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非常多了,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都要優於我們成人,只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材料,還有鼓勵和欣賞。
以下是我見到的一些孩子在玩兒的過程中小小的「發明創造」:
一個孩子,四歲,把家裡的廢紙弄濕了,團成團,塑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小「雕塑」,然後讓媽媽拿吹風機烘乾,還塗上顏色;之後還很得意的送給其他小朋友,大家都挺喜歡的。之後孩子又改進了做法,用家裡的米湯來做糊紙的材料,發現「雕塑」的成形性更好。
小學二年級一個男生,把家裡的各種廢舊東西和正在用的東西的零件和材料拆下來,自己組裝成了一輛會跑的小車,雖然很簡陋,跑的沒有方向,但是實實在在是在跑哦!
有孩子用硬紙箱(在硬紙箱上鑽孔,做成星座布局的樣子)和手電筒做了「星空和星座」;
有孩子利用家裡的晾衣架(包著塑料殼的鐵絲)做了一個放各類玩具的架子,有放的、有掛的、有卡著的等等,我們都覺得創意不錯。
有一個孩子家的下水道老堵,他就發明了一種方便拆的過濾網,其實非常簡單,但是想法巧妙,就是利用廢舊的東西做手工:把合適大小的飲料瓶的瓶底剪下來,劃上長條的口子,卡在下水道口,形成另一道濾網。想法很巧妙。
……
從這些孩子身上獲得了很多啟發,所以,我覺得孩子的發明應該不是我們大人規定的,或者是告訴他們該怎麼做的,那就失去了發明創造本身的意義。應該給予孩子可以利用的材料,告訴孩子它們過去可以做什麼用——用法越多越好(發散思維的方法,對於孩子是個提示);幫助孩子發現生活中哪些方面不太方便需要解決,或怎麼樣比較好玩兒,過去又沒見過;再給孩子足夠的空間、時間、認可,還有,盡可能不插手,除非孩子確實需要幫助。比如,我剛才提到的第一個孩子,如果被大人認為是亂弄、破壞東西,就不會有後面的想法和創造了,包括「啟用」新材料——米湯。
② 什麼發明是在玩耍中產生的
1、瓦特在看到水開的時候蒸氣會頂開壺蓋,就由此受啟發,發明了蒸汽機。
1776年製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把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簡稱「瓦」,符號W)。
2、門捷列夫在玩紙牌中發明了元素周期表。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周期表, 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
3、鄧祿普在給兒子玩自行車發明了充氣輪胎。
羅伯特·湯姆遜提出用壓縮空氣充入彈性囊,以緩和運動時的振動與沖擊。盡管當時的輪胎是用皮革和塗膠帆布製成,然而這種輪胎已經顯示出滾動阻力小的優點。根據這一原理,1888年約翰·鄧錄普製成了橡膠空心輪胎,隨後托馬斯又製造了帶有氣門開關的橡膠空心輪胎。
4、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發現浴缸的水滿出,發現浮力,並提出阿基米德定理。
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原理,奠定了流體靜力學的基礎。傳說希倫王召見阿基米德,讓他鑒定純金王冠是否摻假。他冥思苦想多日,在跨進澡盆洗澡時,從看見水面上升得到啟示,作出了關於浮體問題的重大發現,並通過王冠排出的水量解決了國王的疑問。
在著名的《論浮體》一書中,他按照各種固體的形狀和比重的變化來確定其浮於水中的位置,並且詳細闡述和總結了後來聞名於世的阿基米德原理:放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於物體所排開的液體重量。從此使人們對物體的沉浮有了科學的認識。
5、牛頓在花園里散步時被蘋果砸到頭,發現了地球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首先提出的。牛頓利用萬有引力定律不僅說明了行星運動規律,而且還指出木星、土星的衛星圍繞行星也有同樣的運動規律。他認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還受到太陽的引力,從而解釋了月球運動中早已發現的二均差,出差等。
③ 很多科學發明都是偶然發現或者是玩耍中產生的,這樣的有哪些
微波
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工程師珀西·斯賓塞又是一位著名的電子學奇才。1945年斯賓塞正在測試用於雷達裝備的微波輻射器(磁控管)時,突然感覺西褲的口袋裡有點不對勁,甚至聽到了噝噝的聲音。斯賓塞停下手裡的工作,結果發現是它口袋裡裝的一塊巧克力融化了。他猜可能是磁控管發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由此他立刻意識到也許可以把微波應用到廚房烹飪上,於是微波爐誕生了,這種廚具真可謂是全球的小吃愛好者和單身漢們的大救星。
.糖精
