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一次要求助手阿普頓測量一隻電燈泡的體積,
如果不弄破燈泡測抄量體積對方法:
不要把燈泡弄壞,我們可以直接把燈泡放入一個裝滿水的水槽中,其中要把燈泡完全浸沒水中,然後收集由於燈泡浸入水中而漫出的水,測量漫出的這部分水的體積,漫出這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燈泡的體積。
這種方法測量體積主要是通過等體積法來測量,其中把不方便測量的東西轉化成方便測量的東西來表示,間接的解決了測量體積的難題,這種測量方法適用於一些形狀難以通過固定的計算公式來測量體積的物體。該辦法最早由阿基米德提出,其中他的啟發來源於洗澡的時候水漫出。
(1)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一次擴展閱讀:
這類測量方法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被測量的物體與水要互不相容,也就是兩者之間存在明確的界限,兩者之間並不會互相進入對方,其次被測量物體的容積與體積並不一定相等。當測量物品,例如燈泡,當它的外殼厚度非常大的時候,該燈泡的體積不能用這個測量方法。
再者,被測量物體需要完全的浸入水中,否者測量得出的體積可能與實際有較大的差別。所以在具體測量體積是時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一個方法也有其一定的適用范圍,在合理的范圍內,並不存在萬能的方法,對方法要靈活運用。
2. 愛迪生的事跡
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電學家、發明家。他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邁蘭,自幼就在父親的木工廠做工,由於家庭貧困,一生只在學校讀過三個月書。但他從小熱愛科學,自己刻苦鑽研,醉心於發明,正式登記的發明達1328種,被稱為世界發明大王。他的發明創造不僅靠聰明才智,而且靠艱辛的科學實踐。例如他發明電燈時,光收集資料,就用了200本筆記本;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先後用過銅絲、白金絲等一千六百多種材料,還用過頭發和各種不同的竹絲,最後選中了日本的一種竹絲,經過燃燒炭化後,成為最初的燈絲。正如他自己所說:「發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美國發明家。以創辦工廠實驗室、開辟使技術開發與科學研究緊密結合的途徑而名垂史冊 。1847 年2月11日生於俄亥俄州的邁蘭的一個荷蘭移民家庭。1931年10月18日於新澤西州西奧蘭治逝世 。幼時只受過3個月正規教育 。12歲起做過報童、小販、報務員等以自謀生計。因受M.法拉第的影響,一生從事電學實驗研究和發明。1868年他發明了一台選票記錄儀想推銷給國會,但沒有被採用。愛迪生的第一項發明沒有找到市場使他更注意發明的實用性。1869年,愛迪生由波士頓移居紐約。他改進了金指示器電報公司的電報機,得到公司經理的賞識 ,受聘月薪300美元( 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月薪 )。1870 年 ,移居新澤西州 ,開始他的高效發明時期 。1874年改進了打字機 。1876年 ,給A.G.貝爾發明的電話加裝了炭粒話筒,提高了受話的聲響。
1876年,創辦了他著名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里,他 打破了以往科學家個人獨自從事研究的傳統,組織一批專門人才(包括N.特斯拉等人),由他出題目並分派任務,共同致力於一項發明 , 從而開創了 現代科學研究 的正確途徑 。1877年,發明了留聲機,這使他名揚四海。1878年,開始白熾燈的研究,在十幾個月中經過多次失敗後,於1879年10月21日成功地點亮了白熾炭絲燈,穩定地點亮了兩整天。1882年,在紐約珍珠街創辦世界第二座公用火電廠,建立起紐約市區電燈照明系統,成為現代電力系統的雛形。電照明的實現,不僅大大改善了人們生產勞動的條件,也預示著日常生活電氣化時代即將到來。1883年,愛迪生在試驗真空燈泡時,意外地發現冷、熱電極間有電流通過。這種現象後來稱為愛迪生效應,成為電子管和電子工業的基礎。1887年,移居西奧蘭治,並於同年在該市創建規模更大、裝備也更新的實驗室,即著名的愛迪生實驗室(後人稱之為發明工廠)。在這里,根據G.伊斯曼的發明,製作了自己的照相機。1914年 ,用留聲機和照相機製成了最早的有聲電影系統。