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的白糕

誰發明的白糕

發布時間:2021-05-29 00:35:13

❶ 年糕是誰發明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凈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年糕是北京春節的傳統小吃,據說早在遼代,北京的正月初一,就有家家必吃年糕的習俗。
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並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北京小吃中的年糕,是用黃米或江米面加各種輔料蒸制而成。年糕品種很多,有棗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精細的年糕有白果、什錦、水晶、如意等,烹制方法多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粘、糯的特點。
過去北京的年糕一般為清真回民小吃店供應,除年節大量供應外,平時亦有供應,但數量和品種都比春節時少。年糕不僅是清真回民小吃,也是滿族跳神的祭品。

❷ 重慶白糕的做法

粘米粉 100克

水 180克

白糖 55克

紅糖 63克

酵母 3克

溫水 10克

油 3克

老式重慶白糕(白糖糕、發糕)的做法

❸ 發糕的歷史到底是怎樣的啊

發糕是廣東湛江市徐聞縣民間的傳統小吃,也是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的傳統食品。以糯米蒸煮製成,其味清香、柔嫩而爽口,是一種大眾化的餅類食物。在縣城或鄉鎮的菜市場都有擺賣,也有騎自行車載著發糕的小商販穿街入村巡迴叫賣。
發糕製做較為講究,首先要選擇精白的糯米除去沙石等雜質,並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6小時,待米粒泡脹後,濾水把濕米磨成米漿。接下來,要將米漿過濾除去顆粒物,加上白糖(或赤糖)、發酵粉,攪勻後倒入特製的蒸籠內。待蒸鍋里的水燒開後將蒸籠放入,蓋上鍋蓋,保持火候蒸40分鍾左右,就可取出放涼,切成小塊便可食用。發糕還可用於人生各種禮儀的專用食品,如壽誕、進宅、婚嫁等,只要在發糕上面貼上紅紙剪成的「喜」就可作為賀禮的吉祥物品。並且,它與「福高」同音,是對客人的良好祝福。
[編輯本段]來歷
關於發糕的來歷,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據說有一天,一位農家小媳婦在拌粉蒸糕時,不小心碰翻了擱在灶頭上的一碗酒糟,眼看酒糟流進米粉中,小媳婦急得直想哭,可是她不敢聲張,怕遭到公婆的責罵,只得把沾了酒糟的米粉依舊拌好放在蒸籠里蒸。誰知由於酒糟的發酵作用,這一籠糕蒸得特別松軟可口,還有一股微微的酒香。於是,大名鼎鼎的發糕就流傳開來,這也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吧。
[編輯本段]發糕製作工序
發糕製做較為講究,首先要選擇精白的糯米除去沙石等雜質,並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6小時,待米粒泡脹後,濾水把濕米磨成米漿。接下來,要將米漿過濾除去顆粒物,加上白糖(或紅糖)、發酵粉,攪勻後倒入特製的蒸籠內。待蒸鍋里的水燒開後將蒸籠放入,蓋上鍋蓋,保持火候蒸40分鍾左右,就可取出放涼,切成小塊便可食用。發糕取其「發」字,普遍用於人生各種禮儀的專用食品,如壽誕、進宅、婚嫁等,只要在發糕上面貼上紅紙剪成的「喜」就可作為賀禮的吉祥物品。 因其製作的成品往往混有花紅粉且規模巨大,故又被稱作大紅發糕。大紅發糕取其「發」字,普遍用於人生各種禮儀的喜事當中,可視作是喜事專用食品。在惠州,壽誕、出生、婚嫁諸俗中對之頗有講究。一般是將大發糕切成小塊、或作為賀客諸親的回禮,或分發鄰里鄉親,今城中居民在近郊農民仍甚講究。 製作發糕一般使用純粘米,加糖、發粉或糕種,用大盛器蒸成巨大規模,蒸好的糕點如發得很大,尤令主人欣慰。

❹ 白糕的厲史有多少年

白糕是我國北方的食物
大概應該是明朝時期的女真人發明
離現在也有400年以上歷史
答題不易!

