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術發明和技術革新如何區別
發明是創造新事物抄的過程襲和結果 而革新是在一個原有、已有的事物上改變或者改進它,讓它的效率更高。。。 兩者在有相似之處,都是在改變事物。但各自所在的基礎有所迥異。。。。 一個是在這個客觀世界上沒的東西,而改造世界發明創造一個新新的事物。 一個是在這個客觀世界上有的東西,只是在原有基礎上做改造而已。
2. 技術創新與發明的聯系 長篇論述
技術創新的概念
經濟理論中關於創新的定義,是由熊彼特首先確定的,他認為:創新是指企業家實行對生產要素的新的組合。這包括五種情況:引入一種新的產品或提供一種新的產品質量、採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獲得一種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應來源和實行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建立一種壟斷地位或打破一種壟斷地位)。熊彼特定義的創新概念所包含的范圍很廣,包括經營創新、技術創新與體制創新等等,但他並沒有對創新本身進行細致的分析研究並給出嚴格的定義。
正確地界定技術創新的概念,對於技術創新理論的研究以及它在經濟發展中的具體實踐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經濟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美國學者莫埃思曾對350多篇關於技術創新的文章進行了統計,列舉了形形色色的定義。在技術創新概念的界定上,分歧意見主要集中在對技術創新中的「技術」概念的理解、對創新過程所涵蓋內容的認識、對技術變動的強度限定以及對技術創新復雜豐富內涵所說明的不同側面對定義的影響等方面。
1992年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認為:技術創新包含了新產品和新工藝的產生以及對產品和工藝的重大技術性改變。創新包括了以系列科學的、技術的、組織的、金融的和商務的活動。我國學者認為:技術創新是指企業應用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生產新的產品,提供新的服務,占據市場並實現市場價值。總之,技術創新概念的嚴格定義是一個相當廣泛而復雜的問題,難以用簡單的定義將它涵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大家都能認可的嚴格意義上的統一定義。但是,有一點是公認的,就是技術創新是一種經濟概念,是一種經濟發展觀。這一概念的內涵是,高度重視技術變革在經濟變革中的重大作用,它是經濟和科技甚至包括教育、文化等的有機結合,不是一個純粹科技范疇內的概念。
發明創造的概念
發明創造嚴格意義上的定義在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難以取得一致的看法,但公認的基本特徵應具備兩個條件。首先,發明創造必須是首創的、獨創的、新穎的,不能是簡單的重復,更不是模仿;其次,發明創造必須對社會發展有意義或者是有用的,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概括地說,發明創造是指提供新穎的、有意義的成果的活動。
發明創造還有狹義創造和廣義創造之分。狹義創造產生的成果所具備的新穎及有意義是指對全世界、全人類的范圍來說的「首創」或「前所未有」;而廣義創造產生的成果所具備的新穎及有意義是指對某一地區、部門、系統的范圍來說的。例如,愛因斯坦發明的相對論屬於狹義發明創造,屬於首創、前所未有的震驚世界的成果,對全世界和全人類都有重要的意義;而我國研製成功的原子彈、載人航天衛星等成果屬於廣義發明創造,雖不是世界首創,但卻是完全靠我國自己的力量研製出來的,對中國、中國人民的范圍來說仍是「首創」或「前所未有」,仍不失為震驚世界的偉大創舉。
界定發明創造中的「新穎、有意義」,其相對范圍可大可小,一般來說,發明創造總是從相對部門或地域的廣義發明創造開始,逐步做出前所未有的、對更大范圍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影響的狹義創造。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廣義創造,就沒有狹義創造,廣義創造是狹義創造的基礎。
技術創新和創造發明的聯系與區別
將創新與發明創造區別開來,被認為是熊彼特的另一大貢獻。熊彼特認為:只要發明還沒有得到實際上的應用,那麼經濟上就是不起作用的。無論是科學發明還是技術發明,在發明未能轉化為商品之前,發明只是一個新觀念、新設想,在它們沒有轉化為新裝置、新產品、新的工藝系統之前,不能創造任何經濟價值。他還認為:「作為企業家職能而要付諸實際的創新,也根本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種發明。」因此,可以說發明是創新的必要條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條件。對於源於科技發明的技術創新來說,發明僅僅是創新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換句話說,創新是人類創造活動的一種,其本質就是創造。創造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習慣叫法,如科學領域的創造習慣稱為「發明」或「發現」;體育競賽中的創造習慣稱為「破紀錄」;文學藝術領域的創造習慣稱為「創作」;技術領域中的創造習慣稱為「革新」;等等。
創新和創造發明雖有一定的聯系,但仍有本質的區別。
首先,創新是一個經濟學范疇的概念,必須有收益。如果根據新的思想,生產出新的產品,雖然很新穎,若不能應用,沒有收益,這可以說是發明創造,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創新。
第二,發明創造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而創新則是相對的概念。例如,發明創造申請專利時,先要考慮自己是不是第一個作的,若別人已經做過,你就不可能再申請專利了。它在「首創」或「第一」問題上是絕對的。創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不必像申請專利那樣要查清是不是「第一」或「首創」,是不是人家已經第一個做過了。創新有一個相對的范圍,不必先考慮在部門、系統內過去有沒有人做過,只應了解做的程度如何,我們做了以後有哪些進步,同時這個進步可以有收益,這就是創新。
第三,發明創造既有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發明創造,也有阻礙社會發展的消極「發明創造」;而創新必須是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創造。如計算機的發展是積極創造,而電腦算命、計算機病毒則是消極創造;核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是積極創造,而核武器的發展則是消極創造;生物和化學科學的發展是積極創造,而生化武器、毒品提煉技術則是消極創造。但是,創新則不同,沒有人會將偽科學或假冒偽劣稱為技術創新。
第四,創造強調是第一次的首創,也可以是全盤否定後的全新創造;創新則更強調是永無止境的更新,它一般並不是對原有事物的全盤否定,而通常是在辨證的否定中螺旋上升。
綜上所述,創新與發明創造的概念,在一定意義上說有本質上的區別,但在「創新」(innovation)和「創造」(creation)字義解釋和內涵的把握上又難以有嚴格的界定,學術界對此問題眾說紛紜,難以取得一致的看法。
我們認為:無論是創新,還是發明創造所遇到的問題,對其加以解決的思維方法都是相同相通的。「創新與發明創造」的能力既源於天賦,更來自於後天的教育培養,來自於通過各種形式的啟發和引導,包括從創新與發明創造思維方法、認知障礙及其克服,到創新的非認知調控和創造性人格特徵分析等。總之,用一種新的方式、比較高的效率培養創新與發明創造型人才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目的。
