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一輛汽車誕生的故事
解放填補中國汽車空白
公元1949年,當共和國開國大典的禮炮還在耳邊回響,百廢待興的旗幟剛剛揚起,毛澤東便描繪出一幅民族汽車工業的藍圖。他第一次出訪蘇聯,便對隨行人員說下了這樣一句話:「我們也要有像斯大林汽車廠這樣的大工廠。」
毛澤東的話很快就變成了現實,1952年7月,重工業部汽車工業籌備組在長春成立,一汽被列為國家「一五」期間規劃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毛澤東親自簽發了《中共中央關於力爭三年建設汽車廠的指示》,並題寫了「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十一個大字。
1953年7月15日,萬名建設者匯聚在長春西南郊,在這片侵華日軍留下的細菌工廠廢墟上,開始了偉大進軍。當陽光和黑土地一起撒向鐫刻著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的白玉基石,一座歷史豐碑在新舊兩個時代的交替處偉然矗立。於是,一場化災難為福祉,變荒涼為繁榮的歷史碰撞便在這里轟然爆發。當一汽人在茫茫荒野上夯下中國汽車工業第一根基樁時,他們也在自己的腳下鋪設了一條奉獻的跑道。
1956年7月13日,國產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這里駛下裝配線。這是一個令億萬人民歡呼雀躍的日子。從此,一汽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解放」這個由毛澤東命名的中國第一汽車品牌開啟了裝備中國的歷史航程。
1958年一汽研製開發了國產第一輛東風牌小轎車,同年,中國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下線,第一輛越野車研製成功……用第一夯實著「第一汽車」的基業。
一汽誕生於共和國百廢待興的創業年代,她實現了中國汽車工業零的突破,也曾經籠罩著計劃經濟典範的光環。計劃經濟讓第一汽車擁有了諸多輝煌,但也讓一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產品老化、設備陳舊、技術老化……一頂「老解放三十年一貫制」的帽子扣在了曾經為國民經濟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的產品頭上,也壓得一汽幾乎喘不過氣來。
其實自打解放卡車投產不久,一汽就開始籌劃換型。他們先後開發了75種新車型,38種發動機型,並制定了12個換型方案。然而,由於體制的束縛,不得不被束之高閣。改革開放使一汽終於有機會看到了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現實和趨勢,面對市場經濟及世界新技術浪潮的挑戰,一汽,這個被計劃經濟養育了太久的長子不得不承認存在落伍的危機。
大廠開始干小車
如何擺脫計劃經濟的束縛,從「解放」中解放出來,一汽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於是,一個震驚世界的巨人行動在新中國第一座汽車城拉開了帷幕。
『貳』 發明小汽車的故事105字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國機械工程師。1883年製成的第一台汽油機,1886年又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
『叄』 卡爾本茨發明汽車的故事給我們怎樣的啟迪
汽車經過不斷改進,成為一種大眾化交通工具。汽車的普遍使用,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負面影響:汽車的大量使用帶來了嚴重的空氣污染,是城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頻發等。
對策:加強交通管理,注意開發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等。
『肆』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誰發明的
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三輪汽車。這輛汽車裝有卧置單缸二沖程汽油發動機,785CC容積,0.89匹馬力,每小時行走15千米。
該車前輪小,後輪大,發動機置於後橋上方,動力通過鏈和齒輪驅動後輪前進。該車已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電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掛、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掣動手把等。
在那個馬車的時代,汽車被斥之為無用的怪物。賓士夫人貝爾塔為了回擊人們的冷嘲熱諷,在1888年8月帶領兩個兒子駕駛汽車從曼海姆直駛普福爾茨海姆,全程144千米。賓士夫人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女汽車駕駛員。