❺ 誰會做白米糕

1.廣東叫白糖米糕,重慶叫白糕。只是外形不一樣,做法一樣的。廣東的是扁平的三角形或棱形塊,重慶的是小小的圓形狀,像飛碟一樣。小時候特別愛吃,軟糯彈牙、清甜的口感。剛離開家鄉時,每回到重慶總是以白糕和糍粑塊作早餐。吃了幾次後,覺的商業化經營後的白糕不好吃。因為店家都用糖精來代替白糖,漸漸地,回到重慶就不想再吃白糕。前幾天在網上溜達時,看到一張圖,又引起我無窮的懷念。用現成的米粉來做米糕,超快速。蒸好米糕後,我跑到鄰居家的花園摘了兩朵雞蛋花和雞蛋花葉,用來做拍攝的點綴。嘿嘿,感覺拍出來的效果很喜歡。有點夏日荷塘的感覺。一葉青舟行進在荷塘中,粉色的荷花飄浮在水面上。。。。。。 2.粘小米糕
材料:
粘小米2升,鹽2大勺,小豆1升
做法:
(1)把粘小米泡在水裡。
(2)把小豆磨後用溫水泡3小時左右,然後去皮,挑出渣,蒸後燜一燜,加鹽,放入石臼中。搗碎後方到篩子里。
(3)將泡的粘小米撈取放在燜鍋里蒸後做成年糕。
(4)做好的年糕切成大塊並蘸豆沙。

小米糕的幾個不同做法差別在於材料,不用烤箱也可以製作,比較多的選擇都是使用蒸籠,這種做法是最多最傳統的

❻ 年糕是誰發明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凈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年糕是北京春節的傳統小吃,據說早在遼代,北京的正月初一,就有家家必吃年糕的習俗。 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並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北京小吃中的年糕,是用黃米或江米面加各種輔料蒸制而成。年糕品種很多,有棗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精細的年糕有白果、什錦、水晶、如意等,烹制方法多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粘、糯的特點。 過去北京的年糕一般為清真回民小吃店供應,除年節大量供應外,平時亦有供應,但數量和品種都比春節時少。年糕不僅是清真回民小吃,也是滿族跳神的祭品。

❼ 誰知道白糕的做法

在浙江寧波稱為發糕,酒釀糕做法如下:大米水洗後,磨成漿,加入酵母種,發酵三、四個小時放適量白糖蒸籠內墊一塊淋濕白細布,再取米粉漿一杓倒在白布上,約三公分厚,加蓋後急火蒸十二、三分鍾就可以吃了。
其味美、軟嫩、酸甜、爽口,帶酒釀香。

❽ 發糕和饅頭哪個好消化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特別喜歡吃發糕,我們都知道發糕的甜味要比饅頭甜,那發糕熱量比饅頭大嗎?下面我們來看看發糕和饅頭製做的區別。

發糕熱量比饅頭大嗎

應該是發糕吧,感覺發糕吃著比饅頭甜。

麵粉麵食更容易發胖,因為裡面含有更多的澱粉,會被分解成麥芽糖麵食更容易發胖,因為裡面含有更多的澱粉,會被分解成麥芽糖都是一樣的。

發糕和饅頭製作做的區別

發糕是以糯米蒸煮製成的一種食品,主要原料是純粘米,加糖、發粉或糕種,其最大的特色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適量糯米酒發酵而成,營養豐富,尤其適合老年人、兒童食用。

發糕是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發糕是以麵粉經發酵製成,主要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更容易消化吸收。胃酸過多、脹肚、消化不良而致腹瀉的人吃烤發糕,會感到舒服並減輕症狀。

發糕怎麼做好吃

玉米面發糕

材料:玉米面(黃)50克、麵粉50克、調料白糖20克、蜜豆20克、泡打粉3克、水100克 。

玉米面發糕的做法:

1、所有粉類過篩子再加入其他材料放入容器中。

2、攪拌開來,加入水,攪拌成面。

3、用刷子把容器刷油,這樣是為了防沾,然後將麵糊倒入。

4、蓋上蓋子,不用封死。也可以用保鮮膜包上

5、冷水上鍋,中火,蒸30分鍾

小貼士:

