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腌鹹肉有祖傳腌製法嗎
今天小編分享一道好吃又實用的家常菜
1、腌鹹肉又稱腌臘肉,是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雲南、貴州、四川等氣候濕潤地區獨有的一道地方美食,屬於鹵醬菜,口味咸鮮,多見於南方,且多見於入冬春節前,因為冬季天氣較冷,不易變質且用於迎接新年、招待客人用。
2、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腌鹹肉的家常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試一下。
3、首先,需要准備腌肉所需的輔料:高度白酒、大蔥、生薑、食鹽(與豬肉的比例為1:16)
4、將大蔥切成蔥絲、生薑切片
5、豬肉放入盆中,用食鹽(與豬肉的比例為1:16)反復揉搓均勻以便入味。之後放入切好的蔥絲和薑片,擠壓出汁再次反復揉搓均勻。最後,加入高度白酒消毒增香,重復反復揉搓的步驟。
6、將保鮮膜完整包裹上,其後置於冰箱之中,腌制至少一星期,以便將豬肉腌透。
7、最後再把豬肉置於太陽底下晾曬半個月以上,就大功告成了。如果想讓腌肉更香更好吃,可以略微演唱晾曬的時間。
❷ 臘肉和鹹肉的區別在哪裡
臘肉和鹹肉的區別:
1、製作方式不同
鹹肉往往都是是通過向肉品中加入食鹽,使其成為高滲,以抑制或殺滅肉品中的某些微生物,同時高滲環境也可減少肉製品中的含氧量,並抑制肉中酶的活性,從而達到食品保藏的目的。
臘肉除了用鹽腌後,還會進行風干暴曬或烘烤。臘肉這種臘製品己不再是單純的指臘月的肉了,主要指具有臘製品加工特點和風味特色的一類產品的總稱。
2、色澤表現不同
鹹肉的色澤表現為:瘦肉為紅色,肥肉膘稍帶淡黃或白色,切面為鮮紅色,鹹味正常,無苦味,肉斷面色澤均勻,有鹹肉固有的香味;
臘肉的色澤表現為:色紅油亮或金黃色,乾爽一致,肉質鮮明,富有光澤,爽脆而不膩,瘦肉甘香,肥肉透明,鹹味適口,風味別致。
3、含水率不同
臘肉與鹹肉的區別還在於含水率,臘肉含水較少,鹹肉含水較多,因而鹹肉單價比臘肉便宜。
4、保存時間不同
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鹹肉的主要區別。
挑選優質臘肉的方法:
1、看產品標志:看產品包裝上是否貼有「QS」(食品安全認證)標志。
2、看生產日期:選擇近期產品。
3、看外觀:應選擇表面乾爽的產品,表面潮濕的容易有細菌繁殖,質量好的臘肉香腸色澤鮮艷,肌肉呈鮮紅色或暗紅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變質的色澤灰暗無光澤,脂肪呈黃色,表面有霉斑。
4、看彈性:質量好的臘肉香腸肉身乾爽結實,富有彈性,指壓後無明顯凹痕。
5、聞氣味:新鮮臘肉香腸有香味,變質肉有酸敗腐臭異味。
❸ 家裡如何腌制鹹肉
豬肉雖說相對於以前價格上漲了不少,但在老百姓的日常飲食中還是少不了豬肉的存在,豬肉可以經受多樣的烹飪,做成各種各樣的美味食物,而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則喜歡將豬肉加工成臘肉鹹肉等,這樣做的豬肉口感更為豐富,做的菜也更加好吃,在此其中,鹹肉便是我家常會做的一種,腌制好的鹹肉不管是燉土豆、做湯或者是蒸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在腌制鹹肉的時候大家需要記得別只會放鹽,掌握好其中的妙招鹹肉的口感才會更加好,我腌鹹肉的方法便是跟著大廚老爸學的,掌握技巧,鹹肉鮮香好吃還無腥味,下面我們來學習。
第五步,將五花肉掛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差不多風干5天時間,便可以切片享用。
小編總結:將豬肉經過這一番的烹飪,不僅是口感變得更加豐富,而且更加方便了保存,這樣處理過的豬肉口感好的沒話說,比一般的豬肉要好吃許多,做好的鹹肉蒸、煮、炒等等皆可,大家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不同做法,對於平常便喜歡吃鹹肉的朋友來說,非常建議學習這個做法,學會後不用出去買了,自己做的干凈衛生,吃著也會更加放心。
烹飪小技巧:1、豬肉在腌制之前,最好是用水將其中的血水以及雜質清洗干凈,可以幫助減輕一定的腥味,而且這樣處理的豬肉吃著才會更加干凈衛生;
2、豬肉一定要控干水分才可加鹽腌漬,否則不易存放,會變壞,香料的食用沒有固定的限制,根據個人的喜好搭配即可,一定要將炒熟的食鹽充分晾涼後才可腌制豬肉,否則鹽中的水汽浸入生豬肉中,也容易壞的;
