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科技部設幾個司
人事司
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創新體系建設辦公室)
發展計劃司
科研條件與財務司
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基礎研究司
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
農村科技司
社會發展科技司
機關黨委
離退休幹部局
重大專項辦公室
直屬事業單位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科學技術部科技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科學技術部機關服務中心(科學技術部機關服務局)、科學技術部專家公寓、科學技術部長島培訓中心、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技術市場管理促進中心、科學技術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管理中心、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科學技術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科學技術部知識產權事務中心、科學技術部信息中心、國家遙感中心、科學技術部科技經費監管服務中心、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中日技術合作事務中心)、科學技術部海峽兩岸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上海培訓中心、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科學技術部科技評估中心、國家科技風險開發事業中心、代管:科技日報
❷ 魅族公司有單獨設立的有關知識產權的部門,或者掛靠在科技部、研發部、法務部等機構下面的
您好,
您好,這個問題你可以在網上網路一下。魅族作為一個手機廠商,必須是有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的,網路上有魅族的專利數目,您可以前往查找一下。
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的學術研究、交流與人才培養
該中心在學術研究、交流與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以下主要成績:
1、中心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工作起步早,基礎扎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早在1986年即開設知識產權課程,並率先編寫了以「知識產權法」命名的法學教材。迄今為止,中心研究人員主編有「高等教育法學教材」、「司法部法學主幹課程統編教材」、「『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自學考試教材」、「『十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21世紀法學研究生參考書系列」等知識產權法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輔導書10餘部。2004年5月成立知識產權學院,2005年,中心承擔的知識產權法學課程被批准為國家精品課程,2006年單獨招收知識產權法學碩士和知識產權法學博士。此外,中心已經被批准為五個單獨招收知識產權碩士的機構之一,並將於2007年招生。
2、中心科研成果長久以來呈現數量多、質量高的特點。自80年代以來,中心承擔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軟科學基金項目」、「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以及「司法部重點科研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知識產權課題以及政府、企業委託研究項目40多項,出版了《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中國知識產權法典化研究》、《知識產權協調保護戰略》、《知識產權基礎理論和前沿問題》、《西方諸國著作權制度研究》、《中國區域著作權制度比較研究》、《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產權法》等學術著作40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中心許多研究成果都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曾獲得全國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獎、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湖北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政府獎)、武漢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獎勵40餘項。
3、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一貫注重理論研究與政策實踐相結合,注重理論研究成果向實踐層面的轉化,積極參與知識產權重大決策活動和社會服務活動。中心的許多科研成果都具有很強的社會實用性,對各級政府、企業制定知識產權政策和知識產權戰略具有相當的參考作用。
中心參與了我國「民法典」、「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以及「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草案的起草或咨詢論證工作,向有關部委及地方政府提交了多份建議報告,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僅自2004年以來,中心就為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國務院法制辦、湖北省保護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提交咨詢報告12份,上述部門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採納了中心提出的咨詢建議。現在,中心正積極參與《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第三次修改工作,承攬了2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研究項目。中心專職研究員吳漢東教授、曹新明教授、朱雪忠教授經過審定,入選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家庫。中心還接受委託正在編寫《知識產權領導幹部讀本》,作為各級領導幹部和國有大中型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
2006年5月27日,中心專職研究員、主任吳漢東教授作為主講人之一,應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體學習上講解「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和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和制度建設」,胡錦濤總書記當場指示要按照授課的分析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培養。中心向國家保護知識產權辦公室提交的咨詢報告,也均有部分建議被採納。此次授課內容還得到國內外各大媒體的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法制日報」均作了報道,《法制日報》還連續三期推出訪談。日本《讀賣新聞》也對此給予高度評價,並有意推出專訪。
4、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是中心長期以來堅持的既定方針。同時,中心秉承著國際化的發展戰略,與國外(境外)有關機構和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在國內外產生深遠影響。
