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的最新相關信息
要建立知識產權院 201506月08 18:22 源:中國絡 ——建設創新型家戰略要求黨十八屆三、四全別作《共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問題決定》、《共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治若乾重問題決定》我進入實施創新驅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家社主義治家關鍵期改革與治車兩輪、鳥兩翼創新發展必推創新力競相迸發、創新轉化運用必促進知識產權運用保護需求斷增建設創新型家既要全面深化改革營造激勵科技創新政策環境要營造尊重保護知識產權規范科技轉化運用保障科技創新公平競爭治環境司作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公平義防線作推進治建設重要力量知識產權保護位作用越越重要建立知識產權院項司體制改革任務且落實黨十八屆三全決定要求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運用保護、健全科技創新激勵機制高度進行謀篇布局建設創新型家重要戰略舉措必進步激發社創新力、創造潛力創業力家建設提供強推力 ——服務帶路等家發展戰略助力保障隨著經濟全球化特別知識經濟深入發展面傳統實體經濟增乏力、經濟行壓力加重視科技文化創新重視知識產權家發展戰略核位與作用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司保護力度已各共識家間激勵創新、吸引投資鼓勵貿易重要競爭手段知識產權作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已經家根本利益際競爭核要素建立知識產權院助於發揮知識產權保護專業化、際化功能作用助力我企業走向際帶路等戰略實施提供力司保障 ——充發揮知識產權司保護主導作用規律體現知識產權專業性技術性極強加強知識產權司保護要求體現司部門專門化、管轄集化、程序集約化、員專業化確保知識產權司統增強我際知識產權司領域語權、權威性、影響力建立知識產權院整合知識產權司資源專利等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進行專業工、集受理、集約審理統裁判助於建設支專業化、高素質知識產權審判隊伍進步統知識產權裁判標准更效平等保障外事知識產權合權益展示我知識產權司際形象 ——解決知識產權審判現實問題迫切需要近知識產權糾紛快速增加2014全各級院審結審知識產權糾紛案件11萬件同比升10%特別新情況新問題趨增現知識產權審判體制機制存審判力量散均專業化工強碎片化審判體制影響知識產權官審判能力審判質效提升及民事、行政案件尚未全面實現集管轄散審理程序冗律適用裁判標准亦易統等突問題制約著知識產權司保護主導作用充發揮降低知識產權審判服務保障家科技創新局工作效影響知識產權司際語權構建建立知識產權院助於培養知名知識產權官實現知識產權司保護專業化、高效率統性強化知識產權司保護品牌效應際影響力 ——際知識產權司保護發展潮流通行經驗知識產權案件實行集管轄審理已際社發展潮流通行經驗目前美、德、英、泰、韓、印度、土耳其、本、新加坡、馬西亞、俄羅斯、芬蘭等家及我台灣區均設立知識產權專門院統審理關知識產權案件歐盟決定設立歐洲專利院巴基斯坦已決定立獨立知識產權院即使尚未設立知識產權院家區知識產權案件集關院進行審理我建立專門知識產權院統集審理知識產權案件進步與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接軌 選擇北京、海、廣州率先探索設立知識產權院既順應家三發展戰略定位更服務全改革放、創新發展局必要求三具探索實踐厚實基礎北京我首都全政治、經濟、文化著力建設科技創新;海城市經濟、金融全改革放排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廣東我改革放先行試驗田廣州則我家級城市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北京、海、廣州別京津冀、三角、珠三角區域體化發展具舉足輕重位作用經濟科技發展水平均較高科技創新較躍知識產權司保護需求更強烈迫切三全較早展知識產權審判城市北京涉家專利、商標部門行政案件集區;廣州管轄廣東區知識產權案件全知識產權案件總量區;海作直轄市按照家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四具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亞太區知識產權城市海知識產權審判隊伍素質較高、經驗豐富全知識產權審判刑事、民事、行政三合模式創造審理量具際影響力知識產權案件知識產權審判專業化、際化公信力、影響力均處於全前列具先行探索設立知識產權院良基礎區位優勢家確定三率先探索設立知識產權院並結合三案件總量結構特徵確立北京、廣州知識產權院單獨設立海知識產權院與海市第三級民院合署辦公設立模式助於通同設立模式探索今知識產權院進步設置提供益借鑒同根據改革必須依據、逐步推進原則我相關律修改前三知識產權院跨省市管轄知識產權案件 三知識產權院式掛牌運行按照央要求部署機構設置、員類管理、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及司責任制等面率先落實改革要求已經取階段性效三知識產權院繼續全面貫徹落實央關改革案全委《決定》緊緊圍繞推實施創新驅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家四全面戰略布局切實擔負起先行先試改革重任提升知識產權官專業水平能力新舉措創新知識產權司保護機制新作引領服務全知識產權司改革新經驗營造利於眾創業萬眾創新公平競爭環境新貢獻努力做際知識產權司保護新規則制定者引領者、新型民院司改革先行者示範者
② 民行檢察中,對於一審生效的裁判檢察機關如何進行監督
主要是兩項監督方式:提請抗訴和檢察建議。(1)在民行檢察中,人民檢察院發現對於一審生效的裁判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符合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情形的,應當提請抗訴。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一是原判決、裁定符合抗訴條件,人民檢察院與人民法院協商一致,人民法院同意再審的;二是原裁定確有錯誤,但依法不能啟動再審程序予以救濟的;三是人民法院對抗訴案件再審活動違反法律規定的;四是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的其他情形。
③ 到檢察院民行部門申請抗訴 有沒有判決裁定生效兩年內的時效問題
民訴法規定申請再審的時間是判決生效後2年內,但未規定申請抗訴的時間限制,但仍建議你盡早向檢察院遞交抗訴申請。另,因檢察院審查並同意抗訴也是個很難的過程,建議你同時向最高院申請再審,同時向檢察院提出抗訴申請。
