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陀螺儀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發端於孩子的玩具
——1908年陀螺儀的發明
自動駕駛儀駕駛著客機精確地繞地球飛行,船舶在洶涌的海面上保持著相對穩定,潛水艇穿過海洋深處到達目的地,這一切多虧了孩子的一種玩具和一位富有想像力的、名叫埃爾默·安布羅斯·斯佩里的美國人。
1905年夏季的一天,孩子們在玩陀螺。斯佩里的一個孩子問他:「為什麼它旋轉時能立起來?」孩子的問題促使斯佩里去思索,思索的最終結果是陀螺羅盤的誕生和由此帶來的航空、航海技術的深刻變革。
斯佩里借來一台教學用的、演示地球自轉的陀螺儀,對它進行研究,看看它的運轉方式能否被工程師們用於實踐。後來,在去歐洲的一次航行中,船遇上了風暴,斯佩里被顛簸的船拋出了鋪位。他想,要是能用陀螺儀來使船保持平衡就好了。經過3年實驗,他造出了第一台穩定器,用在美國的沃登號驅逐艦上。
作為穩定器使用的陀螺儀,它的基本原理是:它的旋轉的、位置保持恆定的軸線能對船身的搖擺進行補償,在一定程度上減低船擺動的幅度。
1908年,斯佩里運用同樣的原理發明了陀螺羅盤。它能保持正北狀態,不受任何磁力的影響。陀螺羅盤於1910年首次投入使用。不久,它就被美國海軍採用,作為船舶的方位儀。
由斯佩里的發明衍化而來的有:自動駕駛儀,它有一個小巧的陀螺儀系統,使飛機能在雲中或黑暗中飛行;用於鑽探的測向器;顯示飛機相對於表觀重力姿態的相對傾斜儀,等等。
斯佩里於1930年逝世,終年69歲。他一生中取得400多項專利。
『貳』 汽車陀螺儀!
。。螺旋儀是什麼不知道。。。
不過應該告訴你的是現在汽車已經進入了電子時代。。汽車裡面的大部分零件都受著汽車電腦檢測。。。
而且汽車發展至今,人們已經發明了各種各樣的電子系統來保證駕駛安全舉幾個例子:
剎車抱死,車頭不受控制等:由ABS防抱死系統防止。
突然轉向導致車輛打滑,轉圈: 由行車穩定系統監控。
加速中打滑,路面情況不一樣,汽車加速時車輪會打滑導致甩尾等:這事又牽引力控制系統檢測,經過汽車電腦,分配適合制動力給車輪。(牽引力控制是在防抱死系統基礎上的)
可能你覺得應該放個東西來穩定車身。。加大重量什麼的。。。
恰恰相反,現代汽車是減低重量為目標,而且車身前後比例都接近50 50 。。。加大重量,意義不大。
『叄』 什麼是陀螺儀
中文名稱:陀螺儀
英文名稱:gyroscope
定義:利用高速回轉體的動量矩敏感殼體相對慣性空間繞正交於自轉軸的一個或二個軸的角運動檢測裝置。利用其他原理製成的角運動檢測裝置起同樣功能的也稱陀螺儀。
『肆』 陀螺儀是中國發明的嗎
我想一定是人發明的!這我肯定!無論是中國人.美國人..........日本人,不是人,我都答對了一一半,給賞錢吧!謝謝
『伍』 什麼是陀螺儀
陀螺儀又叫角速度感測器,可以對手機轉動、偏轉的動作做很好的測量,從而對手機做相應的操作。應用到陀螺儀的有游戲、相機防抖、導航等。配置陀螺儀的機型,是默認開啟這個功能的。
『陸』 吃雞陀螺儀有什麼用
陀螺儀功能是在瞄準時幫助微調瞄準,讓你的射擊更加精準!玩家可旋轉手機不同角度(輕微),使用手機陀螺儀進行上、下、左、右調整鏡頭位置,配合準心瞄準,從而進行精確擊殺。
使用了陀螺儀之後,就可以通過控制手機來調節實現壓槍,小幅度調整視角等操作了,一般來說,如果陀螺儀的靈敏度越高,就越靈敏,幅度就越大。
(6)陀螺儀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手機陀螺儀常見作用:
1、導航
陀螺儀自被發明開始,就用於導航,先是德國人將其應用在V1、V2火箭上,因此,如果配合GPS,手機的導航能力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實際上,目前很多專業手持式GPS上也裝了陀螺儀,如果手機上安裝了相應的軟體,其導航能力絕不亞於目前很多船舶、飛機上用的導航儀。
2、相機防抖
陀螺儀可以和手機上的攝像頭配合使用,比如防抖,這會讓手機的拍照攝像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柒』 手機上的陀螺儀有什麼用
第一大用途,導航。
陀螺儀自被發明開始,就用於導航,先是德國人將其應用在V1、V2火箭上,因此,如果配合GPS,手機的導航能力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實際上,目前很多專業手持式GPS上也裝了陀螺儀,如果手機上安裝了相應的軟體,其導航能力絕不亞於目前很多船舶、飛機上用的導航儀
第二大用途,可以和手機上的攝像頭配合使用,比如防抖,這會讓手機的拍照攝像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第三大用途,各類游戲的感測器 ,比如飛行游戲,體育類游戲,甚至包括一些第一視角類射擊游戲,陀螺儀完整監測游戲者手的位移,從而實現各種游戲操作效果。有關這點,想必用過任天堂WII的兄弟會有很深的感受
第四大用途,可以用作輸入設備,陀螺儀相當於一個立體的滑鼠,這個功能和第三大用途中的游戲感測器很類似,甚至可以認為是一種類型。
(7)陀螺儀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陀螺儀的發明 :
現在手機裡面的陀螺儀感測器已經進化成一塊小小的晶元了,但是在陀螺儀出現的時候,它確是一個機械裝置。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是1850年法國的物理學家萊昂·傅科(J.Foucault)為了研究地球自轉,發明了陀螺儀。那個時代的陀螺儀可以理解成把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放到一個萬向支架上面,這樣因為陀螺在高速旋轉時保持穩定,人們就可以通過陀螺的方向來辨認方向,確定姿態,計算角速度。
萬向支架可以保證無論怎麼轉動,陀螺都不會倒,萬向支架這個東西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幾千年前的香爐。
陀螺儀發明以後,首先被用在航海上(當年還沒有發明飛機),後來被用在航空上。因為飛機飛在空中,是無法像地面一樣靠肉眼辨認方向的,而飛行中方向都看不清楚危險性極高,所以陀螺儀迅速得到了應用,成為飛行儀表的核心。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個國家都玩命的製造新式武器,德國人搞了飛彈去炸英國,這是今天導彈的雛形。從德國飛到英國,千里迢迢怎麼讓飛彈能飛到,還能落到目標區域呢?
