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有志者事竟成」的名人事例
愛迪生,他只讀了三個月,卻運用這些知識成為了一個發明家。
愛因斯坦,曾經白天工作,晚上挑燈夜讀,常常讀個通宵達旦,最後才成為了一個偉大的人。
居里夫人(應該也算吧),她的生活中,沒有娛樂時間,沒有聊天時間,只有讀書。她拚命地苦讀,甚至忘記了照顧自己的身體。瑪妮雅就這樣苦讀了兩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物理學學士學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范仲淹,家境貧窮,苦讀詩書,他經常在冬天煮一盆粥,待其結凍後,用刀切成兩半,分兩餐吃,就著鹹菜吃。最後終於讀書有成,成為北宋名臣。
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是他的志向,最後他也成功成為建設新中國的一員。
『貳』 關於「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
1、施瓦辛格立志做美國總統
四十多年前,一個十多歲的窮小子,自小生長在貧民窟里,身體十分瘦弱,卻在日記里立志長大後要做美國總統。但如何能實現這樣宏偉的抱負呢?
年紀輕輕的他,經過幾天幾夜的思索,擬定了這樣一系列的連鎖目標。做美國總統首先要做美國州長→要競選州長務必得到雄厚的財力後盾的支持。
要獲得財團的支持就必須得融入財團→要融入財團就最好聚一位豪門千金→要娶一位豪門千金務必成為名人→成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電影明星→做電影明星前得練好身體練出陽剛之氣。
按照這樣的思路,他開始步步為營。某日,當他看到著名的體操運動主席庫爾後,他相信練健美是強身健體的好點子,因而萌生了練健美的興趣。
他開始刻苦而持之以恆地練習健美,他渴望成為世界上最結實的壯漢。三年後,借著發達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體魄,他開始成為健美先生。
在以後的幾年中,他囊括了歐洲、世界、全球、奧林匹克的健美先生。在22歲時,他踏入了美國好萊塢。在好萊塢,他花費了十年,利用在體育方面的成就。
而一心去表現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最後,他在演藝界,聲名鵲起。當他的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時,女友的家庭在他們相戀九年後,也最後接納了這位「黑臉莊稼人」。
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總統的侄女。婚姻生活恩愛地過去了十幾個春秋。他與太太生育了四個孩子,建立了一個「五好」的典型家庭。
2003年,年逾五十七歲的他,告老退出了影壇,轉為從政,成功地競選成為美國加州州長。他就是阿諾德·施瓦辛格。他的經歷讓人記住了這樣一句話: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2、哥白尼從小立志研究氣象
哥白尼從小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喜歡觀察天象。他常常獨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有一次,哥哥不解地問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邊,望著天空發呆,難道這表示你對天主的孝敬?」
哥白尼回答說:「不。我要一輩子研究天時氣象,叫人們望著天空不害怕。我要讓星空跟人交朋友,讓它給海船校正航線,給水手指引航程。」
3、蘇軾立志讀盡人間書
自幼聰明過人的蘇軾七歲知書,十歲能文,常常出口成章,發言為詩。許多年長的人都來蘇家向小蘇軾請教學問,漸漸蘇軾的名聲就傳出去了。
聽多了眾人的誇獎,再加上自家書房中已經找不到沒讀過的書了,蘇軾漸漸驕傲起來,他覺得自己從先秦諸子百家到漢代大賦、唐代詩歌都很精通,能夠說到了「學富五車」的程度了。
在這種自滿的情緒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在自己書房掛了一幅自己寫的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就在小蘇軾自滿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一天,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拿著一本書上門求教。他對小蘇軾說:「我問了好多文人,但他們都不認識這本書上的字。聽說你博學多識,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認識。
所以我走了好多路專門來找你,期望能得到你的幫忙。」蘇軾一聽很自信地接過老人手裡的書,心想:「不就是字嗎?我肯定行!」但他翻開書看了一會兒就呆了。
這本書不但沒看過,就連名字都沒聽過,而且書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認識。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話的意思了。對著老人滿含期望的眼睛,他只好慚愧地搖了搖頭。
透過這件事,蘇軾覺醒了,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以前那麼驕傲實在不就應。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臉紅的對聯,於是蘇軾連忙回到書房,准備扯下來。
但就在動手的一瞬間,他忽然停住了,只見他略一思索,拿來筆墨,在上下聯的前面各加兩字,然後端詳一番,滿意地攤開書本又發憤用功去了。
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親看得很清楚。於是她來到書房,只見對聯變成: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母親微笑著點點頭。蘇軾從小就是這樣,在學問上嚴格要求自己。
如果有不適宜的地方必須會提出來,即使對方是老師,也會直言不諱。正是從小養成的這種認真對待學問的好習慣,成就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也讓他受用終生。
4、茅以升立志建橋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就是他設計的。茅以升十一歲那年的端陽節,南京秦淮河上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船比賽。
他和小夥伴約好,一塊兒到河畔看個痛快。但不巧得很,頭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憋在家裡。端陽節一天,茅以升身子躺在床上,心兒卻飛向了秦淮河。他多麼羨慕自己的小夥伴啊!