德國人把1886年稱作汽車的誕生年。就在這一年,戴姆勒發明世界第一輛四輪汽車。他因此被人們稱作「現代汽車之父」。
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簡介:
1.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2.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德國人,發明家,汽車的發明者( 他和戴姆勒各自獨立發明了汽車)。在先後輾轉了卡爾斯魯厄機械廠學徒、制秤廠的設計師、橋梁建築公司工長等工作後, 1872年本茨決定要創建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本茨鐵器鑄造和機械工廠。但由於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工廠成立之後面臨倒閉。
3.無力償還朋友借款的本茨在窮困潦倒中,想起了老師的「資本發明」理論,決定製造可以獲取高額利潤的發動機作為人生的轉機。在這場冒險開始後,本茨投入到了對發動機的學習,並領到了製造四沖程發動機和雙沖程發動機的生產執照。
4.本茨革新了發動機的構造, 避免了之前容易出現的爆炸危險。並在1879年,發明了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 在經歷過學徒工、服兵役、娶妻生子等人生經歷後,本茨於1872年與奧格斯特.里特(August Ritter)合作組建了「本茨鐵器鑄造公司和機械工廠」,專門生產建築材料。
5.由於當時建築業不景氣,本茨工廠經營困難,面臨倒閉危險,萬般無奈之際,他決定製造發動機獲取高額利潤以擺脫困境。於是,他領來了生產奧托四沖程煤氣發動機的營業執照,經過一年卡爾·本茨和他的妻子貝瑞塔·林格多的設計與試制,於1879年12月31日製造出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轉速為200轉/分,功率約為0.7千瓦)。
6.但這台發動機並沒有改變賓士公司的經濟窘境,破產的威脅依然存在。這位不服輸的德國人,並沒有被清貧打敗。經過多年努力後,1886年1月29日本茨終於又研製成功了單缸汽油發動機(與對手不同的是,本茨將發動機安裝在三輪車架上)。
7.發明了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現保存在慕尼黑的汽車博物館)。賓士汽車公司獲得'汽車製造專利權',正是這一日子,被確認為汽車的生日。經過幾年餓肚子拚命地工作,他一改再改設計方案,組裝發動機得到了皇家攝影師比勒的資助,改進了奧托四沖程發動機,終於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輛單缸發動機三輪汽車)。
8.卡爾·本茨於1885年和德國人戴姆勒各自製成以汽油內燃機為引擎的三輪汽車。但由於技術的問題,本茨的汽車總是拋錨,被別人冷嘲熱諷為「散發著臭氣的怪物」,怕出洋相的本茨甚至不敢在公共場合駕駛它。1888年8月,從始至終一直在本茨身後默默支持他的夫人——貝瑞塔·林格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
9.她帶上孩子駕著本茨的汽車,一路顛簸到了100多公里外的普福爾茨海姆探望孩子的祖母。隨後,貝爾塔馬上給本茨電報「汽車經受住了考驗,請速申請慕尼黑博覽會」。
10.同年9月12日,本茨的發明在慕尼黑博覽會上取得非常大的轟動,當時的報紙如此描述——「星期六下午,人們懷著驚奇的目光看到一輛三輪馬車在街上行走,前邊沒有馬,也沒有轅桿,車上只有一個男人,馬車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們都驚奇萬分。」慕尼黑博覽會後,大批客戶開始向本茨訂購汽車。
11.此後,他的事業開始蓬勃發展,賓士擁有了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廠,開始生產名揚四海的賓士汽車。本茨經過五年的努力,研製成功了性能非常先進的「維克托得亞」牌汽車,為賓士帶來了極高的榮譽,這也顯示了賓士今後要走的高端產品路線。1893年,本茨研製成功了性能先進的「維克托得亞」牌汽車。它採用本茨專利的3升發動機,方向盤安裝在汽車中部。
12.盡管該車性能先進,但由於價格高達3875馬克,因而很少有人購買得起,成為公司的滯銷品。這種在技術上為賓士帶來了極高榮譽的汽車,在經濟上並沒有給他多大的好處。但由於價格昂貴,「維克托得亞」無人問津。
13.後來本茨聽從了商人的建議,於1894年開發生產了便宜的「自行車」(定價2000馬克)。這種世界上第一種批量生產的機動車,給賓士帶來了很高的利潤。這種「自行車」銷路很好,在一年時間內就銷出了125輛。
14.由於是世界上第一種批量生產的機動車,因而給賓士帶來了較高的利潤。後來,賓士又對前期生產的'維克托得亞'牌汽車進行了改進,將車廂座位設計成面對面的18個,它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輛公共汽車,1899年製造出第一輛賽車。
『伍』 簡述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輛汽車的歷程
