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版權官司最終

版權官司最終

發布時間:2021-08-04 00:16:11

1. 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我國對於文學創作是想持鼓勵的態度的,對於版權我國也有相關的法律保護,但是還是時有發生版權糾紛,處理版權糾紛可以通關訴訟來解決,那麼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一、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訴訟時效,是指法律規定的提起訴訟的有效期間。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訴訟時效期間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是不予支持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計算。依最高人民法院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的解釋,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訴訟時效制度的核心是權利人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民事權利被侵犯之日起,兩年期間向人民法院提起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請求,即,權利人應當主動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超過兩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提起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然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在規定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時,又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二、著作權糾紛案件如何聘請律師如果當事人決定打著作權官司,最好是聘請著作權領域的專業律師為自己提供法律服務。當事人需要從從業時間、以往成績、行業口碑、收費標准等各方面進行考查,選擇認真、高效、專業的律師。當事人需要向律師說明欲委託的事項,並盡量提供相關的證據材料,如實陳述與委託事項有關的事實,同時表明自己的具體要求。律師也會詢問有關情況,對有關材料進行初步審閱,並審查是否屬於律師業務范圍,然後決定是否受理。如果決定受理,律師應向其介紹如何辦理委託手續。雙方同意辦理聘請手續的,律師事務所通常提供固定格式的委託代理協議。當事人需要審定協議的內容,並將自己的具體情況填寫在協議的空白部分。一份完備的委託代理協議通常必須包括:委託事項、律師工作方式、委託人對律師的授權范圍和內容、付費和方式、違約責任、解除合同的條件和後果承擔、爭議處理等方面。當事人應當注意避免在任何實質問題上出現原則上、盡可能全權委託等含糊的措辭。委託代理協議之外,還要簽署一份給律師的授權委託書,詳細表明對律師授權的事件、期限、范圍。聘請律師的手續辦理完畢後,律師代理即告成立,律師便可以根據聘請合同的授權委託書確定的委託事項參加當事人的著作權訴訟活動。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知道,法律規定的版權糾紛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並且是從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的那天開始計算。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

2. 電視劇版權糾紛如何處理

一、電視劇版權糾紛如何處理電視劇版權糾紛如何處理1、調解。《著作權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規定,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調解,是糾紛當事人按照自願的原則,在互相諒解的基礎上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一種方法。當然,達成協議後,很可能也會出現一方反悔、不執行調解協議,調解失敗,當事人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2、仲裁。《著作權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規定:,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仲裁,是仲裁機構依法行使的解決著作權糾紛的法律行為,具有最終的法律效力,只有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才可以提起訴訟。3、訴訟。訴訟是通過司法程序解決糾紛的方式,主要用於:(1)當事人直接因著作權糾紛向人民法院訴訟解決;(2)通過調解達不成協議或者一方在達成協議後反悔,另一方通過訴訟解決糾紛;(3)一方不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提起訴訟解決。訴訟的時效期為二年,超過二年失去勝訴的機會。電視劇版權糾紛如何處理二、電視劇版權糾紛仲裁協議的兩種類型1、其一是在著作權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仲裁條款是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之前訂立的,是當事人在簽訂著作權合同時,就解決爭議的方式在合同中預先約定願意把將來在履行合同時可能發生的爭議提交仲裁解決的一項內容。2、其二是以其他方式單獨訂立的仲裁協議。它是當事人在爭議發生之前或者發生之後,專門簽訂的願意將糾紛提交仲裁解決的協議。無論是仲裁條款還是以其他方式單獨訂立的仲裁協議,也無論是涉及未來的爭議還是既存爭議的仲裁協議,其作用是相同的,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