晚上,小夥伴回來了,一個個無精打采,眼淚盈眶。茅以升很是奇怪,一問才明白,原先秦淮河上出了事。由於看龍船的人太多,把一座叫做文德橋的古老拱僑給擠塌了,許多人掉到河裡淹死了。
這太不幸了。茅以升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好半天才說出一句話來:「我長大了必須要學會造橋,為大家造最結實的橋!」從此,茅以升的頭腦幾乎被橋占據了。
他出門只要見到橋,總要上上下下看個仔細;讀書讀到有關橋的資料,就立即將其抄在本子上。他收藏的各種橋的圖畫、照片,更是數不勝數。因為這個,他還得了個「小橋迷」的綽號呢!
5、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因李陵一事,漢武帝以司馬遷「欲沮貳師,為陵游說」被定為誣罔罪名。誣罔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
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 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
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屬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說難》和《孤憤》,《詩》三百篇,大概都是賢士聖人發泄憤懣而作。
終於,在那個「臧獲婢妾猶能引決」的時代,司馬遷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至此,司馬遷背負著父親窮盡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對極刑而無怯色。 在堅忍與屈辱中,完成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
『叄』 有哪些關於「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
1、少年華佗拜師
華佗從小愛好讀書,富有鑽研精神,對醫學饒有興趣。在母親的教育下,小華佗立志不圖官位,願為良醫,以救民濟世為本。
之後,母親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忽冷忽熱,周身疼痛,皮肉腫脹。華佗請來很有名氣的大夫治病,也不見成效。母親病故前對華佗說:「孩子,記住你的父母都是被這種古怪的病折磨死的。我期望你早日學成醫術,好讓百姓少受疾病之苦!」
母親的去世激發了華佗發憤學醫、普濟眾生的決心。他來到城裡,要拜父親的生前好友蔡醫生為師學醫。蔡醫生開始不想收華佗為徒,但是一想,華佗父親生前是自己的老朋友,朋友一死,轉眼不認人,也太不講情義了。
所以,他想考考華佗,如果他是一塊做醫生的料,就收;不行,就不收。蔡醫生主意已定。他見幾位徒弟正在院子里採桑葉,而最高處枝條上的桑葉夠不著,便向華佗說:「一你能設法把最高的桑葉採下來嗎?」
華佗說:「能。」他叫人取了根繩子,拴上塊小石子,只一拋,繩子拋過枝條,樹枝被壓下來,桑葉就採到了。蔡醫生又看見兩只山羊在斗架,眼都斗紅了,誰也拉個開,就說:「華佗,你能把這兩只山羊拉開嗎?」華佗又說:「能。」
只見他拔來兩把鮮草,放在羊的旁邊,斗架的羊早就斗餓了,一見鮮草,忙著搶草吃,自然散開不鬥了。蔡醫生見華佗如此聰明,就收他為徒。之後華佗跟隨師父刻苦鑽研,注重實踐,最後成為被人擁戴的一代名醫。
2、茅以升立志建橋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就是他設計的。茅以升十一歲那年的端陽節,南京秦淮河上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船比賽。
他和小夥伴約好,一塊兒到河畔看個痛快。但不巧得很,頭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憋在家裡。端陽節一天,茅以升身子躺在床上,心兒卻飛向了秦淮河。他多麼羨慕自己的小夥伴啊!
晚上,小夥伴回來了,一個個無精打采,眼淚盈眶。茅以升很是奇怪,一問才明白,原先秦淮河上出了事。由於看龍船的人太多,把一座叫做文德橋的古老拱僑給擠塌了,許多人掉到河裡淹死了。
這太不幸了。茅以升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好半天才說出一句話來:「我長大了必須要學會造橋,為大家造最結實的橋!」
從此,茅以升的頭腦幾乎被橋占據了。他出門只要見到橋,總要上上下下看個仔細;讀書讀到有關橋的資料,就立即將其抄在本子上。他收藏的各種橋的圖畫、照片,更是數不勝數。因為這個,他還得了個「小橋迷」的綽號呢!
