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中國版權稿約

中國版權稿約

發布時間:2021-08-03 23:02:17

1. 中國法學的投稿須知

1.為了體現辦刊理念,形成本刊風格與特色,特設置「本期聚焦」「學術專論」,「立法與司法研究」、「批評與爭鳴」、「研究述評」、「書評等欄目,歡迎作者針對欄目進行投稿。
2.來稿請以書面形式寄本刊總編室,不要直接寄給責任編輯;文章如被採用,本刊會聯系作者發送相應的電子稿。
3.來稿請註明是否專投本刊,有關作者姓名、學位、職稱(職務)、單位及詳細聯系方式等個人資料請另附一頁標明,不要書寫於正文中,以便本刊進行專家匿名審稿。
4.來稿請在正文前加列「內容提要」與「關鍵詞」。內容提要為文章主要觀點之提煉,字數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內;關鍵詞一般為3至6個。
5.提倡一稿專投、反對一文多用,凡已在公開出版物、互聯網上發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採用。凡於三個月內未收到「稿件錄用通知」者,請自行處理。在收到採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開出版物或互聯網上發表的,請作者務必及時通知本刊。
6.對所發表的文章享有兩年專有使用權,包括以文集、繁體文、電子文等出版發行,其期限從稿件正式發表之日起算。作者如不同意該約定,請在投稿時予以明示。
7.對所發表的文章享有專有出版權,且直至法定版權保護期滿。一切形式的復印、照排、節選、電子刊物選用以及其它一切以營利為目的的復制,須事先徵得本刊的書面許可。
8.所發文章的作者,以投稿時指明的為限;任何文章的負責人,在接到本刊的「稿件錄用通知」後,不可要求「增加」或「減少」作者個數。

2. 人文地理的投稿須知

刊登具有創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義的原創性研究學術論文以及反映學科最新發展狀況的文獻綜述和信息性文章。來稿應框架完整、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理通順。
(1) 文題、作者姓名(一般不超過 6 人)、作者單位及所在城市和郵編、關鍵詞均需中英文對照。論文如果獲得有關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需提供基金名稱及編號;提供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不寫)、出生年、職稱、學位以及聯系人姓名、職稱、電話、傳真及 E-mail 地址。
(2)論文題目應簡潔、准確,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元、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中文摘要字數一般在 200~300 字間,內容應包括論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結果等;英文摘要字數在450~500個單詞左右(對中文摘要內容進行擴展),簡要地介紹研究背景、研究內容、研究成果。關鍵詞的個數為 3~5 個。
(3)文中量、單位及符號的使用應符合國際標准和國家標准。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種、大小寫、正斜體及上下角標的正確書寫。
(4)圖、表和公式應通篇分別編號,圖題、表題應有中英文對照。表格應採用三線表形式。
(5)參考文獻格式規范,且不少於15個。
(6)稿件具體格式、體例請參考近期出版的《人文地理》期刊,或參考網站稿件修改說明。
投稿約定
(1)原稿必須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發表的論文。本刊嚴禁一稿多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種重復投稿。一旦發現上述情況,稿件將按退稿處理,作者本人兩年內所投稿件將不被受理。
(2)以下幾種情況的稿件,同等條件下不予接收。①參與學術會議交流的稿件,全文已納入會議論文集,並有一定傳播范圍,或在網路數據平台可檢索並下載到全文。會議組織者與本刊有事先約定的除外。②從已完成的學位論文中摘編出來的、未加入新數據資料進行深加工的稿件。③已經在博客、論壇等網路媒介上發布的稿件。④對本刊已明確作出退稿處理的稿件,請不要修改後再投本刊。
(3)文責自負。對論文有實質貢獻者都通過署名或致謝方式表明其貢獻且不存在著作權爭議;對所引用觀點、資料等均已標注清楚,不存在抄襲、剽竊行為;自引情況嚴重者,一經核實,編輯部將建議作者撤稿;如發生侵犯他人著作權的稿件,本刊將協助權利人追究侵權責任,並保留追究其侵權行為對本刊造成損失的權利。
(4)稿件審查結果在三個月內通知作者,在此其間,作者不得將稿件投往他處(投稿一個月後作者可咨詢初審結果)。個別稿件可能送審時間較長,如果作者決定改投他刊或退稿,請通知編輯部後,再進行處理。編輯部得到初審、外審意見以及決定錄用稿件後,將及時通知作者。
(5)在稿件的修改過程中,修改周期為15日,即收到編輯部修改意見後15日內修回。如遇特殊情況,須向責任編輯說明;若超過稿件修改時限,並未及時需向編輯部說明情況,作自動撤稿處理。
(6)在不傷害稿件本意的情況下,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技術性、文字性修改;如進行實質內容的修改,需要徵得作者同意方可進行。
(7)論文發表後,版權即屬於編輯部所有(具體約定參照網站版權協議)。本刊所刊登論文的數字化復制權、發行權、匯編權及信息網路傳播權許可給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志社使用。
(8)本期刊對擬錄用稿件收取版面費,應付作者稿酬將在版面費中扣除,或以樣刊形式抵消。

