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稱「宇宙之王」的霍金創造非凡奇跡的秘訣是
天才的大腦加上勤奮思考
『貳』 霍金是如何維持生命的
霍金在21歲的時候就被診斷得了盧伽雷氏症全身的肌肉就開始萎縮,導致全身上下都沒有幾個地方能動的。日常生活都是需要人照顧的,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就是剛開始的時候在別人的幫助下還能進食,後面就只能完全依賴各種營養液來維系自己的生命了。
『叄』 霍金的奇跡
霍金--科學的奇跡 生命的奇跡
【主要內容】
背景:200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於六月十九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被稱為當代愛因斯坦的著名科學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出席會議並進行演講。超過6000人聆聽了64歲的斯蒂芬·霍金講述的《宇宙的起源》,創下國際物理史學術講演會聽眾人數之最。其中最多的還是高校學生和科研工作者,而普通市民來得也不少。
誰是霍金?一個用眼睛講述宇宙起源的人
霍金,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劍橋大學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家和宇宙論家。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並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 1963年:被診斷出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這種病在英國被稱作運動神經細胞病,在美國被叫做盧伽雷氏症。1974年:宣布發現黑洞輻射,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此後他的研究轉向量子引力論。1985年他更幾乎完全喪失了生活和語言能力,當時醫生曾宣布他最多活兩年。 1988年:《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出版,獲沃爾夫基金獎,至今銷售2500萬冊,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
霍金得了什麼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以肌肉無力、肌肉攣縮、肌束顫動以及萎縮為主要臨床表現,該病會影響咽喉部肌肉,使患者出現言語和吞咽困難;亦可累及呼吸肌,導致呼吸困難而死亡。起病隱襲,進展緩慢,以40歲以後多見。本病病因不明,一般發病數年內死亡。現代西醫學尚無有效措施阻止本病的進展。
目前運動神經元病的早期診斷仍有一定的困難,誤診的情況常見。
研究新進展
1、日本發現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致病機理: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東京大學郭伸副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合成受遺傳信息控制的蛋白質機能部分失效,無法形成構成神經細胞的物質,導致運動神經細胞死亡,從而引起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病發。新成果將為根治這一疑難病症帶來福音。
2、MSNBC/Reuters聲稱:研究者已經開發了一種可能有助於減緩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發展的新型基因療法。
3、環氧合酶-2抑制劑可治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據11月出版的神經病學紀事雜志報道,選擇性地抑制環氧合酶-2 (COX-2)可防止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體外模型中運動神經元的喪失,發現定期使用維生素E可幫助預防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死亡
4、2006年1月的期刊《自然神經系統科學》發表了由魁北克Laval大學的科學家Jean-Pierre Julien領導的研究組作出如下總結:神經系統的周圍環境會對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發病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他們稱這種情況為「壞鄰居」理論。
5、 隨著醫學的發展,醫學家在研究中發現有一種對抗谷氨酸興奮性毒性的葯物可以有效延緩病情的發展,延長患者不使用呼吸機的時間。這就是目前被美國FDA批準的唯一一個治療ALS的葯物力如太,它使ALS患者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霍金是個怎麼樣的人
霍金評價自己:
「我是一個樂觀的、浪漫的,並且頑固不化的人。」
「我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人如果什麼夢想都沒有,就等於死亡。」
「我在各方面都非常幸運,除了患「運動神經元症」之外。並且就是這個病對我也不是多麼重大的打擊。患此症仍能成功,我感到滿意。我現在真的比發病之前的那個我遠為快樂。我無法說它是一項恩典,但已經夠幸運了:它並沒有比預計的更壞。」
「有生命就有希望。」
「如果夢想都沒有的話,我們就徹底死掉了」
公眾和朋友的評價:
「人們追隨霍金,固然有他身體缺陷所帶來的『殘缺美』,但我更相信,這是他學術思想魅力導致的結果。」
「只要有智慧和精神在,沒有什麼能打倒自己。身體的健康固然重要,心靈的健康也會給你無窮的力量。」
這位傑出科學家的生活「緩慢、費力、充滿各種阻礙」,但他仍舊樂觀、堅強、智慧,從工作中體驗到人生的許多樂趣。
要多方關注運動神經元病
1941年6月,被美國人民視為英雄的美國棒球運動員LouGehrig死於一種較為罕見的神經肌肉疾病,因此美國人稱之為LouGehrig病,是屬於運動神經元病的一種。由於這類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治療困難,因而一直受到醫學界和各國慈善組織的廣泛重視,並將每年的6月21日定為「國際運動神經元病日」,以喚起世人對該類疾病的關注。
多方關愛患者
如今,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成立了專門為病人服務的運動神經元病病友協會,集中病友和家屬,聯絡神經科醫生、康復醫生、心理醫生、義工等,一起從醫護上、生活上、經濟上以及心理上幫助病人。目前我們國內還沒有這樣的機構。但是在北京、上海以及廣州的多家大醫院,已經建立了運動神經元病的診治中心,為患者提供診治、關愛和教育等服務。
霍金告訴了我們什麼?
