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載電子書,例如專業書籍、外文原版教材等進行學習。違法嗎
你好,不違法!我國
《著作權法》
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你這種事個人進行學習,所以,屬於合理使用,不違法!
⑵ 有誰知道哪些可以下載哲學法學電子書的網站
免費電子書籍下載站點大全
數字圖書館 http://www.digiark.com/tushu/gjtsk/index.html
錦綉中華 http://www.chinapage.com/china.html
甲骨文獻庫 http://www.cn-oracle.com/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http://zg24.51.net/zjm/zsml.htm
南懷瑾課堂 http://www.putizi.org/work/nan/nanindex.htm
國學網 http://www.guoxue.com/wenxian/wenxian1.htm
中文搜書引擎 http://www.bookicq.com/
木子書屋 http://shuwu.com/index2.shtml
阿拉下載 http://www.booksea.com/
白鹿書院 http://www.oklink.net/
三思藏書架 http://www.oursci.org/lib.htm
聖城麥地納之聲 http://www.makuielys.info/makuielys/index.php
學術書齋 http://time.fe.e.cn/xsshuku/xshshuku1.htm
亦凡書庫 http://www.shuku.net
寶藏下載 http://www.xicn.net/download/ebook/
三味書林 http://come.6to23.com/fayu/gdwx/index.html
書路 http://www.shulu.net/
春光書屋 http://www.starinfo.net.cn/photography/gif/
海天書院 http://www.0943.com.cn/wenxue/
書吧 http://www.book8.com/
禪友上載區 >> http://www.1zen.com/share/index.asp
視野下載 http://download.esnai.com/asp/default.asp
江都電大 http://down.jdtvu.net/
犀鳥天地站 http://www.hornbill.cdc.net.my/hbnews.htm
思想的境界學術著作下載
http://www.guanzhong.gd.cn/subwe ... ejingjie/xiazai.htm
家園藏書 http://www.21manager.com/
完全下載 http://ebook99.myetang.com/pda_sywc.htm
長城寬頻e書下載站 http://ebook.hzgwbn.net/
創富指南電子圖書網下載中心 http://asp2.6to23.com/ebooknet/jddown/index.asp?nclassid=3
http://hengtian.nyist.net/ebook/
http://www.starinfo.net.cn/photography/gif/index.htm
http://asp2.6to23.com/ebooknet/jddown/index.asp?nclassid=3
http://www.westgain.com/service/member/downmenu.asp
http://ebook.hzgwbn.com/ (強烈推薦)
有很多管理講座下載 http://www.successz.com/
我愛e書 http://www.52ebook.com/
http://hengtian.nyist.net/ebook/
經濟學園社區網路資源 http://www.beiwang.com/bbs/list.asp?boardid=8
浪漫工作室 http://langmanshuwu.myrice.com/index.html
白帆文學社 http://www.fan.net/~fan/jp/
詩詞專集下載 http://www.sczh.com/scdown.htm
據說是世界十大禁書,沒有具體看過: http://down.dz169.net/file/work-10-jin-book.rar
銀河圖書館 http://www.cnet21.com/wenxue/lib/
經典文集分類 http://www.21eok.com/download/sort.asp?classid=5
http://www.bookhome.net/
http://www.kfinfo.ha.cn/books/wenxue/yanqing/yanqing.htm
http://www.ebud.net/book/ 佛學圖書館
http://www.shuku.net/ 亦凡公益圖書館.簡體網站, 書量甚豐富
http://www.eshunet.com/ eshunet.com 很多 web compiler 版ebook, 有繁有簡.
http://member.netease.com/~luolian/suxinshuzhai.htm 素心書齋 簡體網站, 政經,心理,人類學,哲學類書特多.
