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2011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

2011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

發布時間:2021-08-02 20:00:39

⑴ 怎樣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查詢統計數據

您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會公布知識產權(IP)活動概覽, 詳細數據都能查到。據WIPO舉行版的新聞發布會消息權:《WIPO 2011年IP大事和數據》涵蓋了專利、實用新型、商標和工業設計,收錄了世界90個知識產權局的IP數據,可作為快速參考指南。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⑵ 根據2012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權威發布的報告,那個國家成為專利申請

中國是專利申請第一大國。

以下是轉知匯了解的資料:世界知回識產權組答織於2012年12月11日發布了《2012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報告對2011年全球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和商標四類知識產權的申請、受理和授予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統計和分析。報告顯示,盡管全球經濟表現欠佳,但2011年全球知識產權申請量卻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就專利申請受理量而言,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專利申請國。

⑶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關於中國

中國於1980年6月3日加入該組織,成為它的第90個成員國。中國1985年加入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1989年加入商標國際注冊的馬德里協定,1992年10月加入保護文學藝術品伯爾尼公約,1994年1月1日加入專利合作條約。至1999年1月,中國共加入了該組織管轄的12個條約。
2008年7月31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日內瓦發表2008年《世界專利報告》稱,2006年世界專利申請量高達176萬件,比2005年增長了4.9%。中國、韓國和美國專利申請量的增長促進了世界專利申請量的增長。報告認為,世界專利申請量的增長證實創新活動日益國際化。報告說,2006年日本的專利申請量為514047件,美國為390815件,韓國為172709件,德國為130806件,中國為128850件。由於國內提交的專利申請量顯著增長,中國在世界專利申請量總數中的份額大大提高,2000年至2006年,中國所佔份額已從1.8%增至7.3%。2005年和2006年之間,中國、韓國和美國申請人提交的專利申請總數分別增長了32.1%、6.6%和6.7%。
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立法
另外,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立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專利法。我國專利法自1985年4月1日施行。依法建立的專利制度保護發明創造專利權。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等。 商標法。我國商標法自1983年3月施行。1993年2月22日進行了修正,擴大了商標的保護范圍,除商品商標外,增加了服務商標注冊和管理的規定;在形式審查中增加了補正程序,在實質審查中建立了審查意見書制度。 著作權法。我國著作權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10月進行了第一次修正,2010年2月26日進行了第二次修正。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2002年1月1日實行《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規定了6種知識產權類型,即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並規定了知識產權的民法保護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也在第七節,以八條的篇幅,確定了知識產權犯罪的有關內容,從而確定了中國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制度。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發明獎勵條例》等單行法和行政法規也都對相關的知識產權作了規定。
《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1994年6月16日《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發表
白皮書分三部分:一、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基本立場和態度;二、中國具有高水平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三、中國具有完備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體系。
白皮書說,中國政府恪守保護知識產權有關國際公約及雙邊協定的真誠立場和充分承擔國際義務的能力,得到了國際輿論廣泛的贊譽和支持,白皮書在結束語指出,世界上總有某些人視而不見中國的發展變化,不顧基本的事實,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妄加評論。對此論調,無需爭辯,事實是最好的回答。
2015年12月14日,發表《2015年度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闡述了2014年全球知識產權活動的最新發展態勢。報告指出,中國在專利、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等知識產權領域的申請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已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報告稱,2014年全球創新者共提交了約270萬件專利申請,比2013年增長4.5%。2014年全球共授權約118萬件專利。目前全球所持有效專利總共約為1020萬件,其中美國佔24.7%,日本佔18.8%,中國佔11.7%。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在報告發布會上說,「中國過去幾年的專利申請量一直非比尋常」。根據報告,中國在2014年的專利申請量為92.82萬件,位居世界第一,超過了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美國和日本的總和。不僅位於中國的專利申請部門收到了最多的專利申請,而且中國公民和企業在全世界范圍內提交的專利申請也最多,共83.7萬件。
報告還說,2014年全球商標申請量比2013年增長6%。中國在這一領域也位居世界第一。在工業品外觀設計方面,中國申請量盡管比2013年減少14.4%,但仍居世界首位。