3. 為什麼說谷歌打贏了和甲骨文的版權官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甲骨文聲稱,谷歌在智能手機的安卓軟體中使用了java應用程序介面(API)的代碼並侵犯了版權,API的知識產權是屬於其收購的太陽微系統公司,該公司是java技術以及APi的開發商。在為期兩周的審判之後,陪審團認為,谷歌的使用屬於「非侵權合理使用」。但如果甲骨文贏了呢?
假設陪審團最終的判決是甲骨文勝訴,首先將有一個財富的轉移,從谷歌轉移到甲骨文。接下來的審判將會集中在甲骨文的損害索賠,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陪審團是否會授予甲骨文要求賠償的90億美元。但如果陪審團裁定谷歌使用API包是不公平的,那麼甲骨文肯定會得到一大筆賠償。
然而,甲骨文戰勝谷歌可能並不會結束Java API的訴訟,因為甲骨文認為Android代碼侵犯了其著作權。畢竟,每一個智能手機裝有Android軟體的製造商將和谷歌一樣因為侵權java API而承擔責任。在手機上安裝該軟體需要復制該軟體,而且銷售手機也構成了一種拷貝。如果這些復製品是非法的,那麼甲骨文可以因為侵權同時起訴三星和其他的智能手機製造商,可能同樣會得到他們的賠償。
那些基於Android平台設計應用程序的開發者可能已經處於風險,因為他們在設計程序時使用了同樣的Java API包,也就意味著他們和谷歌一樣侵犯了甲骨文的著作權。擁有一個API的全部要點是允許軟體開發人員使用一種通用語言來調用特定的命令並執行特定的功能。
因此,如果審判團認為谷歌侵犯了甲骨文的著作權,那麼安卓生態系統中的所有參與者都有可能需要因為侵權甲骨文版權而負法律責任。
說完了開發者,手機用戶是否有責任呢?答案是肯定的!每一個擁有安卓智能手機的人在每次接通電話時,也就相當於復制了安卓軟體。著作權法的嚴格責任原則是指任何復制侵權代碼的人都需要承擔責任。好的,甲骨文可能不會起訴14億擁有安卓手機的人,但谷歌的責任可能會影響到安卓生態系統中的其他人身上,包括你。
自1992年以來,法院已經壓倒性地拒絕程序介面規范中的版權聲明。這些裁決與計算機行業的現行規范是一致的:可以使用其他公司的API,只要該公司用獨立代碼重新實現API。在過去的二十年中,軟體產業蓬勃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法院的裁決和行業規范一致,允許創新的軟體開發者在現有的程序和平台上建立和開發軟體。
唯一的例外是甲骨文起訴谷歌,稱谷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雖然大多數評論家認為Java API包是受版權保護的,但是好消息是,谷歌已經使用公平使用原則戰勝了甲骨文。

4. 關於著作權官司

1)可能構成侵權,理由;
a)這種情況不屬於合理使用或法定許可(兩個概念自己去網上查),在你(著作權人)沒有授權的情況下並且沒有支付你合理報酬的情況下使用你的作品;
b)但要看這個網站是不是首次刊登載你作品的網站,網站對已經公開發表的作品轉載屬於法定許可的情況(但要給你報酬);就是說你只能跟第一個侵犯你著作權的人要求賠償;
2)如果你覺得起訴的成本過高的話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3)你在外國出版的作品不能適用國內法;根據我國加入的國際公約;
4)取證是很專業的法律活動,不過網站的話你可以保存頁面;還可以發動網友作證,我想你認為的取證僅僅是證明此網站曾經或持續的登載你的作品的話難度不大。但小心對方的反制措施(如訴前刪掉你的文章,並反訴你誣告等等),最好拿去公正或申請訴前保全(訴前保全的情況下你必須提供相應擔保並15天內起訴);
5)如果你的出版協議(與出版商)沒有其他限制性條款,我建議你按照法定許可訴求報酬,補一個授權聲明並約定報酬就可以了,這樣也免得對簿公堂;不是不能告他侵權而是這樣你的作品無形中會得到宣傳,中國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沒有被盜版的就不值得去看」,如果對方不答應就告得他... ...(這個建議不是處於法律角度);
6)最後一個問題很難回答;一是不知道你的訴訟標底額究竟多少、二是不知道你所在當地律師行業狀況;你可以到當地司法局網站查詢;