3.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的投稿須知

1 來稿務必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數據可靠、圖像清晰,內容應有新觀點、新技術或新經驗。基礎研究及臨床研究等方面的論文一般不超過6 000字 (包括圖、表及參考文獻表),其中含有3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關鍵詞以及內容相同的英文摘要(包括文題、作者姓名、單位、郵編,需要打字),中、英文摘要內容都應包含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並在文內寫出這些小標題,再精煉地敘述有關內容。短篇報道及病例報告一般以1 000字為宜。文稿字數是指全文占據版面的字數,不是全文的總字數。綜述稿件均為本刊約稿,編輯部不受理自投綜述文章。2 來稿請用簡化漢字。錄稿用Word軟體、五號或四號宋體字、1.5倍行距格式,A4紙單面列印,最好附光碟,以減少錯誤。標點符號佔1格。在應用縮略語時,應先寫出中文術語全稱,再用括弧標出縮略語,以後可直接使用縮略語,凡用英文縮略語時,應先寫出英語全文,並要注意大、小寫。凡塗改不清或傳真稿件恕不受理。3 超聲診斷稿件都應附聲像圖。圖、表應少而精,圖、表內容應避免與正文重復,圖要列出圖序、圖題,表應列出表序、表題,勿用文字性大表;圖、表均應繪制規范並在正文中標明插位,線條圖應用電腦繪制,線條應勻稱、規范、清晰,圖內文字須用印刷體,字型大小應小於圖題用字。圖片要清晰、反差適中、層次分明,病變處要用箭頭或符號標注,均應用E-mail發來。若寄照片圖應在圖的背面寫明作者姓名及圖序。凡圖片一律以矩形為宜,其高、寬比為5∶7。圖、表均應附於另一張白紙上,並放在正文之後(不要插在正文內),並在各圖的下面寫明圖序、圖題及圖注。不收復印圖片。4 參考文獻必須以作者親自閱讀的主要文獻為限,並與原著核對無誤。內部刊物、資料及未刊出的文章均不能作為文獻引用。參考文獻應規范著錄並按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後順序編碼(順序編碼制)列於文末,外文文獻打字時應用印刷體格式。5 來稿請附蓋有公章的單位介紹信 (不收僅在稿頁上蓋章的稿件),並在單位介紹信上註明第一作者所在省、市、縣等詳細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址以及其他作者的姓名。通訊作者應寫姓名及E-mail址。6 稿件署名,研究類論文不超過7人,短篇、病例報告不超過3人為宜。7 凡來稿在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後,如未再接到稿件處理通知,系仍在審閱或錄版中;作者如欲他投,請盡早來函聯系。如擬刊用,則通知交納版面費。如不採用,凡交稿件處理費者,將在50天內退稿,凡退回返修的稿件,務必在一個月內改完寄回,否則將按新來稿件處理。本刊郵寄信、稿均用平信(不用掛號)。7 來稿切勿一稿兩投,並在推薦信中說明。如已排版要求撤稿時酌收排版費用,如查實確為一稿兩投者,將予以曝光,並在3年內,拒收該文作者來稿。8 文責由作者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以對來稿進行文字修改、刪節和標准化加工。不同意修改者,請在來稿單位推薦信中註明。作者不得有抄襲、剽竊行為,不得用不實資料,否則自負法律責任。9 投稿同時請從郵局匯稿件處理費(包括審稿費、郵寄費等)。病例報告及不超過2 000字的短文(圖表等均按占版面字數計算)收20元,其他文章均收40元。凡不寄稿件處理費者,保存兩個月,過期作廢,不再退稿。10 稿件被採用後,將按規定收取版面費(專家講座、點評,編讀論壇免收),每千字275元,黑白圖不另收圖費,彩圖只收成本費。稿件刊出後寄付作者稿酬,每千字75元,贈送當期雜志,論著文章2本,短篇1本。11 來稿一經刊出,版權即歸本刊編輯部,本刊將有權匯編、復制、發行、翻譯及相關的信息傳播。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等光碟(網)版,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將全部自動進入相應的光碟(網)版。如有異議,均請在投稿時說明。?12 本刊稿約每年(卷)在第1期和第7期各刊登一次,執行時以最新版本為准。