3、施瓦辛格立志做美國總統
四十多年前,一個十多歲的窮小子,自小生長在貧民窟里,身體十分瘦弱,卻在日記里立志長大後要做美國總統。但如何能實現這樣宏偉的抱負呢?年紀輕輕的他,經過幾天幾夜的思索,擬定了這樣一系列的連鎖目標。
做美國總統首先要做美國州長→要競選州長務必得到雄厚的財力後盾的支持→要獲得財團的支持就必須得融入財團→要融入財團就最好聚一位豪門千金→要娶一位豪門千金務必成為名人→成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電影明星→做電影明星前得練好身體練出陽剛之氣。
按照這樣的思路,他開始步步為營。某日,當他看到著名的體操運動主席庫爾後,他相信練健美是強身健體的好點子,因而萌生了練健美的興趣。他開始刻苦而持之以恆地練習健美,他渴望成為世界上最結實的壯漢。三年後,借著發達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體魄,他開始成為健美先生。
在以後的幾年中,他囊括了歐洲、世界、全球、奧林匹克的健美先生。在22歲時,他踏入了美國好萊塢。在好萊塢,他花費了十年,利用在體育方面的成就,而一心去表現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
最後,他在演藝界,聲名鵲起。當他的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時,女友的家庭在他們相戀九年後,也最後接納了這位「黑臉莊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總統的侄女。
婚姻生活恩愛地過去了十幾個春秋。他與太太生育了四個孩子,建立了一個「五好」的典型家庭。2003年,年逾五十七歲的他,告老退出了影壇,轉為從政,成功地競選成為美國加州州長。
4、哥白尼從小立志研究氣象
哥白尼從小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喜歡觀察天象。他常常獨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
有一次,哥哥不解地問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邊,望著天空發呆,難道這表示你對天主的孝敬?」
哥白尼回答說:「不。我要一輩子研究天時氣象,叫人們望著天空不害怕。我要讓星空跟人交朋友,讓它給海船校正航線,給水手指引航程。」
5、汽車大王亨利福特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提到,自己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是緣於在一家餐廳發生的一件小事。
根據亨利福特的描述,在他還是一個修車工人的時候,有一次剛領了薪水,興致勃勃地到一家他一向十分嚮往的高級餐廳吃飯。卻不料,年輕的亨利福特在餐廳里呆坐了差不多15分鍾,居然沒有半個服務生過來招呼他。
最後,還是餐廳的一個服務生看到亨利福特獨自一個人坐了那麼久,才勉強走到桌邊,問他是不是要點菜。
亨利福特連忙點頭說是,只見服務生不耐煩地將菜單粗魯地丟到他桌上。亨利福特剛打開菜單,看了幾行,耳邊傳來了服務生輕蔑的話語:「菜單不用看得太詳細,你只適合看右邊的部分(意指價格),左邊的部分(意指菜色),你就不必費神去看了!」
亨利福特驚愕地抬起頭來,目光正好迎接到服務生滿是不屑的表情,當下使得亨利福特十分生氣。惱怒之餘,他不由自主地便想點最貴的大餐。但一轉念之間,又想起口袋中那一點點可憐的薪水,不得已,咬了咬牙,亨利福特只點了一個漢堡。
服務生從鼻孔中「哼」了一聲,傲慢地收回亨利福特手中的菜單,口中雖然沒有說話,但臉上的表情卻很清楚地讓亨利福特明白:「我就明白,你這窮小子,也只但是吃得起漢堡罷了!」
在服務生離去之後,亨利福特並沒有因為花錢受氣而繼續惱恨不休。他反而倒冷靜下來,仔細思考,為什麼自己總是只能點自己吃得起的食物,而不能點自己真正想吃的大餐
亨利福特當下立志,要成為社會中頂尖的人物。從此之後,他開始朝夢想前進,由一個平凡的修車工人,逐步成為叱吒風雲的汽車大王。
『肆』 有志者事竟成的名人事例
周恩來
居里夫人
范仲淹
頭懸梁 錐刺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其實任何奮斗都可以和有志者事竟成聯繫上,比如,鑿壁偷光,程門立雪等等很多這些故事的。歷史人物韓信(胯下之辱),李白(鐵杵磨針),只要是成功的歷史名人都算
愛迪生,他只讀了三個月,卻運用這些知識成為了一個發明家。
愛因斯坦,曾經白天工作,晚上挑燈夜讀,常常讀個通宵達旦,最後才成為了一個偉大的人。
居里夫人(應該也算吧),她的生活中,沒有娛樂時間,沒有聊天時間,只有讀書。她拚命地苦讀,甚至忘記了照顧自己的身體。瑪妮雅就這樣苦讀了兩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物理學學士學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范仲淹,家境貧窮,苦讀詩書,他經常在冬天煮一盆粥,待其結凍後,用刀切成兩半,分兩餐吃,就著鹹菜吃。最後終於讀書有成,成為北宋名臣。
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是他的志向,最後他也成功成為建設新中國的一員。