④ 求: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宣傳詞,要求言簡意賅,朗朗上口。
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宣傳卡
檢察官提示
1、當你與別人發生矛盾糾紛,或者認為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不得已訴諸法院,可判決、裁定結果卻與你的期望不一致時,你會怎麼辦?當你不服一審民事、行政判決、裁定而提出上訴,期望二審能予以改判,而等來的卻是維持原判,你又該怎麼辦?
——其中一條有效途徑就是向檢察機關民事行政檢察部門申訴,檢察機關將對確有錯誤的生效民事、行政判決、裁定依法進行法律監督;但對於正確的生效民事、行政判決、裁定,檢察機關將會堅決維護,並向你耐心說明理由,以解開纏繞在你心頭的疑慮。
2、如果你是訴訟當事人,對於人民法院正確的生效民事、行政判決、裁定,請你積極地履行應盡的義務,還你和對方當事人一個寧靜、祥和的生活。
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科是履行民事行政檢察監督職能的部門,它通過辦理民事、行政抗訴類案件和非抗訴類案件,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和行政訴訟活動進行法律監督,以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保障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
『抗訴類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所規定的情形包括: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四)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十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非抗訴類案件』
◆督促起訴
主要指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利益和國有資產遭受損害,而職能部門、管理部門或國有單位不行使自己的職責,而案件性質又可通過民事訴訟獲得司法救濟的,檢察機關以監督者的身份,督促有關監管部門或國有單位履行職責,依法提起民事訴訟,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制度。主要適用於:
1、在國有土地、礦藏等自然資源出讓、開發過程中,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
2、在國有文物保管、保護等過程中,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
3、在公共工程招標、發包過程中,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
4、政府部門基於各類扶助目的而向企業或個人出借的專門財政資金未按規定或合同約定及時收回,或違反相關政策規定將資金出借給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的;
5、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
6、在國有資產拍賣、變賣過程中,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
7、其他由於監管不力或濫用職權,損害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的。
支持起訴
人民檢察院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主要適用於:1、國有資產流失、損失案件; 2、社會弱勢群體急需救助的情形。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主要適用於:
1、由於犯罪行為使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物質損失且遭受損失的單位知情後不提起或不能提起訴訟的案件,如:因貪賄、挪用、職務侵佔、私分國有資產、玩忽職守、簽訂合同失職等犯罪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而無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
2、由於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物質損失且影響惡劣的刑事案件,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請,經人民檢察院審查認為確有必要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受害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執行監督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人民法院的執行活動進行法律監督。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確有執行條件而人民法院怠於執行或超標的執行的民事執行裁定、執行決定和執行行為進行監督。主要適用於:
1、不認真核實財產歸屬,查封或執行案外人的財產;
2、任意改變判決內容,超越執行范圍,在執行中以執代審;
3、任意增加、變更執行措施;
4、對申請執行人提出的被執行人明確的財產線索不予重視致使執行不能的;
5、徇私枉法與被執行人惡意串通轉移被執行財產;
6、不考慮被執行人的合法利益,超標的查封或者故意造成被執行人其他損失;
7、執行中串通當事人製造偽證,毀滅證據的;
8、執行人員偽造、變造有關材料、證據、文書的;
9、涉嫌瀆職犯罪、利用職權收受賄賂,貪污挪用公款等。
◆調解監督
重點監督明顯違反自願、合法原則,嚴重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嚴重損害第三方當事人利益的調解案件。
◆公益訴訟
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法律的授權,對侵犯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不特定他人利益的行為,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追究相對人法律責任。主要適用於:
1、國有資產流失案件。此類案件包括國有資產和國有土地兩大類;