4.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的投稿須知

1.1 來稿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足,論述簡練,資料數據和反映的情況務求核實准確,專論與綜述、管理與改革、研究與報道等欄目的文章每篇以6000字以內為宜,其餘各欄文章限在1000至3000字。文章請附摘要、關鍵詞(3至8個)以及英文題目、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來稿文字、數字、計量單位和符號務請按有關國家標准、法規撰寫;附圖請精繪達到出版要求,表格請用三線表。參考文獻請用順序編碼制。在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處右上角用方括弧標注阿拉伯數字序碼,並與文末參考文獻序碼對應一致。參考文獻著錄依次是:序碼、作者姓名、文題(或書名)、期刊名(外文期刊名可用標准通用縮寫,不加縮寫點)、年、卷、期、頁碼。如屬專著,要在書名後加版次、出版地、出版單位(國外出版單位也可用通用縮寫,不加縮寫點)。
1.2 來稿文責自負,要遵守職業道德,如摘引他人作品,務請在參考文獻中予以著錄。署名的作者應為參與創作,對內容負責的人。合著的作品來稿應徵得合著者同意,並寫明聯系人。文章發表時一般用真實姓名,如用的是筆名,務請說明,以便聯系。文章發表後,作者如不同意其他報刊轉載、摘編者,請來稿時聲明。
1.3 來稿請寫清作者或聯系人姓名、聯系電話、E-mail、單位、通訊地址及郵政編碼。來稿請寄一式兩份列印稿。來稿在六個月內未收到本刊錄用通知書者,可自行處理。來稿如在投本刊前曾投他刊,請先向該刊聲明撤稿,以免造成一稿多投及版權糾紛。經本刊通知作者採用的稿件,將接受軟盤或網路修改稿,並按本刊編排計劃安排刊出,其間作者如擬撤回者請及時函告。來稿一經刊出,贈寄當期本刊一冊。

5. 我投稿給某雜志,但雜志的投稿須知上說凡是在該雜志上發表的文章版權歸其所有,請問以後我還有獲取其他雜

准確的說這樣的說法沒有效力的。
請您在投稿的時候仔細的看一下投稿須知或者協議版類的權內容,看看其中關於版權歸屬的詳細說明。
只要您沒有主動授權或者轉讓版權,版權歸屬還是您的,那麼版權對應的各種權利您還是擁有的,如您所說的轉載是沒有問題的。
具體的請參考:著作權法