『伍』 關於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闡述了「有志」與「事成」之間的辯證關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須「有志」;若無「志」則「事」不成。 這句話很有道理,頗能道出「事成」的真諦。不是嗎?請看:春秋時期,吳越相爭,吳勝越敗,越王勾踐淪為階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復仇,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留下了「卧薪嘗膽」的千古美談;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面對「沒有數學頭腦」的斥責而確立志向,雖然連初中畢業文憑都沒有,但最終成為數學領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諸多的政治家、科學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動證明了「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的正確性。 但是「有志者」是否都能「事竟成」呢?也不盡然。因為「有志」和「事成」之間還有某些條件在起著重要的作用,若無這些條件,即使是「有志」,事也是難成的。這些條件中的關鍵條件當屬如下兩條: 一是有志者的「志」要符合客觀實際。這就是說:一個人所立下的「志」,不能是脫離客觀實際的空想或幻想;「志」與客觀的科學規律相抵觸、相脫離時,則「事」是永遠無法有「成」的。例如,曾有人立志要研製成永動機,並為此付出了一生的時間和精力,但卻始終沒能研製出來。這是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其志不符合客觀規律。物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當機器運行時,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而其間能量的損耗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研製永動機這個「志」也就永遠無法成為現實之事。可見,符合客觀實際的要求,是「有志者」事業成功的必要前提條件。 二是有志者的「志」必須是永不改變的「恆志」,而且必須付諸於執著不懈的勤奮努力。這就是說:不能今天立志當科學家,明天立志當文學家,過不了多久又立志當政治家,如此常常立志,其「事」一定難成;其志向必須是始終指向一個目標,不管外界如何變化,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都「痴心不改」。這更是在強調:有了永不改變的「恆志」,還要有永不改變的行動。為了實現自己之志,要不怕困難,不怕諷刺挖苦,不怕挫折失敗;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始終如一地邁開勤奮的雙腳,在通向成功的曲折山路上不斷地艱難跋涉。只有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志者事竟成」。我國古代的大史學家、大文學家史馬遷,青年時代就立志編寫出一部有別於他人的史學著作。為此,他不僅以畢生的精力投入到浩瀚的史籍中,整理殘章斷簡,奔波與民間,收集豐富的史料,就是在入獄慘遭宮刑之後,也沒有消沉下去,反而更加堅定志向,愈挫愈奮,在「撰史」的崇高理想鼓舞下,勤奮寫作,到了晚年終於寫成了上自軒轅、下迄漢武的中國三千多年的鴻篇巨作——《史記》這部「千古之絕唱」,由此可見,有「恆志」,而且有不懈的勤奮努力,是「事竟成」最重要的條件。 總之,「有志者事竟成」,並不是說有志事就一定能成,而只是說明「有志」與「事成」之間的辯證關系:無志者則事必定無成,有志而脫離實際則事不成,有符合實際之志而無「恆志」則事難成,有符合實際的「恆志」而無堅持不懈的勤奮努力則事也難成。只有把上述條件有機地融為一體,才能「事竟成」。 年輕的朋友們,成功的鮮花正准備獻給每一位有志者,但是,你能得到它嗎?這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陸』 關於有志者事竟成的名人事例
1、王獻之練字
王獻之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受父親的影響自幼愛好書法,他見父親的字寫得非常好,所有的人都在臨摹他的字,真是羨慕不已。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也能像父親那樣成為一位受人敬仰的大書法家。
一次,他實在忍不住了,問父親:「父親,您的字為何寫得那樣好?」王羲之笑了笑,說:「你要想知道秘訣的話,明天早上到院子來。」第二天,王獻之早早地來到了院子中,發現父親早已在那練字了,王羲之見兒子來了,指著院子里那十八缸水說:「書法沒有秘訣,只要你寫完這十八缸水,字自然而然就會寫好了。」
王獻之深受啟發,便夜以繼日地練字。轉眼一年又一年,當他寫完這十八缸水後,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成為一名偉大的書法家了。
2、茅以升立志建橋
茅以升十一歲那年的端陽節,南京秦淮河上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船比賽。他和小夥伴約好,一塊兒到河畔看個痛快。但不巧得很,頭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憋在家裡。端陽節那天,茅以升躺在床上,心兒卻飛向了秦淮河,他多麼羨慕自己的小夥伴啊!
晚上,小夥伴回來了,一個個無精打采,眼淚盈眶。茅以升很是奇怪,一問才知道,原來秦淮河上出了事。由於看龍船的人太多,把一座叫做文德橋的古老拱僑給擠塌了,許多人掉到河裡淹死了。這太不幸了,茅以升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好半天才說出一句話來:「我長大了一定要學會造橋,為大家造最結實的橋!」
從此,茅以升的頭腦幾乎被橋占據了。他出門只要見到橋,總要上上下下看個仔細;讀書讀到有關橋的內容,就立即將其抄在本子上。他收藏的各種橋的圖畫、照片,更是數不勝數。因為這個,他還得了個「小橋迷」的綽號!