自2004年以來,中心每年至少推出一期知識產權論壇,目前已經舉辦四次,分別是:(1)2004年5月24至25日,「網路時代的著作權保護」國際研討會;(2)2005年4月22日至23日,「中國知識產權發展戰略」;(3)2005年6月18日至19日,「後TRIPS時代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與發展」(4)2006年5月13日至14日,「自主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四次會議皆有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我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學者、實務屆專家參加,編撰兩本研討會論文集,成為國內外學者切磋學問、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中心與日本文部省知識產權重點研究機構北海道大學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同時還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韓國等的10餘所學術機構、大學及實體保持著密切聯系,並廣泛開展了學術交流、互派訪問學者。同時,中心積極與國際頂級學者的對話。例如,德國馬普研究所主任Straus教授,是國際知識產權學術界公認的權威和頂級學者,他就曾經於2005年訪問中心並開設講座,被聘為中心兼職研究員,並欣然同意擔任中心創辦的學術刊物《知識產權年刊》的顧問,還在德國以英文為中心刊物撰稿。中心在迎進來的同時,還積極地走出去,參加國際重大學術會議。中心專職研究員多次出訪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日本、前南斯拉夫、烏克蘭等國家和港澳台,參加國際學術會議30餘次,發表主題演講10多次。中心主任在2005年9月出席世界法律大會並發表演講。
中心在國外也有較大影響。中心在等東亞國家影響較大,日本文部省知識產權重點研究機構北海道大學曾多次邀請中心研究員參加日本知識產權研究課題。現在,隨著中心與歐美國家交流的增多,中心在日本、韓國、德國、美國、英國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如,德國馬普協會主動與中心合作,開展了中德知識產權的比較研究;英國的Wales Aberystwyth大學於2005年與中心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美國伊里諾易理工學院也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與中心達成合作共識。
5、中心研究人員長期致力於民商法和知識產權法教學。在本科生教育中,中心積極開發新課程、開設專題講座。截止2006年,本科生必修或者可以選修的知識產權課程包括:知識產權法學、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和知識產權實務等。同時,中心專職研究員還定期為本科生、研究生舉辦專題講座,創辦「知識產權三人行」特色講座並已經舉辦2次。此外,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校舉辦講座50餘次。在知識產權研究生人才培養方面,依託民商法學碩士點和博士點,已招收16屆碩士研究生和5屆博士研究生,2006年,又設立了獨立的知識產權碩士點,2007年獨立的知識產權博士點也將開始招生。培養過程中,中心積極吸納中青年教師和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參加重大項目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例如,由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教授及博士生、碩士生合著的《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產權法》一書,就被評為2002年度武漢市科技進步獎。如今,中心已培養了為數眾多的優秀法學碩士和博士,這些畢業生已成為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高校和科研單位的業務骨幹或領導骨幹。此外,中心還接受境外留學生駐所學習、研究。目前中心接受日本北海道大學留學生3人,台灣地區留學生5人。
❹ 科技部下屬有多少個司
科技部下屬一共十四個司局級部門:
一、辦公廳:
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財務、政務公開、督查督辦、安全保密和信訪工作;擬訂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組織重大調研;承擔相關新聞發布工作。
二、政策法規司(創新體系建設辦公室):
擬訂科技發展政策;會同有關方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承擔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促進產學研結合的相關政策;擬訂全國科普工作規劃和政策;承辦相關科研機構組建和調整的審核事宜;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科技知識產權創造的政策措施。
三、發展計劃司:
組織擬訂科技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提出科技計劃經費配置建議,協調規劃和計劃的實施;會同有關方面提出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重大創新基地建設規劃建議;推動區域科技發展;擬訂科技保密管理辦法;承擔相關科技評估管理和科技統計管理工作。
四、重大專項辦公室:
會同有關方面擬訂科技重大專項實施辦法,審核實施計劃,提出綜合平衡、方案調整和相關配套政策建議,跟蹤和監督實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組織評估和驗收;負責相關綜合信息管理。
五、 科研條件與財務司:
提出科研條件保障的規劃和政策建議;會同有關方面提出科技資源合理配置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建議;編制本部門預算中的科技經費預決算,並監督預算的執行;參與擬訂重大科技投入政策和科技經費管理辦法;負責本部門基本建設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六、基礎研究司:
擬訂國家基礎研究規劃和政策;組織實施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參與編制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建設規劃;組織實施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建設;組織推動科研基礎性工作。
七、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
擬訂相關領域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的規劃和政策;組織實施相關領域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技支撐計劃和政策引導類科技計劃;指導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相關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擬訂促進技術市場發展政策。
八、農村科技司:
擬訂科技促進農村發展的規劃和政策;組織實施相關領域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技支撐計劃和政策引導類科技計劃;推動農村科技進步;指導相關重大科技成果應用示範;指導農業科技園區的有關工作。
九、社會發展科技司:
