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紅十字創造者

紅十字創造者

發布時間:2021-05-29 09:03:02

1. 國際紅十字協會的創始人簡享利杜南是哪裡人

簡·亨利·杜南1828年5月8日出生於瑞士日內瓦。他的父親簡·雅克·杜南是個銀行家兼任救貧收容局督導員,負責管理孤兒院,母親篤信宗教。當時人們最關注人道問題,如廢除死刑、改革監獄、勞工立法等,而傳教士們則宣傳普渡眾生。杜南及其一家人深受這一時代思潮的影響。杜南18歲就加入賑濟協會,業余時間都用在訪貧問病的活動上。1859年,杜南為恢復法籍公民身份,並陳述他對開發阿爾及利亞的設想,決定前往義大利北部晉見正在那裡指揮作戰的法皇拿破崙三世。6月25日,途經索爾弗利諾,他目睹了極其悲慘的戰後情景。剛剛結束的法奧之戰把4萬多死傷的士兵遺棄在這里,傷兵們都在烈日蒸曬下呻吟嚎叫。他立即動員組織當地的居民(包括醫生和護士)收容和安置4千多名傷兵,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救護和治療。杜南返回日內瓦後,著手寫他的名著《索爾弗利諾回憶錄》,並於1862年11月自費出版,分別送給他的朋友和歐洲各國的君主和政治家。杜南在書中提出兩項重要建議:一、在各國設立全國性的志願的傷兵救護組織,平時開展救護訓練,戰時支援軍隊醫療工作;二、簽訂一份給予軍事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及各國志願者的傷兵救護組織以中立地位的國際公約。英國的南丁格爾女士復信積極支持他的建議。日內瓦公共福利會的成員為杜南的著作所感動,決定把他的建議付諸實施。1863年2月9日,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的五人委員會在日內瓦成立,瑞士陸軍總司令杜福爾將軍擔任主席,杜南擔任秘書,其他三位成員是:莫瓦尼埃律師,阿匹亞醫生、莫諾瓦醫生。五人委員會倡儀在日內瓦召開一次國際會議,研究戰地傷兵保護的方式和方法。為此,杜南到處奔走,行程3千多公里,游說他的主張,最終得到了各國的廣泛支持。10月26日至29日,16個國家的36名代表在日內瓦雅典宮召開預備會議。會議決定:敦促各國建立傷兵救護委員會。不僅救護傷兵的機構和人員應該中立化,就是傷兵本人也應中立化。採用白底紅十字臂章作為志願救護人員的識別標志。1864年8月8日到22日,瑞士聯邦委員會和法國政府聯合召集日內瓦外交代表會議,其中有12名特命全權代表。經過辯論,會議通過了國際委員會起草的《關於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
1867年,第一屆國際紅十字大會在巴黎舉行,作為國際委員會的代表,杜南在會上首次提出1864年日內瓦公約所採納的人道主義原則應擴大適用於戰俘。
1871年,由於他經營的公司破產,使他負債累累。在此後的12年裡,他簡直成了流浪漢,經常睡在亭子間或公園里,貧病交加,受盡了折磨,最終於1892年住進海登地區醫院而不被人知曉。在那裡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18年。
1895年,一位新聞記者去海登醫院采訪,無意中發現了杜南,並得知他就是紅十字會的創始人,於是在報上作了報道。這篇報道轟動了全世界。瑞士聯邦委員會頒發特獎,表彰杜南的行動"促進和平與團結"。莫斯科國際醫學大會也為他頒獎,頌揚他為受苦人民所作的貢獻。許多國家的紅十字會急切希望接納他為會員或擔任名譽會長。1895年,杜南參加了婦女裁軍大同盟活動。1901年,挪威政府授予他首屆諾貝爾和平獎,但杜南未能去領獎,因為那時債主還在向他逼債。1910年10月30日,杜南在海登逝世,終年82歲。他在遺囑中決定把他遺產的大部分捐贈給挪威和瑞士的慈善團體。
1948年,也即杜南逝世之後的第38年,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協會執行委員會建議,各國紅十字會應盡量選擇杜南生日(5月8日)作為世界紅十字日。同年舉行的協會第二十次理事會議正式批准這一建議。此後,每年5月8日,國際紅十字組織和各國紅十字會,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既是慶祝世界紅十字日也是紀念杜南這位世界紅十字運動的偉大創始人。