6. 中國葯學(英文版)的投稿須知

稿件類型
刊登的稿件包括展望與綜述、研究論文、簡訊、學術動態等欄目。來稿要求論點明確, 數據可靠, 結構嚴密, 層次分明, 文字精煉。論文全文 (包括中文摘要) 一般不超過5千字, 簡訊不超過3千字, 綜述在8千字以內。
研究論文 報道具有原始性和創新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簡訊 報道具有原始性和創新性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學術動態 報道葯學各領域的發展方向、學術會議及著名學者觀點等。
綜述與進展 對當前葯學各領域的研究熱點和前沿領域, 結合作者在該領域的工作進行的總結、評述。
投稿要求
1. 來稿請發電子版 (word格式保存)、單位介紹信及保密審查意見的PDF文件。請勿一稿兩投。來稿凡屬基金項目、國家攻關項目, 請註明項目編號。來稿收取稿件處理費100元/篇, 通過郵局匯至本刊。編輯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8號, 北京大學葯學院《中國葯學》(英文版)編輯部, 郵編 100191。
2. 稿件應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英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圖、表格、致謝、參考文獻、圖解摘要等, 並標注頁碼, 文章如有中文稿可附上以便於審閱時參考。論文請用 Times New Roman體五號字, 1.5倍行距。請附上中文文題、作者及單位地址、摘要、關鍵詞 (中英文一致)。請登錄本刊查看樣稿。
3. 來稿一經受理即發稿件回執, 作者收到回執請簽訂論文版權轉讓授權書。一般2個月左右通知作者稿件審理情況。作者應及時按審閱專家提出的建議進行修改, 並將修改稿和對專家修改意見做答復說明返回編輯部。修改稿在1個月內未發回編輯部, 作自行退稿處理。修改稿通過審定稿後將通知作者按要求提供最終修改稿, 以便送國外英文編輯審閱。
4. 文章發表前, 作者將收到校樣和版面費通知。請作者仔細校對 (文責自負)。作者在收到校樣2天內返回編輯部。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 編輯部對來稿有刪改權。
5. 來稿一經發表, 酌致作者稿酬, 並免費贈送當期期刊2本及論文的PDF電子版。本刊已編入《中國期刊全文專題資料庫》等資料庫, 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給, 如不同意可在投稿時聲明。
稿件撰寫要求
文章題目 (Title) 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特定內容, 不宜過長。文題首字母大寫, 除專有名詞外其餘小寫, 齊左。
作者及工作單位 (Authors and affiliation) 作者應是參與來稿專題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員, 應對全文的內容負責, 並能回答文中的問題, 是論文的法定著作權人和責任者。作者姓名間用逗號分開, 應註明責任作者 (*標出)。作者的漢語拼音名前姓後首字母大寫(如: Li-Mei Zhang, Ping Wang)。外國作者的姓名寫法遵從國際慣例。不同單位的作者在其右上角標出序號, 並在其相應單位前標出。
腳注 (Footnotes) 包括基金項目 (註明項目編號), 責任作者的聯系方式 (電話、傳真和E-mail)。
摘要 (Abstract) 摘要應簡明扼要地用一段話敘述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內容和結果, 不必做出評論和解釋, 單獨閱讀摘要部分應對全文內容有概括性了解, 其詳盡程度可參照CA (Chemical Abstracts)的模式。摘要中盡可能不要用參考文獻以及非標准化的縮略語。
圖解摘要 (Graphical abstract) 作者應另頁提供圖解摘要, 用於本期目錄編寫, 以便於讀者瀏覽。圖解摘要應盡量用簡明繪圖方式表達提交論文的最核心內容, 不要求全面覆蓋文章內容。如果需要可添加少量文字敘述。若無繪圖時只用文字表述亦可。格式上應包括文章標題、全部作者姓名、繪圖、必要的文字敘述 (少於50單詞)。
關鍵詞 (Keywords) 關鍵詞3~10個, 可從文題、摘要及正文中選取, 中英文一致, 應標注能反應論文特徵內容、通用性較強的, 符合主題詞表的術語。應避免使用特別泛指的詞語, 宜選自《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MeSH)》和《中醫中葯主題詞表》。關鍵詞首字母大寫, 之間用分號相隔。
正文部分 (The body of paper) 研究論文一般分為前言、實驗 (實驗材料、方法)、結果與討論三大部分。層次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 盡量減少層次。採用三級標題, 齊左。?
1. 前言 (Introction) 簡明扼要地概述本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明確提出本文目的, 尤其是本文的創新性。標出主要參考文獻。要特別尊重和總結前人在此領域的研究工作。
2. 實驗部分 (Experimental or materials and methods) 本期刊包括葯學研究領域各方面, 實驗部分格式難以統一。建議包括通用方法、具體實驗步驟、實驗數據、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等部分。
(1) 實驗材料 應說明主要材料來源、品種及規格。葯名採用國際非專利葯名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 以《中國葯品通用名稱》(國家葯典委員會辦公室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 1997)為准。若為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新葯, 則用批準的葯名。少用代號, 盡量不用商品名。葯名首次出現時應寫出英文全稱, 葯名寫在劑量前面。