擬訂社會發展領域科技發展規劃和政策;組織實施相關領域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技支撐計劃和政策引導類科技計劃;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法;促進生物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工作;協調科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十、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組織擬訂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政策;承辦政府間雙邊和多邊及國際組織間科技合作與交流事宜;指導相關部門和地方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工作;組織實施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承擔科技援外與科技援華相關工作;指導駐外科技機構工作;承辦涉港澳台科技合作與交流事宜。
十一、人事司:
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工作和機構編制工作;承擔駐外科技幹部的選派與相關管理工作。
十二、機關黨委 :
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十三、離退休幹部局:
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十四、駐部紀檢組監察局:
負責紀檢監察工作。
❺ 科技部與專利局之間是什麼關系
沒有直接聯系。中國沒有國家專利局這個叫法。你指的應該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回在最高級別的政答府機構中,科技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之一。而國家知識產權局屬於國務院直屬機構,其行政級別比部低半個格。它們都由國務院直接領導,對總理負責。兩個機構沒有部屬關系。不存在誰領導誰的問題。
❻ 有誰知道追溯專業委員會是什麼機構
國家產品質量追溯專業委員會簡介
「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科技部2005年3月批准組建的。多年來承擔著涉及國家安全產品的防偽技術開發推廣工作,例如:人民幣防偽、銀聯卡、護照。並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門票綜合防偽、外交部領事認證、中國乒協器材的防偽技術實施、海關總署、金融﹑國防、稅務﹑煙草﹑鹽業、輕工、葯品、食品等領域生產製作防偽技術產品,為防止對國家政府行為的假冒偽造、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定、規范市場競爭秩序、遏制假冒偽劣、保護生產和消費者的利益、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國家產品質量追溯專業委員會是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為產品質量追溯而成立的專門機構,承擔著國家產品質量追溯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廣。國家產品質量追溯專業委員會以守衛中國產品質量誠信,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聯合國內產品質量追溯研發、生產單位,打造具有中國特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代表了國家實力,具備了國際競爭力。
委員會匯集了全國著名的追溯技術專家、教授作為委員會的智囊機構,掌握國內外最先進的產品追溯技術及相應設備、產品,為政府和大型企業提供最好的技術咨詢與服務。
委員會從事技術服務的內容有:協助政府部門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建立產品質量全程追溯的精神,提供全面技術支持。向追溯技術研製及使用單位提供追溯技術產品的應用導向與咨詢以及相關活動。
國家產品質量追溯專業委員會是中國產品質量追溯技術平台的孵化器。
2016年3月31日,「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第十次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決定,並於2016年4月29日,「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發布「中防行協函【2016】23號」文件《關於成立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產品質量追溯專業委員會的通知》,宣布「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產品質量追溯專業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批准同意「北京信用達互聯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產品質量追溯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
❼ 科學技術部知識產權事務中心是個什麼單位
科學技術抄部知識產權事務中襲心是國家科學技術部的直屬事業單位,於一九九五年八月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
00中心的宗旨:為國家政府機關、司法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公民以及海外機構00與個人提供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法律服務。
00中心的業務范圍:本中心既是知識產權高層次專項研究機構,又是保護知識產權的綜合性法律服務單位。
00具體工作內容如下:
00(一)知識產權案件的司法技術鑒定;
00(二)國家科技計劃的知識產權研究與保護服務工作;
00(三)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及公民的法律顧問;
00(四)知識產權法律的宣傳培訓和國際交流合作;
00(五)代理訴訟、仲裁、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版權登記;
00(六)其他涉及知識產權的事務。
❽ 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的主要職能
1、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能源、農業、人口與健康、信息、資源環境、材料、綜合交叉與重要科學前沿等領域項目的過程管理和基礎性工作。
2、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中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先進製造技術、先進能源技術和現代交通技術等領域計劃項目過程管理和基礎性工作。
3、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能源、材料和製造業、交通運輸、信息產業與現代服務等領域計劃項目的過程管理和基礎性工作。
4、承擔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計劃中研究實驗基地、網路科技環境平台等的有關工作。
5、承擔ITER計劃的具體組織實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6、研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中的知識產權問題,承擔重大科技項目的知識產權咨詢、培訓和服務工作。
7、承擔信息、材料、製造、能源、交通等工業領域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的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工作。
8、研究基礎科學以及信息、材料、製造、能源、交通等工業領域高新技術發展的狀況、趨勢和問題,為科技部宏觀決策提供建議和對策。
❾ 科學技術局與知識產權局是同一個機構嗎兩個局有什麼關系好像兩個機構都管專利技術的
不是同一個機構,但是很多地方兩個機構會在一起辦公。首先是率屬機構不同。科技局是科技部的分支機構,知識產權局是國知局的分支機構,其次,分工也不同。知識產權局側重於專利技術的認定,而科技局側重於專利技術的轉化。
❿ 科技局和知識產權局是什麼關系
科技局是主管工業、農業、衛 生、醫療等項目,項目立項、鑒定、驗收等回等,科技成果答、獎勵,專利等知識產權,是市政府的組成部分,平時工作包括為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包括國家及省里的一系列計劃。關系已經很明白了。
[專家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