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核心發明
時間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的成就主要專表現在四個屬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主要發明有:(1):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
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
(2):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3):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
(4):90年代義大利人馬可尼實驗無線電報取得成功
80年代起,科學家們開始從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學產品
(5):1867年,諾貝爾發明炸葯,80年代又改良了製造無煙火葯的技術
塑料,人造纖維等開始投入生產和實際應用
㈡ 創業機會在問題變化競爭創造發明核心技術產生中尋找大家認為正確嗎
因為每一項新技術帶來的都是一場大的變革,甚至是場產業內部的變化。
㈢ 管理學中創新的核心是什麼
創新原理是對現有事物構成要素進行新的組合或分解,是在現有事物基礎上的進步或發展,是在現有事物基礎上的發明或創造.
創新原理是人們從事創新實踐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創新雖有大小、高低層次之分,但無領域、范圍之限.只要能科學地掌握和運用創新的原理、規律和方法,人人都能創新,事事都能創新,處處都能創新,時時都能創新. 如果滿分的文化是100分的話,創新就是101分的文化,最後的那個1分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東西。
㈣ 試述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體系構成,
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核心是技術進化原理.按這一原理,技術系統一直處於進化之中專屬,解決沖突是其進化的推動力.進化速度隨技術系統一般沖突的解決而降低,使其產生突變的唯一方法是解決阻礙其進化的深層次沖突.
G.S.Altshuller依據世界上著名的發明,研究了消除沖突的方法,他提出了消除沖突的發明原理,建立了消除沖突的基於知識的邏輯方法,這些方法包括發明 原理(Inventive Principles)、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ARIZ,Algorithm for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及標准解(TRIZ Standard Techniques).
在利用TRIZ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設計者首先將待設計的產品表達成為TRIZ問題,然後利用TRIZ中的工具,如發明原理、標准解等,求出該TRIZ問題的普適解或稱模擬解(Analogous solution);最後設計者在把該解轉化為領域的解或特解
㈤ TRIZ理論的核心包含哪些發明創造原理
現代TRIZ理論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創新思維方法與問題分析方法
TRIZ理論中提供了如何系統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對於復雜問題的分析,則包含了科學的問題分析建模方法——物-場分析法,它可以幫助快速確認核心問題,發現根本矛盾所在。
2.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針對技術系統進化演變規律,在大量專利分析的基礎上TRIZ理論總結提煉出八個基本進化法則。利用這些進化法則,可以分析確認當前產品的技術狀態,並預測未來發展趨勢,開發富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3. 技術矛盾解決原理
不同的發明創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規律。TRIZ理論將這些共同的規律歸納成40個創新原理,針對具體的技術矛盾,可以基於這些創新原理、結合工程實際尋求具體的解決方案。
4. 創新問題標准解法
針對具體問題的物-場模型的不同特徵,分別對應有標準的模型處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轉換、物質與場的添加等等。
5. 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ARIZ
主要針對問題情境復雜,矛盾及其相關部件不明確的技術系統。它是一個對初始問題進行一系列變形及再定義等非計算性的邏輯過程,實現對問題的逐步深入分析,問題轉化,直至問題的解決。
6. 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工程學原理而構建的知識庫
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領域的數百萬項發明專利的分析結果而構建的知識庫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豐富的方案來源。
㈥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發明
時間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的專成就主要表現在四個屬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主要發明有:(1):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
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
(2):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3):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
(4):90年代義大利人馬可尼實驗無線電報取得成功
80年代起,科學家們開始從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學產品
(5):1867年,諾貝爾發明炸葯,80年代又改良了製造無煙火葯的技術
塑料,人造纖維等開始投入生產和實際應用
㈦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麼
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病進一步引起了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高科技,增強自己在國際格局中、地位,從而推動了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㈧ 人類的發明問題
A.蒸汽機
㈨ 專利代理人必讀: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如何確定
判斷發明是否具備創造性,就是要判斷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我國《專利審查指南》給出了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的一般性判斷方法,即「三步法」,分別為:第一步,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第二步,確定發明的區別特徵和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第三步,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確定區別特徵和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三步法」中的第二步,在創造性的顯而易見性判斷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對於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的認定是否客觀准確,直接影響第三步中是否顯而易見的判斷。由此可見,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的確定,對創造性審查結論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三步法」中第一步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確定以及第二步中區別特徵的認定,在事實清楚的情況下,其客觀性相對較高,而關於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由於不同人對於本領域現有技術狀況的掌握與理解存在差異,所以對於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的確定存在較多的主觀性因素,而一旦確定的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出現錯誤,就會導致第三步顯而易見性的判斷失去基礎,而第三步通常是「三步法」中的難點和核心。
無論是審查員還是專利代理人採用「三步法」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是否顯而易見時,關於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的確定都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專利代理過程中,代理人的意見陳述書中經常聚焦於區別特徵的認定以及結合的難易程度,常常忽視了對審查員確定的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准確性的分析。
㈩ 創新發明,創新創意,創新的方法的核心定義是什麼
兩者的區別:創意是想出新點子,創新要將這些點子運用到現實中,創意富有想像力,版令人興奮權,並充滿樂趣,創新則是一項艱辛的實踐。 1、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 2、創意是創造意識或創新意識的簡稱,亦作「剙意」。它是指對現實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認知,所衍生出的一種新的抽象思維和行為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