2. 紅十字會是實行人道主義和救死扶傷的國際組織,國際紅十字會的創始人是誰

紅十字會系由瑞士銀行家亨利·杜南成立。紅十字會將他的生日5月8日訂為「世界紅十字日」,而紅十字幾乎成為圖騰的標志,是由他祖國瑞士的國旗顏色翻轉而成。
亨利·杜南在1859年時路經義大利倫巴底,目睹奧地利、法國及撒丁王國軍隊在索爾弗利諾悲慘的戰役,發現傷兵經常乏人照顧,情況凄慘,所以1862年自費出版了《索爾弗利諾的回憶錄》一書,希望喚起社會的注意,並且號召群眾成立一個民間、中立的傷兵救援組織。
1863年,杜南與古斯塔·莫瓦尼埃、吉勒姆-亨利·杜福爾 、路易斯·阿皮亞及西奧多·莫諾瓦一同成立了「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
1864年,此時紅十字會運動已經擴散至歐洲12個國家,並於日內瓦首度簽署了《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即第一條日內瓦公約。
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於1875年改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

3. 紅十字運動的創始人是誰

簡·亨利·杜南

簡·亨利·杜南1828年5月8日出生於瑞士日內瓦。他的父親簡·雅克·杜南是個銀行家兼任救貧收容局督導員,負責管理孤兒院,母親篤信宗教。當時人們最關注人道問題,如廢除死刑、改革監獄、勞工立法等,而傳教士們則宣傳普渡眾生。杜南及其一家人深受這一時代思潮的影響。杜南18歲就加入賑濟協會,業余時間都用在訪貧問病的活動上。1859年,杜南為恢復法籍公民身份,並陳述他對開發阿爾及利亞的設想,決定前往義大利北部晉見正在那裡指揮作戰的法皇拿破崙三世。6月25日,途經索爾弗利諾,他目睹了極其悲慘的戰後情景。剛剛結束的法奧之戰把4萬多死傷的士兵遺棄在這里,傷兵們都在烈日蒸曬下呻吟嚎叫。他立即動員組織當地的居民(包括醫生和護士)收容和安置4千多名傷兵,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救護和治療。杜南返回日內瓦後,著手寫他的名著《索爾弗利諾回憶錄》,並於1862年11月自費出版,分別送給他的朋友和歐洲各國的君主和政治家。杜南在書中提出兩項重要建議:一、在各國設立全國性的志願的傷兵救護組織,平時開展救護訓練,戰時支援軍隊醫療工作;二、簽訂一份給予軍事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及各國志願者的傷兵救護組織以中立地位的國際公約。英國的南丁格爾女士復信積極支持他的建議。日內瓦公共福利會的成員為杜南的著作所感動,決定把他的建議付諸實施。1863年2月9日,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的五人委員會在日內瓦成立,瑞士陸軍總司令杜福爾將軍擔任主席,杜南擔任秘書,其他三位成員是:莫瓦尼埃律師,阿匹亞醫生、莫諾瓦醫生。五人委員會倡儀在日內瓦召開一次國際會議,研究戰地傷兵保護的方式和方法。為此,杜南到處奔走,行程3千多公里,游說他的主張,最終得到了各國的廣泛支持。10月26日至29日,16個國家的36名代表在日內瓦雅典宮召開預備會議。會議決定:敦促各國建立傷兵救護委員會。不僅救護傷兵的機構和人員應該中立化,就是傷兵本人也應中立化。採用白底紅十字臂章作為志願救護人員的識別標志。1864年8月8日到22日,瑞士聯邦委員會和法國政府聯合召集日內瓦外交代表會議,其中有12名特命全權代表。經過辯論,會議通過了國際委員會起草的《關於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
1867年,第一屆國際紅十字大會在巴黎舉行,作為國際委員會的代表,杜南在會上首次提出1864年日內瓦公約所採納的人道主義原則應擴大適用於戰俘。
1871年,由於他經營的公司破產,使他負債累累。在此後的12年裡,他簡直成了流浪漢,經常睡在亭子間或公園里,貧病交加,受盡了折磨,最終於1892年住進海登地區醫院而不被人知曉。在那裡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18年。
1895年,一位新聞記者去海登醫院采訪,無意中發現了杜南,並得知他就是紅十字會的創始人,於是在報上作了報道。這篇報道轟動了全世界。瑞士聯邦委員會頒發特獎,表彰杜南的行動"促進和平與團結"。莫斯科國際醫學大會也為他頒獎,頌揚他為受苦人民所作的貢獻。許多國家的紅十字會急切希望接納他為會員或擔任名譽會長。1895年,杜南參加了婦女裁軍大同盟活動。1901年,挪威政府授予他首屆諾貝爾和平獎,但杜南未能去領獎,因為那時債主還在向他逼債。1910年10月30日,杜南在海登逝世,終年82歲。他在遺囑中決定把他遺產的大部分捐贈給挪威和瑞士的慈善團體。
1948年,也即杜南逝世之後的第38年,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協會執行委員會建議,各國紅十字會應盡量選擇杜南生日(5月8日)作為世界紅十字日。同年舉行的協會第二十次理事會議正式批准這一建議。此後,每年5月8日,國際紅十字組織和各國紅十字會,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既是慶祝世界紅十字日也是紀念杜南這位世界紅十字運動的偉大創始人。