3、蘇軾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軾七歲知書,十歲能文,常常出口成章,發言為詩。許多年長的人都來蘇家向小蘇軾請教學問,漸漸蘇軾的名聲就傳出去了,他也驕傲起來,覺得自己從先秦諸子百家到漢代大賦、唐代詩歌都很精通,可以說到了「學富五車」的程度了。他得意洋洋地在自己書房掛了一幅自己寫的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就在小蘇軾自滿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天,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拿著一本書上門求教。他對小蘇軾說:「我問了好多文人,但他們都不認識這本書上的字。聽說你博學多識,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認識,所以我走了好多路專門來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幫助。」
蘇軾一聽很自信地接過老人手裡的書,心想:「不就是字嗎?我肯定行!」但他翻開書看了一會兒就呆了,這本書不但沒看過,就連名字都沒聽過,而且書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認識。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話的意思了。對著老人滿含希望的眼睛,他只好慚愧地搖了搖頭。
通過這件事,蘇軾覺醒了,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以前那麼驕傲實在不應該。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臉紅的對聯,於是蘇軾連忙回到書房,准備扯下來。但就在動手的一瞬間,他忽然停住了,只見他略一思索,拿來筆墨,在上下聯的前面各加兩字,然後端詳一番,滿意地攤開書本又發憤用功去了。
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親看得很清楚。於是她來到書房,只見對聯變成: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母親微笑著點點頭。蘇軾從小就是這樣,在學問上嚴格要求自己,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一定會提出來,即使對方是老師,也會直言不諱。正是從小養成的這種認真對待學問的好習慣,成就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也讓他受用終生。
4、華佗拜師
華佗從小愛好讀書,富有鑽研精神,對醫學饒有興趣。在母親的教育下,小華佗立志不圖官位,願為良醫,以救民濟世為本。後來,母親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忽冷忽熱,周身疼痛,皮肉腫脹。華佗請來很有名氣的大夫治病,也不見成效。
母親病故前對華佗說:「孩子,記住你的父母都是被這種古怪的病折磨死的。我希望你早日學成醫術,好讓百姓少受疾病之苦!」母親的去世激發了華佗發憤學醫、普濟眾生的決心。他來到城裡,要拜父親的生前好友蔡醫生為師學醫。
蔡醫生開始不想收華佗為徒,可是一想,華佗父親生前是自己的老朋友,朋友一死,轉眼不認人,也太不講情義了。所以,他想考考華佗,如果他是一塊做醫生的料,就收;不行,就不收。蔡醫生主意已定。
他見幾位徒弟正在院子里採桑葉,而最高處枝條上的桑葉夠不著,便向華佗說:「一你能設法把最高的桑葉採下來嗎?」華佗說:「能。」他叫人取了根繩子,拴上塊小石子,只一拋,繩子拋過枝條,樹枝被壓下來,桑葉就採到了。
蔡醫生又看見兩只山羊在斗架,眼都斗紅了,誰也拉個開,就說:「華佗,你能把這兩只山羊拉開嗎?」華佗又說:「能。」只見他拔來兩把鮮草,放在羊的旁邊,斗架的羊早就斗餓了,一見鮮草,忙著搶草吃,自然散開不鬥了。蔡醫生見華佗如此聰明,就收他為徒。後來華佗跟隨師父刻苦鑽研,注重實踐,終於成為被人擁戴的一代名醫。
5、哥白尼從小立志研究氣象
哥白尼從小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喜歡觀察天象。他常常獨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有一次,哥哥不解地問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邊,望著天空發呆,難道這表示你對天主的孝敬?」
哥白尼回答說:「不。我要一輩子研究天時氣象,叫人們望著天空不害怕。我要讓星空跟人交朋友,讓它給海船校正航線,給水手指引航程。」
『柒』 有關「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
成功者的黑夜
1.一位面試官拒絕了一個年輕人的請求,因為他的嗓音不符合廣播員的要求。面試官還告訴那個年輕人,由於他那令人生厭的長名字,他永遠也不可能成名。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印度電影界的「千年影帝」阿穆布·巴克強。
2.1962年,4個初出茅廬的年輕音樂人緊張地為「台卡」唱片公司的負責人演唱他們新寫的歌曲。這些負責人對他們的音樂不感興趣,拒絕了他們發行唱片的請求,其中一位甚至還說:「我們不喜歡他們的聲音,這個組合很快就會退出歷史舞台。」這4個人的音樂組合名字叫做「披頭士」。
3.1944年,「名人錄」模特公司主管埃米琳·斯尼沃利告訴一個想成為模特的女孩——諾馬·簡·貝克說:「你最好去找一個秘書的工作,或者乾脆早點嫁人。」這個女孩後來的藝名叫做瑪麗蓮·夢露。
4.1954年,「鄉村大劇院」旗下一名歌手首次演出之後就被開除了,老闆吉米·丹尼對那名歌手說:「小子,你哪兒也別去了,回家開卡車去吧。」這名歌手名叫艾爾維斯·普雷斯利,綽號「貓王」。
5.1940年,一位年輕的發明家切斯特·卡爾森帶著他的專利走了20多家公司,包括一些世界最大的公司。它們無一例外地拒絕了他。1947年,在他被拒絕7年後,終於,紐約羅徹斯特一家小公司肯購買他的專利———靜電復印。這家小公司就是後來的施樂公司。
6.一個黑人小姑娘,在家中22個孩子中排行20,由於她出生時早產而險些喪命。她4歲時患了肺炎和猩紅熱,她的左腿因此而癱瘓。9歲時,她努力脫離金屬腿部支架獨立行走。到13歲時,她勉強可以比較正常地行走,醫生認為這是一個奇跡。同年,她決定成為一名跑步運動員。她參加了一項比賽,結果是最後一名。隨後的幾年,她參加每一項比賽都是最後一名。每個人都勸她放棄,但是她還是跑著。直到有一天,她贏得了一場比賽。此後,勝利不斷,直到在每一場比賽中取勝。這個黑人小姑娘就是「黑色羚羊」威爾瑪·魯道夫,3枚奧運金牌的獲得者。
