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著作權是否登記後才能獲得
著作權不是登記後才能獲得,著作權自作品完成之日即享有,登記只是起到權利證明的作用,而不是授予。
著作權
過去稱為版權。版權最初的涵義是right(版和權),也就是復制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於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於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及科技的進步,著作的種類逐漸增加。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英國《安娜法令》開始保護作者的權利,而不僅僅是出版者的權利。1791年,法國頒布了《表演權法》,開始重視保護作者的表演權利。1793年又頒布了《作者權法》,作者的精神權利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
著作權中不受保護對象
一.不具備作品實質條件,主要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二.為保護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不適宜以著作權法保護;
1.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2.時事新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單純事實消息。)
Ⅱ 表演非著作權作品是否享有表演者權
當然 ;
表演者權的內容:
(1)表明表演者身份;
(2)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內;
(3)許可他人從現場直容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並獲得報酬;
(4)許可他人錄音錄象,並獲得報酬;
(5)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表演者表演的錄音錄象製品,並獲得報酬;
(6)許可他人通過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並獲得報酬。
很顯然, 比如表演非著作權作品雷雨話劇, 當然有權表明自己身份,允許他人錄像錄音之類的權利。
Ⅲ 著作權中表演權和表演者權的區別
一個是著作權本身的財產權,權利歸著作權人本身。
一個是鄰接權,是靠演員獨特的表演內形成一種獨容特的表現形式,由於表演者是有付出的,所以他享有該作品的鄰接權。
比如說潘金蓮 林志玲演和鳳姐演 那麼無論藝術價值還是社會價值都是不一樣的。
Ⅳ 使用他人著作權作品進行演出有什麼規定
這次修改著作權法,第36條規定為:「使用他人作品演出的,表演者(演員、演出單位)應當取得著作版權人許權可,並支付報酬,演出者組織演出的,可以由該組織者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進行表演的,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並向其支付報酬。」即表演者進行營利性演出,無論是使用他人未發表的作品,還是已發表的作品,均需與作品著作權人訂立作品使用合同。
表演者表演是由演出組織者安排的,演出組織者應與作品著作權人訂立作品使用合同。徵得著作權人許可後,演出組織再與表演者訂立表演合同。
在實踐中,表演者使用他人作品表演,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多是通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實現的。
Ⅳ 表演者享有著作權法規定的哪些權利
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兩種權利即人身權和財產權。
表演者的人身權,即向觀眾表明表演者身份和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權利。它是指表演者的創造表演,因帶有表演者的人格烙印,而具人身特點,表演者的人身權利也稱為精神權利,它與表演者密不可分。
表演者的財產權,指表演者因其表演可以被公眾傳播和被二次使用,獲得經濟收益的、具有經濟特點的財產權利,即表演者有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許可他人錄音錄像、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並獲得報酬的權利。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自媒體、等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內容的發展與傳播,也給版權保護帶來了挑戰,互聯網版權保護從版權登記到訴訟維權都面臨各種難題。易保全旗下區塊鏈知識產權保護平台——微版權與版權局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出了在線版權登記服務,幫助用戶快速完成在線作品版權登記認證過程,利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時間戳、加密等技術實現上述信息數據不可篡改,達到快速獲取版權歸屬和實現內容固化的作用,區塊鏈各節點實時查驗,可信溯源司法有保障。提供集「確權-監測-分析-取證」一站式服務,構建數字版權新生態。
Ⅵ 個人原創設計製造的大型表演道具模型可以申請版權保護嗎
根據國家版權局《作品自願登記試行法》的有關規定,凡作者、其他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和專有權的所有人及其代理人,均可申請作品登記。申請步驟為准備材料(申請表、作品列印稿或電子稿、創作意圖說明等)、提交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受理(也可以委託代理公司)、審查通過發放證書。申請時表格中著作權相關的權利可以要求,也可以要求全部權利。至於您說的歸納方法、提法這些恐怕不能象您想像的那樣,因為正常的人類智力活動是不受知識產權法保護的。
Ⅶ 著作權登記法規是如何規定的