4. 紅十字會起源於哪年創始人是誰

1863年成立了國際紅十字會
創始人是亨利·杜南

5. 國際紅十字會的創始人是誰

呂海寰 (1843——1927),字鏡宇,掖城西南隅村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國紅十字會創始人,歷任工、兵、外務部尚書等職。出身貧寒,幼讀私塾,後為生活所迫去順天(今北京)大興縣謀生,清同治六年(1867)中舉,後任兵部員外郎十餘年,光緒二十年(1894) 任江蘇常鎮通海道。時逢日本強迫清政府擬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草約,他將「洋貨照完半稅」改為「照完正稅」,「准日人在通商口岸城鎮運貨設行棧」改為「通商口岸之城鎮」,等等,密報總署,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進行了救。泰安、江陰兩教案及英國輪船以在台灣被扣留檢查為由要求賠償損失一案均處理得有理有節,中外欽服,遂以善辦外交聞名。光緒二十三年,李鴻章專薦呂海寰為駐德國、荷蘭大臣。二十六年,德使克林德向巡街清兵開槍被自衛清兵擊斃,德國大嘩。不少駐德公使勸他逃離柏林,可他始終堅守職位,凡是涉及國體主權方面的事情都據理力爭,毫不妥協。《辛丑條約》簽訂後,呂海寰極力斡旋,方使赴德「謝過」的清使醇親王免行跪拜之禮。回國後督辦津浦鐵路,阻力重重,舉步維艱。呂海寰苦口勸導,解決了浦口站濼口橋兩大關鍵問題,使鐵路順利通車。

6. 紅十字會的創建者是誰

紅十字會是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議成立的。

1863年2月9日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議成立,當時稱為「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1880年改為紅十字會。

1863年10月,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敦促下,在日內瓦召開了有十六個國家的代表參加的國際會議,會議商定了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

1864年8月,由瑞士正式發起在日內瓦召開國際會議,會議簽訂了《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該公約概括了1863年國際會議的決議,規定各國的傷兵救護組織有受保護和使用紅十字標志的特權,從此,紅十字運動在國際上有了法律依據,國際紅十字也正式得到國際公約的承認。

(6)紅十字創造者擴展閱讀:

中國紅十字的誕生

1894年7月甲午海戰後,國際紅十字運動開始在中國大陸傳播。

1904年2月,為救護中國難民,上海海關道沈敦和等人出於義憤,發起成立「東三省紅十字普濟善會」。這是中國最早的和紅十字有關聯的組織。

1904年3月10日,清朝商約大臣呂海寰、工部左侍郎盛宣懷等人在上海邀請中立的英、美、法、德代表,共同協商成立了「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

1907年,更名為大清紅十字會。


7. 急求:紅十字會創始人是誰

【呂海寰】--中國紅十字會創始人

呂海寰(1843—1927),字鏡宇,掖城西南隅村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國紅十字會創始人,歷任工兵外務部尚書等職

1912年10月,以袁世凱總統令形式任命呂海寰為中國紅十字會會長

8. 紅十字運動起源於什麼,創始人是誰

紅十字運動起源於戰場救護,瑞士人亨利· 杜南先生(1828-1910)是紅十字運動的創始人。

1864年8月8日-22日,在日內瓦召開了外交會議(正式名稱為"關於中立化在戰地服務的軍隊醫務部門的國際會議")。

8月22日,參加會議的12個國家的正式代表簽署了第一個日內瓦公約--《關於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