1、堅強樂觀的態度有助於戰勝病魔
被醫生斷言活不過24歲的霍金已經64歲了,是什麼助他戰勝疾病?醫學專家認為堅強的性格、樂觀的精神狀態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助於疾病的治療。這樣的例子在古今中外還有很多,貝多芬、張海迪等均是在身體不健全的情況下堅強生活的典範。
2、科學擁有改變生活和世界的力量。
是什麼幫助霍金生活和工作,是現代發達的電子計算機技術。人類可以通過科技彌補許多缺憾這也是霍金帶給人們的另一個啟示。當代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科學。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掌握了科學這個工具,才能更好的實現自我,也才能更好的建設我們的國家和改善我們生活的世界。
3、關注殘疾人事業
霍金本人在他的著作里說明,他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所生活的社會對身患殘疾的人沒有精神和物質的壓力,整個社會對殘疾人不存在歧視。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處處減輕殘疾人困難的社會,才使得他攀上了事業的高峰。
霍金面對成功,謙虛地排除了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將其歸之於社會。從這個方面來講,我們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對殘疾人的寬容和關照。社會對殘疾人的關照,在許多發達國家裡,並不是出於憐憫,而是出於對人的尊重。社會通過法律視他們為正常人,並從社會的各個方面盡力消除對殘疾人的歧視和各項不便。「讓他們過正常人的生活。北京將於2008年舉辦奧運會,緊接著還要舉辦殘疾人奧運會,這說明國際社會對殘疾人的重視。我們也要從多方面關心殘疾人的生活。
4、護理工作非常重要
霍金的護理工作非常艱巨,進食、日常的大小便、睡眠等均需要多個護理人員細致、專業的工作。在國外護理人員的待遇是很高的,人們對護理人員的勞動也很尊重。但在我國,人們普遍存在重醫輕護理的想法,認為護士就是打針、跑腿而已。其實對於一些長期卧床、燒傷等疾病來說,某種意義上護理和治療同樣重要。而且我國的護士們工作非常辛苦,勞動強度大,精神壓力也很大,作息時間不規律,經常要加班加點等。我們的護士們在繁重的勞動同時,理應得到人們的尊重和理解。
『肆』 霍金是怎樣向命運挑戰的,他的奇跡給你怎樣的啟示
勇敢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
面對死神仍然積極奮斗.
平凡普通的生活..
啟示 我們要樂觀面對生活
遇到困難要積極奮斗 霍金沒有向命運挑戰哪,他的奇跡是天生就聰明,在大學一年級時就比同室的人聰明得多,後來得病了,就選了一個不會讓身體影響研究的科目--理論物理,因為不能動了,所以所有的精力都用來想宇宙的事情.
給我們的啟示是:1,人和人不一樣,有的人確實天生就聰明;
2,有一得必有一失,他要是身體健康的話,天天東跑一頭西跑一頭,忙得不可開交,還止不定能不能研究出宇宙的起源呢.
3,我在英語(二)的教材里看到他的一篇自傳,寫他生病時的感受,他說,那時感到命運對我真不公平,為什麼會讓我得這個病呢.後來,他看到醫院里有個小男孩,小小年紀就得白血病,死了,他就想,噢,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我慘的,我雖然不能動了,可畢竟還活著.這是他本人寫的,咱不能不信吧?所以啊,給我們的第三個啟示就是,在你遇到挫折的時候,如果改變不了,就想想比你還慘的那些人,心理就平衡了.
『伍』 人稱「宇宙之王」的霍金創造非凡奇跡的秘訣是123
他不怕種種困難,因為他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產生奇跡,所以他不斷求索科學精神。
『陸』 人稱「宇宙之王」的霍金創造非凡奇跡的秘訣是什麼
秘訣是
一定要堅強不惜
『柒』 霍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天才來自勤奮
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是靠堅持不懈的努力,靠勤奮換來的。舉世矚目的科學家霍金和諾貝爾就是很好的例子。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的牛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現代科學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於300年前的同一天。他年青時就生患絕症,然而他堅持不懈,戰勝了病痛的折磨,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家。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後,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但霍金不會因為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棄了對學習的渴望,他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霍金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並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
如果霍金得病之後就放棄學習,放棄對知識的渴求,那他還會成為影響世界的科學家嗎?
