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
張衡(78-139),別名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系。張衡在公元132年發明了全國第一架地動儀,張衡共著有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張衡的主要發明有:多級刻漏,渾天儀,侯風地動儀,瑞輪。
❷ 我知道了()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是()人,他是著名的天文學家
我知道了(張衡)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是(東漢時期)人,他是著名的天文學家。
❸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家,各有哪些
1、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國人,戰國中期天文學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世紀。著有《天文》八卷(西漢以後此書被尊為《石氏星經》)、《渾天圖》等。《甘石星經》在中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石申曾系統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發現其出沒的規律,記錄名字,測定一百二十一顆恆星方位,數據被後世天文學家所用。經過長期觀測,詳細考核,測出恆星138座,810個。他與楚人甘德根據黃道附近恆星位置及其與北極的距離所製成的圖表,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恆星表,在世界天文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
2、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3、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4、郭守敬(1231-1316),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專家。郭守敬編撰的天文歷法著作有《推步》、《立成》、《歷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歷注式》和《修歷源流》等十四種,共105卷。
❹ 天文學的科學家與發明家有誰
1、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
2、伽利略·伽利雷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3、艾薩克·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4、斯蒂芬·威廉·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5、開普勒
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生於符騰堡的威爾德斯達特鎮,卒於雷根斯堡。德國傑出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
❺ 天文學家、發明家還有什麼家
很多啊
例如數學家,音樂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
是的,探險的是探險家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❻ 什麼家比如說科學家.發明家.天文家.還有什麼家
家,jia,會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與房室有關,最早的房子是用來祭祀祖先或家族開會。下面是「豕」中國書法,即野豬,野豬是比老虎、熊還危險的動物。野豬是非常難得的祭品,所以最隆重的祭祀是用野豬祭祀。本義:屋內,住所。引申出家庭、家養、學派、群落等義。古文中亦將卿大夫治所稱為家。
像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文學家等等「家」的用法是後來才形成的,同樣的用法如「規范化、法制化」中的「化」,這種用法有黏著語的意味。(黏著語是語法分類)
黏著語是一種語言的語法類型,通過在詞根的前中後粘貼不同的詞尾來實現語法功能。
現代漢語是比較標準的分析語,而古代漢語中綜合語的元素很多。在語言的發展中,加入一些其他語法元素也是常見的現象。
而真正的黏著語為主要語法的語言如日語,還有消失已久的兩河流域的蘇美爾語據說也是黏著語。
❼ 天文發明家 科學家像牛頓那種的
愛因斯坦 伽利略
❽ 天文學的科學家與發明家有誰
牛頓,愛因斯坦,哥白尼,伽利略,霍金
很多物理學家都可以算上
你直接去網路看吧
我把網址貼給你
以後這一類問題可以在網路查
比較方便也省時間.
❾ 天文學的發明家的名字
天文學的研究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於人類的自然觀有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太陽、月球和其他一些天體及天象,確定了時間、方向和歷法。這也是天體測量學的開端。如果從人類觀測天體,記錄天象算起,天文學的歷史至少已經有5、6千年了。天文學在人類早期的文明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歐洲的巨石陣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遺址。哥白尼的日心說曾經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康德和拉普拉斯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在十八世紀形而上學的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
牛頓力學的出現,核能的發現等對人類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聯系。當前,對高能天體物理、緻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極大地推動現代科學的發展。對太陽和太陽系天體包括地球和人造衛星的研究在航天、測地、通訊導航等部門中都有許多應用。文起源於古代人類時令的獲得和占卜活動。
天文學循著觀測-理論-觀測的發展途徑,不斷把人的視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從太陽系發展到整個宇宙。現今,天文學按研究方法分類已形成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大分支學科。按觀測手段分類已形成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和空間天文學幾個分支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