(2) 研究對象 動植物、微生物應註明拉丁學名, 植物標本應說明鑒定人及存放地點。實驗動物應標明清潔級和合格證號, 報道的大鼠和小鼠至少應為清潔II級。實驗動物或人的性別、年齡和實際測得的體重應該用均值±標准差 ()及可信區間表示。當實驗以人或動物為研究對象時, 作者應當聲明。只有符合機構責任委員會的倫理 (道德)標准或依照1975年制定的赫爾辛基宣言 (1983年修訂), 才能進行人體實驗。應該省略患者的姓名及醫院號碼。動物實驗應該遵循相關機構提供的維護與使用說明。
(3) 實驗方法 盡量簡潔明了, 數據報道注意有效數字位數和精度。凡文獻已有記述的方法, 一般可引文獻。對新的或有實質性改進的方法要寫明改進處。如果是自己創新的方法, 則宜詳述, 以便他人重復。理論計算中採用的計算程序、來源及計算機型號、語言應予以註明。
(4) 計量單位及符號 計量單位一律採用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簡稱法定單位)。請參閱《量和單位》(北京: 中國標准出版社)。
(5) 國際代號與縮寫 文中盡可能採用國際代號與縮寫。如果不是常用縮略詞, 應在第1次出現時給出定義。如: s (秒), min (分鍾), h (小時), d (天), t (時間), IU (國際單位), P (概率), UV (紫外), i.v. (靜脈注射), i.m. (肌內注射), i.p. (腹腔注射), s.c. (皮下注射), i.c.v. (腦室內注射), i.a. (動脈注射), p.o. (口服), i.g. (灌胃), in vivo (體內), in vitro (體外)。
(6) 數字 作為量詞與序數詞一律用阿拉伯數字, 數字元號按國家標准GB3102.11-93執行。單位符號前的數字最好在0.1~1000, 必要時改用適當的詞頭符號, 如: M, m或以10n, 10-n表示。數字的增加可用倍數, 減少則用分數或百分數表示。2-6%應寫為2%-6%, 2-6×104應寫為2×104-6×104 或 (2-6)×104, 2×3×4 mm 應寫為2 mm×3 mm×4 mm。
(7) 有效數字 測量數據不能超過其測量儀器的精密度。任何一個數字, 只允許最後一位有誤差, 前面的位數不應有誤差。在一組中的 (), 應考慮到個體差異, 一般以s的1/3來定位。如: (4820±340.8) g, s的1/3超過100 g, 平均值波動在百位, 應寫為 (4.8±0.3) kg。(3.819±0.411) mm, s 的1/3超過 0.1 mm, 平均值波動在十分位, 應寫為 (3.8±0.4) mm。有效位數以後的數字修約數小於5則舍, 大於5則進, 如等於5, 則前一位數逢奇則進、逢偶 (包括0)則舍。數字修約只可一次完成。
(8) 表和圖 圖表要設計合理, 即使單看圖表就能大體了解實驗內容(圖注和表注應適當簡述實驗內容)。圖表中量和單位應是量的符號在前 (斜體), 單位符號在後, 如: t (h) (表示以h為法定單位的時間)。圖表都應用阿拉伯數字依次編號, 只有1個時, 仍用表1或圖1表示。圖表分單欄 (8 cm寬) 和雙欄 ((10~17) cm寬)放置。
圖 若是數據圖請用Origin或是Excel原圖 (或者是右鍵可以編輯的圖), 化學結構式請用ChemDraw; 圖片請提供單獨的原始圖片 (jpg格式), 像素至少300dpi解析度。要求准確、清楚。照片(黑白或彩色)必須反差鮮明, 清晰易辨; 顯微照片內應畫長度標尺, 必要時以↑標明上方位。圖坐標值不超過3位數或小數點後不多於1個零, 必要時作處理, 如: 1×10n, 1×10-n。圖中標值要圓整化, 圖已有標值則坐標軸末尾不應有箭頭。譜圖一般不用列出; 如果用簡潔的文字不能完全表達, 可列出譜圖或其相應片斷; 文章在解釋譜圖、譜帶的形狀、精細結構時, 也可列出。曲線一般應經曲線擬合, 並盡可能直線化, 例如通過對數(lg)、倒數(reciprocal)、概率單位(probit)、算出單位(logit) 等轉換。
表格 用三線表, 欄目項不應有空缺。卧表無論雙頁碼或單頁碼, 表方位為頂左底右。表內盡量不用或少用標點符號, 數字對齊(如「±」號對齊, 小數點對齊等)。表注依次用a, b, c等表示, 寫在右上角。
(9) 在葯物化學和天然葯物化學類研究論文中出現的已知化合物, 標出報道文獻。對於未知的新化合物, 需要提供該化合物的相關數據, 推薦順序為: mp; [α]D; Rf; 光譜數據 (UV, IR); 1H NMR; 13C NMR; MS。按照以下的格式列出:
1H NMR (500 MHz, CDCl3) δ: 7.02 (d, 1H, J 8.7 Hz, NHCO), 5.93 (m, 2H, NHCO)… 13C NMR (75 MHz, DMSO-d6) δ: 158.4 (s, NHCO), 156.3 (s, NHCO) …HRMS calcd. for C15H20O3SNa (M+Na)+: 303.1025; found 303.1028…
3. 結果與討論 (Results and discussion) 主要闡述本文的新發現及得出的結果和觀點, 說明實驗不足之處, 尤其是(試驗)條件難以或未能控制之處。不要重復已在前言結果中敘述過的內容, 討論中應聯系實驗(試驗)的目的與結論, 結果與其它結果。避免不成熟的論斷或資料不足得出的結論。
致謝 (Acknowledgments) 註明基金項目來源, 對本文有貢獻的其他人員, 如協助工作或提供資料、材料者, 可放在致謝項, 對文稿幫助審閱修改者則不列入。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限作者閱讀過的2013年1月以前發表的主要原始文獻, 內部資料勿引, 已被採用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引入, 不可引用非公開出版或發表的文獻, 不能引用其他文章中引用的但未經核對原文的文獻。在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依次編號, 對相同項目不得用「同上」或「ibid」表示。按照SCI收錄要求, 所引參考文獻全部用英文表示, 不能用中文、日文、俄文等。已被採用而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為參考文獻, 但在期刊名後用括弧註明「in press」。作者對所引文獻的准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7. 中國特殊教育的投稿須知