1879年,當時正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實驗室工作的伊拉·萊姆森和康斯坦丁·法赫伯格回家吃飯,正吃著吃著,他們突然停了下來。法赫伯格飯前忘了洗手,大部分化學家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因此身亡,但是法赫伯格卻意外地發現了人造甜味劑——糖精。關於這一發現,他們二人共同發表了論文,但是糖精的專利上只有法赫伯格的名字,他竟偷偷申請了糖精的專利。後來萊姆森說:「法赫伯格是個無賴,讓我的名字跟他的一起出現,簡直令人作嘔。」
填充式玩具
1943年,海軍工程師理查德·詹姆斯正在想辦法用彈簧固定船上的靈敏器械,不讓它們搖晃,他隨意用手敲了敲一個原型。結果這個東西並沒摔倒在地上,而是輕輕向上彈起,然後恢復原狀。這種彈簧變成了很多人孩提時代的玩具。每年全球銷量3億個。
橡皮泥
橡皮泥在成為深受兒童喜愛的玩具以前,它的最初設計目的是作為清潔產品。它第一次進入市場的形象是作為骯臟壁紙的清潔物。這一發現拯救了即將破產的Kutol Procts公司,這並不是因為它的清潔效果有多麼好,而是因為小學生們開始用它製作聖誕裝飾物。該公司去掉橡皮泥里的清潔劑成分,加入顏料和好聞的氣味,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一種玩具,這一改變讓這個瀕臨破產的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有時候在別人沒注意到你以前,你並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聰明。
強力膠
1942年,伊斯曼-柯達實驗室的哈利·庫弗發現他發明的一種物質——氰基丙烯酸鹽粘合劑,並不像他希望的那樣適合用在一種新的精確標尺上,因為它碰到什麼就會粘住什麼。他很快把這給忘了。6年後,庫弗在檢查為飛機駕駛艙蓋進行的一項試驗性新設計時,他再次證明氰基丙烯酸鹽粘合劑像以前一樣沒用。不過這次他注意到,這種物質不用加熱就能產生很強的粘性。庫弗和他的科研組在實驗室里把粘性不同的物體拼接在一起,他們意識到他們終於為這樣東西找到了用武之地。他為這項發明申請了專利,1958年,即距離他第一次被粘住16年後,氰基丙烯酸鹽粘合劑開始上架銷售。
聚四氟乙烯
下次你再做簡單方便的煎蛋時,一定要感謝化學家羅伊·普朗克特,1938年他在無意中發現了聚四氟乙烯。普朗克特本希望能生成一種新型碳氟化合物,他返回實驗室,查看他在冷凍室里進行的一項試驗。他檢查一個本應該充滿氣體的容器,結果發現氣體都已消失了,僅在容器壁上留下一些白點。普朗克特對這些神秘的化學物非常感興趣,又開始重新做實驗。最終這種新物質被證實是一種奇特的潤滑劑,熔點極高,非常適合使用在軍用設備上。現在這種物質被廣泛應用在不粘鍋上。
酚醛塑料
1907年,蟲漆被廣泛用作早期電子裝置(收音機和電話等)內部的絕緣材料。這種材料很好,不過蟲漆是用亞洲甲蟲糞便製成的,也不是給電線絕緣的最廉價或最簡單的方法。比利時化學家利奧·貝克蘭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人工合成塑料,常被稱作酚醛塑料。這種塑料可以壓製成各種形狀、染成各種顏色,而且在高溫環境下也不會變形,且很耐磨,這些優點使它成為製造商、珠寶商和工業設計者的新寵。
心臟起搏器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副教授威爾森·格雷特巴奇認為,他可能已經毀掉了自己的研究計劃。他不是把一個1萬歐姆的電阻器用在心臟記錄原型物上,而是用了1兆歐姆的。結果這個電路產生的信號跟人類心跳非常一樣。格雷特巴奇立刻意識到,這個精確的電流也許可以調控脈搏,使因病減弱的心跳重新恢復正常。在這以前,起搏器都是像電視機一樣大,是臨時性在患者身體外側使用的。現在的心臟起搏器非常小,甚至可以植入到患者的胸腔內。
粘扣帶
瑞士工程師喬治·德·梅斯特拉爾在發明粘扣帶的過程中,狗狗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么說一點也不誇張。一天梅斯特拉爾帶著他的愛犬到森林裡打獵,回來時發現狗狗身上沾了很多芒刺。稍後梅斯特拉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是芒刺上的小「倒鉤」讓它結結實實地粘在織物和動物毛上。在尼龍誕生以前,他用各種織物進行了多年研究。20年後美國宇航局也特別喜歡粘扣帶。
X光
X光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因此人類無法生成它。就連科學家發現X光,也非常偶然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倫琴正在進行一項試驗,該試驗涉及到陰極射線,當時他發現房屋對面的一張熒光紙板被點燃了。一個厚遮掩物一直放在他的陰極發射器和有輻射的硬紙板之間,這說明有光粒子穿過遮擋物。非常吃驚的倫琴很快發現,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放射物可以產生清晰圖像,第一張X光照片是倫琴妻子的手部骨骼。
④ 科學上有許多重大發現是在玩耍和偶然中產生的,有哪些這樣的故事
1.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洗澡水時,水的漩渦總是向逆時針的!