當我們通過自己的力量完成一部著作之後我們就擁有了這部作品的著作權,著作權登記法規是如何規定的?著作權登記法規是如何規定的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音、?像、翻?、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中國的著作權制度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著作權一般被習慣稱呼為版權,凡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λ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也依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在中國境外發表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與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在中國,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符合著作權保護條件的作品,通常是能以某種物質復制形式表現的智力創作成果,因此不排除對δ被有形載體固定的口述作品的保護。而不像英美法那樣要求作品必須固定在有形載體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不適用於(見第五條):(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二)時事新聞;(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y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
Ⅷ 著作權是否需要登記
著作權登記有利於版權交易和保護,如果不涉及到這兩方面那沒什麼必要。
Ⅸ 體育競賽表演能不能成為著作權保護的客體
著作權保護的客體有
一、文字作品
文字作品是指以語言文字的形式,或其他相當於語言文字的符號來表達作者感情、思想的作品。
二、口述作品
口述作品是指以口頭語言創作的、未以任何物質載體固定的作品,如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祝詞、佈道等。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1、音樂作品
音樂作品,這是指能夠演唱或演奏以旋律節奏、合聲進行組合,以樂譜或歌詞表達作者思想的作品,如民歌、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交響曲、弦樂曲、爵士樂、吹打樂等。
2、戲劇、曲藝作品
戲劇作品不是指一台演出的完整的戲,而是指演出這台戲的劇本。伯爾尼公約也將戲劇作品定為劇本。
3、舞蹈作品
舞蹈作品指的是舞蹈的動作設計及程序的編排,它可以用文字或其他方式來記載。
4、雜技藝術作品
依《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雜技藝術作品,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具體表現為車技、蹬技、手技、頂技、走索、空中飛人、民間雜耍等表現形式。
四、美術、建築作品
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其他方式構成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五、攝影作品
攝影作品,是指藉助於攝影器材,通過合理利用光學、化學原理,將客觀物體形象再現於感光材料上的一種藝術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記錄介質上,由一系列的伴音或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藉助於適當的裝置放映、播放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計算機軟體是指計算機程序和有關文檔。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由計算機執行的一組代碼化指令,或者可以被自動轉化為代碼化指令的一組符號化指令或符號化語句。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這是一條彈性條款。隨著科技、文化事業的發展,將來還可能出現一些新的作品形式。這一規定可以使法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一定的穩定性與靈活性。
十、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范圍非常廣泛,如故事、傳說、寓言、編年史、神話、敘事詩、舞蹈、音樂、造型藝術、建築藝術等都屬此類。民間文學藝術的特點是世代相傳,往往沒有固定化的有形載體,也往往沒有明確的作者, 其保護辦法根據著作權法的授權,由國務院另行制定。
在我國,鄰接權主要是指出版者的權利、表演者的權利、錄像製品製作者的權利、錄音製作者的權利、電視台對其製作的非作品的電視節目的權利、廣播電台的權利。
Ⅹ 一般情況下著作權去哪登記
著作權登記我用的是維權騎士的版權登記(具體展示在維權騎士——自助維權——著作權登記),個人感覺還是很好用的,主要是比較專業。
其實,作者的著作權不受著作權登記與否的影響,但是還會有很多人選擇登記著作權,是因為在一些平台,為了避免版權糾紛,往往會要求內容方在提交內容的時候上傳內容的歸屬關系證明,也就是著作權登記證書,比如課程、音頻等內容。我是因為喜馬上面有音頻,需要提交,剛好看到維權騎士的著作權登記推廣,就試了下,然後成了忠實用戶,哈哈。
還有一些作者往往在進行維權的時候需要用到作品歸屬關系證明,這個時候就需要對內容進行著作權登記證明。
那麼著作權登記需要多長時間?正常情況下,著作權登記需要30天,如果比較著急,是可以進行加急處理,登記之後會出兩個證書,分別是電子著作權登記證書和紙質版的著作權登記證書。
在你付款之後,會有他們的專業售後顧問跟你聯系,詳細說明具體的登記注意事項和流程,我登記的時候因為有一套音頻是原小說作者還沒有做登記,就問了比較多的內容,感慨下,他們是真的專業。
材料提交完成之後,就還蠻順利的,當時跟我講的是30天出證,但實際上從我提交材料也就20天左右,還蠻快的,之前在另一個機構做,拖了一個月多大概40多天還沒有出來。
接下來是出證之後,直接紙質版寄到家的,很貼心。
維權騎士的著作權登記可以做很多的作品內容,小說、論文、劇本、商業計劃書、歌詞、照片、寫真、人物、動物、風景、建築、電視劇、電影、宣傳片、動畫片、綜藝節目、視頻短片、LOGO、書畫、漫畫、卡通形象、平面網頁、歌曲、音樂、鈴聲、舞蹈、曲藝、戲劇等等。
好用、快速、省心,保護原創,避免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