1、粉類過篩一下,第一不會有顆粒,第二,會讓泡打粉充分發揮作用

2、你可以放蜜紅豆,也可以放其他果乾

3、此款發糕食用普通麵粉即可,不必像做蛋糕一樣使用低粉。

4、麵粉中加入少許細砂糖,不僅使口味更佳,也有助於發酵。

小米麵發糕

主料:麵粉900克、小米麵300克、牛奶250毫升、發酵粉5克、葡萄乾適量、玉米適量、棗(干)適量。

做法:

1、用900克白面、小米麵300克、酵母粉5克、牛奶250毫升和面,發酵1小時左右;

2、在發好的面團內加入葡萄乾、玉米粒、將面團揉勻,做成圓型。凈置10分鍾左右,使其再發酵;

3、將發好的面團上鍋蒸30分鍾,開鍋在面團上插上大棗,出鍋後切成大塊。

玉米南瓜發糕

食材:

200g玉米粉、200g麵粉、100g南瓜、適量紅豆餡、適量葡萄乾、適量白糖、適量發酵粉、適量紅棗。

做法:

1)備好小麥麵粉和玉米粉;

2)紅棗用水浸泡半小時;

3)紅豆餡里加糖,這次沒有把紅豆搗碎,粗粗地吃吧;

4)發酵粉用溫水化開,因為南瓜水份多,所以要少用點溫水;

5)把玉米粉和麵粉放入發酵水中;

6)加入蒸熟的南瓜;

7)和成光滑的面團靜置發酵;

8)發酵後加入點點鹼面揉勻中和酸性;

9)再次發酵;

10)發酵好之後取其一半面團擀成個大厚餅;

11)鋪上一層紅豆餡;

12)撒上一層葡萄乾;

13)剩下的面團也擀成一個大厚面餅蓋在放了餡的面餅上;

14)放一層紅棗;

15)可以上鍋蒸啦,大火半小時,即熟;

16)很松軟,自然甜,很好吃哦!

❾ 龍游發糕的歷史

龍游發糕起始年代已很久遠,因風味獨特,製作精美,又是「福高」的諧音,象徵吉利,因而成為節日禮品。逢年過節家家戶戶蒸製作糕,用作點心或饋贈親友。花色品種多樣,有白糖糕、桂花糕、核桃糕、紅棗糕、大栗糕等。發糕配料上乘,加工精細,選用上白糯米搭配粳秈米,浸數十天後,用水漂清,磨成細粉,按比例加豬油、白糖、酒酵調制,經發酵後蒸熟。色澤晶瑩如玉,孔細如針,色香味美,食之糯而不粘,甜而不膩。

❿ 簡單的蒸白糕怎麼做

用料:低筋麵粉100克,糖適量,牛奶110克,泡打粉5克

步驟:

1,將麵粉和泡打粉糖攪勻,再加牛奶攪勻,就可放入摸具八分滿

白糕又稱泡粑是人們喜愛的早點之一,它是用糯米或者大米泡漲後,再用石磨推出成細面,並採用自然發酵的方式發酵,最後用蒸籠蒸熟食用·其味是天然的糯米清香,甜中有回味,老少皆宜·。

(10)誰發明的白糕擴展閱讀

白糕除了作早點外,還有一種用法,就是誰家的小媳婦生了了孩子,待小孩滿100天和滿周歲時,便以白糕來慶賀.即由小孩子的家庭定做一些白糕,並在白糕上面用食品紅蓋上紅點(一般是四點),然後送給左鄰右舍的人食用,意思是祝小孩象白糕一樣,長得白白胖胖,高高大大.

種類:

我國地域廣、風俗習慣各地不同,白糕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西南的糯粑粑;台灣的紅龜糕,貴州的韓家白糕等。曾經「泡粑」這個2個字在貴州的一個名為花秋鎮的地方享譽了很多年,在當地老少皆知,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的白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