5. 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現在互聯網技術那麼發達,信息傳播速度飛快,雖然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也為一些不法行為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網路抄襲案件也頻頻發生。對於著作權訴訟是有時間上的規定的。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對於著作權訴訟時效,是指法律規定的提起訴訟的有效期間。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訴訟時效期間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是不予支持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計算。依最高人民法院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的解釋,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訴訟時效制度的核心是權利人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民事權利被侵犯之日起,兩年期間向人民法院提起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請求,即,權利人應當主動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超過兩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提起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然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在規定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時,又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其實似乎實質上並沒有真正體現兩年訴訟時效的限制。因為按照民法一般規定的訴訟時效來看,自著作權人知道或應該知道其著作權被侵犯之日起兩年內不提起訴訟,則法院將不予受理;此解釋第二款卻規定侵權行為於起訴時仍在繼續的,在著作權保護期內(50年)法院應作出判決,甚至規定了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知道,法律規定的版權糾紛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並且是從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的那天開始計算。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

6. 版權糾紛官司能打贏嗎

只要有權利歸屬是產權人的,就可以勝訴。

7. 於正瓊瑤版權糾紛案件的結果是怎樣

長達8個月之久的瓊瑤、於正著作權糾紛案,昨天有了結論。市三中院一審判決於正等五被告連帶賠償瓊瑤500萬元、刊登致歉聲明,並停止傳播、發行和復制《宮鎖連城》。
宣判後,瓊瑤激動不已,發微博稱「淚在眼眶」、「只想大喊一句,知識產權勝利了」。於正則對判決結果表示遺憾,並將提起上訴。
看點
1、瓊瑤是否有權告?
庭審中,於正等五被告都就著作權一事質疑瓊瑤方,提出瓊瑤並非《梅花烙》編劇,該電視劇版的編劇署名為林久愉,瓊瑤僅是編劇指導而非作者。對此,瓊瑤方反駁並遞交編劇林久愉的聲明予以證明。
法院審理後認為,電視劇《梅花烙》字幕雖有「編劇林久愉」的署名,但林久愉本人出具的《聲明書》,已明確表示其並不享有劇本《梅花烙》著作權的事實;電視劇《梅花烙》製片者怡人傳播有限公司出具的《著作權確認書》也已明確表述劇本《梅花烙》的作者及著作權人均為瓊瑤。
而林久愉根據瓊瑤口述整理劇本《梅花烙》,是一種記錄性質的執筆操作,並非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整理行為或融入獨創智慧的合作創作活動,所以林久愉並不是劇本《梅花烙》作者。所以《梅花烙》的作者及著作權人均為瓊瑤。
2、於正到底抄沒抄?
於正是否抄襲是庭審中爭論的焦點,也是本次判決中最大的看點。
4月15日,瓊瑤在微博貼出了一封寫給廣電總局領導的舉報信,稱自己作品《梅花烙》被於正編劇的《宮鎖連城》抄襲,並一一列舉其抄襲的幾個部分。12月5日開庭時,瓊瑤方還列舉了21個橋段涉及抄襲,並當庭播放了節選。
相對的,於正曾在微博發文回應,稱這只是「一次巧合和誤傷」。在11月16日的一個討論會上,於正曾表示,瓊瑤指證他抄襲的情節,實際是來自於《紅樓夢》。在12月5日的庭審上,於正方稱《宮鎖連城》和《梅花烙》在人物數量和人物關繫上存在實質性區別。