『捌』 有關於有志者事竟成的名人事例
1、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從小看著波濤滾滾的黃河從龍門下呼嘯而去,聽著父老鄉親們講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裡十分激動。
父親司馬談是漢朝專門掌管修史的官員,他立志要編寫一部史書,記載從黃帝到漢武帝這2600年間的歷史。受父親的影響,司馬遷努力讀書,大大充實了自己的歷史知識。他還四處游歷,廣交朋友,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
司馬談臨終之時,淚流滿面地拉著兒子的手說:「我死之後,朝廷會讓你繼任我的官職的,你千萬不要忘記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書哇!」
司馬遷牢記父親的囑托,每天忙著研讀歷史文獻,整理父親留下來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國搜集來的資料。
正當他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原來,司馬遷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酷刑。
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但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想到這里,他盡力剋制自己,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隸字。
就這樣,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8年時間,在他60歲時,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巨著——《史記》。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
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攻讀自然科學用了很少時間而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病。
當時,醫生診斷他只能活兩年。他在手術過後的幾天又寫下了世界名著《時間簡史》,奇跡般的活下來。但在往後數十年逐漸全身癱瘓並失去了說話能力。
少年時霍金並不好學。1970年代初霍金與彭羅斯合作發表論文指出如果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那麼宇宙大爆炸前必然有奇點存在成為首篇重要文章隨後成為少數認真看待黑洞的學者。
他結合了量子力學及廣義相對論於1974年3月1日霍金在《自然》提出黑洞發出一種能量最終導致黑洞蒸發該能量被命名為霍金輻射引起全球物理學家重視。
霍金的新發現被認為是多年來理論物理學最重要的進展。該論文被稱為「物理學史上最深刻的論文之一」。
3、范仲淹刻苦學習:
范仲淹,家境貧窮,苦讀詩書,他經常在冬天煮一盆粥,待其結凍後,用刀切成兩半,分兩餐吃,就著鹹菜吃。最後終於讀書有成,成為北宋名臣。
(8)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關於發明的擴展閱讀:
《名人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1866~1944年)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它包括《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或譯作米開朗基羅)(1906)、《托爾斯泰傳》(1911)三部傳記。
被稱為「三大英雄傳記」,也稱「巨人三傳」。現已被選中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名著閱讀。這本書也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玖』 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
1、少年華佗拜師
華佗從小愛好讀書,富有鑽研精神,對醫學饒有興趣。在母親的教育下,小華佗立志不圖官位,願為良醫,以救民濟世為本。
之後,母親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忽冷忽熱,周身疼痛,皮肉腫脹。華佗請來很有名氣的大夫治病,也不見成效。母親病故前對華佗說:「孩子,記住你的父母都是被這種古怪的病折磨死的。我期望你早日學成醫術,好讓百姓少受疾病之苦!」
母親的去世激發了華佗發憤學醫、普濟眾生的決心。他來到城裡,要拜父親的生前好友蔡醫生為師學醫。蔡醫生開始不想收華佗為徒,但是一想,華佗父親生前是自己的老朋友,朋友一死,轉眼不認人,也太不講情義了。
所以,他想考考華佗,如果他是一塊做醫生的料,就收;不行,就不收。蔡醫生主意已定。他見幾位徒弟正在院子里採桑葉,而最高處枝條上的桑葉夠不著,便向華佗說:「一你能設法把最高的桑葉採下來嗎?」
華佗說:「能。」他叫人取了根繩子,拴上塊小石子,只一拋,繩子拋過枝條,樹枝被壓下來,桑葉就採到了。蔡醫生又看見兩只山羊在斗架,眼都斗紅了,誰也拉個開,就說:「華佗,你能把這兩只山羊拉開嗎?」華佗又說:「能。」
只見他拔來兩把鮮草,放在羊的旁邊,斗架的羊早就斗餓了,一見鮮草,忙著搶草吃,自然散開不鬥了。蔡醫生見華佗如此聰明,就收他為徒。之後華佗跟隨師父刻苦鑽研,注重實踐,最後成為被人擁戴的一代名醫。
2、茅以升立志建橋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就是他設計的。茅以升十一歲那年的端陽節,南京秦淮河上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船比賽。
他和小夥伴約好,一塊兒到河畔看個痛快。但不巧得很,頭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憋在家裡。端陽節一天,茅以升身子躺在床上,心兒卻飛向了秦淮河。他多麼羨慕自己的小夥伴啊!
