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宣言分論點

創造宣言分論點

發布時間:2021-05-29 03:40:37

㈠ 高考語文閱讀題 每次做閱讀題都不知道怎麼做,回答得不了高分,怎麼辦

1. 首先仔細閱讀標題,再通讀全文。
思考標題的本義:是否作為文章的線索;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否交代文章的寫作對象或者寫作事件。
2. 思考標題的深層含義。
仔細觀察標題是否運用相關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雙關……再細心推敲,標題是否與文章的中心、主旨、主題有關;是否隱藏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奠定感情基調;是否具有象徵意義,揭露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或事物的特徵等等。
3. 逐一列舉,以防錯漏。
當將所有的要點在腦海中過了一遍之後,應該分條敘述,防止重復或遺漏。最後再仔細檢查一番,查看是否與原文符合。

㈡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答題秘訣

  1. 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對文章有個整體理解之後再做題

  2. 審清題意,盡量選用文章中的字句組織語言,不要全換成自己的話(能在文中找到答案盡量在文中找)

  3. 實在要自己概括的題目一定要注意分析題乾和分值設置,找到原文出處,再詳細回答

  4. 分條答題,條理清晰

  5. 要盡量多寫,寫滿為止,注意不要出現錯別字和病句,卷面一定保持干凈整齊

㈢ 追求為題目的議論文要怎麼寫啊

佳作示範 +w^2
李正宇N[;M

創造宣言從體裁上屬於議論文中的哪一類

畢業論文的復撰寫及答辯考核是順制利畢業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要求重要依據之一。但是,由於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畢業論文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二)、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㈤ 閱讀短文《吆喝聲》唐羽答案

