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問題
這是不合理的。表面上他們的做法貌視合法,因為不取得審批,任何單位與個人不專得私屬自開工建設工程。但2004年國務院下發的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載明,政府行政的基本要求有六點,第一是行政合法,第二是行政合理,顯然你們本地政府的行政行為不符合行政合理原則。本來農民可以申請宅基地,但因為你要開發而不給申請,又不給調換政策,養殖戶養殖的牲畜又不批圈養場所,不是沒有場所,而是因為要動遷而不批,那當然不合理。
雖然有種種問題,但與政府相比較來說,我們民眾處於弱勢,有些事情認真不得。如果他們審批了,你取得使用權,最好馬上去辦理營殖工商執照,再辦動物檢疫檢驗證明。即使以後你土地方面無法得到補償,但對養殖部分會有補償。
②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變更為宅基地使用權
你好,1、按規定,集體土地使用權分為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農用地使用權。一般來講,不能轉化。
2、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農用地使用權,二是建設用地使用權。其中,農用地包括耕地和其他農業用地,以及可用於農業開發的「四荒」土地;建設用地包括宅基地、企業用地和公益用地,對這三種建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性質法律有不同的規定。2008年2月1日起施行的《土地登記辦法》(國土資源部制定)將集體土地使用權分為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農用地使用權(不含土地承包經營權)三類。
望採納!
③ 建設用地使用權是不是包含宅基地使用權
不包括。建築用地使用權的對象是國家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人有收益權、流轉的權利;宅基地使用權的對象是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人基本上沒有收益權和流轉權。
兩者有交叉的部分,但不是包含關系。
④ "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是指耕地還是宅基地
依據目前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不僅指耕地還包括宅基地。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農用地使用權,二是建設用地使用權。其中,農用地包括耕地和其他農業用地,以及可用於農業開發的「四荒」土地;建設用地包括宅基地、企業用地和公益用地,對這三種建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性質法律有不同的規定。
⑤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和擁有權應該歸誰所有
農村集體土地擁有權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回條
1、國家征地發放補答償款應該給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
2、農民的宅基地歸集體所有,個人只有使用權,不能轉讓。
3、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5)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包括宅基地擴展閱讀
集體土地使用證查詢
國有土地使用證由國家土地管理局統一監制,市、縣人民政府頒發,土地管理機關填寫,發給依法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並由其保存。
其主要內容包括:
①土地使用者名稱、地址、圖號、地號、用途、批准使用期限、四至、填發機關簽章、年、月、日。
②城鎮土地使用中用地面積,其中建築佔地,共有使用權面積,其中分攤面積,土地等級;農村土地中土地總面積,其中地類面積。
③備注。
④變更記事。
⑤附圖以及證書的編號等。
1、到當地國土部門查詢,要注意看證書是否辦理出讓.現在的出讓金標准較高。國土資源部發過一個文,自然人可是憑自己的身份證查詢土地宗地的登記情況。
2、系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權人,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辦證中心,申請調閱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上相關內容即可。
⑥ 集體土地使用權主要形式有哪些
集體土地使用權類型分為荒地拍賣、批准撥用宅基地、批准撥用企業用地、集體土地入股(聯營)以及其他。
集體土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以及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組織和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權。
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主體為特殊民事主體,主要為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集體經濟組織設立的企業和公益性組織,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允許的個別情況下,才可包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使用權通過發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