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蛋白質的最佳攝入量每天為35克左右,在懷孕期間、手術恢復階段、需要進行大量的體育鍛煉或繁重的體力勞動時,才有必要加大攝入量。

優質的蛋白質食品,其氨基酸的含量應該是均衡的,這樣的食品包括:蛋類、肉類、魚類、大豆、蠶豆以及小扁豆。含有動物性蛋白質的食品中通常含有很多無用的飽和脂肪。而含有植物性蛋白質的食品中通常還含有更多對身體有益的合成糖類,且酸性弱於肉類。每周食用肉類的次數限制在3次。事實上,不管你是嚴格的素食者、一般的素食者、還是肉類食用者,從日常的每日三餐中,人體則可以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叫糖類,它是人體最主要的熱能來源。糖類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糖類是人類機體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生長發育和體力活動的主要熱能來源,特別是大腦的熱能必須由葡萄糖來供給。一旦血糖下降,腦細胞活力會受到限制,並出現低血糖綜合征。

糖類不僅可直接提供機體能量,而且可以糖原形式儲存於肝臟和肌肉中。當人體血糖消耗完後,為維持機體的能量所需,要進一步分解糖原來補充能源,以保持良好的精神和體力。糖類也是構成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如細胞膜和結締組織中的糖蛋白,神經組織中的糖脂等都含有糖類成分。足夠的糖類供給,還可節約蛋白質消耗,減少脂肪過度分解中不完全代謝產物酮體的積蓄,從而防止酸中毒,有保肝解毒作用。

糖類來源於糧谷類、薯類食品,其次還有少量來自食用糖及蔬菜、水果中的少量單糖。人體每天應攝入的糖類以占總熱量的60%為宜。

脂肪

脂肪稱為中性脂肪,是人體的能量庫,是生命活動的輔助劑,又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基本營養素之一。

要實現最佳健康狀態,選擇食用合適種類的脂肪絕對至關重要。

必需脂肪可以降低心臟病、癌症、過敏症、疲勞、抑鬱、關節炎、濕疹、感染和經前期綜合征的發病率。這些列舉的症狀和疾病都與脂肪攝人的種類和量的多少有關。如若擔心體重增加而避免攝入脂肪,那麼就會失去身體必不可少的有益健康的營養物質,並可能會使身體進入不良的健康狀態。

根據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不同,可將脂肪分為兩類,飽和(固體)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並不是人體必需的,攝人過多對身體無益。其主要來源是肉類和乳製品。不飽和脂肪分為兩類:單不飽和脂肪,主要含於橄欖油中;多不飽和脂肪主要見於堅果、植物油和魚類。亞油酸和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它們是大腦和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以及皮膚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缺乏這些物質的一個常見跡象就是皮膚乾燥。避免缺乏這些物質,實現這兩種基本物的平衡,最佳的辦法是科學合理地飲食。

礦物質

(1)鈣。鈣在人體中總含量達1300克,為體重的1.5%~2%。

其中99%以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1%以游離的或與蛋白質相結合的離子狀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及血液中,與骨骼中的鈣維持著動態平衡。人體對鈣鹽的吸收主要在小腸上部完成。在普通膳食中,攝人的鈣僅有20%一30%由小腸吸收並進入血液中。其餘將從糞便、尿、汗液中排出。維生素D的適當供給有利於鈣質的吸收。奶和奶製品是鈣的主要來源,其含量高且吸收率也高。發酵的酸奶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2)磷。磷與鈣都是構成骨骼、牙齒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材料。

磷在人體中的含量為600—700克,約為體內礦物質總量的25%,而80%的磷是在骨骼和牙齒中,其餘20%主要分布在軟組織中。磷也是構成各組織中的重要原料,如核酸、磷脂、輔酶等,並參與糖類和脂肪的代謝過程,此外,它與其他元素相結合以維持滲透壓和酸鹼平衡。磷廣泛存在於動、植物組織中,如食物中的蛋、奶、血、肉、禽、豆類、果仁等,都是磷的良好來源,在膳食中一般不缺乏磷。

(3)鈉。鈉是組成體內重要無機鹽的元素之一,正常成人體內鈉含量約為每千克體重1克。其中50%在細胞外液中,40%~45%存在於骨骼中,約10%存在於細胞內。鈉主要來源於食鹽,食鹽的攝入因地域而各異。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的調查資料表明,我國普遍存在食鹽攝入過量的現象。我國居民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平均為13.5克,如能減少到8克左右,則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就可減少。

所以,調味要掌握合理、勿使過咸,這是保證健康的基本原則之一。

(4)鉀。鉀在人體生理的諸多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如維持體內水分平衡;維持體內滲透壓;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激活體內若干酶的活性,通過酶參與體內蛋白質和糖類的代謝;維持肌肉和神經的敏感度,使肌肉和神經處於正常的興奮狀態;使心臟舒展和伸縮自如,有助於調節心律,維持腎上腺的功能等。鉀主要在小腸吸收,經體內代謝利用後從尿道和汗腺排出。正常人每人每日必須從膳食中攝入2~4克的鉀。新鮮水果和蔬菜含鉀豐富,多吃豆類食物、水果或新鮮蔬菜是補充鉀的最好途徑。另外,防止缺鉀就不要過多吃鹽。

(5)鎂。鎂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缺鎂使人產生疲乏感、易激動、抑鬱、心跳加快和易抽搐。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伴有嚴重的缺鎂症狀,使得體內升血壓物質的作用增強;缺鎂使得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造成高胰島素血症和糖代謝紊亂,誘發糖尿病;導致抽搐和動作震顫,還會引起痙攣、眩暈、出汗過多、記憶力下降、感情冷漠、精神憂郁,甚至會產生妄想症。水與食物是人類鎂的主要來源,穀物與蔬菜可提供日攝人鎂量的2/3。成人每天需鎂350毫克,飲食中的鎂相當豐富,鎂離子在腸道吸收良好,一般不會缺乏。

Ⅸ 怎麼理解宏量營養素在飲食營養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

健康的飲食加上適當的運動,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越來越好。

Ⅹ 如何計算每天所需的三大宏量營養素

先確定總能量的攝取量
然後根據健康狀況分配三種的比例,這個要看每個對象的具體情況了。一旦確定了各自的比例後,用各比例值分別乘以該人的日需要總能量就出來了三種營養素各自的量,用各自的這個量乘以以各自的產熱值就出來了具體食物的量。
例子:某人根據情況日需要能量1800千卡,蛋白質分配為15%,脂類分配為20%,碳水化合物分配為65%。好了。用15%乘以1800=270千卡,用270除以產熱值4=67·5(g)這是蛋白質的量,要是求膳食吃多少的量,還要去查營養素含量表啊!看看所選的具體食物中含蛋白質有多少,這個不用教了吧?另兩種以此類推吧。

閱讀全文

與宏量營養素怎麼創造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