2、環境污染等侵害社會公共利益案件。
3、不正當競爭、侵害弱勢群體利益案件;
4、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遭受損失未能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
為了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自身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保障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相關組織或者個人可根據民行檢察抗訴類案件和非抗訴類案件的受案范圍提出申訴,或為檢察機關提供線索。
⑤ 檢察院民行部門是干什麼的
檢察院民行科的全稱為「民事行政檢察科」,職責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依法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及行政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對己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決、裁定,發現可能有錯誤的進行立案審查。其中符合抗訴條件的,依法提請濰坊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建議濰坊市人民檢察院向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
(二)對不符合抗訴條件的案件,終止審查,說服當事人服判息訴。
(三) 對於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存有錯誤,可以向青州市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通過啟動再審程序予以糾正。
⑥ 2020年最高檢祭院對英烈保護有新規嗎
202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沒有新規定。
201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定:英雄烈士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不提起訴訟的,檢察機關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各級民行檢察部門要按照英烈保護法、侵權責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等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要求,准確把握侵權行為人、網路運營者的責任承擔方式,提出有針對性訴訟請求,確保法律適用正確。要全面調查收集證據,確保庭審質量和效果。
⑦ 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民行檢察工作
「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對公安機關偵查,人民法院刑事、民事活動實行監督」。憲法的上述規定給檢察機關作出了明確定位。民行監督是檢察業務工作中專業性較強的工作,也是極其重要的法律監督工作之一。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民行檢察職能,在維護民事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司法公正上起到了積極作用。現階段政法機關把化解社會矛盾作為當前三項重點工作之一,進一步發揮民行檢察工作的職能作用顯得更為重要。因此,當前加強和改進民行檢察工作,就需要我們在思想認識上進一步提升,工作方法上進一步創新,監督力度上進一步加大,制度規程上進一步完善,以適應新時期創新檢察工作,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一、民行檢察工作的現狀與不足
我國憲法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因此,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人民法院的刑事、民事、行政(執行)案件應當實行同等監督。但是現實中,檢察機關在行使法律監督中,往往著重於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人民法院刑事審判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忽視了對民事、行政審判活動的監督。
二、創新和改進民行檢察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提升業務素質
充分認識民行檢察工作在檢察機關的地位和作用,是全面開展民行檢察工作的基礎。民行檢察工作是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司法公正,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過去我們對民行檢察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重視程度不到位,隨著形勢的發展,從檢察機關到民行檢察部門的檢察人員,都要不斷轉變觀念,找准工作定位,進一步認識新形勢下的民行檢察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時,要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培養一支專業性強、高素質的民行檢察隊伍,在履行監督職能中,學會監督、敢於監督、善於監督。
(二)加大宣傳力度,改進宣傳方式
司法實踐中有的民事訴訟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對民事、行政案件不願向檢察機關提請申訴,其原因:一是從檢察機關到人民法院再審建議沒有規范辦案期限,辦案時間太長;二是檢察機關對人民法院的監督力度持懷疑態度。因此,加大檢察宣傳力度勢在必行,宣傳不僅可以是在街頭擺攤設點進行咨詢、講解,可以採取不定時地召開不同形式的座談會,深入基層走訪一些機關、企業等相關單位,溝通交流,聽取一些意見和建議,使更多不同層次的公民了解檢察機關的民事、行政檢察監督工作。
(三)拓寬工作思路,創新監督方式
民行檢察工作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必須加快改革,建立新機制,完善制度體制,克服坐堂辦案、就案辦案的陳舊監督方式,主動走出去到一些律師事務所,企業、行政部門了解情況,摸排線索。在開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主動向人大、政法委匯報工作,求得他們的支持.(濮陽縣人民檢察院 馬麗珍)作者:濮陽縣人民檢察院 馬麗珍來源綜合)