晚年,他的發明和革新包括蓄電池、水泥攪拌機、錄音電話、雙工式和多工式電報系統、鐵路用制動器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任海軍技術顧問委員會主席,指導魚雷和反潛設備研究,發明了幾十種武器。為此,美國政府於1920年授予他卓越服 務獎章 , 法國政府授 予他軍團榮譽勛位 。1928年,美國國會授予他榮譽獎章。終其一生,愛迪生和他的實驗室共獲1093項發明專利權。愛迪生一生發明眾多,但他畢竟缺乏系統的科學知識 ,因而對現代技術的發展不能作出正確判斷。19世紀末,交流輸電系統已經出現,但他仍堅持直流輸電,並在與G.威斯汀豪斯發生的激烈競爭中喪失了承建尼亞加拉水電站的合同 ;他的實驗室盲目試制磁力選礦設備,耗盡了發明電燈所得的資金,最後不得不放棄。但是,愛迪生在電力開發、電器製造推廣電能應用等方面所作的貢獻,使他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
3.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一次要求助手阿普頓測量一隻燈泡的體積,阿普頓對
用排水法,將燈泡浸入裝滿水的大杯子里,用量杯或量筒收集溢出的水即可。
排水法,其實就是利用量筒,但說「方法」不能說「量筒」法。
4. 關於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他是美國人, 小時候因為家裡窮, 只上了3 個月學, 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他熱愛科學, 常常把錢節省下來, 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葯品.他做實驗的器具, 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瓶罐罐.
愛迪生12 歲的時候, 在火車上賣報.火車上有一節給乘客吸煙的專用車廂, 車長同意他在那裡佔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裡, 賣完了報, 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
有一次, 火車開動的時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氣馬上燃燒起來.許多人趕來, 和愛迪生一起把火撲滅了.車長氣極了, 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出去, 還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 把他的一隻耳朵打聾了.
愛迪生鑽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他省吃儉用, 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
有一次, 硫酸燒毀了他的衣服; 還有一次, 硝酸差一點兒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沒有被危險嚇倒, 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愛迪生試制電燈, 為了找到一種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 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 實在太累了, 就躺在實驗台上睡一會兒.他這樣不懈地努力, 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 發明了電燈.後來, 愛迪生又發明了電影、留聲機......他一生中發明的東西有1000多種.
愛迪生將他畢生的精力都用在造福全人類的偉大事業上; 而在衣著方面, 從不過多考慮.
當他還是沒出名的窮小夥子時, 有一天, 他在紐約大街上遇到一位朋友.
」瞧你身上這件大衣已經破成這個樣子, 應該給自己買一件新大衣啦! 」朋友說.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有人認識我.」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 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有一次, 他又在紐約大街上又遇到了那位朋友.