3. 技術革新與發明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技術革新是在以有的事物之上加以改進,優化。而發明創造是製造一個原來沒有的東西。大致的意思就是這樣!不動的話可以查查字典!~
4. 誰提出未來社會重視生產技術的革新和發明創造
天氣熱,社會中試生產的那種趕明還落不著,被這個你可以查看一下歷史上的高,我就差個語文還分不出來
5. 為什麼說技術革新與技術發明都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
科學技術是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馬克思明確指出:機器生產的發展要求自覺地應用自然科學,「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馬克思的這一論斷已經為不斷發展的社會實踐所證實.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是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其中的生產資料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勞動者也同樣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並向現實生產力迅速轉化,改變了生產力中的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和管理水平.科學技術為勞動者所掌握,極大地提高了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和保護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產勞動能力.在生產力系統中,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關鍵性要素和主導性的要素.
第二,科學技術是現代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過去,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主要靠勞動力、資本和自然資源的投入,現代社會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智力資源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決定性要素,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主要靠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更是如此.
第三,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超前性對生產力發展具有先導作用. 19 世紀末發生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科學、技術、生產三者關系發生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生產、科學、技術三者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生產的發展推動技術進步,進而推動科學的發展.例如,蒸汽機技術革命主要是從工匠傳統發展而來,在生產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摸索出技術發明,然後才總結出熱力學理論.以電力技術革命為標志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以來,這種生產帶動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發生改變,現在是科學推動技術進步,再推動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越來越走在社會生產的前面,開辟著生產發展的新領域,引導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如電磁學理論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過科學實驗探索出電磁學理論,通過促進電力技術的革命,並最終引發電力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鄧小平在總結科學技術這一發展趨勢時深刻指出:「現代科學為生產技術的進步開辟道路,決定它的發展方向.許多新的生產工具新的工藝,首先在科學實驗室里被創造出來.」「大量的歷史事實已經證明了:理論研究一旦獲得重大實在,遲早會給生產和技術帶來極其巨大的進步.」
6. 技術的發展為什麼需要發明和革新
技術發明和革新可以提高生產力
生產力的高低決定著文明程度的高低
文明程度越高人類的社會就越發達
所以說,
技術發明和革新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
7. 技術創新與技術發明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技抄術創新:以創造新技術為目的的創新或以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創造的資源為基礎的創新。
2、技術發明:是技術科學研究的發展和拓廣。
二、特點不同
1、技術創新:科學是技術之源,技術是產業之源,技術創新建立在科學道理的發現基礎之上,而產業創新主要建立在技術創新基礎之上。
2、技術發明:技術發明不同於科學發現,發明主要是創造出過去沒有的事物,發現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屬性;技術發明是新穎的技術成果,不是單純仿製已有的器物或重復前人已提出的方案和措施。
三、價值不同
1、技術創新:是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認識技術創新本質、特點和規律,是技術創新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
2、技術發明:技術發明是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成果,專利把發明的商品屬性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使之成為不得無償佔有的財產,從而保護發明者的利益。專利還要求發明者公開其創造成果以利於他人有償使用,並把實施發明創造作為專利權人的法律義務,以促進技術信息交流和發明的推廣應用。
8. 二戰時期主要的26項技術革新分別是什麼
解答:
雷達,無線電,瞄準器,葯品,運輸
補充:
1 英軍發明的雷達和雷達網路。 就是因為這個 英軍才在不列顛空戰中打贏了德國空軍。
2 磁 聲 導式魚雷 。改變了傳統魚雷直線發射的歷史
3 V1導彈亞音速導彈和V2超音速中程彈道導彈。
4 噴氣式戰斗機 。
5 世界上第一款突擊步槍 FG-42和後期大面積裝備部隊的STG-44 後來大名鼎鼎的AK-47就是在此基礎上演變來的。
5 紅外線夜視儀。 由第三帝國在2戰末期發明 曾創下半個步兵班消滅一個排的戰績。
6 一次性反坦克火箭筒。 就是大名鼎鼎的坦克震懾 也叫鐵拳是反坦克火箭筒 。
7美國的諾頓轟炸機瞄準具。 此瞄準具的工作原理是投彈手把準星對准要轟炸的目標之後飛機就自動轉入自動駕駛 。用計算器(當時還不能叫計算機)來指揮飛機飛到目標上空 比人駕駛飛機精確度更高 。此瞄準具一直到2戰結束之後都是最高機密。 在戰斗中, 每架B-17空中堡壘轟炸機都是在起飛前才被分發到瞄準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