⑧ 檢察院民行科向法院提起的民事抗訴復議再審申請書,被害人可以追訴嗎
被害人可以被追訴,檢察院抗訴肯定是因為事實不清,需要再審,才提出檢察建議
⑨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實績
2010年,全省檢察機關緊緊圍繞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不斷加強法律監督、加強自身監督、加強高素質檢察隊伍建設,各項檢察工作全面健康發展。
◆著力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依法打擊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批捕1379人,起訴1591人。深化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立案查辦職務犯罪728人。深入推進治理商業賄賂工作,立案查辦國家工作人員商業賄賂犯罪628人。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條例》,開展工程建設領域職務犯罪專項預防活動,對省委、省政府確定的60個重大建設項目、地方重大投資項目,進行了全程預防跟蹤服務。深入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開展預防咨詢1991次、警示教育1464次,提出預防建議853件,被黨委、政府及有關單位採納721件。提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1124次。建立職務犯罪預防年度報告制度。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的做法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推廣。
◆著力加強對能源資源、生態環境和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依法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的犯罪,批捕309人,起訴498人。積極參與國土資源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治理,立案查辦316人。積極參與2010年世博會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批捕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嫌疑人200人,起訴165人。
◆著力保障企業正常經營發展。依法妥善處理涉及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案件,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注意改進執法辦案方式方法,慎重使用扣押、凍結和拘留、逮捕等措施,最大限度避免給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
◆全面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突出打擊刑事犯罪。共批捕41491人,起訴51019人,同比分別上升3.7%和9.2%。其中,批捕黑惡勢力犯罪嫌疑人724人,起訴873人;批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嫌疑人1906人,起訴4818人;批捕故意殺人等暴力犯罪嫌疑人1992人,起訴2212人;批捕毒品、搶劫、搶奪、盜竊等多發性犯罪嫌疑人24000人,起訴25412人。同時,著眼於化解因輕微犯罪引發的矛盾糾紛,對沒有逮捕必要的,依法不捕2272人;對犯罪情節輕微的,決定不訴1333人。
◆加強查辦職務犯罪工作,深層次化解社會矛盾。共立案查辦職務犯罪2066人,同比上升2.1%。其中,貪污賄賂犯罪1651人,瀆職侵權犯罪415人。突出查辦大案要案,查辦大案1029件;查辦縣(處)級以上職務犯罪要案100人,其中廳級幹部5人。抓獲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50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2.4億余元。
◆建立檢調對接工作機制,合力化解社會矛盾。積極參與「大調解」工作體系,引導輕微刑事案件和解1643件,化解涉檢信訪積案45件,通過釋法說理,促成436件民事行政申訴案件的當事人和解,306件息訴罷訪。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涉檢信訪工作,共辦理各類控告申訴舉報15436件。認真組織開展案件評查,依法糾正錯誤或瑕疵案件。
◆依法保障災後恢復重建。災區六個市(州)檢察機關加大對侵害災區群眾利益、破壞災後重建、影響災區穩定的刑事犯罪的打擊力度,共批捕各類刑事犯罪18606人,起訴22108人。查辦妨害災後恢復重建的職務犯罪117人。完善災區群眾涉法涉檢信訪「綠色通道」,共辦理各類信訪5302件,促進災區和諧穩定。
◆堅決懲治侵害民生的犯罪。依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犯罪,批捕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犯罪嫌疑人134人,起訴151人。依法打擊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的犯罪,批捕7025人,起訴8618人。依法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批捕96人,起訴135人。深化查辦涉農職務犯罪工作,立案查辦842人。突出查辦社會保障、征地拆遷、移民補償、醫療衛生等民生領域的職務犯罪513人。依法介入重特大安全事故調查,查辦事故背後的失職瀆職犯罪86人。嚴肅查辦群眾反映強烈的司法人員職務犯罪107人。
◆完善和落實便民利民措施。開展民事行政檢察「服務民生、促進和諧」主題宣傳服務月活動,深化文明接待室創建,充分利用12309舉報電話和舉報網站,採取帶案下訪、定期巡訪等方式,了解群眾訴求,為群眾排憂解難。辦理支持農民工討薪、工傷賠償等起訴案件440件。推進與司法行政機關共建法律援助工作機制,廣泛開展送法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活動。
