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原子彈的發明人
一個團隊,而非某人
奧本·海默 ,是 曼哈頓計劃 的主要領導者之一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了,情報也顯示,德國已經在海森堡的主持進行原子彈的研究。美國羅斯福總統下達總動員令,成立了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劃,目標是趕在德國之前製造原子彈。主持人是雷斯理?格勞維斯少將(Leslie R. Groves),格勞維斯不顧陸軍情報單位的反對,選定奧本海默為發展原子彈計劃主任。奧本海默告訴軍方,想製造原子彈,就必須集中一流科學家和最好的設備於一個社區內,並統一指揮部統籌。 奧本海默是曼哈頓項目的科學
1942年8月,奧本海默被任命為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的實驗室主任,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Los Alamos Laboratory),整個計劃的經費是20億美元,總工作人數10萬。「氫彈之父」泰勒協助奧本海默組織在羅沙拉摩斯工作的團隊,1943年有4000名科學家進駐羅沙拉摩斯(Los Alamos),著名的科學家費米、波耳、費曼、馮紐曼、吳健雄等大師級物理學家皆在其內,開始原子彈的研發工作,泰勒因執意研究「超級炸彈」,跟奧本海默起了不少沖突,後來泰勒作證指控奧本海默同情共產黨,造成奧本海默處境的困難。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成功地製造了第一批原子彈,隨後在阿拉摩高德沙漠上空引爆,並發出耀目閃光及冒起巨型蘑菇狀雲。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17秒,美國在太平洋蒂尼安島上的空軍基地朝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當原爆乍起,他想到了《摩珂婆羅多經》中的《福者之歌》:「漫天奇光異彩,猶如聖靈逞威,祇有千隻太陽,始能與它爭輝」。
Ⅱ 中國的原子彈是誰發明的,只有一人啊!
是由我國當時頂尖的科學家共同作業完成的,其中功勞最大的是錢學森。
中國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基礎工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即著手准備研製原子彈。1959年開始起步時,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1959年6月,蘇聯政府撕毀中蘇在1957年10月簽訂的關於國防新技術協定,隨後撤走專家,中國決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實現這一任務。
中國首次試驗的原子彈取"596"為代號,就是以此激勵中國軍民大力協同做好這項工作。
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彈試驗成功。
經過兩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當量的氫彈原理試驗成功;半年之後,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進行了百萬噸級的氫彈空投試驗。
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這兩個發展階段的任務。
(2)發明原子彈的人擴展閱讀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整,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50年代中期,為了抵禦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打破他們的核訛詐、核壟斷,盡快增強國防實力,保衛和平,黨中央和毛主席果斷做出了自力更生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1956年,在中央制定的發展我國科學技術的十二年遠景規劃中,原子能研究被列為第一項重要任務。
創建初期的中國的核工業,曾得到過蘇聯的少量技術援助。但是1959年6月,蘇聯背信棄義,拒絕向我國提供有關資料,不久又單方面撕毀合同,撤走專家。
1960年7月,在北戴河會議上,毛澤東發出號召:自己動手,從頭做起,准備用8年時間,拿出自己的原子彈。
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在全國有關地區和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大批的科技人員參加到核工業建設和核武器研製的攻關中。他們隱姓埋名,把健康、青春、甚至生命,都獻給了祖國。
籌備初期,物理學家錢學森找到科學家鄧稼先,說:中國要放一個「爆竹」,要你來做這個「爆竹」。當晚,鄧稼先通宵不眠,既興奮又感到責任重大。他對夫人說:從今以後我的生命就交給了這個工作。家中的事和兩個孩子我是不能管了。在鄧稼先為中國的國防事業而拼搏的時候,連他的岳父許德珩都不知道女婿到底在干什麼。
1964年10月16號,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人民靠自己的力量終於掌握了核技術。恰好在這一天,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參加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創作和演出的全體人員,當人們得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時,全場沸騰了。
同一天,中國政府鄭重宣布,中國掌握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禦,為了保衛中國人民免受核威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給所有中華兒女帶來的巨大鼓舞。第一顆原子彈研製過程中體現出的那種精神力量,也永遠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Ⅲ 核武器誰發明的
是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
1943年奧本海默創建了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專LANL)並擔任屬主任(Director) ;1945年主導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被譽為「原子彈之父」 。