1徵稿范圍及各類稿件的要求 特殊教育與心理學研究各領域的研究報告、綜述、教學改革研究等(包括全納教育、特殊教育理論研究、聽力障礙、視力障礙、智力障礙、學習障礙、孤獨症、行為與情緒障礙、康復與治療等)。
1.1科研實驗類稿件的要求
需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實踐性和創造性。研究主題背景清晰,研究方法合理,數據處理恰當,結果分析正確,對同類研究有指導意義。參考文獻全面,約10個左右。文長4000-8000字為宜(包括圖表所佔版面)。
1.2專題綜述類稿件的要求
要求作者充分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把某一領域的研究歷程、主要成果、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表述清楚,做到條理清晰、引證翔實,參考文獻在10個以上,文長4000-6000字為宜。
1.3教學類稿件的要求
此類稿件主要來自特殊教育一線的教師,不需很長。建議分「問題的提出」、「採取的教學改革措施和實施過程」及「產生的結果」來寫,文章內容須對當前特殊教育發展有推動與借鑒作用。參考文獻3例以上,文長3000字左右。
2投稿要求請交列印稿(5號字,1.5倍行距),並同時提交電子稿,編輯部以收到列印稿為准。如果來稿使用了問卷、量表,還須附上所使用的問卷或量表。文章首頁應刪去作者姓名及單位。請將文章首頁另外列印一份,並以腳注的形式給出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學位以及常用的Email地址,以便聯系和學術交流。為審稿方便,還請另頁給出文題、摘要以及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Email地址等,並附第一作者簡介(包括性別,年齡,畢業院校,學歷,職稱,專業,現從事研究領域,已發表專著及論文等)。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
3撰稿要求來稿應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綜述性稿件應內容新穎並有自己的觀點,研究報告應為具有創新性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具體要求如下:
3.1文題限20字以內。能夠准確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
3.2摘要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中文摘要限200字以內,應以第三人稱來寫(不要用「本文」、「我們」等第一人稱)。一般稿件均應提供中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作者工作單位,如需編輯部寫的請在來稿中註明。
3.3關鍵詞須給出3-5個關鍵詞,置於摘要之後。
3.4分類號採用中圖分類號(參見中國圖書分類法,也可由本刊填寫)。
3.5標題層次一級用「1」,二級用「1.1」,三級用「1.1.1」,標題僅限三級。
3.6字母符號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符號和標准化、規范化的名詞、術語。常用的統計學符號規定如下:樣本數為n,平均數為M,標准差為SD,t檢驗為t,F檢驗為F,卡方檢驗為χ2,相關系數為r,顯著性為p。以上符號均為斜體。
3.7參考文獻本刊採用順序編碼制,將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編號,並用方括弧標注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標點符號內)。參考文獻按下述格式(注意標點符號的准確使用):
期刊:編號 著者.題名.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例:1陳雲英.全納教育的元型.中國特殊教育,2003,2:1~3
著作:編號 著者.書名.版次(初版不寫).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2陳雲英主編.殘疾兒童教育診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15~19
電子文獻:編號作者.題名.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例:3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
學位論文:編號 作者.題名.【學位論文】.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例:4龍立榮.職業生涯管理的結構及其關系研究.博士論文.北京: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2001
論文集:著者.題名.編者姓名.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若著者人數超過兩人,不同著者之間用逗號隔開,最後一名著者後用圓點。若著者超過三人,第三人後用「等」或「et al」,其他著者略去。
英文人名字後不要省略點。多個英文人名之間只用逗號隔開,不用「&」或「and」連接。
3.8編排順序來稿按以下順序編排:(1)題目;(2)作者姓名;(3)作者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4)中文摘要;(5)中文關鍵飼;(6)分類號(7)正文;(8)參考文獻;(9)英文題目;(10)漢語拼音的作者姓名;(11)作者單位英文名稱;(12)英文摘要;(13)英文關鍵詞。
4修改稿注意事項修改稿請在1個月內寄回編輯部,同時提供文章電子稿,並附對文章的修改說明,否則按新稿處理。修改稿需待編委會討論後,方能確定是否刊用。編輯部對來稿可作文字和編輯技術上的修改。
5稿件最終處理
5.1錄用與否來稿一經錄用,本刊會通知作者。若來稿未被錄用,本刊限於人力不予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若在3個月內未收到處理意見,可改投他刊(為防疏漏,請事先和本刊聯系)。
5.2審稿費稿件錄用後,本刊適量收取審稿費,並贈送樣刊二本。
5.3光碟版權及網路版權稿件一經錄用,作者便自動將光碟版出版權、網路版出版權轉讓給編輯部,編輯部不再另行通知。
來稿請寄: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46號《中國特殊教育》編輯部郵政編碼:100088