◆積極穩妥開展鄉鎮(街道)檢察聯絡工作試點。深入鄉鎮(街道)、地震災民集中安置點等,設立了1865個檢察聯絡站,受理舉報控告申訴2842件,收集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722件,開展法制宣傳3721次,提供法律咨詢8771次,切實將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建立健全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工作機制。開展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專項監督活動。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機制。查辦行政執法人員職務犯罪352人,促進行政管理、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履職。認真落實檢察環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措施,促進平安建設。
◆加強對監管場所和特殊人群管理的監督。加強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糾正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中的違法行為3551人。開展保外就醫專項檢察活動,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看守所安全管理大檢查、監獄「清查事故隱患、促進安全監管」等活動。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管監督。加強對刑釋解教、吸毒人員及艾滋病患者犯罪的調查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促進完善幫教管理措施。
◆加強對未成年人和刑事被害人的司法保護。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嚴厲打擊侵害在校學生、農村留守兒童安全的犯罪。建立健全適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辦案機制。積極推進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認真貫徹修改後的國家賠償法,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不斷強化訴訟監督。加強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監督偵查機關立案1064件,同比上升18.4%;糾正不應當立案而立案543件,上升57.4%。追捕1569人,上升42.1%;追訴767人,上升34.8%。加強刑事審判監督,提出刑事抗訴207件,上升42.8%。加強對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監督。加強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監督,提出民事行政抗訴403件,上升18.2%;提出再審檢察建議500件。監督民事執行、調解案件375件。省檢察院分別在全國檢察機關第四次公訴工作會議、第二次民行檢察工作會議和刑事審判法律監督專項檢查活動總結會議上作了經驗發言。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實施辦法》,主動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全省檢察機關向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410次。省檢察院向省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了瀆職侵權檢察工作情況,並根據常委會審議意見逐條研究落實整改措施。主動向政協通報檢察工作情況。610件刑事、民事、行政抗訴和500件民事行政再審檢察建議報同級人大常委會備案。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檢察工作、參與專項檢查、案件聽證、公訴觀摩等活動4027人(次),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
◆主動接受司法制約和社會監督。堅持憲法規定,自覺接受對檢察權的司法制約。全面推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對588件應當提交人民監督員監督的案件全部提交監督。深化檢務公開,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增強檢察工作透明度。落實檢察環節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工作機制。重視接受輿論監督,適時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省檢察院在全國檢察機關全面推行人民監督員制度會議上介紹了經驗。
◆切實加強內部監督制約。一是健全查辦職務犯罪工作監督制約機制。省檢察院設立偵查監督二處專司職務犯罪案件偵查監督工作,全面落實職務犯罪案件逮捕報上一級檢察院審查決定製度。推進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同步錄音錄像工作。二是深入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
◆深入推進檢察管理機制建設。全省三級檢察院基本建成了區域網、檢察專線網,接入全國、全省檢察機關網路視頻會議系統。深化網上辦公辦案應用,建立健全檢察機關政務管理、辦案管理、後勤管理、隊伍管理信息化管理體系,促進由傳統經驗管理向現代科學管理轉變。
◆突出抓好領導班子建設。強化領導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設和監督管理,認真落實巡視、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任前廉政談話、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檢查、下級院檢察長向上級院述職述廉、上級院派員參加和指導下級院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等制度。
◆推進隊伍專業化建設。新補充檢察人員585人。扎實推進大規模檢察教育培訓,組織各類培訓班1736期,培訓檢察人員11764人(次)。廣泛開展技能練兵、業務競賽活動。12名檢察幹警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其中,3名幹警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3名幹警被評為「全國模範檢察官」,4名幹警被評為「四川省勞動模範」。省檢察院在全國檢察機關人才工作會上介紹了經驗。