愛迪生說的沒錯: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捌』 霍金食如何創造一個有一個奇跡的
霍金是不幸的,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都是在他發病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這是多麼的了不起!
『玖』 霍金為什麼會創造奇跡
霍金喜歡就一些科學命題,與其他學者開賭,一時成為科學界美談。
1.能否發現希格斯玻色子
霍金跟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戈登教授打了個賭:CERN不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希格斯與其他同事經過漫長年代的潛心研究,等待了48年,才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也稱為「上帝粒子」。
2.黑洞是否存在
集一生精力研究黑洞的霍金,曾擔心黑洞可能只是理論上的概念,而現實中根本不存在。他為免到時自己變得一無所有,1975年他與另一名物理學家索恩(Kip Thorne)開賭:究竟黑洞是否存在。
3.裸奇點的存在
1991年,霍金又要求開賭,這次索恩與他站在同一陣線,對賭一方是物理學家裴士基(John Preskill)。當時的命題是,奇點應該被黑洞圍繞,但沒有被黑洞包圍的「裸奇點」(naked singularities)是否存在。
霍金與索恩押註:裸奇點並不存在,隨即與裴士基立下賭據,誰輸了要向對方送上一件用來「遮蔽裸體」的T恤衫,寫上適當的服輸字眼。霍金於1997年修正他的理論,指出裸奇點有可能存在。
折疊高維空間
斯蒂芬·威廉·霍金根據90年代提出的M理論(超弦理論的一種),宇宙是十一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在愛因斯坦那裡,宇宙只是四維的(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現代物理學則認為還有七維空間我們看不見。
科學家們對我們已認知的維與可能存在但未被認知的維之間的區別是如何解釋的呢?他們打了一個比方:一隻螞蟻在一張紙上行走,它只能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後走。對它來說高與低均無意義,這就是說,第3維的空間是存在的,沒有被螞蟻所認識。同樣,我們的世界是由四維數據構成的(三個空間維,一個時間維),我們沒有覺察到所有其他的維。
根據物理學家的看法還應該有7個維。盡管有這么多的維,這些維是看不見的,它們自身卷在了一起,被稱為壓縮的維。為了弄清這種看法,讓我們再以螞蟻為例展開我們的想像。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將螞蟻在上面行走的那張紙捲起來,直到捲成一個圓筒形。如果螞蟻沿著紙壁走,最後它又會回到出發點,這就是壓縮維的一個例子。如果能沿著著名的莫比烏斯帶走,也會發生上述現象,當然,它是3維的,但如果沿著它走過,總是會回到出發點的。莫比烏斯帶從維的角度講是壓縮的,按照物理學它有3個維,但誰在上面行走,都只能認知成一個維。這就有點像左圖上的人:上行或下行,但永遠不會走到盡頭。如果螞蟻不是沿著紙筒彎曲的壁行走,它就永遠不會返回到原出發點。這就是二維(或者說被我們所感知的那種維)的例子,沿著它一直走,就不可能返回到原來的出發點。
『拾』 庫布其創造治沙奇跡的秘訣是什麼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在中國的內蒙古高原,歷經30年的探索和努力,終於取得「人進沙退」的勝利,並形成了庫布其模式,這一戰勝「地球癌症」的良方為全球涉及10多億人口的荒漠化地區和平、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信心與希望。
庫布其創造治沙奇跡的秘訣是什麼?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表示,億利在庫布其30年治沙的經驗值得認真總結,是中國治沙經驗的成功典型。他將庫布其精神和庫布其經驗作出如下概括:責任擔當、科學治沙、注重效益、回報人民。「庫布其治沙有政府的支持、老百姓的參與以及來自各個方面的關心,是我們創造的中國經驗。庫布其經驗和情懷要一代一代傳下去,只有這樣才能確實推動中國治沙事業的發展。」
會上,庫布其治沙帶頭人、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介紹了億利紮根庫布其治沙30年的實踐經驗。王文彪表示,庫布其治沙能夠成功且可持續發展,並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綠色名片,核心是就是中國生態文明思想的正確引領,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念。
30年來,在各級政府部門和國際機構的支持和幫助下,億利集團在庫布其堅守治沙30年,投入產業資金300多億元、公益資金30多億元,治理沙漠910多萬畝,帶動庫布其及周邊群眾10多萬人脫貧致富,探索、總結、創新了「治沙、生態、產業、扶貧」四輪驅動,平衡發展的庫布其模式,創造出沙漠綠化+生態修復、生態牧業、生態健康、生態旅遊、生態光伏、生態工業「1+6」的生態產業體系。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