法院經過審理指出,21個橋段中有3個橋段屬於公知素材,相關情節安排不具有顯著獨創性,因而不受著作權法保護。有9個橋段屬於公知素材,瓊瑤就這些素材進行了獨創性的藝術加工,以使情節本身具有獨創性,但劇本《宮鎖連城》與這些獨創設置不構成實質相似。剩餘9個橋段,為瓊瑤作品中的獨創情節,劇本《宮鎖連城》中的對應情節安排與這些橋段構成實質性相似關聯。由此,認定於正侵權。
3、到底應該賠多少?
瓊瑤的訴狀中,被告不僅有於正,還包括了湖南經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東陽星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瓊瑤方表示,除電視台予以播出以外,《宮鎖連城》還登陸了國內多家知名網路電視終端,已形成穩定收益,據此索賠2000萬。
但於正方並不認同,認為瓊瑤方面「濫用訴權,漫天要價,且通過個人身份、年齡、媒介片面進行輿論渲染」,並懇請法院駁回瓊瑤訴訟請求。
法院在認定於正存在侵權行為的基礎上指出,推定瓊瑤在庭審中主張的於正編劇酬金標准及《宮鎖連城》劇的發行價格具有可參考性。但瓊瑤關於賠償經濟損失及訴訟合理支出的訴訟請求,缺乏充分的依據。因此,根據涉案作品的性質、類型、影響力、被告侵權使用的情況、侵權作品播出使用的范圍以及被告方獲利情況和瓊瑤為本案支出的律師費、公證費等因素綜合考慮,判令於正及四家公司連帶賠償瓊瑤500萬元。
聲音
瓊瑤方 知識產權勝利了
昨天下午,案件剛剛宣判,瓊瑤就通過「花非花霧非霧官方微博」發聲。
瓊瑤在微博中寫道:「正義終於發出了聲音!謝謝三中院,謝謝宋魚水法官,馮剛法官、張玲玲法官,謝謝內地的法律,讓我對人生恢復了信心!此時此刻,激動不已,這個案子已經不是我和於正的個人爭議,而是『是』與『非』之爭,是『正義』與『非正義』之爭!淚在眼眶,我只想大聲喊一句,知識產權勝利了!」
隨後不久,瓊瑤又借用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的話表示,「瓊瑤訴於正一案,比他們創作一部劇本更具有深遠的影響力」,稱此是這場官司最正確的評價。瓊瑤還預告自己將在下周一發布長微博,「談談我的心情和一切」。
瓊瑤代理律師王軍表示,從5月立案到宣判的8個月時間里,瓊瑤本人經歷了很大的精神煎熬,判決符合瓊瑤的預期,也尊重了事實。
於正方曾談和解,要上訴
於正則通過於正工作室發表了對判決的觀點,稱「於正與其他四方被告的合理訴求沒有得到支持,對此表示遺憾。我們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不當。因此,將依法提起上訴,維護合法權益,並期待法律公平公正的裁決」。
王軍律師透露,於正曾私下向瓊瑤求和解,但並未讓人看到誠意。記者為此向負責處理此次訴訟事宜的公關公司負責人劉先生求證。對方表示,的確有過和解,但是不是與瓊瑤律師談和解。於正和解談的是對瓊瑤的敬意,不是歉意。
開庭時,王軍曾提出,於正擔任編劇的單集稿酬達20萬,《宮鎖連城》播放60多集,於正本人收益超過1000萬。各電視台播放許可費過億。對此,劉先生表示,收益問題不太好回答。
眾編劇版權保護拉開帷幕
瓊瑤訴於正侵權案勝訴後,大陸眾多編劇通過微博發聲,支持瓊瑤。
編劇汪海林發微博稱,「我代表中國電影文學學會,表達對北京市三中院就於正《宮鎖連城》侵權一案的判決的支持和肯定。裁決體現了尊重原創、保護原創的法律精神,這一裁決打擊了抄襲剽竊非法改編的行為,是法制的勝利,體現了陽光下的公正」。
此外,《蝸居》《心術》等電視劇的編劇六六也發微博表示:「終於!中國版權保護拉開帷幕。」
相似橋段
瓊瑤起訴列舉了21個橋段,指證於正《宮鎖連城》侵權,包括偷龍轉鳳、次子告狀親信遭殃、皇上賜婚多日不圓房、面聖陳情、公主求和遭誤解等。最終法院認定其中9個橋段與《梅花烙》構成實質性相似關聯。
被認定實質性相似關聯的橋段舉例:
1.偷龍轉鳳。《梅花烙》中,福晉倩柔為保住地位,用女兒換來一個男孩,取名皓禎,當做自己的兒子。而換出去的女兒被取名白吟霜。《宮鎖連城》中,王琳飾演的福晉無子,為保住地位,用女兒換來一個男孩,取名富察恆泰,被換出去的女兒被取名宋連城。
2.公主下嫁。《梅花烙》中,皓禎被皇帝許配了蘭公主。《宮鎖連城》中,富察恆泰被皇帝許配了醒黛和碩公主。
專家說法
500萬賠償並不算高
昨天晚上,記者就此案采訪了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資深知識產權法律師許紅亮,他曾代理很多知識產權類案件。
據許紅亮分析,知識產權類案件,並無明確統一的賠償標准。確定此類案件的賠償數額,考慮的因素遠比一般民商事案件復雜。以本案為例,一旦認定於正等多方侵權,確定賠償數額時,就要綜合考慮涉案劇的收益、傳播度和影響力等因素。法院的判決里已經提及這些因素,確定500萬的數額也是綜合考慮了這些因素。500萬的賠償數額雖然絕對數字比較大,但在知產類案件里並不大。特別是《宮鎖連城》這部劇,傳播范圍廣泛,收視率高,在觀眾中的影響力大,其收益肯定也遠遠大於500萬元。由於此類案件在具體的法律里沒有統一和明確的補償標准,因此沒法說500萬元是否是頂格判處。
許紅亮說,從判決的意義而言,雖然於正一方已經上訴,判決還沒有生效,但該案也具有標桿性意義,雙方都是家喻戶曉的編劇,其作品也具有極高關注度,該案體現了對著作權這一知識產權的尊重,對抄襲行為進行了打擊和警示,有助於形成尊重原創的良好氛圍。
(來源:京華時報)