http://www.gutenberg.net Project Gutenberg 一個保存英文經典書的計劃, 可找到大部分已經不受版權保護的書
http://saturn.ihp.sinica.e.tw/~liutk/shih/book.htm 收集好多網上文字資源
http://www.hjsm.net/ 幻劍書盟,好多武俠/幻想小說,
http://www.mypcera.com/book/index.htm 新時代書城
http://saturn.ihp.sinica.e.tw/~liutk/shih/ 史學聯機
http://www.xys.org 學術味濃厚. 他收集的links亦很好. 大陸網友可能要經代理伺服器才能連上
http://www.oursci.org/libarchive.htm 科普書網站, 好!
http://www.lib.pu.e.tw/database/www/db-ebook.htm
http://www.millionbook.com/ 百萬書屋, 簡體
http://kpgb.onchina.net/ 黃金書屋 (開平站,簡體)
http://www.white-collar.net/hs_ys.htm 勁多亦舒
http://isubculture.ichannel.com.hk/Authorlist.html 本地貨
http://www.palmheart.net/ Palm programming
http://www.cartoonwin.com/ 網上睇國內連環圖
http://www.maththinking.com/boat/booksIndex.html 計算機書
http://hnbc.hpe.sh.cn/ (好多pdf書, 分類細, 好!)
http://203.71.212.1/lib/libnet/libnet/books.htm (繁體, 古典類)
http://www.cnread.net/cnread1/lszl/index.html 歷史書
http://www.pcbookcn.com/ (計算機書)
http://www.palm-cool.com/ palm-cool.com , 要登記做會員先去到下載區.
http://www.brando.com.hk/ brando.com.hk , 很多宗教類書.
http://www.move.com.cn/ebook/default.asp move.com.cn
http://www.5ipda.com/
http://www.buddhist-canon.com/ 有不少佛學書.
http://www.white-collar.net/hs_ys.htm 亦舒迷不容錯過
同煤網 http://www.dtcoal.com/downlading ... oad-ebook-index.htm
經典名著 http://202.113.13.168/e/works/
教育書庫 http://www.wxjy.com.cn/jysk/jysk.htm
大道網 http://da.net/htm/book/index.php
歷史紀實 http://61.142.7.142/SubWebSite/y ... icankao/lishijishi/
佛教圖像解說 http://member.netease.com/~cath/
海外中文書庫 http://www.havebook.com/
轉自: http://www.haanen.com/bbs(作者:赤松子)
http://u0310119.g1.13939.org/《南方都市報》事件.chm
電子書下載
好網推薦:思問 http://www.siwen.org/
中國學術城 http://xueshu.newyouth.beida-online.com/
學術批評 http://www.acriticism.com/
陳獨秀與中國革命 http://www.chenstudy.com/
陳獨秀研究動態 http://www.chentuhsiu.com/main.htm
陳獨秀研究 http://www.aqshyz.net/history/chenxiu/index.asp
今朝風流 http://www.zuopai.com/
學說連線 http://www.xslx.com/
中國儒學網 http://www.confuchina.com/
國學 http://www.guoxue.com/
劍虹評論網 http://www.comment-cn.net/
思與文 http://www.chinese-thought.org/
新大陸 http://www.xindalu.net/index1.htm
文化研究:中國與西方 http://www.culstudies.com/
中國研究學者文庫 http://www.usc.cuhk.e.hk/wk_author.asp
世紀中國 http://www.cc.org.cn/newcc/index.php
二十一世紀 http://www.cuhk.e.hk/ics/21c/index2.htm
篝火文叢 http://www.goohoo.net/
虛擬圖書館 http://www.hubce.e.cn/cbb/qwjs/eboard.php
中國城市網 http://www.chinacsw.com/
農友學者文庫 http://www.nongyou.org/library/index.html
中國國關在線 http://www.irchina.org/index.asp
思想先鋒 http://zfr.scnu.e.cn/zm/
思想評論:奧地利學派經濟學與中道自由主義 http://www.sinoliberal.net/
燕南評論 http://www.yannan.cn/
凱迪網路 http://www.cat898.com/
思想評論 http://www.sinoliberal.net/constitution/constitution.htm