您好,於其求答案,不如學會如何解答,考試的時候可沒有人給你答案哦,下面提供做閱讀題的技巧供參考:
現代文閱讀的五個答題步驟
1、閱讀選文時要勾畫圈點.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有限的時間內閱讀一篇文章,如果從頭讀到尾不作任何標記,很可能讀後腦子里是一片空白,什麼印象也沒有,在這樣的狀態下去做題能有什麼好效果呢?閱讀時對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題目、反問句、設問句、獨立段、中心句、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有意義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語句、抒情議論句、重復出現的句子、表達作者情感看法的詞句等作勾畫圈點,不僅可以增加對內容的印象,還能大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這些,解題時就得心應手了.
閱讀現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種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一個語段往往是相對獨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作用.
如果是記敘文首段,首句中大多數是概括全段內容或交待事件發生發展的空間順序或內部發展順序.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個別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別致」二字准確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點;如果是議論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論點.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會性、階級性的」,它是該段的分論點;如果是說明文首段,首句則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徵.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時的顏色.
★抓中心句.語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價值排列的,而是既有關鍵的中心句,又有作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時要迅速從大量的擴展句和敘述句中抓住中心句.如:《瑣憶》首段中的「魯迅先生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
★抓轉承句.有的語段有幾層意思,為了使層次問連貫緊湊,中間常用轉承句或轉承詞.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六段中的「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承上文,「但是這在他身上還不是主要的」,啟下文.
★抓點睛句.有的句子在語段中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風景談》在每幅畫面後面加上了一句或兩句簡短的議論,這些議論文字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抓警句.有的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如:《包身工》最後一句話:「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屍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這組句子既蘊涵著作者對萬惡的舊社會的無限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的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警句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對於生活的高度提煉、概括,並進行邏輯推理的結果,領悟它的含義,有助於提高認識能力.
★抓矛盾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此句表面看來矛盾,實際上是絕妙好辭,揭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抓感情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揚貶抑.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三段中的「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朴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作者直抒胸臆,熱情歌頌志願軍戰士.
★抓特殊句.閱讀語段時,有時會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點,才能夠准確理解句意.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開了裂」都是後置的定語,分別修飾「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無路,淪為乞丐了.
★抓修辭句.為了更好地寫景狀物,傳神達意,作者往往在語段中要運用一些修辭格.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疊出,作者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聲,這些比喻形象貼切,新穎生動.
★抓尾句.語段中的尾句或概括總結上文,或留下餘地讓人思索,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思念和無限熱愛之情.
如1997年高考題現代文選文中有這樣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說的從前的『散文的心』.」「從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從前的散文的體也是一樣.」「你想,在這兩重械梏之下,我們還寫得出好的散文來么?」如果我們在閱讀時能畫出這些句子,那麼在回答第26題「文中的『兩重械梏』分別指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時,就能快速確定答題方向了.
2、審題時要一字不漏.
題目中每一個字(包括數字)都是有它的價值的,不然就不會寫到題目中.這就要求我們審題時不能漏掉一個字.千萬不能用掃視的方式審題,因為那樣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裡一個一個字的默讀題目,必要時要動筆作標記.審題時以下幾個環節不可忽視:
