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侵權給予行政處罰的侵權行為和處罰方式,版權也就是著作權,這是受我國法律保護的一種權利,具體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實踐中,如果有人侵害他人的版權,那麼將會受到行政處罰,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版權侵權給予行政處罰的侵權行為和處罰方式。版權侵權給予行政處罰的侵權行為和處罰方式給予行政處罰的侵權行為:(1)向公眾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的軟體;(2)復制或者部分復制著作權人的軟體;(3)故意刪除或者改變軟體權利管理電子信息;(4)故意避開或者破壞著作權人為保護其軟體著作權而採取的技術措施;(5)轉讓或許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人的軟體著作權。版權侵權行政處罰的方式:行政處罰的方式主要包括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非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罰款,沒收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注意,對於已給予行政處罰的侵權行為,權利人還可以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目前,除國家版權局外,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設立了版權局,部分地市也設立了版權局。國家版權局負責處理重大侵權案件,各地方版權局負責處理其他侵權案件。另外,實施著作權侵權行為情節嚴重,後果惡劣的,可能受到刑事處罰。
『貳』 發現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應該向哪個部門舉報
如果你是當事人,也就是版權擁有者,你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權和賠償;如果你是局外人,則可以向市新聞出版廣電局或執法局投訴,他們會去處理此事。山東省版權服務中心
『叄』 國家版權局對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管理規定
國家版權局對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管理規定,對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管理,我國是有專比較嚴格的管理屬規定的,同時也規定了由國家版權局負責進行相應的管理活動。那麼國家版權局對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管理規定有哪些?國家特色建築國家版權局對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管理規定:1、各地版權管理機關應認真對本地區的計算機軟體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掌握情況,為管理工作取得必要的信息;2、各地版權管理機關應大力開發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得計算機軟體的開發、銷售單位和個人依法辦事,同時要求機關、事業單位使用合法軟體;3、各地版權管理機關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務院2001年12月20日三百三十九號令《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有關條款,對侵犯計算機軟體的有關行為行使行政處罰權,對於性質嚴重的製作、發行、銷售盜版計算機軟體的犯罪行為,可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請各地版權管理機關及時向國家版權局反映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管理工作中的經驗和問題。
『肆』 軟體著作權侵權會帶來什麼法律後果
1.行政責任。由國家軟體著作權行政部門給予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處罰。
2.民事責任。責令其專停止侵屬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計算機
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或轉讓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承擔違約責任。軟體持有者不知道或者沒有合理的依據知道該軟體是侵權作品的,其侵權責任由該軟體的提供者承擔。
3.刑事責任。軟體登記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違反有關規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伍』 侵犯軟體著作權應承擔哪些行政責任
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對於侵犯著作權行為,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回,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答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
望採納!
『陸』 軟體著作權侵權維權需要哪些證據
首先要證明原告軟體著作權是否有效存在的事實。原告可以提供軟體的目標程序和源程序、軟體文檔、發表的證據、受讓或者繼承的證明、軟體登記證書等。
第一,原告軟體著作權是否有效存在的事實。
對於這一點而言,原告可以提供軟體的目標程序和源程序、軟體文檔、發表的證據、受讓或者繼承的證明、軟體登記證書等。其中最為有力的證據是軟體登記證書。盡管計算機軟體與其他作品一樣,其著作權在我國是自動產生的,即隨著軟體的創作完成而自動產生,但是,在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體登記管理辦公室登記是登記人對軟體享有著作權的初步的表面的證明。如果被告試圖證明該軟體的著作權不屬於原告,事實上是近乎不可能的。
第二,侵犯軟體著作權行為真實發生的事實。
執法機關當場查封的侵權軟體是最有效的直接證據。但是由於非法復制軟體的行為隱蔽性極強,不少侵權軟體是根據買方的要求臨時拷貝的,很難做到人贓俱獲。事實上,原告也可以向法院提供侵權軟體與被侵權軟體的對比情況、被告銷售侵權軟體的發票、提單、宣傳資料等間接證據。間接不能單獨證明待證事實。在運用間接證據時,除了要求間接證據滿足真實性、關聯性和合法性之外,還要求間接證據之間、間接證據與待證事實之間必須相互印證協調一致,沒有矛盾,並且所有的間接證據必須形成一個完整的鎖鏈,能夠得出惟一性結論,排除其他可能性。被告可以提供己方軟體的源程序和目標程序,對原告的事實主張作出反駁。對侵犯軟體著作權行為是否發生的認定涉及專門性的問題,比如需要對當事人雙方軟體進行同一認定或者實質性相似認定,這種工作非專業人員不能勝任,需要他們運用專門知識和專門技術進行鑒定,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委託法定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另外,對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行為是否存在的質證過程,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即有些案件需要當庭對雙方軟體進行演示對比。
第三,原告因被告侵權所遭受的經濟損失。