===============================
電子圖書館:http://mail.zzrtu.com/book/
浙江大學:
http://www.cadal.zju.e.cn/Index.action
廣東電子書刊:http://www.guangdongdz.com/kind1.html
35000本電子書免費下載:http://epasser.aydc.com.cn/
華東理工大圖書館:http://202.120.96.42/jbook/querybookx.aspx
國內圖書館大全:http://www.lib.tsinghua.e.cn/chinese/otherlib
超多免費英文雜志全文可下載(1440種雜志)! http://www.freemedicaljournals.com/
超多資料下載: http://www.gse.pku.e.cn/yearbook/dataset/yearbook/yearbook01/indexC.htm
清華大學網路課件資源庫:http://202.200.144.26/ex/tsinghua/index.htm
免費電子圖書倉庫:http://cq.netsh.com/eden/bbs/745606/
北海市圖書館:http://www.bhlib.com/PDF-01.htm
⑶ 鄭成思的法學專著
知識產權文叢(第13卷)/鄭成思,2006-7-1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12卷)/鄭成思,2005-7-1版
知識產權-應用法學與基本理論/鄭成思,2005-5-1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11卷)/鄭成思,2004-8-1版
知識產權法-新世紀初的若干研究重點(高級法學教程)/鄭成思,2004-4-1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10卷)/鄭成思,2004-1-1版
知識產權論(第3版)/鄭成思,2003-10-1版
鄭成思文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精萃)/鄭成思,2003-10-1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9卷)/鄭成思,2003-8-1版
知識產權法(高等教學與司法考試必讀法規系列)/鄭成思,2003-8-1版
知識產權法(第2版)(高等學校法學教材)/鄭成思,2003-1-15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8卷)/鄭成思,2002-11-1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7卷)/鄭成思考,2002-6-12版
專利實質條件(知識產權專題研究叢書)/鄭成思 張曉都,2002-4-1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6卷)/鄭成思,2001-5-1版
知識產權論(修訂本)(當代中國法學文庫)/鄭成思,2001-6-1版
版權侵權認定(知識產權專題研究叢書)/鄭成思,2001-6-1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5卷)/鄭成思,2001-6-1版
WTO知識產權協議逐條講解/鄭成思,2001-1-1版
知己知彼打贏知識產權之戰-中國「入世」知識產權縱橫/鄭成思 韓秀成,2000-4-1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4卷)/鄭成思,2000-7-1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3卷)/鄭成思,2000-1-1版
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中的法律問題/鄭成思,1999-12-1版
知識產權文叢(第2卷)/鄭成思,1999-9-1版
知識產權研究(第7卷)/鄭成思,1999-5-1版
知識產權研究(第1卷)/鄭成思,1996-5-1版
知識產權研究(第6卷)/鄭成思,1998-11-1版
知識產權文叢/鄭成思,1999-1-1版
版權法(修訂本)/鄭成思,1990-3-1版
知識產權研究(第5卷)/鄭成思主編,1998-5-1版
知識產權研究(第4卷)/鄭成思編,1998-1-1版
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鄭成思著,1996-1-1版
知識產權論(當代中國法學文庫)/鄭成思,1998-1-1版
知識產權法(九五規劃教材)/鄭成思,1997-7-1版
⑷ 盜版電子書版權相關問題~法律一類的專家可以幫一下么~
第一個問題不知道,,第二個問題答案是不會,非盈利就沒有問題。
此外,,圖書館的書以及電子資料都是花重金購買了版權的使用權的。
⑸ 四大名著的電子書的版權問題。在網上搜到的txt 或pdf格式的名著,是有版權的嗎
可以說都是非法的
有人非法上傳,准確的說,下載也是非法的
但是目前來說,相關的知識產權de保護很不充分
法不責眾,有版權的話就要收費了