於是,德國人搞出來慣性制導系統。慣性制導系統採用用陀螺儀確定方向和角速度,用加速度計測試加速度,然後通過數學計算,就可以算出飛彈飛行的距離和路線,然後控制飛行姿態,爭取讓飛彈落到想去的地方。
二戰時候,計算機也好,儀器也好,精度都是不太夠的,所以德國的飛彈偏差很大,想要炸倫敦,結果炸得到處都是,頗讓英國人恐慌了一陣。
不過,從此以後,以陀螺儀為核心的慣性制導系統就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今天的導彈裡面依然有這套東西,而隨著需求的刺激,陀螺儀也在不斷進化。
『捌』 陀螺儀為什麼能反映飛機自轉,而不能反映地球自轉
其實就是陀螺儀原理,旋轉剛體共有的一個原理,具體可以網路一下,不復制了。
由於陀螺儀的這個固有原理,令陀螺儀可以用於航空、航海、航天等領域,在飛機的駕駛室中必定有一個陀螺儀的儀表,用儀表就能知道飛機的飛行姿態。
-----------------------------------------------------
地球那個傾斜角度是由地球形成時對周圍物質的吸積作用方向造成的,地球質量越來越大的時候,陀螺效應越明顯,越難改變它的轉軸方向,穩定下來就成為今天這樣了。
而陀螺儀原理之中轉軸的指向其實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有緩慢的變化,就是「陀螺儀進動」,在地球來說有個專有名詞叫做「歲差」,
『玖』 陀螺儀為何旋轉不倒,原理是什麼
想必陀螺我們每一個人都玩過,我還記得小的時候玩無論怎麼旋轉它都不會倒,當時我們很多小孩子都圍在一起玩耍陀螺,其實這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陀螺儀到底是怎麼回事吧?為什麼它不會倒呢?
比如我們造的飛機,其中飛行過程中遇到的重心以及壓力問題,就是通過陀螺儀的這一原理來解決的,同時,就像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在玩的VR視覺感應技術,它也是運用了陀螺儀的原理,通過一個中心的支點支撐著整個陀螺的高速旋轉,其次就是慣性了,好比我們在打籃球打羽毛球的時候,當羽毛球上升到高空之中它就會高速的旋轉,最後根據地球的引力而降落到地面,這還是一個比較專業的物理問題的。
『拾』 手機上陀螺儀的工作原理
手機陀螺儀一般稱之為角速度感測器,陀螺儀的工作原理
陀螺儀,又稱角速度感測器,不同於加速度計(g感測器),它測量的是當物理量發生偏轉或傾斜時的旋轉角速度。在手機上,僅僅用加速度計是不可能測量或重建完整的三維運動的。
如果無法測量旋轉運動,則g感測器只能檢測沿軸的線性運動。但陀螺儀能夠很好地測量旋轉和偏轉的運動,從而能夠准確地分析和判斷用戶的實際動作。然後根據動作,你可以在手機上做相應的操作!
(10)陀螺儀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第一大用途,導航。
陀螺儀自被發明開始,就用於導航,先是德國人將其應用在V1、V2火箭上,因此,如果配合GPS,手機的導航能力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實際上,目前很多專業手持式GPS上也裝了陀螺儀,如果手機上安裝了相應的軟體,其導航能力絕不亞於目前很多船舶、飛機上用的導航儀
第二大用途,可以和手機上的攝像頭配合使用,比如防抖,這會讓手機的拍照攝像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第三大用途,各類游戲的感測器 ,比如飛行游戲,體育類游戲,甚至包括一些第一視角類射擊游戲,陀螺儀完整監測游戲者手的位移,從而實現各種游戲操作效果。有關這點,想必用過任天堂WII的兄弟會有很深的感受
第四大用途,可以用作輸入設備,陀螺儀相當於一個立體的滑鼠,這個功能和第三大用途中的游戲感測器很類似,甚至可以認為是一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