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號不放。他設計了一個碟形容器,裡面灌滿水,每當拔掉碟底的塞子,碟里的水也總是形成逆時針旋轉的漩渦,這證明放洗澡水時漩渦朝左並非偶然,而時一種有規律的現象。謝皮羅由此推導出,北半球的台風,同樣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以後,這一現象被命名為謝皮羅現象。
2.瓦特在看到水開的時候蒸氣會頂開壺蓋,就由此受啟發,發明了蒸汽機。
3.俄國門捷列夫把紙牌顛來倒去,整好又打亂,亂了又重排,在玩紙牌中發現
了元素周期律。
4.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發現浴缸的水滿出,發現浮力,並提出阿基米德定理
5.牛頓在花園里散步時被蘋果砸到頭,發現了地球萬有引力。
6.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工程師珀西·斯賓塞又是一位著名的電子學奇才。1945年斯賓塞正在測試用於雷達裝備的微波輻射器(磁控管)時,突然感覺西褲的口袋裡有點不對勁,甚至聽到了噝噝的聲音。斯賓塞停下手裡的工作,結果發現是它口袋裡裝的一塊巧克力融化了。他猜可能是磁控管發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由此他立刻意識到也許可以把微波應用到廚房烹飪上,於是微波爐誕生了,這種廚具真可謂是全球的小吃愛好者和單身漢們的大救星。
7. 1943年,海軍工程師理查德·詹姆斯正在想辦法用彈簧固定船上的靈敏器械,不讓它們搖晃,他隨意用手敲了敲一個原型。結果這個東西並沒摔倒在地上,而是輕輕向上彈起,然後恢復原狀。這種彈簧變成了很多人孩提時代的玩具。每年全球銷量3億個。
8.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副教授威爾森·格雷特巴奇認為,他可能已經毀掉了自己的研究計劃。他不是把一個1萬歐姆的電阻器用在心臟記錄原型物上,而是用了1兆歐姆的。結果這個電路產生的信號跟人類心跳非常一樣。格雷特巴奇立刻意識到,這個精確的電流也許可以調控脈搏,使因病減弱的心跳重新恢復正常。在這以前,起搏器都是像電視機一樣大,是臨時性在患者身體外側使用的。現在的心臟起搏器非常小,甚至可以植入到患者的胸腔內。
9.列文虎克於1632年出生在荷蘭,因家境貧寒16歲時就開始在一家雜貨鋪當學徒。他一有空就到眼鏡工匠那裡學習磨製玻璃片的技術。
一天,他終於磨製出了一個能將物體放大許多倍的鏡片。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這個鏡片下,雞毛的絨毛變得像樹枝一樣粗,跳蚤和螞蟻的腿變得粗壯而強健。
為了提高放大倍數,列文虎克磨製出了更精密的鏡片。他把兩個鏡片嵌在圓形金屬管子的兩頭,中間還安上了可以調節兩個鏡片距離的螺絲桿,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他用這架當時世界上「最精良」的顯微鏡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毛細血管里的流動,他還不斷地對雨水、河水、井水、污水、牙垢等進行觀察。
還有麵包的發明,萬能膠、青黴素、橡膠、安全玻璃的發明都是偶然。
⑤ 科學史上的哪些發現是在玩耍中或在偶然中產生的
1.波義耳在一次實驗里,不小心把鹽酸濺到花瓣上了,花瓣竟奇跡般地變紅了,由此發明了酸鹼試紙。
2.阿瑟林斯基發現自己的兒子睡覺做夢時眼珠在轉,後來得出了重要結論。
⑥ 科學上有哪些重大發現是在玩耍中或偶然中產生的
瓦特在看到水開的時候蒸氣會頂開壺蓋,就由此受啟發,發明了蒸汽機
俄國門捷列夫把紙牌顛來倒去,整好又打亂,亂了又重排,在玩紙牌中發現
了元素周期律.
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發現浴缸的水滿出,發現浮力,並提出阿基米德定理
牛頓在花園里散步時被蘋果砸到頭,發現了地球萬有引力.
⑦ 許多重大科學發現是在玩耍中或偶然中產生的,有哪些這樣的科學故事
牛頓定律、X光、強力膠、蒸汽機的發現。
⑧ 科學上的許多重大發現是在玩耍或偶然中產生的故事題目有哪
牛頓的萬有引力 在蘋果樹下....蘋果落他頭上 之後就發現萬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