二戰後,奧本海默曾短暫執教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之後來到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工作並擔任所長(1947年-1966年)。
奧本海默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48名 。
(3)發明原子彈的人擴展閱讀:
人物戰後活動:
1947年到1966年期間奧本海默擔任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1947年擔任原子能委員會總顧問委員會主席,這個委員會和愛因斯坦一起,反對試制氫彈,認為會引起軍備競賽,威脅世界和平。
奧本海默懷著對於原子彈危害的深刻認識和內疚,懷著對於美蘇之間將展開核軍備競賽的預見和擔憂,懷著堅持人類基本價值的良知和對未來負責的社會責任感,滿腔熱情地致力於通過聯合國來實行原子能的國際控制和和平利用,主張與包括前蘇聯在內的各大國交流核科學情報以達成相關協議,並反對美國率先製造氫彈。
Ⅳ 世界第一個發明原子彈的人是誰
1939年初德國化學家O.哈恩和物理化學家F.斯特拉斯曼發表了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論文。
1940年夏天,德軍佔領法國。法國物理學家J.-F.約里奧-居里領導的一部分科學家被迫移居國外。英國曾制訂計劃進行這一領域的研究,但由於戰爭影響,人力物力短缺,後來也只能採取與美國合作的辦法,派出以物理學家J.查德威克為首的科學家小組,赴美國參加由理論物理學家J.R.奧本海默領導的原子彈研製工作。
在美國,從歐洲遷來的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首先考慮到,一旦法西斯德國掌握原子彈技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經他和另幾位從歐洲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奔走推動,於1939年8月由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第32屆總統F.D.羅斯福,建議研製原子彈,才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但開始只撥給經費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後,才擴大規模,到1942年8月發展成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製成 3顆原子彈,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享年62歲),著名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1-3]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1929-1947年)[1-3] 。
1943年奧本海默創建了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並擔任主任(Director)[2-3] ;1945年主導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被譽為「原子彈之父」[1-3] 。二戰後,奧本海默曾短暫執教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4] ,之後來到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工作並擔任所長(1947年-1966年)[3] 。
Ⅳ 世界上發明第一個原子彈是哪國人
世界上發明第一個原子彈是美國人。
1、試爆日期 :1945年7月16日
2、研製者 :美國「S-11」小組
3、長度:5.5米
4、直徑:0.61米
5、重量:3400千克
6、中文名 :瘦子(原子彈)
7、外文名: Thin Man
8、研製過程:
1939年8月的一天,美國總統羅斯福收到了一封愛因斯坦的信,讓美國研製原子彈。科學顧問薩克斯提醒他說,如果德國法西斯先研製出原子彈,美國就會處於被動的危險境地。1939年10月19日,羅斯福決定研製原子彈。
按羅斯福的指令,一個代號「S-11」的小組迅速成立起來,研製原子彈。原子彈研製的整個工作受到嚴格保密,連副總統杜魯門也是在1945年接任總統時才知道這一計劃。1945年,瘦子和胖子、小男孩研製成功。
瘦子原子彈,是美國研究並試爆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其他兩顆原子彈被命名為「胖子」和「小男孩」,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爆炸。
(5)發明原子彈的人擴展閱讀: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整,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50年代中期,為了抵禦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打破他們的核訛詐、核壟斷,盡快增強國防實力,保衛和平,黨中央和毛主席果斷做出了自力更生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
1956年,在中央制定的發展我國科學技術的十二年遠景規劃中,原子能研究被列為第一項重要任務。創建初期的中國的核工業,曾得到過蘇聯的少量技術援助。但是1959年6月,蘇聯背信棄義,拒絕向我國提供有關資料,不久又單方面撕毀合同,撤走專家。
1960年7月,在北戴河會議上,毛澤東發出號召:自己動手,從頭做起,准備用8年時間,拿出自己的原子彈。
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在全國有關地區和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大批的科技人員參加到核工業建設和核武器研製的攻關中。籌備初期,物理學家錢學森找到科學家鄧稼先,說:中國要放一個「爆竹」,要你來做這個「爆竹」。
1964年10月16號,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人民靠自己的力量終於掌握了核技術。同一天,中國政府鄭重宣布,中國掌握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禦,為了保衛中國人民免受核威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