」哎呀呀, 愛迪生先生! 」那位朋友驚叫起來, 」這回呀, 你無論如何也要換一件新大衣了! 」
」用得著嗎?」愛迪生還是毫不在乎地回答, 」在這里, 人們都已經認識我了.」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6176323.html?si=1
5. 關於偉大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
1、初嘗試驗
在愛迪生小的時候,經常去鄰居繆爾·溫切斯特家的磨坊。有一天,在溫徹斯特工廠,看到溫徹斯特用氣球做飛行裝置的實驗,這讓愛迪生著迷。愛迪生認為如果一個人的胃充滿了空氣,一定會升上天。幾天後,愛迪生把幾種化學物質放在一起,交給了愛迪生父親的助手邁克爾·奧茨。
愛迪生告訴邁克爾·奧茨,如果這種東西人就會飛起來,結果奧茨吃了愛迪生配製的「飛行劑」後幾乎昏厥過去。結果,愛迪生被父親鞭打,小朋友的父母也提高了警惕,勸孩子們不要和愛迪生玩,離愛迪生遠點。
2、臨終遺言
當愛迪生彌留之際,醫生和愛迪生的許多親友都圍坐在床前,眼看愛迪生的呼吸已越來越微弱,心臟終於停止了跳動。可就在醫生要宣布愛迪生死亡之際,愛迪生卻突然又坐了起來,說了一句很奇怪的話:「真是想不到,那邊竟是如此的美麗。」講完這句話之後,愛迪生便與世長辭。
(5)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一次擴展閱讀:
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愛迪生一生發明了2000多項發明,專利1000多項。在美國權威雜志《大西洋月刊》影響美國的100人中,愛迪生排名第九。
愛迪生84年來發明了很多東西。愛迪生堅持不懈地致力於發明。愛迪生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領域的發明和貢獻外,在采礦、建築、化工等領域也有許多創新和見解。愛迪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貢獻。
6.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的一生簡介
愛迪生被世人譽為「發明大王」。他一生為人類提供了約二千項發明。他發明的電燈、電報、電影、留聲機等,對人類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有人稱愛迪生是個「天才」時,他卻說道:「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847年,愛迪生生於俄亥俄州邁蘭的一個荷蘭移民家庭,7歲時上了小學。由於愛迪生喜歡尋根究底,對每件事情都要問個為什麼。因此他的老師對愛迪非常反感,認為他是故意讓老師為難。並在愛迪生母親的面前當眾罵他是傻瓜。母親不得不讓他退學,打算親自教育愛迪生。在母親的指導下,愛迪生閱讀了大量的書籍。
由於生活所迫,他只得外出打工,後來他到火車上去賣報紙。並經列車長的允許在火車的行李箱建立一個小實驗室,業余時間做化學實驗研究。有一次,他不慎將一塊磷掉到地板上,頃刻間便燃燒起來,差點燒掉整個車廂。列車長盛怒之下把他的設備全部扔出了窗外,並重重地打了他一記耳光,使他的耳朵幾乎失聰。
1869年,愛迪生來到紐約,靠自己嫻熟的技術在一家通訊所找到了管理電報機的工作。沒過多久,他就發明了一種新式電報機。他的這一發明對現代電報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愛迪生的名字迅速傳遍了全國。這時,他才26歲。
1876年,愛迪生在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建造了第一所「發明工廠」,它標志著集體研究的開端。從此,科學技術研究工作從個體勞動轉變成相互協作的集體勞動。愛迪生的「發明工廠」就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實驗中心的前身。在從電氣到核電站的廣泛研究上,這個研究中心當時在世界上一直是名列前茅。
愛迪生在發明留聲機的同時,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對電燈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1日,愛迪生成功地點亮了自熾炭絲燈,穩定地點亮了兩整天。為了使燈絲的使用壽命更長一些,他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六千多種纖維材料,才找到了新的發光體——日本竹絲,可持續一千多小時。接著,他又創造了一種供電系統,使中心發電站能夠給遠處的燈具配電,這是一項重大的工藝成就。