公約共有10項條款,包括1863年日內瓦國際會議決議的主要內容。公約規定了救護車、軍隊醫院和醫務人員,包括志願人員和隨軍牧師應被視為中立而受到保護和尊重;

提出"受傷或患病的戰斗員,不論屬何國籍,都應得到收容和保護"這一重要原則;公布使用白底紅十字標志的旗幟和臂章以區別軍隊醫院和醫務人員。公約最後呼籲各國證府批准加入這一公約。

從此,紅十字運動作為一個國際性的運動開始發展起來,並得到國際法的保障。

(8)紅十字創造者擴展閱讀:

紅十字運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它的誕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紅十字運動起源於戰場救護,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1828- 1910)是紅十字運動的創始人。

紅十字運動由三個部分組成,即:

1、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簡稱國際委員會);

2、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簡稱國際聯合會);

3、國家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簡稱各國紅會)。紅十字運動三個部分的職能及事務雖然各有不同,但它們都是朝著同一目標前進的。因此它們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互相關聯的整體。

9. 紅十字會創始人是誰求大神幫助

亨利杜南(1828-1910) 這個人的遠見促成了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創立;他從富有變為貧窮,但卻成為了首屆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 亨利杜南(1828-1910),紅十字的創始人。 1828年5月8日,亨利杜南出生在日內瓦的一個樂善好施而虔誠的新教家庭。杜南未完成中學教育,就到日內瓦一家銀行當了學徒。1853年,他來到阿爾及利亞,負責管理塞提夫的瑞士人定居點。他著手修建了一座小麥磨房,但因沒能獲得土地使用權而無法運營。在去突尼西亞旅行之後,他回到了日內瓦,決定去覲見拿破崙三世以取得所需的商業憑證。 當時,拿破崙三世正在義大利北部指揮法蘭西-撒丁島聯軍與奧地利軍隊作戰,於是亨利杜南決定去那裡找他。正因如此,他趕上了倫巴第地區索爾弗利諾戰役的尾聲。 回到日內瓦之後,他寫下了《索爾弗利諾回憶錄》,正是這本書後來促成了 「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前身)的創立。杜南是該委員會成員之一並擔任了秘書一職。他當時非常出名,還得到了國家元首、歐洲王室的國王和親王的接見。但杜南的財務狀況陷入窘境,他於1867年宣布破產,身負大約100萬瑞士法郎的債務(19世紀60年代的價值)。 由於破產事件在日內瓦引發的流言蜚語,杜南辭去了國際委員會秘書之職。1867年9月8日,委員會決定同意他辭職,並不再讓其擔任委員。之後,杜南去了巴黎,在那裡他十分窘迫,只能露宿在公用的長椅上。然而,就在那時,歐仁妮皇後在杜伊勒里宮召見了他,並向他咨詢了有關將日內瓦公約擴展至海戰的問題。杜南還成為了奧地利、荷蘭、瑞典、普魯士和西班牙國家紅十字會的榮譽會員。 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他探望並安撫被送到巴黎的傷者,並提議佩戴標牌以便確認死者身份。 戰爭平息後,杜南來到倫敦,試圖組織一個有關戰俘問題的外交會議;俄國沙皇對這一計劃頗為支持,而英國卻對此充滿敵意。 困頓歲月 1875年2月1日,杜南發起的「最終完全廢除販賣黑人和奴隸貿易」國際大會在倫敦召開。此後多年,杜南四處漂泊,一貧如洗:他在阿爾薩斯、德國和義大利徒步游盪,依靠別人的施捨和朋友的款待維持生活。 1887年,杜南最終回到了瑞士,在康斯坦茨湖附近的海登村,他病倒了並住進了當地的濟貧院。1895年,記者格奧爾格鮑姆貝格爾在那裡發現了杜南,並寫了一篇關於他的文章,在短短幾天之內,歐洲各個媒體上就紛紛轉載了該文章。來自世界各地的慰問信函送到了杜南手中;一夜之間,他再次聞名於世,備受尊重。1901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亨利杜南於1910年10月30日去世。