8. 版權官司求解

這個嘛……你需要證明你對涉案畫作侵權是不知情的,你是第三方的善意所得的5000元營業款!這樣子,你最多把善意所得的5000元?給賠掉!……這樣,你就可以找給你供貨的追償5000元!……

9. 關於版權的官司

版權(英文名稱:right)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符號在計算機中打法:「Alt + 0169」
法律規定編輯
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版權所有人可以根據法律在法律規定的年限內對作品享 有獨占權。一般而言,其他人需要使用作品,應當事先取得版權所有人的許可,並向其支付報酬。但是著作權法也規定了若干情形,在法律規定的使用方式下,該種使用無需取得版權所有人的許可,或者無需向其支付報酬。版權的期限,簡單來說,對個人而言,是死後五十年,署名權等精神權利期限無限制;對單位和法人而言,是作品首次發表後五十年。
外國人或者外國在中國國內首次出版的,受我國法律保護,其他的根據國際條約確定,多數重要國家已經和中國一起參加了共同的國際條約,在這些締約國境內產生的作品同樣受到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根據學理,版權具有地域性,也就是說,各國承諾保護作品的知識產權,但是如何保護,作者有哪些權利,保護期限多長,由各個國家自己決定,在中國發生的作品使用行為顯然就需要按照中國的著作權法來判定,在美國發生的著作權使用行為就需要按照美國的版權法來判定。
版權,又稱著作權,含以下人身權和財產權: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我國法律保護。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其著作權自在中國境內出版之日起受中國法律保護。
非法轉載
當作者明確禁止轉載時,強行轉載,雖然註明作者並用鏈接方式指向原文,這仍然屬於侵權。
目 前互聯網管理沒有出台專門的法律文本,現在最全面的互聯網法規是國務院出台的互聯網工作條例,互聯網無時無刻不在飛速發展,我們期待著全面完善的互聯網法律的出台。

版許可權制
從版權法產生之初,版許可權制與版權保護就如影隨形:版權保護為作品的創作與傳播提供物資和精神的激勵,版許可權制則確保社會公眾及時獲得作品、最大限度地分享文化進步藝術繁榮帶來的利益,從版權法平衡作者與社會公眾利益的立法目的而言,二者不可偏廢。版權保護與版許可權制既處於此消彼漲的永恆沖突之中,又總是追求和諧共存的動態平衡,一部版權發展史其實就是追隨技術進步的步履不斷調整保護與限制平衡點的歷史。
隨著數字網路時代的到來,作品的復制與傳播成本日益低廉,復制質量完美無缺,無所不在的私人復制嚴重損害了版權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觸動了版權體系的傳統平衡,於是版權人竭力要求強化版權保護,取消對版權的限制——正如美國推出的《知識產權與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報告即白皮書所述:「在數字世界,合理使用制度的適用范圍將日益縮小,如果不是完全消亡的話。」事實上,正如版權發展史所表明的,即使在網路時代,基於人權保護、促進競爭、保護公眾利益和公共政策等多方面的需要,版許可權制制度也仍然有適用的餘地。「即使數字技術將改變一切,也無法改變作者、出版商、唱片製作者、讀者之間的利益關系」,而維持上述利益的平衡則是版權法永遠的目標。

閱讀全文

與版權官司最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