1931年10月18日,愛迪生因病逝世,享年84歲。在愛迪生葬禮的夜晚,曼哈頓的全部路燈都熄滅了,這是市民們表達對他哀悼的心情。1979年,美國花費了幾百萬美元,舉行長達一年之久的紀念活動,來紀念愛迪生發明電燈一百周年。
7.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一次要求助手阿普頓測量一隻電燈泡的體積
把整隻燈泡往水裡按,計算水面上升的刻度,然後根據刻度和容器的體積計算燈泡的體積。
8. 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有哪些故事
愛迪生(Thomas AlvaEdison,1847~1931)美國著名發明家。1847 年 2 月 11 日生於俄亥俄州米蘭鎮。8 歲上學只讀了 3 個月。老師罵他「小笨蛋」,因為他 經常愛問為什麼而讓老師下不了台, 他輟學後隨母親學習。 他對大自然非常好奇。 他可以專心致志注視榆樹葉芽怎麼生長, 秋風如何使楓葉變色。 為了試驗孵小雞, 他可以長時間趴在雞窩里;為了探索蜂巢的奧秘,他願意被蜇得鼻青臉腫;為了 試驗摩擦生電,他在雄貓身上狠命搓揉直到雙手傷痕累累。9 歲那年,他得到一 本帕克著《自然與實驗哲學》,如獲至寶,逐頁研讀,逐項實驗。他在家中地窖 里建起一座小實驗室。從 12 歲起,在底特律-休倫間鐵路列車上賣報,把自己 的實驗室搬到火車上,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和實驗。他還在列車上自己編印《先鋒 周報》,從而認識到剛問世不久的電報的作用。1862 年他奮不顧身地從火車輪 下救出一幼童,幼童的父親為答謝他,教他掌握了電報技術。 1873 年~1874 年,他發明了同時發送二條和四條消息的發報機。1876 年在 紐約附近的門羅公園建立起他的「發明工廠」,一座大型實驗室。許多發明就是在 這里完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任美國海軍技術顧問委員會主席,完成多項軍 事產品的發明研製。1931 年 10 月 18 日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逝世。 他以罕見的熱情及驚人的精力,在一生中完成發明 2000 多項,其中申請專利 登記的達 1328 項。人們頌揚他:「他雖不發明歷史,卻為歷史錦上添花」。這位 傳奇式人物取得傑出成就的奧秘在於刻苦、勤奮、堅持不懈地學習。他自己曾多 次表示:「停止就意味著生銹」,「必須時常收獲,而不能一生只收一次」,「我要做 的事如此之多,而生命又如此短促,我不得不擠出時間。」美國著名物理學家、 諾貝爾獎獲得者密立根贊譽他:「他差不多已 70 高齡了,還在閱讀科學領域出現 的新書,而且不斷地提出問題。」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在電學方面。在他掌握電報技術後,就日夜苦心鑽研,完成 了雙路及四路電報裝置及自動發報機。1877 年改進貝爾電話裝置,使電話從傳 送 2~3 英里擴大到 107 英里,同年發明留聲機。在這期間,他付出巨大精力, 研製白熾電燈。除電弧燈外,過去的「電燈」往往亮一下就燒毀了,為尋找合適的 燈絲,曾對 1600 多種耐熱材料及 6000 多種植物纖維進行實驗,終於在 1879 年 10 月 21 日用碳絲做成可點燃 40 小時的白熾電燈。其後又不斷反復改進、完 善,又完成了螺紋燈座、保險絲、開關、電表等一系列發明,在此基礎上完成了 照明電路系統的研製。在實踐中提出電燈的並聯連接,直流輸電的三線系統,建 成了當時功率最大的發電機。1888 年起研製電影,1893 年建立第一座電影攝影 棚。是他最先提出將電影手段用於教育,並用兩個班進行試驗。他的其它重大發 明還有鐵鎳蓄電池等。 他雖然精於實驗研究,對理論卻缺乏足夠的重視。盡管他於 1885 年發現熱電 子發射的「愛迪生效應」,但未能作出相應解釋。 1931 年 10 月 21 日在為他舉行葬禮時,人們採用了一種獨特而又恰當的方式 ——停電 1 分鍾,以悼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這「1 分鍾」使人們想起他的發明 給電氣時代和社會生活帶來的光明,以及他的可貴的學習創造精神。
9.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一次要求助手阿普頓測量一隻電燈泡的體積,阿普頓對著燈泡量了又算,算了有量,一個
把燈泡沒入裝滿水的杯子,溢出的水的體積就是燈泡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