人們將他的生日(5月8日)定為世界紅十字與紅新月日。 中國紅十字會的創始人 呂海寰 (1843——1927),字鏡宇,掖城西南隅村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國紅十字會創始人,歷任工、兵、外務部尚書等職。出身貧寒,幼讀私塾,後為生活所迫去順天(今北京)大興縣謀生,清同治六年(1867)中舉,後任兵部員外郎十餘年,光緒二十年(1894) 任江蘇常鎮通海道。時逢日本強迫清政府擬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草約,他將「洋貨照完半稅」改為「照完正稅」,「准日人在通商口岸城鎮運貨設行棧」改為「通商口岸之城鎮」,等等,密報總署,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進行了救。泰安、江陰兩教案及英國輪船以在台灣被扣留檢查為由要求賠償損失一案均處理得有理有節,中外欽服,遂以善辦外交聞名。光緒二十三年,李鴻章專薦呂海寰為駐德國、荷蘭大臣。二十六年,德使克林德向巡街清兵開槍被自衛清兵擊斃,德國大嘩。不少駐德公使勸他逃離柏林,可他始終堅守職位,凡是涉及國體主權方面的事情都據理力爭,毫不妥協。《辛丑條約》簽訂後,呂海寰極力斡旋,方使赴德「謝過」的清使醇親王免行跪拜之禮。回國後督辦津浦鐵路,阻力重重,舉步維艱。呂海寰苦口勸導,解決了浦口站濼口橋兩大關鍵問題,使鐵路順利通車。 呂海寰任常鎮通海道時即曾致力於社會福利事業,如創設保嬰局、京口救生會,開浚荷花塘船塢等。二十九年十二月(1904.2),日俄戰爭爆發。此時,工部尚書呂海寰正在上海任會辦商約大臣。他與同任商約大臣的工部左侍郎盛宣懷和駐滬會辦電政大臣吳重熹邀約上海官紳和各駐滬機構代表共同協商,於三十年正月二十四日(1904.3.10)正式成立了「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此為中國紅十字會之始。該會屬慈善性質,由中、英、美、德、法五個中立國合辦,直接目的在於救護日俄交戰雙方傷兵及東北戰地難民出境醫治。日俄戰爭兩年間,共救護46.7萬餘人出境。光緒帝曾發上諭,「頒發內銀十萬兩」作經費,以為褒獎。三十三年,「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改名為「大清紅十字會」,呂海寰任會長。次年,呂海寰為中外總董等辦事人員制發了分金銀銅三等的雙龍紅十字佩章和憑照。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正式委派其副手盛宣懷為會長,並頒發關防。辛亥革命爆發,清廷又改派呂海寰出任會長,會同總董沈敦和、福開森辦理戰地救護事宜。其間大清紅十字會改為「中國紅十字會」,於十月廿五日派出醫療隊馳赴武漢。武昌一役,治療傷者數千人,掩埋屍骸8000餘具。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孫中山批准中國紅十字會立案,2月正式獲得承認。10月,政府以袁世凱總統令形式任命呂海寰為中國紅十字會會長。此後,呂海寰領導紅十字會在國內主要進行救災事宜,如1912年浙江水災,1917年皖北大水,1919年蘇、浙、皖、鄂水災的救、醫、賑,均成績斐然。 早在紅十字會初創時期,呂海寰即為中國加入國際紅十字組織多方奔走,1904年8月12日,日內瓦萬國紅十字會會長、副會長聯名具函,言中國入會一事業已成就,瑞士聯邦已按照萬國公例布告在約各國。但最終未予正式承認。在呂海寰的不懈努力下,1912年1月15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正式通過承認中國紅十字會。1919年7月8日,中國紅十字會正式加入各國紅十字協會(現稱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協會)。此後,呂海寰領導紅十字會積極開展了國際救濟活動。1914年捐款救濟歐戰難民和日本鹿兒島地震難民,1920年8月救助俄屬廟街2000餘名避難華僑和駐外領事、軍艦,都贏得國際社會的一致贊譽。1920年9月,年事已高的呂海寰辭去了會長職務,仍被公推為名譽會長。此後定居天津,1927年1月病逝,享年85歲。次年歸葬家鄉。著有《奉使金鑒》60卷、補輯40卷,《庚子海外記事》4卷。

閱讀全文

與紅十字創造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