表明原告軟體銷售量下降的有關財務帳簿,被告銷售侵權軟體的財務帳簿所載明的銷售數量、價款、生產成本等,都可以通過推定來證明被告侵犯軟體著作權所導致的損失。關於原告所遭受損失的計算容在本文第三部分詳述。
第四,被告的主觀過錯。
從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來看,侵犯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適用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侵權行為當然也不能例外。因此,原告還必須證明被告的主觀過錯。過錯是一個主觀和客觀要素相結合的概念,它是指支配行為人從事在法律和道德上應受非難的行為的故意和過失狀態。原告在查找被告的過錯時並非是僅僅去考察被告的內心世界和主觀狀態,而是採取「中等偏上」客觀標准來衡量被告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如果衡量的結論是否定的,則被告有過錯。在這里,「中等偏上」的標准要求行為人像一個合理的、謹慎的人那樣行為,同時應考慮行為人主客觀方面的具體特點來確定該標準的具體內容。
『柒』 國家版權局對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管理規定詳解
國家版權局來對計算自機軟體著作權管理規定,為貫徹《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辦法》。為促進我國軟體產業發展,增強我國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鼓勵軟體登記,並對登記的軟體予以重點保護。那麼國家版權局對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管理規定是怎樣的?國家版權局對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管理規定國家版權局對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管理規定:1、各地版權管理機關應認真對本地區的計算機軟體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掌握情況,為管理工作取得必要的信息;2、各地版權管理機關應大力開發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得計算機軟體的開發、銷售單位和個人依法辦事,同時要求機關、事業單位使用合法軟體;3、各地版權管理機關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務院2001年12月20日三百三十九號令《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有關條款,對侵犯計算機軟體的有關行為行使行政處罰權,對於性質嚴重的製作、發行、銷售盜版計算機軟體的犯罪行為,可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捌』 軟體版權登記 方面的事務屬於中國哪個行政部門管理范圍內
國家版權局主管全國軟體著作權登記管理工作。
國家版權局認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為軟回件登記機構答。
經國家版權局批准,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可以在地方設立軟體登記辦事機構。目前辦理軟體著作權登記的辦事機構為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版權局。同時,以下城市版權局同樣受理版權登記工作。
沈陽市版權局
大連市版權局
長春市版權局
南京市版權局
青島市版權局
武漢市版權局
廣州市版權局
深圳市版權局
長沙市版權局
西安市版權局
成都市版權局
建議根據所在地登陸該地區版權局進行詳細咨詢。
『玖』 對著作權侵權案件的行政處罰
對著作權侵權案件的行政處罰。著作權侵權行為,是指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又無法律上的依據,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權人專有權的行為。著作權侵權有直接侵權、第三人責任、違約侵權和僅侵犯作者的精神權利等等。對著作權侵權案件的行政處罰民事責任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具體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竊他人作品的;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版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鄰接權的行為。綜合法律責任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處以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的罰款;非法經營額難以計算的,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3.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4.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錄音錄像製品,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5.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6.未經著作權人或者鄰接權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鄰接權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鄰接權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8.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行政處罰根據《著作權法》第47條規定,版權管理機關可以受理涉及數十種侵權行為的案件,並做出行政處罰。受理案件可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投訴,也可根據舉報人的舉報,或主動對市場的侵權事實進行查處,對侵權案件的行政處罰種類有以下幾種:1、沒收違法所得;2、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3、罰款;4、情節嚴重的,沒收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版權管理機關可根據侵權事實所造成的後果,即侵權行為對被侵權人和對公共利益的損害程度大小,決定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處罰。
『拾』 哪個行政部門可以查封使用盜版軟體的計算機
1、計算機軟體侵權行為:個人使用盜版專業,未經軟體著作權人及其合法受讓者同意,即使沒有任何商業行為,既沒有盈利,也沒有發表任何學術著作,但是只要啟動運行就是侵權。
2、未經軟體著作權人及其合法受讓者同意,通過信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的軟體。侵權人除了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外,還要承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如果你已經答應刪除所有軟體並保證不再使用,也是侵權,因為在運行的那一刻,侵權已經構成了。但是你刪除並不再使用,情節比較輕,而且如果存在善意侵權,不會涉及賠償。
4、善意侵權: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只是侵權,不用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