晚上,小夥伴回來了,一個個無精打采,眼淚盈眶。茅以升很是奇怪,一問才明白,原先秦淮河上出了事。由於看龍船的人太多,把一座叫做文德橋的古老拱僑給擠塌了,許多人掉到河裡淹死了。
這太不幸了。茅以升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好半天才說出一句話來:「我長大了必須要學會造橋,為大家造最結實的橋!」
從此,茅以升的頭腦幾乎被橋占據了。他出門只要見到橋,總要上上下下看個仔細;讀書讀到有關橋的資料,就立即將其抄在本子上。他收藏的各種橋的圖畫、照片,更是數不勝數。因為這個,他還得了個「小橋迷」的綽號呢!
3、施瓦辛格立志做美國總統
四十多年前,一個十多歲的窮小子,自小生長在貧民窟里,身體十分瘦弱,卻在日記里立志長大後要做美國總統。但如何能實現這樣宏偉的抱負呢?年紀輕輕的他,經過幾天幾夜的思索,擬定了這樣一系列的連鎖目標。
做美國總統首先要做美國州長→要競選州長務必得到雄厚的財力後盾的支持→要獲得財團的支持就必須得融入財團→要融入財團就最好聚一位豪門千金→要娶一位豪門千金務必成為名人→成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電影明星→做電影明星前得練好身體練出陽剛之氣。
按照這樣的思路,他開始步步為營。某日,當他看到著名的體操運動主席庫爾後,他相信練健美是強身健體的好點子,因而萌生了練健美的興趣。他開始刻苦而持之以恆地練習健美,他渴望成為世界上最結實的壯漢。三年後,借著發達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體魄,他開始成為健美先生。
在以後的幾年中,他囊括了歐洲、世界、全球、奧林匹克的健美先生。在22歲時,他踏入了美國好萊塢。在好萊塢,他花費了十年,利用在體育方面的成就,而一心去表現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
最後,他在演藝界,聲名鵲起。當他的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時,女友的家庭在他們相戀九年後,也最後接納了這位「黑臉莊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總統的侄女。
婚姻生活恩愛地過去了十幾個春秋。他與太太生育了四個孩子,建立了一個「五好」的典型家庭。2003年,年逾五十七歲的他,告老退出了影壇,轉為從政,成功地競選成為美國加州州長。
4、哥白尼從小立志研究氣象
哥白尼從小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喜歡觀察天象。他常常獨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
有一次,哥哥不解地問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邊,望著天空發呆,難道這表示你對天主的孝敬?」
哥白尼回答說:「不。我要一輩子研究天時氣象,叫人們望著天空不害怕。我要讓星空跟人交朋友,讓它給海船校正航線,給水手指引航程。」
5、汽車大王亨利福特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提到,自己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是緣於在一家餐廳發生的一件小事。
根據亨利福特的描述,在他還是一個修車工人的時候,有一次剛領了薪水,興致勃勃地到一家他一向十分嚮往的高級餐廳吃飯。卻不料,年輕的亨利福特在餐廳里呆坐了差不多15分鍾,居然沒有半個服務生過來招呼他。
最後,還是餐廳的一個服務生看到亨利福特獨自一個人坐了那麼久,才勉強走到桌邊,問他是不是要點菜。
亨利福特連忙點頭說是,只見服務生不耐煩地將菜單粗魯地丟到他桌上。亨利福特剛打開菜單,看了幾行,耳邊傳來了服務生輕蔑的話語:「菜單不用看得太詳細,你只適合看右邊的部分(意指價格),左邊的部分(意指菜色),你就不必費神去看了!」
亨利福特驚愕地抬起頭來,目光正好迎接到服務生滿是不屑的表情,當下使得亨利福特十分生氣。惱怒之餘,他不由自主地便想點最貴的大餐。但一轉念之間,又想起口袋中那一點點可憐的薪水,不得已,咬了咬牙,亨利福特只點了一個漢堡。
服務生從鼻孔中「哼」了一聲,傲慢地收回亨利福特手中的菜單,口中雖然沒有說話,但臉上的表情卻很清楚地讓亨利福特明白:「我就明白,你這窮小子,也只但是吃得起漢堡罷了!」
在服務生離去之後,亨利福特並沒有因為花錢受氣而繼續惱恨不休。他反而倒冷靜下來,仔細思考,為什麼自己總是只能點自己吃得起的食物,而不能點自己真正想吃的大餐
亨利福特當下立志,要成為社會中頂尖的人物。從此之後,他開始朝夢想前進,由一個平凡的修車工人,逐步成為叱吒風雲的汽車大王。
『拾』 有關『有志者事竟成』的名人事例
1、鴻鵠之志陳勝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出身貧窮,年輕時在農村當僱工,替人耕田種地。當時他就立志將來要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在一起當僱工的夥伴都笑話他,認為替人耕田種地的下等人,還想干一番大事業,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異想天開。陳勝看到自己的宏大抱負,不能被一些眼光短淺的人所理解,感嘆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意思是說,小小的燕雀,是不可能知道天鵝的大志的。
