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黃帝發明了車嗎

黃帝發明了車嗎

發布時間:2021-05-28 10:52:13

㈠ 黃帝是通過什發明的車

你是說指南車吧!在古代神話故事中,主要是通過北斗七星來延伸發明的!

㈡ 黃帝什麼時侯發明的指南車

指南車,又稱司南車,是中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一種機械裝置。它利用差速齒輪原理,它與指南針利用地磁效應不同,它是利用齒輪傳動系統,根據車輪的轉動,由車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論車子轉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終指向南方,「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 相傳早在5000多年前,黃帝時代就已經發明了指南車,當時黃帝曾憑著它在大霧彌漫的戰場上指示方向,戰勝了蚩尤。西周初期,當時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國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車護送越棠氏使臣回國。三國馬鈞所造的指南車除用齒輪傳動外,還有自動離合裝置 ,是利用齒輪傳動系統和離合裝置來指示方向。在特定條件下,車子轉向時木人手臂仍指南。在技術上又勝記里鼓車一籌。 據考證,三國魏馬鈞於青龍3年(235年)創造指南車,雖有記載,但造法失傳。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北伐進兵長安,後秦姚興使令狐生製造指南車。北魏的郭善明也曾研發過,未成,扶風人馬岳又造,垂成,善明鴆殺之。南朝的祖沖之又發明一次,《南齊書??祖沖之傳》:「初,宋武平關中,得姚興指南車,有外形而無機巧,每行,使人於內轉之。升明中,太祖輔政,使沖之追修古法。沖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鈞以來未有也。」《宋史??輿服志》對指南車的機械結構,作了比較具體的記述,此車僅用為帝王出行的儀仗。宋、金兩朝的燕肅與吳德仁等科學家都研製出指南車,但之後又失傳了。《宋史·輿服志》對其機械構造有具體記載 。宋代造法有天聖五年(1027)燕肅所獻傳統做法和大觀元年(1107)內侍省吳德仁所獻車制兩種。指南車的創造標志著中國古代在齒輪傳動和離合器的應用上已取得很大成就。指南車是古代一種指示方向的車輛,也是古代帝王出門時,作為儀仗的車輛之一,以顯示皇權的威武與豪華。 指南車發明的傳說 關於指南車的發明,最早的記錄還得從5000年前黃帝大戰蚩尤的傳說說起。據說黃帝和蚩尤作戰三年,進行了72次交鋒,都未能取得勝利。在一次大戰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敗的時候,請來風伯雨師,呼風喚雨,給黃帝軍隊的進攻造成困難。黃帝也急忙請來天上一位名叫旱魃的女神,施展法術,制止了風雨,才使得軍隊得以繼續前進。這時詭計多端的蚩尤又放出大霧,霎時四野彌漫,使黃帝的軍隊迷失前進的方向。黃帝十分著急,只好命令軍隊停止前進,原地不動。並馬上召集大臣們商討對策。應龍、常先、大鴻、力牧等大臣都到齊了,唯獨不見風後。有人懷疑風後是不是被蚩尤殺害了。黃帝立即派人四下尋找,可是找了很長時間,仍不見風後的蹤影,黃帝只好親自去找。當黃帝來到戰場上時,只見風後獨自一人在戰車上睡覺。黃帝生氣地說:「什麼時候,你怎麼在這里睡覺?」風後慢騰騰地坐起來說:「我哪裡是在睡覺,我是正在想辦法。」接著,他用手向天上一指,對黃帝說:「你看,為什麼天上的北斗星,斗轉而柄不轉呢?臣聽人說過,伯高在採石煉銅的過程中,發現過一種磁石,能將鐵吸住。我們能不能根據北斗星的原理,製造一種會指方向的東西,有了這種東西就不怕迷失方向了。」黃帝把風後的這個想法告訴眾臣,大家議論了一番,都認為這是一個好辦法。然後,就由風後設計,大家動手製作。經過幾天幾夜奮戰,終於造出了一個能指引方向的儀器。風後把它安裝在一輛戰車上,車上安裝了一個假人,伸手指著南方。然後告訴所有的軍隊,打仗時一旦被大霧迷住,只要一看指南車上的假人指著什麼方向,馬上就可辨認出東南西北。 指南車的詳細記載 不過其後又有歷史典籍顯示三國時馬鈞是第一個成功地製造指南車的人。《宋史·輿服志》則詳細地記載了燕肅和吳德仁所造指南車的結構和技術規范,成為世界史上最寶貴的工程學文獻。 燕肅的指南車是一輛雙輪獨轅車,車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車中,除兩個沿地面滾動的足輪(即車輪)外,尚有大小不同的7個齒輪。《宋史·輿服志》分別記載了這些齒輪的直徑或圓周以及其中一些齒輪的齒距與齒數。由齒數、轉動數,並保證木人指南的目的,可見古人掌握了關於齒輪匹配的力學知識和控制齒輪離合的方法。車輪轉動,帶動附於其上的垂直齒輪 (稱「附輪」或「附立足子輪」) ,該附輪又使與其嚙合的小平輪轉動,小平輪帶動中心大平輪。指南木人的立軸就裝在大平輪中心。當車轉彎時,只要操作車上離合裝置,即竹繩、滑輪(分別居於車左或車右的小輪) 和鐵墜子,就可以控制大平輪的轉動,從而使木人指向不變,例如,當車向右轉彎,則其前轅向右,後轅必向左。此時只要將繞過滑輪的後轅端繩索提起,使左小平輪下落,從而與大平輪離開;同時使右小平輪上升,從而與大平輪嚙合,大平輪就隨右小平輪而逆轉。由於各個齒輪匹配合理,車輪轉向的弧度與大平輪逆轉弧度相同,故木人指向不變。 其後,吳德仁鑒於燕肅所制的指南車不能轉大彎,否則指向就失靈這一大缺點,重新設計製作指南車。吳德仁指南車基本原理與燕肅一致,只是在附設裝置方面較為復雜。他的車分上下兩層。上層除木人指南外,繞木人還有二隻龜、四隻鶴和四個童子。上層13個相互嚙合的齒輪就是為它們設的。下層的齒輪裝置與結構如前所述,是他發明了繩輪離合裝置,以保證車轉大彎也不影響木人指向。 李約瑟博士在對指南車的差動齒輪作詳細研究後指出:無論如何,指南車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有共協穩定的機械(homoeostatic machine) ;當駕車人與車輛成一整體看待時,它就是第一部摹控機械。 指南車用上激光指示儀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和春秋時代的指南車,這些都是現代人記憶中的東西。昨天,在蘇州古代天文計時儀器研究所,記者重新看到了這些東西。陳凱歌所長興奮地介紹了仿製過程。 張衡的地動儀,其結構原理從古至今都有許多爭議。陳所長應廣東科技館的要求設計製作了2台不同結構的地動儀,分別是1951年王振鋒設計的」立式都柱」和2004年由現代專家設計的」懸掛式」。這兩台地動儀都是青銅製成,高約l米,按l:3的尺寸製作的。為了研究觀察方便,還特地製作成不封閉的結構,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觀看。陳所長還為記者現場演示了地動儀的工作原理,當他在震動平台的一邊晃動時,那個方向的錒珠就落入下面的龍口中,很是奇特。陳所長說:」這兩台模擬地動儀的成功仿製,不但歡迎觀眾動手參與,還要大家動腦子,來評判哪個更好。」陳所長還向記者介紹了「指南車」,這輛車全部用紅木製作而成,車身的雕刻十分細膩傳神。另外,它還融入了現代技術,用激光來標示南方。他說,這樣就更能激發觀眾的興趣。車高2米多,上面的小人手指南方,當車轉動時,車內齒輪一同轉動,使得小人的手永遠指向南方。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㈢ 黃帝發明了車子,人們稱他為——