3、做好的咸豬肉,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最少可以存放半年的時間,隨取隨吃更加方便。
❹ 什麼時候腌制鹹肉最好
臘肉,臘肉,顧名思義就是要求在臘月腌制,即必須在「小雪」至「立春」前期間加工,過一天都不行!如果臘月二十七「立春」,你到臘月二十八再腌肉,那麼加工出來的肉只是普通鹹肉味,就不具有臘肉香味,我們祖先發現的二十四「節氣」就這么神奇!臘肉之所以要冬天腌,是因為冬天氣溫低,細菌不容易繁殖。過了冬天,春天是細菌繁殖的最好時機,微生物環境發生了改變,所以肉的味道就不一樣。至於為什麼立春後差一天就沒有了臘味,這個估計誰也說不清,這是大自然的秘密,這也是我們腌制臘肉不放任何佐料就有臘味香的原因吧。因為環境溫度對腌製品臘味有影響,在北方有暖氣的家庭,要把腌制臘肉的容器放在陽台或者廚房等沒有暖氣的地方。一般來說,臘肉腌制晾曬之後的一個月時間其臘味就出來了。吃臘肉的最佳時間是正月十五至端午節之前,這段時間臘肉味道是最香的。在自然環境下放置的臘肉到端午節之後可能會有哈喇味,不僅味道變差,而且還可能有一些毒素。
❺ 南京腌肉的製作方法
主料:五花肉1000g
輔料:花椒適量、鹽適量、干辣椒適量、五香粉適量、大料2個
1、備好調料。
❻ 第一根火腿腸的發明者是誰
火腿發明於宋朝,最早出現火腿二字的是北宋,蘇東坡在他寫的《格物粗談·飲食》明確記載火腿做法,「火腿用豬胰二個同煮,油盡去。藏火腿於谷內,數十年不油, 一雲谷糠。」
另,據傳北宋代抗金名將宗澤回家鄉後,回京時帶回了幾塊老家浙江義烏的鹹肉,給宋高宗趙構品嘗,趙構切開見到肉色鮮紅如火,嘗後味道鮮美,大喜便給它賜名為「火腿」。
❼ 臘肉最早是誰發明的
臘肉是四川、貴州、陝西、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區的特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走巴中,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後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贊不絕口。 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干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干。西部地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裡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鄉下親友熏上幾塊
❽ 腌肉和香腸的來歷
腌肉的由來:唐朝皇城郊區鼓搗縣琢磨村村民張無聊,游手好閑,窮困潦倒,品性低下。一日實在飢餓難忍,到李寡婦家,破門而入,搶得一頓飽飯而後將李寡婦姦汙,並傳染性病。深夜李寡婦已故的丈夫死鬼還魂與李寡婦行房後,被染上性病,死鬼大怒,發誓雪恥。又一日張無聊經過李寡婦家又起歹心,可實在飢餓難忍,到李寡婦家先跑到灶台邊拿飯就塞。張無聊拿勺子的手不巧碰到掛菜刀的木架,木架上的菜刀落下,割去張無聊腿上一斤三兩多肉,張無聊哇哇大叫奪門而逃。李寡婦把肉懸於木架上。死鬼當日還魂,見木架上有一塊人大腿肉,問得知所屬張無聊,大喜,食之。張無聊不甘心,次日又來到李寡婦家,相同情形又失去一塊大腿肉。次日張無聊還不甘心,遂又丟肉。眼看張無聊快被李寡婦和他死鬼丈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頭,張無聊才想起事情有蹊蹺,在又一次獻肉途中被野狗撕爛,無完屍。李寡婦和死鬼丈夫懷念張無聊,所以,每每掛一塊隨便什麼肉掛到灶台邊的木架上,見肉思人,經常在煙熏火燎中潸然淚下。因為性病逐漸嚴重,死鬼丈夫也不再和李寡婦行房。兩人乾柴烈火的時候就端坐在那塊肉前面,彷彿那一切的歡樂都被那塊肉吸收,又被那肉緩慢的釋放出來。李寡婦和死鬼丈夫的經歷流傳開來的時候,性病也象漫山遍野的鮮花開放得到處都是。人們掛一塊肉在灶台邊熏出煙火味才肯吃的象徵意義在於:對逝去者給予在場的緬懷,並對在現世掙扎的眾生所釋放的生命污垢加以精神層面的終極滌盪。
❾ 江蘇人冬天腌制的鹹肉怎麼保存
告訴你一個好辦法,在鹹肉還是好的時候用保鮮膜包起來,放進冰箱冷凍櫃,只要不停電,放個大半年都跟新鮮的一樣,我們家的腌製品都是這樣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