後來陳勝終於成了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由他首先發難,將秦王朝推翻了。
2、書法家王羲之
王獻之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受父親的影響自幼愛好書法,他見父親的字寫得非常好,所有的人都在臨摹他的字,真是羨慕不已。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也能像父親那樣成為一位受人敬仰的大書法家。一次,他實在忍不住了,問父親:「父親,您的字為何寫得那樣好?」王羲之笑了笑,說:「你要想知道秘訣的話,明天早上到院子來。」
第二天,王獻之早早地來到了院子中,發現父親早已在那練字了,王羲之見兒子來了,指著院子里那十八缸水說:「書法沒有秘訣,只要你寫完這十八缸水,字自然而然就會寫好了。」王獻之深受啟發,便夜以繼日地練字。轉眼一年又一年,當他寫完這十八缸水後,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成為一名偉大的書法家了。
3、音樂節貝多芬
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聽覺越來越衰退。起初,他獨自一人守著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愛上了一位名叫朱麗埃塔的姑娘,但由於自己的殘疾(此時他已耳聾)以及朱麗埃塔的自私、虛榮,兩年後她嫁給了一個伯爵。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都反映在他這一時期《幻想奏鳴曲》《克勒策奏鳴曲》等作品中。席捲歐洲的革命波及了維也納,貝多芬的情緒開始高漲,這時的作品有《英雄交響曲》《熱情奏鳴曲》《命運交響曲》。
他受到了世人矚目,與光榮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經濟困窘,親朋好友一個個死亡離散,耳朵也已全聾,和人們的交流只能在紙上進行。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作風。
4、以升立志建橋茅以升
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就是他設計的。茅以升十一歲那年的端陽節,南京秦淮河上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船比賽。他和小夥伴約好,一塊兒到河畔看個痛快。但不巧得很,頭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憋在家裡。端陽節一天,茅以升身子躺在床上,心兒卻飛向了秦淮河。他多麼羨慕自己的小夥伴啊!
晚上,小夥伴回來了,一個個無精打采,眼淚盈眶。茅以升很是奇怪,一問才明白,原先秦淮河上出了事。由於看龍船的人太多,把一座叫做文德橋的古老拱僑給擠塌了,許多人掉到河裡淹死了。這太不幸了。茅以升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好半天才說出一句話來:「我長大了必須要學會造橋,為大家造最結實的橋!」
從此,茅以升的頭腦幾乎被橋占據了。他出門只要見到橋,總要上上下下看個仔細;讀書讀到有關橋的資料,就立即將其抄在本子上。他收藏的各種橋的圖畫、照片,更是數不勝數。因為這個,他還得了個「小橋迷」的綽號呢!
5、施瓦辛格立志做美國總統
四十多年前,一個十多歲的窮小子,自小生長在貧民窟里,身體十分瘦弱,卻在日記里立志長大後要做美國總統年紀輕輕的他,經過幾天幾夜的思索,擬定了這樣一系列的連鎖目標。做美國總統首先要做美國州長→要競選州長務必得到雄厚的財力後盾的支持→要獲得財團的支持就必須得融入財團→要融入財團就最好聚一位豪門千金→要娶一位豪門千金務必成為名人→成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電影明星→做電影明星前得練好身體練出陽剛之氣。
按照這樣的思路,他開始步步為營。某日,當他看到著名的體操運動主席庫爾後,他相信練健美是強身健體的好點子,因而萌生了練健美的興趣。他開始刻苦而持之以恆地練習健美,他渴望成為世界上最結實的壯漢。三年後,借著發達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體魄,他開始成為健美先生。
在以後的幾年中,他囊括了歐洲、世界、全球、奧林匹克的健美先生。在22歲時,他踏入了美國好萊塢。在好萊塢,他花費了十年,利用在體育方面的成就,而一心去表現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最後,他在演藝界,聲名鵲起。當他的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時,女友的家庭在他們相戀九年後,也最後接納了這位「黑臉莊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總統的侄女。
婚姻生活恩愛地過去了十幾個春秋。他與太太生育了四個孩子,建立了一個「五好」的典型家庭。2003年,年逾五十七歲的他,告老退出了影壇,轉為從政,成功地競選成為美國加州州長。
他就是阿諾德·施瓦辛格。他的經歷讓人記住了這樣一句話: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