卡爾·本茨(karlbenz,1884-1929)是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
1844年,本茨以遺腹子的身份出生於德國,父親原是一位火車司機,但在他出世前的1843年因發生事故去世了。從中學時期,本茨就對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860年進入卡爾斯魯厄綜合科技學校學習。在這所學校,他較為系統地學習了機械構造、機械原理、發動機製造、機械製造經濟核算等課程,為他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在經歷過學徒工、服兵役、娶妻生子等人生經歷後,他於1872年組建了「賓士鐵器鑄造公司和機械工場」,專門生產建築材料。由於當時建築業不景氣,本茨工場經營困難,面臨倒閉危險,萬般無奈之際,他決定製造發動機獲取高額利潤以擺脫困境。於是,他領來了生產奧托四沖程煤氣發動機的營業執照,經過一年多的設計與試制,於1879年12月31日製造出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轉速為200轉/分,功率約為0.7千瓦)。不過,這台發動機並沒有使賓士擺脫經濟困境,他依然面臨著破產的危險,生活十分艱苦。但是,清貧的生活並沒有改變本茨投身發動機研究的決心,經過多年努力,他終於研製成單缸汽油發動機,並將客觀存在安裝在自己設計的三輪車架上。取得了世界上第一個「汽車製造專利權」(1886年1月29日)。
1893年,本茨研製成功了性能近先進在「維克托得亞」牌汽車。它採用本茨專利的3升發動機,方向盤安裝在汽車中部。盡管該車性能先進,但由於價格高達3875馬克,因而很少有人購買得起,成為公司的滯銷品。這樣,這種在技術上為賓士帶來了極高榮譽的汽車,在經濟上並沒有給他多大的好處。後來,本茨聽從了商人的建議,於1894年開發生產了便宜的「自行車」(定價2000馬克)。這種「自行車」銷路很好,在一年時間內就銷出了125輛。由於是世界上第一種批量生產的機動車,因而給賓士帶來了較高的利潤。後來,賓士又對前期生產的「維克托得亞」牌汽車進行了改進,將車箱座位設計成面對面的18個,它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輛公共汽車。
『陸』 關於車的故事
車起源歷史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造車的國家,據史料記載,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時代,有一個叫奚仲的人,他發明的車由兩個車輪架起車軸,車軸固定在帶轅的車架上,車架附有車箱,用來盛放貨物。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輛車 俗稱「獨輪車」。
接下來的就是指南車,在三國時期,有一位叫馬鈞的技術高明的大技師,他發明了指南車。指南車是一種雙輪獨轅車,車上立一個木人伸臂南指。只要一開始行車,不論向東或向西轉彎,木人的手臂始終指向南方。然後就是記鼓車,記里鼓車是早在公元3世紀時,中國最先發明的記錄里程的儀器,可惜最初結構已失傳,到宋代才由燕肅重新製造成功
後到馬拉車的出現 城市公交車隨即出現最早出現於英國,1829年英國倫敦出現了第一輛馬拉式公共馬車,至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其間經歷了發展、興旺、衰退和目前的復興階段。
天津是我國最早擁有公共交通的城市。1904年按照清政府和比利時政府有關合約,比利時商人創辦了"天津電車電燈公司",於是我國第一輛公交車誕生了。
直至蒸汽機的發明,真正意義上的機械車出現了。1770年,法國人古諾研創出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三輪車,他標志著人類以機械力代替自然力來驅動車輛的時代的開始。隨後蒸汽汽車在歐洲的一些國家被運用起來,英國是生產蒸汽車最早、最多也是最好的國家。
最早的摩托車是由德國人巴特列布?戴姆勒(1834—1900年)在1885年發明的,摩托車也叫機器腳踏車,當以煤炭為燃料的蒸汽的汽車普遍行使在街頭的時候,由於煙霧彌漫,時速不快等原因,已經由人開始試圖利用其他燃料了。在奧托工廠任職的青年技術員戴姆勒決定研製一種小型而高效率的內燃機,毅然辭去工廠的職務,在另外組織的一個專門研製機構進行研製,終於在1883年獲得成功,並於同年12月16日獲得德意志帝國第28022號專利。
1885年8月29日,戴姆勒巴經過改進的汽油引擎裝到拇制的兩輪車上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並獲得了專利。
到20世紀汽車生產和消費達到快速增長期,後期以美國為首人均汽車擁有量世界第一,到21世紀就是現在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雖然人均汽車擁有量較低但是基數大。我國已經躋身世界汽車產業大國。
『柒』 關於汽車的故事
1829年,英國的詹姆斯發明了時速25公里的蒸汽車,該車可以作為大轎車使用。這種汽車裝有笨重的鍋爐和很多煤,冒著黑煙,污染街道,並發出隆隆的雜訊,而且事故頻繁地出現。1860年,法國工人魯諾阿爾發明了內燃機,用大約1馬力的煤氣發動機來帶動汽車,但效果不好。不過,汽車就是在這種內燃機的影響下產生的。