8. 中國科技論壇的投稿須知

一、作者需保證專稿專投,無抄襲等學術違規行為和署名糾紛。如果是紙版,請一式兩份。
二、為配合匿名評審制度,作者在學術投稿時請將文章名、基金項目、作者簡介、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子信箱、聯系電話等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正文不得顯示與作者相關的任何信息。否則稿件將被延後處理。
三、來稿篇幅以9千字以內為宜;若論文受到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支持,請註明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並請盡量提供中圖分類號和文獻標識碼;文章題目請用中英文兩種文字。
四、作者簡介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歷,研究方向。
五、規范參考文獻格式。正文中的引文、轉述等用上角標(如[1])標注參考文獻序號,並與文末參考文獻一一對應。
六、文中不用腳注。如有特殊需要,少量注釋以括弧形式出現在正文中。
七、所有錄用稿件均被視為作者同意轉讓文稿版權(含各種介質、媒體的版權)給編輯部。

9. 中國腫瘤的投稿須知

1.1 來稿請寄一式三份列印稿(該刊不接收手稿),圖版、照片不要用復印件,請作者自留底稿。作者投稿時應聲明稿件專投本刊且未正式發表。如稿件曾投它刊,作者應先向本刊說明情況並向它刊申請撤稿,以避免「一稿多投」事件發生。一旦查出違反上述規定者,責任由作者承擔,並負責賠嘗該刊經濟損失。
1.2 該刊亦接受國外或國際合作研究的英文稿件。對英文稿件的要求同中文稿件,應附有中文題目、作者及單位、中文詳細摘要及關鍵詞。
1.3 編輯部在收到來稿後一般在6個月內答復作者是否錄用。作者在6個月後如仍未接到該刊錄用通知,則可改投它刊。
1.4 該刊除具有印刷版外,還具有光碟版和網路版等電子版本。稿件一經錄用,所有版本的版權即由作者轉讓給該刊,凡不願將自己的文章以光碟版和網路版形式發表者,請在來稿時聲明。
1.5 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文字進行刪改,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應徵求作者同意。
1.6 來稿一經刊用,編輯部向論文作者收取文章發表費。稿件刊出後,按規定一次性向作者支付以上版本的稿酬,贈送當期該刊1冊及印刷版抽印本30份。
1.7 地址: 杭州市半山橋廣濟路38號,郵政編碼: 310022,《中國腫瘤》編輯部

10. 知網 CNKI資料庫為何不收錄中華牌雜志了

因為萬方公司和中華醫學會簽訂了獨家電子版權的協議
所以根據相關法律同方公司就不能提供中華醫學會下屬期刊的下載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版權稿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