人文初祖

㈣ 黃帝什麼時候發明了車子

歷史傳說而已,不要當真。中國最早的車子出土在河南殷墟,只有3700多年

㈤ 指南車是黃帝發明的嗎

由於黃帝時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一些重要歷史人物和事件依靠語言代代相傳,同時一些原始神話也一並流傳。這就需要分清是史實還是神話。可以認為黃帝製作和使用指南車是真實的。首先製作指南車有著具體的時代、人物和事件;其次,戰場上「尤作大霧」則是神話,但遭遇大霧是自然現象,「軍士皆迷」是可能的,這就需要定向物體,這是黃帝製造指南車的必要性;第三,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是能做到的。

㈥ 黃帝到底發明指南車了嗎、

指南車,又稱司南車,是中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一種機械裝置。它利用差速齒輪原理,它與指南針利用地磁效應不同,它是利用齒輪傳動系統,根據車輪的轉動,由車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論車子轉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終指向南方,「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 相傳早在5000多年前,黃帝時代就已經發明了指南車,當時黃帝曾憑著它在大霧彌漫的戰場上指示方向,戰勝了蚩尤。西周初期,當時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國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車護送越棠氏使臣回國。三國馬鈞所造的指南車除用齒輪傳動外,還有自動離合裝置 ,是利用齒輪傳動系統和離合裝置來指示方向。在特定條件下,車子轉向時木人手臂仍指南。在技術上又勝記里鼓車一籌。 據考證,三國魏馬鈞於青龍3年(235年)創造指南車,雖有記載,但造法失傳。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北伐進兵長安,後秦姚興使令狐生製造指南車。北魏的郭善明也曾研發過,未成,扶風人馬岳又造,垂成,善明鴆殺之。南朝的祖沖之又發明一次,《南齊書

㈦ 黃帝發明的舟車是干什麼用的

《漢書》載:「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
舟,船也。黃帝時共鼓,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
車,陸地上有輪子的交通工具。
黃帝時已有車服,故謂之軒轅。軒,是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帳幕的車子;轅,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

㈧ 車是黃帝發明的嗎

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歷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

根據這段資料 說明 船,一般的車子,指南車 都是 黃帝發明的

閱讀全文

與黃帝發明了車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