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職能
知識產權局主要有四個方面的重要職能:第一,強化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運用;第二,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指導商標、專利的行政執法;第三,負責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第四,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按照分工開展對外知識產權談判。
⑵ 知識產權保護
從知識產權制度的歷史看,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不但起步早而且體系完備。在基本法的相關內容中會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但更多的國家還是通過制定《專利法》、《合同法》等一系列專項法對知識產權加以規定和保護。對於科技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政府一般不制定專門的法律,而是在現有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基礎上制定一系列引導性政策。如英國的《知識產權管理手冊》,從原則上對科技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做出規定,以維護科研單位、科技人員的利益,促進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和轉讓。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主要是科研單位與科研人員或合作研究中科研單位之間通過簽訂協議或合同的方式,界定科技成果的歸屬和轉化、轉讓,明確彼此的利益關系。如果協議或合同沒有得到履行,則通過藉助法律的方式予以解決(王海峰,2007)。總之,國外主要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具有完善的法規體系,健全的組織管理制度,合理的產權權益分配,能夠充分激勵科研人員並激發其創新的潛能。
近些年來,我國按照TRIPS 協議的最低保護標准,相繼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軟體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為保護知識產權和促進科技創新提供了法律保障(袁曉東,2006)。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及科技成果交易額的上升,成果轉化中的知識產權侵犯案件卻逐年上升,反映出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以知識產權的制度建設為例,受「重成果輕知識產權」傳統思想的影響,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都以成果獎勵制度為主,大學和科研院所的人事管理制度也以發表論文為主要考核指標。結果是,研究項目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無法形成自主知識產權。2010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授權率為27.2%,而在中國申請專利的國外發明授權率為56.4%,無論在質量、結構和國際布局上,都與世界主要專利強國存在較大差距。與此同時,發明創新者自身的不成熟、政府法規的不健全、部分執法部門的不作為,一些企業經營者素質的低下以及政府職能體制轉變不到位、市場經濟發育等諸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進程。
⑶ 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工作職責包括
一、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職責有哪些
負責全省知識產權工作;專統籌協調知識產權事宜,研究屬擬定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制定本省知識產權發展規劃,負責知識產權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管理全省專利工作,負責調處專利糾紛,查處假冒專利,組織專利技術的實施和推廣等。
二、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麼
知識產權保護范圍為:著作權及其相關權利、專利權、工業版權、商標權、商號權、產地標記權、商業秘密權以及各種反對和制止不正當競爭的權利。
《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三條【知識產權的定義】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⑷ 中國有幾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分別在哪裡,各服務於什麼行業
中國沒有機構名稱叫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主要分三個方面,商標,專利,版權。商標歸商標局管,專利歸專利局管,版權歸版權局管。
⑸ 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履行哪些職責
1、依法受理知識產權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投訴,處理展會知識產權侵權糾內紛;
2、組織開展知識產權保容護相關法律、政策的宣傳,以巡視、督導等方式監督主辦方履行知識產權保護義務;
3、依法查處展會期間發生的知識產權違法行為;
4、建立展會知識產權保護情況的信息披露制度,提供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信息查詢服務。
⑹ 你好,請問你對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這個單位了解嗎/有問題想請教,謝謝。
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事業單位,有的地方是自收自支,歸屬當地市場監管局領導和管理。主要業務是代辦專利申報、商標注冊申報等。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主要職責
國家知識來產權局的職能包自括:
(1)提出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修改草案;研究相關的知識產權法規;組織制定專利工作的規章制度。
(2)研究擬訂知識產權涉外工作的方針、政策;研究國外知識產權發展動向;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含必要的對外知識產權談判);負責專利工作的國際聯絡、合作與交流活動。
(3)組織制定全國專利工作發展規劃和專利信息網路規劃。
(4)組織制定專利確權、侵權判斷標准並指定管理確權機構;指導地方處理專利糾紛和查處冒充專利行為的工作;負責專利代理機構的審核、人員資格的確認;指定涉外專利代理機構。
(5)組織、推動專利法及有關法規的宣傳普及工作;規劃有關知識產權的教育與培訓。
(6)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