①看問題.要看清題目中有幾個問題,如果題目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問題,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問題或將兩個問題合而為一作答.1999年高考題第23題設置了兩個問題:「這篇《創造宣言》認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麼?為獲得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問題?」由於考場上的緊張,就有考生在做這道題時將第一問題漏答了,也有的考生將兩個問題合而為一作答,結果只能是漏答的不能得分,合而為一的也至多得到一個問題的分.
②看要求.題目上除了提出問題外,往往還對考生答題作出一些要求.題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題的范圍、角度、形式等.如2003年高考題第21題:「本文第四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並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其中的「結合鄉士情結」就限定了答題的范圍,而高考這道題的參考答案也正是緊緊圍繞「鄉士情結」這四個字來組織的.
③看分值.要看清並揣摩題目的分值.試題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須的要點.因為高考閱卷中是「踩點給分的」,而每個答案要點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數會給閱卷帶來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要點數應是能被總分值除盡的.如果分值是4分,那要點只能是1個,2個或4個,不可能是3個.如2003年高考題第19題分值4分,答案要點剛好4點,第20題分值4分,答案要點兩點,第21題6分,答案要點是3點.
④看有無字數限制.題目中如果有字數限制,那麼所限定的字數應該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數,清楚了這一點,在組織答案時就要注意不能超過限定的字數,當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數少得太多,因為這樣恐怕會遺漏要點的.題目中如果沒有字數限制,那就要盡量多答點,閱卷時多出的要點是不扣分的.
3、確定答案所在區域.
這一環節至關重要,因為如果答案所在區域確定錯了,那就會全盤皆失了.確定答案所在區域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藉助題目本身的指定.有時題目上明確指定了答題的閱讀范圍,如2003年高考題第20題的題目是:「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寫的少年離家的情況有哪幾種?請概括說明.」在這一題目中就明確指定了答案所在區域是「第三段」.
②根據高考命題原則確定區域.高考命題人在擬定閱讀題時一般遵循這樣一些原則:
1.盡量使考生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為答題的基本材料.
2.盡量照顧考生的閱讀和思考的先後順序.
3.努力體現由語義理解到綜合分析的過程.
4.努力組成內容由淺入深的系列.根據這些原則,答案應是隨著題號的遞增在文中呈從前到後,從局部到整體分布.
③找出題干中的相關語句在選文中提位置,向上下文搜索,並注意文中的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的提示.
如2002年高考題第19題,題目是:「愈伯牙遇到鍾子期這個知音,為什麼會『萬分的興奮和感激』?」我們先找出「萬分的興奮和感激」在文中的相應位置,這樣答案區域大體確定在第二節.這句話的原句是:「這怎麼能不讓伯牙萬分興奮感激?」,從句中的「這」這個指代詞可以看出,答案應在此句的上文找.在這里,指找詞幫了我們的大忙.再如2002年高考題第21題,題目是:「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為千古佳話,但作者為什麼還要『唐突地勸慰他』?根據文意,簡要回答.」我們首先找出「唐突地勸慰他」在文中的位置,在第三節,我們再看第四節的首句是「更何況伯牙學習鼓琴的道路實在是太艱辛了」,句中的「何況」這一關聯詞是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是要更進一步說明「勸」的原因,因此第四節也應在答題范圍之內.如果不注意「何況」這個關聯詞就很可能遺漏答案要點了.
4、精心組織答案.
確定了答案所在區域後,剩下的事就是組織答案了.組織答案時以下三點值得注意:
①盡量用原文中的語句整合.根據高考命題特點,考生是應該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為答題的基本材料的,歷年高考題的參考答案也都是對原文中相關詞句的整合.因此在答題時決不能脫離原文材料作出想當然的答案,應盡量用原文中的語句整合.
②弄清答案和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要增強用邏輯思維解題的意識.因為文學性文章盡管以形象思維為主,以情感取勝,但在解題時卻絕不可被情感左右,憑感答題,我們只能通過我們的理性分析,有根有據的從文中整合出答案.如2002年高考題第19題,題目要求回答伯牙「萬分興奮感激」的原因,那麼答案和問題之間應是因果關系.有的同學答:因為他遇到了知音,所以萬分的興奮和感激.答案本身確實是因果關系,但與題干問題對照,就會發現這個答案等於沒有回答,或者說是答非所問.還有的同學照搬了上面的句子,即:如此神奇地領悟和熟稔伯牙彈奏出來的裊裊情思,真像是變成了他的化身一般.這個答案確實與題干問題有了因果關系,但試想一下,一個彈奏者彈出的一支曲子中所蘊含的情思能被別人領悟和熟稔的現象多了,為什麼伯牙「萬分興奮感激」呢?其實是因為伯牙的琴聲「變幻無窮和神秘莫測」,一般人是聽不懂的.所以答案中還應把這一點歸納進去才能和題干問題形成完整的因果關系.
③選擇合理的表達形式.答案的表達形式是用句子還是用短詞?是用單句還是用復句?是用偏正短詞還是用動賓短詞?這些都得由題干問題決定.
記敘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何時何地,何對象幹了(記敘)什麼事情或者何對象怎麼了.
描寫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描寫了何對象的什麼特點或者何對象怎麼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議論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論證了什麼觀點或通過批駁,確立了什麼觀點.
說明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說明(介紹)了什麼對象的什麼特徵(特點).
如2003年高考題第19題題目是:「從文中看,身上都給人們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這個題目實際上就是要我們指出「童年的烙印」所指代的內容,仔細研究一下「童年的烙印」的語法形式,發現它是名詞性短語,那麼我們可以確定答案的語法形式也應是名詞性短語.而高考命題組所提供的答案也確實是幾個名詞性的短語.
5、復查驗證答案.
這個環節往往被考生忽視,事實上這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答案擬好後首先要做的是驗證一下所答是否是所問,防止答非所問的情況出現.其次,要通過復查來發現並更正擬出來的答案中的病句、錯別字.在這里特別要提出來的是,在試卷上答題前最好先擬個草稿,否則辛辛苦苦思考出來的答案語句不通,錯別字耀眼,那豈不可惜?
我相信,只要我們克服畏難心理,在以上幾個方面加強訓練,我們的現代文閱讀主觀表達題在高考中的得分率一定會有所提高。