◆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深入推進基層院執法規范化、隊伍專業化、管理科學化、保障現代化建設。武勝縣檢察院、成都市錦江區檢察院被評為「全國模範檢察院」,大英縣檢察院等6個基層院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榮記集體一等功。加強檢務保障建設。相關經驗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推廣。
◆2011年全省檢察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省委九屆八次全會,全國、全省政法工作會議和全國檢察長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三項重點工作,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不斷加強檢察隊伍建設,更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人民群眾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確保實現我省「十二五」發展良好開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第一,堅持服務大局,著力保障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第二,堅持深化三項重點工作,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三,堅持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著力保障民生服務群眾。第四,堅持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著力促進反腐倡廉建設。第五,堅持強化訴訟監督和自身監督,著力促進公正廉潔執法。第六,堅持抓基層強隊伍,著力夯實檢察工作發展根基。
⑩ 淺談如何做好民行檢察工作
A 淺談如何做好基層民行檢察工作
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神聖職責,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行檢察科作為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業務窗口,其工作效率的高低、辦案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檢察機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關繫到群眾對法律監督機關的信任度,因此,做好基層民行檢察工作意義重大。
一、規范民行檢察監督行為,全力推進民行檢察工作
(一)是規范案件受理立案程序。要嚴把受理立案關,實行立案告知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對申訴案件實行集體討論、嚴格審查制度,對影響較大、標的額較大、對案件爭議較大的案件報主管檢察長審查決定,對每一件案件都認真分析原因,總結經驗,以提高辦案水平和案件質量;
(二)是注重審查公開制。在案件的審查過程中注重公開,對必要案件舉行公開聽證,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抗前證據開示,公開證據、公開不涉密的事實、公開適用的法律、公開雙方意見,讓辦案人清白,讓當事人滿意;
(三)是規范辦案協調制度。規范內部協調,加強民行和控申、公訴等科室的聯系,建立統一登記、案件移送、歸口答復、督促起訴線索移送等內部工作制度;規范協調機制,探索建立與法院的協調機制,組織召開專題聯席會議,對調卷閱檔、支持起訴、執行監督等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多進行有益的協商探討,從制度上規范民行部門與法院關於案件的工作流程。
二、推進民行檢察工作創新、發展並逐步完善了民事行政檢察工作機制。
(一)是加大辦理民事行政申訴案件力度。始終堅持把辦理民事行政申訴案件作為強化民事行政檢察監督的主要方式,逐步擴大辦案規模,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形成一定的監督規模和態勢。
(二)是構建以抗訴為中心的多元化監督格局。堅持敢於監督、善於監督、有效監督,始終把抓好抗訴作為民事行政檢察監督的中心任務,充分運用抗訴手段糾正錯誤裁判;加強再審檢察建議工作。認真研究強化再審檢察建議的措施,充分發揮好再審檢察建議在提高司法效率、節約司法資源、強化同級監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規范適用范圍、標准和程序;及時糾正違法行為。把糾正錯誤裁判與糾正違法行為有機結合起來,既要依法提出抗訴,又要通過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更換辦案人建議書,及時監督糾正法院和法官在訴訟中的違法行為。
(三)是做好重點領域的監督檢察工作。大力推行民事督促起訴、支持起訴工作,切實保護國有資產、社會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認真開展好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確有問題的民事執行活動的監督。加強對調解的監督,通過抗訴、再審檢察建議等方式對虛假調解、惡意調解以及違反自願、合法原則的調解案件進行監督。
(四)是加快推進監督制約機制建設。民事行政檢察辦案的特殊性,決定了上級檢察院辦案任務重、下級檢察院案源不足的現狀,要積極創新民事行政檢察監督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法。
強化以辦案規則為重點的辦案規范化和制度化建設,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民事行政申訴案件的受理、立案、審查和結案環節的辦案程序,細化工作流程。
強化辦案責任,嚴格案件審查期限規定。積極推行立審分離的辦案制度。規范案件討論制度,統一法律文書格式,簡化辦案程序,縮短辦案周期,提高辦案效率。
建立健全上下級檢察院協同辦案機制,開展巡迴辦案、交叉辦案和集中辦案等辦案方式,實現民事行政檢察一體化工作模式。重視徵求人民法院對監督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落實和完善聽取各方當事人及律師意見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