從此,有很多人想改進內燃機,要把內燃機用在汽車上。
1882年,德國工程師威廉海姆.戴姆勒開始進行內燃機的研究。他發明了用電火花為發動機點火的自動點火裝置,然後,在這一發明的基礎上製造出優秀的汽油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每分鍾900轉,結構簡單緊湊,而且能產生很大的功率。
1883年,戴姆勒完成了這種汽油發動機,第二年開始裝配在二輪車、三輪車和四輪車上,製成了汽油發動機汽車。特別是1886年製造的汽油發動機四輪載貨汽車,裝有l.5馬力的發動機,時速達18公里。
『捌』 卡爾本茨發明的汽車故事100字
世界公認的汽車發明者是德國人卡爾·佛里特立奇·本茨。他在1885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三輪汽車,並於1886年1月29日獲得世界第一項汽車發明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賓士也被後人譽為「汽車之父」。1887年,卡爾·本茨將他的第一輛汽車賣給了法國人埃米爾·羅傑斯,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的銷售。同年,卡爾·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賓士汽車公司。 賓士將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汽車事業。
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德國人,發明家,汽車的發明者( 他和戴姆勒各自獨立發明了汽車)。
『玖』 本茨是怎麼發明出汽車的
19世紀中葉,燃燒汽油的內燃機製造成功,許多人設法把它裝在馬車上,取代馬力來驅動車輛,成為「無馬的馬車」。德國的本茨和戴姆勒於1886年首先研製成功。其後英、法、美等國也相繼出現,一時形成創造發明的熱潮。本茨因此被譽為「汽車之父」。
本茨於1886年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汽缸,並用這一汽缸轉動鏈式引擎,製成了比戴姆勒內燃機更為先進的小型高效內燃機。這一年,本茨把他的內燃機第一次安裝在一輛三輪車上,製成了一輛重250公斤,時速16公里的先進自行車輛。由於它用汽油內燃機作動力,所以被人們叫做「汽車」。但本茨的汽車還不具備今天汽車的全型。比如,他的車輪仍然是木料做的,僅按傳統製造法在周圍包了一圈金屬,這就大大限制了車速的大幅度提高。1845年,英國工程師湯姆森想出了在輪子周圍套上合適橡膠管的好主意,但直到1895年,人們才成功地把輪胎裝在了汽車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基本外形。本茨的汽車製成之後,官方出於經濟考慮,長期阻止他正式試車,使本茨苦惱到了極點。好在他的妻子是位勇敢的女性,她不顧官方阻礙,一天從車庫里拉出車子,一陣發動就「撲撲撲」地跑開了。馬路筆直,汽車飛駛,「撲撲撲」的機器聲震驚了路旁的行人,人們目瞪口呆地望著這位婦女乘坐汽車飛快駛離。跑了一圈之後,她把車子開回家裡,推進車庫「咔嚓」一聲鎖上了庫門。妻子做出了貢獻,本茨試車成功了。今天,本茨的汽車被珍藏在德國慕尼黑科學技術博物館里,由於保存良好,至今仍可發動。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本茨和他的妻子——一位勇敢的女性對汽車發展所作的巨大貢獻。
『拾』 卡爾·本茨和另一個人想發明汽車的人的故事的文章 意在說明行動的重要性
本茨於1872年與奧格斯特.里特(August Ritter)合作組建了「賓士鐵器鑄造公司和機械工場」,專門生產建築材料。由於當時建築業不景氣,本茨工場經營困難,面臨倒閉危險,萬般無奈之際,他決定製造發動機獲取高額利潤以擺脫困境。
於是,他領來了生產奧托四沖程煤氣發動機的營業執照,經過一年多的設計與試制,於1879年12月31日製造出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轉速為200轉/分,功率約為0.7千瓦)。不過,這台發動機並沒有使賓士擺脫經濟困境,他依然面臨著破產的危險,生活十分艱苦。但是,清貧的生活並沒有改變本茨投身發動機研究的決心,經過多年努力,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發明了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現保存在慕尼黑的汽車博物館。賓士汽車公司獲得'汽車製造專利權',正是這一日子,被確認為汽車的生日。(本茨沒有工場、沒有資金,他的妻子就變賣了嫁妝和首飾。經過幾年餓肚子拚命地工作,他一改再改設計方案,組裝發動機,得到了皇家攝影師比勒的資助,改進了奧托四沖程發動機,終於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輛單缸發動機三輪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