㈥ 創造宣言這是一篇議論文里的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學術論文也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上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討論或學術刊物上發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學術論文就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學理性。按寫作目的,學術論文可分為交流性論文和考核性論文。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
學術論文的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個人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標志。在學術論文撰寫中,選題與選材是頭等重要的問題。一篇學術論文的價值關鍵並不只在寫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於你選擇了什麼課題,並在這個特定主題下選擇了什麼典型材料來表述研究成果。科學研究的實踐證明,只有選擇了有意義的課題,才有可能收到較好的研究成果,寫出較有價值的學術論文。所以學術論文的選題和選材,是研究工作開展前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備工作。
學術論文,就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學理性。

㈦ 議論文創造宣言,根據資料介紹事例所涉及的人物

後來經修改通過的正式決議並未完全遵循大多數與會者的意見,而專主要決定於當時主持起草屬的胡喬木和中央領導人的意見。鄧 小平在決議起草過程中一連有九次講話(見《鄧 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91—310頁),一再指示:歷史決議要「確立毛 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這是最核心的一條。」「不寫或不堅持毛 澤東思想,我們要犯歷史性的大錯誤。」「對於毛 澤東同志的錯誤不能寫過頭。寫過頭,給毛澤東同志抹黑,也就是給我們黨、我們國家抹黑。」(見《鄧 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91、298、299、301頁)