⑷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獎勵項目

通過表彰世界各地的發明家、創造者和創新企業的成就,WIPO獎勵項目旨在幫助營造一種創新和創造在社會各個層面得到鼓勵的文化。WIPO獎產生的宣傳效果也有助於更多的人認識知識產權制度如何為創造和創新服務。
WIPO僅考慮國家級或國際比賽和展覽主辦方的獲獎提名。參加獎勵項目的申請應當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並至少在活動開始前三個月轉給WIPO,每類獎、每項活動限一個獎項。獲獎者的選擇程序由主辦方負責,在WIPO規定的指導方針框架內進行。WIPO獎應作為最高獎項頒發。 WIPO創新企業獎的創立宗旨是促進公司和企業對知識產權制度的運用,並提高公眾關於知識產權制度對企業有哪些好處的認識。

⑸ 材料一:專利申請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1年2月9日發布報告稱

(1)(一)①反映了近年來我國科技的進步,自主創新能力有較大的提高,但與版發達國權家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②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支持是我國科技創新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③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產業化率低,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大學的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高。(二)①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提高技術開發和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國企業的競爭力;②才能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③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由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轉變;④才能貫徹落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為實現國家經濟獨立和經濟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2)①堅持發展的觀點和辯證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特別是大學),政府要繼續在財政、政策等方面支持企業、大學提高自主創新能力。②堅持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抓主要矛盾,著力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產業化率低的問題。③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企業不能只注重研發,更要注重實踐,將科技發明轉化為生產力和社會財富。④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使科技成果的轉化服務於大眾。

⑹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於2011年2月9日發布報告稱,

A。解析: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於2011年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由2009年的7900件增加到2010年的12339件,總數位列美國(44855件),日本(32156件)和德國(17171件)之後,位居世界第四。

⑺ 世界知識產權那年開始

「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的由來 根據中國和阿爾及利亞在1999年的提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2000年召開的第三十五屆成員大會上通過決議,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4月26日是《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的日期。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旨在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歷年「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回顧 2001年 今天創造未來 2002年 鼓勵創新 2003年 知識產權與我們息息相關 2004年 尊重知識產權 維護市場秩序 基本常識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等。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商標權】是指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專有權。商標是用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我國商標權的獲得必須履行商標注冊程序,而且實行申請在先原則。 【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專利權與專利保護】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人對該項發明創造擁有獨占權,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厲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專利保護採取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平行運作、司法保障」的保護模式。本地區行政保護採取巡迴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專利執法形式,集中力量,重點對群體侵權、反復侵權等嚴重擾亂專利法治環境的現象加大打擊力度。 【知識產權的三個特點】 1、知識產權的專有性,即獨占性或壟斷性; 2、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即只在所確認和保護的地域內有效; 3、知識產權的時間性,即只在規定期限保護。

⑻ 2011年我國受理的國內外專利申請總數超過多少

2011年我國受理的國內外專利申請總數超過52萬件。

2011年12月11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12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其中指出,中國已經成為專利申請第一大國。

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來自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52.6412萬件。繼2010年超過日本後,2011年又超過美國(美國為50.3582萬件),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發明專利申請國。

統計數據反映,過去1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一直呈大幅增長態勢,年均增幅達到22.6%。

(8)2011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擴展閱讀:

中國是歐洲專利局專利申請提交最活躍的五大國之一。在2008年到2018年十年間,中國公司提交的歐洲專利申請數量增長已超過6倍。

除了專利申請總數上的持續增長,中國在各大領域的專利申請表現出色。報告稱,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四大技術領域,即數字通信,計算機技術,電力機械、裝置、能源,通訊領域,它們的申請數量佔中國專利申請總數的比例分別為25%、12%、6.6%、6.4%。

其中,中國在尖端技術領域如數字通信方面的發展領先。歐洲專利局收到的所有數字通信領域的專利申請中,有20%來自中國,僅次於份額佔比26%的美國,而日本以12%的佔比位列第三。

在歐洲專利局2018年全球企業專利申請榜上,中國公司的成績令人矚目。其中,華為憑借2485項申請位列第二,成為歐洲專利局最活躍的中國專利申請公司,並在數字通信領域第五次登上榜首。

其他進入前50名的中國公司是OPPO和京東方;此外,中興、阿里巴巴、小米等公司在數字通信或計算機技術領域專利申請量均位於前列。

閱讀全文

與2011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