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再創造什麼意思

再創造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5-30 17:31:34

『壹』 什麼是故事的再創造,進行故事再創造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什麼是故事的再創造進行故事再創造時,應注意一些基本的問題,要尊重設計情況。

『貳』 什麼是藝術欣賞的再創造

藝術欣賞是人們以藝術形象為對象的審美活動。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實現藝術的美育社會功能的必要環節。

這種審美活動既包括對象(藝術形象),也包括主體(欣賞者)。

藝術欣賞是對藝術作品的接受,這種接受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包括了欣賞者的感知、體驗、理解、想像、再創造等心理活動。

藝術欣賞既是對藝術作品中的美的一種發現,又是欣賞者的一種再創造。

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欣賞者所產生的愉悅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① 對藝術家所創造的美的發現

藝術本身的的美不僅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的精粹,而且凝聚著藝術家的心靈美和精湛的技巧;欣賞者面對一件精美藝術品的「拍案叫絕」,既是對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肯定,也是對欣賞者自身審美能力的肯定。

② 欣賞者對藝術形象的「再創造」

盡管藝術形象規定了欣賞者的感覺、想像、體驗、理解等認識活動的基本傾向和范圍,但欣賞者總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去感受藝術形象,理解作品的意蘊;欣賞者在藝術形象的誘導下,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去馳騁想像,深化情感體驗,使藝術形象的生命在欣賞活動中顯得更加活躍和豐富,彷彿欣賞者與藝術家在一起共同創造;由於欣賞者的想像各不相同,因此,在「再創造」的過程中比作品更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甚至可以用藝術的審美眼光去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和體驗人生。

藝術欣賞中的「再創造」:

藝術欣賞既是對藝術作品中的美的一種發現,又是欣賞者的一種再創造。

① 藝術形象是欣賞者發揮想像的客觀基礎

首先要有藝術形象,要有蘊含在藝術形象中的藝術的美。(大的快樂來自於對美的作品的欣賞)

② 欣賞者的審美活動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接受

藝術形象不僅展現了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美,而且凝聚著藝術家的感情。

『叄』 什麼是再創造

在原有基礎上,求變,求新

『肆』 商品再生產和再創造是一個意思嗎

商品再生產和再創造肯定不是一個意思,生產是已經有模具直接生產就行了,但是創造可不一樣,因為創造是需要思維去重新構想創造一個新的產品。

『伍』 1. 簡答題 什麼是故事的再創造,進行故事再創造時應注意哪些問題請詳細寫出

什麼是故事的?再創造進行故事再創造時,一定要注意故事的真實性,需要考慮合理性。

『陸』 什麼是數學再創造

由世界著名教學教育權威弗賴登塔爾提出的「再創造」的論述內容相當豐富,他認為:

1)數學是最容易創造的一種學科。它實質上是人們常識的系統化。教師不必將各種規則、定律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創造合適的條件,提供很多具體的例子,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或是「再創造」出各種運演算法則和各種定律。

2)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特點重新創造數學知識。個人學習數學的進程和數學發展的歷史有著相似之處。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

3)每個人有不同的「數學現實」,因而可達到不同的水平。這里「數學現實」是指客觀現實與人們的數學認識的統一體。是人們用數學概念、數學方法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的總體。其中既含有客觀世界的現實情況,也包含學生個人用自己的數學水平觀察這些事物所獲得的認識。教師應當針對各個學生數學現實和思維水平的不同,通過適當的啟發,引導學生加強反思,使學生的創造活動由不自覺的狀態,發展為有意識的活動。

4)「再創造」應當貫穿於數學教育的全過程。數學教育的整個過程學生都應該積極參與,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天地,聽任各種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方法自由發展,絕不可以對內容作任何限制,更不應對其發現設置任何預先的圈套。

更多請參考 http://learning.sohu.com/20060417/n242808119.shtml
望採納,謝謝!!

『柒』 審美體驗中的再創造是指什麼

審美體驗中,想像和聯想最為活躍。這是由於藝術作品的形象,僅僅內只是提供了藝術鑒賞的條件,要容把它變為鑒賞者內心的藝術形象,就必須通過審美的聯想和想像,進行新的、再創造的活動,才能變成鑒賞者自身的東西。藝術作品中的形象還只是一堆材料,需要鑒賞者展開想像的翅膀,才能將它們組成生動的藝術形象顯現在頭腦里。因此,康德認為想像力「它有本領,能從真正的自然界所呈供的素材里創造出另一個想像的自然界」。

『捌』 審美再創造的意義是什麼

由於鑒賞主體的這種來創造活源動是憑借藝術作品而展開的,所以被稱之為審美再創造。其次,接受美學強調了審美經驗的中心地位,姚斯從藝術創作、藝術接受和藝術交流三個維度全面闡釋審美經驗的內在結構,將接受方式分為垂直接受(歷史發展角度)與水平接受(同時代人對文學作品的接受狀況)等。此外,接受美學的創始人姚斯和伊塞爾都強調,迄今為止的文學史僅僅是作家和作品的歷史,而讀者的作用卻遭到了忽視與遺忘,因此他們提出應當重寫文學史,在他們看來,文學史應當是作家、作品和讀者三者之間的關系史,是讀者接受作品與作品在讀者中產生影響的歷史,是文學被讀者接受的歷史。姚斯指出,應當從作家、作品和讀者「三位一體」的全方位角度研究文學史,研究不同時代的讀者對同一部作品有不同意見的原因,將文學史變成文學效果的歷史。

『玖』 前兩句寫意思。再創造兩條。

1勤奮可以彌補不足,付出一份辛苦,就能學到一份知識、能力。
2學業的精深在於勤奮,而荒廢在於貪玩。
勤奮的名言

★天才出於勤奮——高爾基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記得採納哦

『拾』 翻譯中的「叛逆性再創造」是什麼意思

「創造性叛逆」是法國社會文學家埃斯卡皮在他的《文學社會學》一書中針對文學交際提出來的,他解釋道:「說翻譯是叛逆,那是因為它把作品置於一個完全沒有預料到的參照體系裡;說翻譯是創造性的,那是因為它賦予作品一個嶄新的面貌,使之能與更廣泛的讀者進行一次嶄新的文學交流;還因為它不僅延長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賦予了它第二次生命。」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表明了譯者以自己的藝術創造去接近和再現原作的一種主觀努力;文學翻譯中的叛逆性反映在翻譯過程當中,便是譯者為了達到某一主觀願望而造成的一種譯作對原作的客觀背離。最後他總結為一句話:「翻譯總是一種創造性的叛逆。」也就是說,在文學翻譯中,譯者背離原作的初衷,增減、修改,甚至於杜撰原作內容,無疑是對原作的背離,但是,這種做法又賦予了原作一個新的面貌,成為一種再創造。但是,這種創造性不是任意的,譯者必須忠實於原文,不允許對原文內容任意增刪、篡改,以至損傷原文意境。編輯本段成語出處

閱讀全文

與再創造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