㈧ 千古茂陵的閱讀答案

您好,因未提供相關文章與題目,網上也並沒有搜到,故提供完成閱讀理解的方法供參考:
1、閱讀選文時要勾畫圈點.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有限的時間內閱讀一篇文章,如果從頭讀到尾不作任何標記,很可能讀後腦子里是一片空白,什麼印象也沒有,在這樣的狀態下去做題能有什麼好效果呢?閱讀時對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題目、反問句、設問句、獨立段、中心句、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有意義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語句、抒情議論句、重復出現的句子、表達作者情感看法的詞句等作勾畫圈點,不僅可以增加對內容的印象,還能大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這些,解題時就得心應手了.
閱讀現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種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一個語段往往是相對獨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作用.
如果是記敘文首段,首句中大多數是概括全段內容或交待事件發生發展的空間順序或內部發展順序.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個別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別致」二字准確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點;如果是議論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論點.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會性、階級性的」,它是該段的分論點;如果是說明文首段,首句則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徵.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時的顏色.
★抓中心句.語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價值排列的,而是既有關鍵的中心句,又有作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時要迅速從大量的擴展句和敘述句中抓住中心句.如:《瑣憶》首段中的「魯迅先生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
★抓轉承句.有的語段有幾層意思,為了使層次問連貫緊湊,中間常用轉承句或轉承詞.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六段中的「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承上文,「但是這在他身上還不是主要的」,啟下文.
★抓點睛句.有的句子在語段中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風景談》在每幅畫面後面加上了一句或兩句簡短的議論,這些議論文字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抓警句.有的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如:《包身工》最後一句話:「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屍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這組句子既蘊涵著作者對萬惡的舊社會的無限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的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警句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對於生活的高度提煉、概括,並進行邏輯推理的結果,領悟它的含義,有助於提高認識能力.
★抓矛盾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此句表面看來矛盾,實際上是絕妙好辭,揭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抓感情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揚貶抑.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三段中的「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朴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作者直抒胸臆,熱情歌頌志願軍戰士.
★抓特殊句.閱讀語段時,有時會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點,才能夠准確理解句意.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開了裂」都是後置的定語,分別修飾「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無路,淪為乞丐了.
★抓修辭句.為了更好地寫景狀物,傳神達意,作者往往在語段中要運用一些修辭格.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疊出,作者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聲,這些比喻形象貼切,新穎生動.
★抓尾句.語段中的尾句或概括總結上文,或留下餘地讓人思索,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思念和無限熱愛之情.
如1997年高考題現代文選文中有這樣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說的從前的『散文的心』.」「從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從前的散文的體也是一樣.」「你想,在這兩重械梏之下,我們還寫得出好的散文來么?」如果我們在閱讀時能畫出這些句子,那麼在回答第26題「文中的『兩重械梏』分別指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時,就能快速確定答題方向了.
2、審題時要一字不漏.
題目中每一個字(包括數字)都是有它的價值的,不然就不會寫到題目中.這就要求我們審題時不能漏掉一個字.千萬不能用掃視的方式審題,因為那樣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裡一個一個字的默讀題目,必要時要動筆作標記.審題時以下幾個環節不可忽視:
①看問題.要看清題目中有幾個問題,如果題目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問題,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問題或將兩個問題合而為一作答.1999年高考題第23題設置了兩個問題:「這篇《創造宣言》認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麼?為獲得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問題?」由於考場上的緊張,就有考生在做這道題時將第一問題漏答了,也有的考生將兩個問題合而為一作答,結果只能是漏答的不能得分,合而為一的也至多得到一個問題的分.
②看要求.題目上除了提出問題外,往往還對考生答題作出一些要求.題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題的范圍、角度、形式等.如2003年高考題第21題:「本文第四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並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其中的「結合鄉士情結」就限定了答題的范圍,而高考這道題的參考答案也正是緊緊圍繞「鄉士情結」這四個字來組織的.
③看分值.要看清並揣摩題目的分值.試題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須的要點.因為高考閱卷中是「踩點給分的」,而每個答案要點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數會給閱卷帶來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要點數應是能被總分值除盡的.如果分值是4分,那要點只能是1個,2個或4個,不可能是3個.如2003年高考題第19題分值4分,答案要點剛好4點,第20題分值4分,答案要點兩點,第21題6分,答案要點是3點.
④看有無字數限制.題目中如果有字數限制,那麼所限定的字數應該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數,清楚了這一點,在組織答案時就要注意不能超過限定的字數,當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數少得太多,因為這樣恐怕會遺漏要點的.題目中如果沒有字數限制,那就要盡量多答點,閱卷時多出的要點是不扣分的.
3、確定答案所在區域.
這一環節至關重要,因為如果答案所在區域確定錯了,那就會全盤皆失了.確定答案所在區域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藉助題目本身的指定.有時題目上明確指定了答題的閱讀范圍,如2003年高考題第20題的題目是:「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寫的少年離家的情況有哪幾種?請概括說明.」在這一題目中就明確指定了答案所在區域是「第三段」.
②根據高考命題原則確定區域.高考命題人在擬定閱讀題時一般遵循這樣一些原則:
1.盡量使考生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為答題的基本材料.
2.盡量照顧考生的閱讀和思考的先後順序.
3.努力體現由語義理解到綜合分析的過程.
4.努力組成內容由淺入深的系列.根據這些原則,答案應是隨著題號的遞增在文中呈從前到後,從局部到整體分布.
③找出題干中的相關語句在選文中提位置,向上下文搜索,並注意文中的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的提示.
如2002年高考題第19題,題目是:「愈伯牙遇到鍾子期這個知音,為什麼會『萬分的興奮和感激』?」我們先找出「萬分的興奮和感激」在文中的相應位置,這樣答案區域大體確定在第二節.這句話的原句是:「這怎麼能不讓伯牙萬分興奮感激?」,從句中的「這」這個指代詞可以看出,答案應在此句的上文找.在這里,指找詞幫了我們的大忙.再如2002年高考題第21題,題目是:「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為千古佳話,但作者為什麼還要『唐突地勸慰他』?根據文意,簡要回答.」我們首先找出「唐突地勸慰他」在文中的位置,在第三節,我們再看第四節的首句是「更何況伯牙學習鼓琴的道路實在是太艱辛了」,句中的「何況」這一關聯詞是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是要更進一步說明「勸」的原因,因此第四節也應在答題范圍之內.如果不注意「何況」這個關聯詞就很可能遺漏答案要點了.
4、精心組織答案.
確定了答案所在區域後,剩下的事就是組織答案了.組織答案時以下三點值得注意:
①盡量用原文中的語句整合.根據高考命題特點,考生是應該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為答題的基本材料的,歷年高考題的參考答案也都是對原文中相關詞句的整合.因此在答題時決不能脫離原文材料作出想當然的答案,應盡量用原文中的語句整合.
②弄清答案和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要增強用邏輯思維解題的意識.因為文學性文章盡管以形象思維為主,以情感取勝,但在解題時卻絕不可被情感左右,憑感答題,我們只能通過我們的理性分析,有根有據的從文中整合出答案.如2002年高考題第19題,題目要求回答伯牙「萬分興奮感激」的原因,那麼答案和問題之間應是因果關系.有的同學答:因為他遇到了知音,所以萬分的興奮和感激.答案本身確實是因果關系,但與題干問題對照,就會發現這個答案等於沒有回答,或者說是答非所問.還有的同學照搬了上面的句子,即:如此神奇地領悟和熟稔伯牙彈奏出來的裊裊情思,真像是變成了他的化身一般.這個答案確實與題干問題有了因果關系,但試想一下,一個彈奏者彈出的一支曲子中所蘊含的情思能被別人領悟和熟稔的現象多了,為什麼伯牙「萬分興奮感激」呢?其實是因為伯牙的琴聲「變幻無窮和神秘莫測」,一般人是聽不懂的.所以答案中還應把這一點歸納進去才能和題干問題形成完整的因果關系.
③選擇合理的表達形式.答案的表達形式是用句子還是用短詞?是用單句還是用復句?是用偏正短詞還是用動賓短詞?這些都得由題干問題決定.
記敘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何時何地,何對象幹了(記敘)什麼事情或者何對象怎麼了.
描寫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描寫了何對象的什麼特點或者何對象怎麼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議論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論證了什麼觀點或通過批駁,確立了什麼觀點.
說明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說明(介紹)了什麼對象的什麼特徵(特點).
如2003年高考題第19題題目是:「從文中看,身上都給人們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這個題目實際上就是要我們指出「童年的烙印」所指代的內容,仔細研究一下「童年的烙印」的語法形式,發現它是名詞性短語,那麼我們可以確定答案的語法形式也應是名詞性短語.而高考命題組所提供的答案也確實是幾個名詞性的短語.
5、復查驗證答案.
這個環節往往被考生忽視,事實上這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答案擬好後首先要做的是驗證一下所答是否是所問,防止答非所問的情況出現.其次,要通過復查來發現並更正擬出來的答案中的病句、錯別字.在這里特別要提出來的是,在試卷上答題前最好先擬個草稿,否則辛辛苦苦思考出來的答案語句不通,錯別字耀眼,那豈不可惜?
我相信,只要我們克服畏難心理,在以上幾個方面加強訓練,我們的現代文閱讀主觀表達題在高考中的得分率一定會有所提高。

㈨ 以追求為題目的議論文要怎麼寫啊

佳作示範 +w^2 李正宇N[;M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w Hl 當創世主無力完成他的巨作時,他便賜予人類一種稟賦去繼續創世。人類有了這種稟賦,創造的業績卻震驚了創世之神。這種稟賦就是「追求」。cY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CZ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XJ- 從第一個猿人用羨慕的眼光望著天上的小鳥到太空梭沖破地球的引力;從西周奴隸們「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的呼號到五星紅旗飄揚在社會主義祖國的天宇。追求,這一人類理性和感性的結晶,導演了多少令人神往的歷史話劇,建立了多少彪炳古今的功勛,它是通向真理高峰的階梯,它是步入成功殿堂的門徑。elTT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_ C 人類應當以追求而自豪!Lx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 但是有人借口「時不我予,勢隨時變」,而輕易拋棄自己的追求。他卻不知,追求有如醇酒,時間愈長,其香愈濃。只有經時間之砥的磨礪,追求才能放射絢爛的光芒。同樣作為追求共產主義的中共一大代表,周佛海、張國燾等劫夭折於時間的海洋中。而歷史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何叔衡、鄧恩銘、王燼美的追求的正確性,雖然他們三人都未能活著看到其追求實現,但歷史也同樣肯定他們的追求的價值和意義的永恆。R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Y/^p 也有人說:人處逆境,不允許有超越它的追求,而陳毅元帥在被敵軍圍困似鐵桶的梅嶺,仍賦詩表達自己的追求:「旌旗十萬斬閻羅」、「人間盡開自由花」。哥倫布眾叛親離,糧盡水絕地漂泊在汪洋大海中,仍堅持不懈地追求,以至發現美洲新大陸。司馬遷受酷刑進牢獄,仍懷著對古代歷史文化的執著追求,終於著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jQ9C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Z 還有人說,我非偉人,我的追求不會有輝煌的結果。誠然,偉人有偉大的追求,而偉大的追求並非僅存偉人心中。張志新、時傳祥、張海迪、陳章良……都不是偉人,而他們的追求不也同樣偉大嗎?_Kx]N(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6$R ! 所以,天天是追求之時,處處是追求之地,人人是追求之人。當人的汗淌幹了,血流盡了,熱情喪失了,生命停止了,才沒有追求。而我們——活著的人,就應沿著追求之路奮進!V,T%>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8y0FA 簡評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u 破立結合是本文的一個顯著特色。~}I}C5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h6KG1 作者先高屋建瓴,從人類歷史發展、科技發展的角度,提出有追求才能創造、才能步入成功殿堂的論斷。然後,以「有人借口」、「也有人說」、「還有人說」擺出三種異議,一一予以駁斥。前面三段是「立」;駁斥三種異議的三段則是「破」,破中又有立。作者廣征博引,選擇典型材料、名言警句,正反對比,使駁詰顯示出雄辯的力量。末尾仿陶行知《創造宣言》:「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排比作結,有意蘊,有氣勢,有深度. ~9

閱讀全文

與創造宣言分論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