⑹ 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構成侵權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一個嶄新的概念電子書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電子書既可以拿在手持閱讀設備上瀏覽,也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閱讀。大部分電子書是需要付費下載的,那麼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構成侵權呢?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構成侵權?購買書籍僅僅是取得書籍的所有權,未與著作權人形成合意並且明確授權或者依據著作權人單方意思許可或者轉讓權利的,並不意味著附著在書籍載體上的著作權也一並概括或者具體的轉移。假設在沒有《著作權法》第22條對於合理使用的規定,那麼將書籍電子版復制若干並利用信息網路傳播的行為可能觸犯作者的信息網路傳播權與復制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根據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12)項的規定,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而復制權,根據第10條第1款第(5)項的規定,是指: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電子書籍因其載體的特殊性,於沒有版權保護措施的狀況下,致使復制書籍內容在網路時代變得更加便利。並且一旦復製成本下降,則導致著作權人包括發行在內的經濟利益極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作為對著作權利人的救濟,法律明文規定,權利人未許可他人復制或者轉讓復制權且不具有合理使用的情形下的,任何人不得實施針對其作品的復制行為。同理,讀者或者電子書籍的所有人,在前述情形下,也不得將作者作品通過網路上傳至伺服器、網路硬碟或者其他網路空間。否則著作權利人有權要強求停止侵權行為並請求賠償損失。但根據現行著作權法第22條第1款第(1)項的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個人」不同於「私人」,前者是指行為人自己使用作品,而後者則指代「他者」,通過交互方式(信息網路傳播方式)傳播作品給公眾,囑咐其作品只作「私人用途」使用,屬於所謂的「私人使用」,但並非「著作許可權制」意義上的「個人使用」。一字之差大異其趣。從邏輯上言,唯有「復制」及「演繹」行為能滿足「個人使用」的「個人」要件,因為這些行為均可由行為人「個人」完成;而對「發行」、「出租」等廣義上的「公眾傳播權」的限制,均無「個人使用」條款的適用餘地。因此將作品通過互動式傳播給特定人,因為對象並非是「公眾」,所以並未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也就沒有探討是否滿足「個人使用」的必要了。換言之,只要作品在信息網路環境中只能被特定少數人獲得,則並沒有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關於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構成侵權?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版權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⑺ 2019電子書版權保護有什麼法律規定
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傳統閱讀方式已不再是人們閱讀方式的唯一選擇。很多人開始喜歡閱讀電子書,也開始關心電子書的版權問題。那麼對於2019電子書版權保護有什麼法律規定,我們國家有相關法律規定嗎?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解答疑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2019電子書版權保護有什麼法律規定電子書版權保護,適用的法律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細則》《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等。著作權被侵權可採取的維權方式1、與侵權者協商,要求其停止損害行為以及賠償;2、申請版權行政管理機關進行調解;3、直接向法院起訴;4、書面合同中有仲裁條款,可申請仲裁機構仲裁。電子書版權保護存在的問題版權,在我國常把其看作是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是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權利。對版權進行保護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智力創新以促進社會的發展。同樣,在電子書版權問題上,如果對此保護不力,那麼不僅使得版權所有人無法在電子書的傳播過程中受益,而且由於網路的快速傳播性,也會最終損害版權所有人從實體圖書出版業中所獲得的版權收益。這些損害的長期存在將嚴重挫傷作者的創作積極性,不利於社會文化的發展。因此,我國也應順應時代的潮流和現實的需要,及時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保護電子書版權。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電子書的出現是一種必然,也隨之會出現一些新的權利。同紙質書的出版發行一樣,電子書要想在網路上傳播,傳播者應當遵循法律規范,事先一定要獲得電子書版權所有人的許可。電子書的網路傳播,是將紙質作品數字化並上傳至網路或者就是將本身就是數字化的作品上傳至網路,但鑒於網路技術的兩面性,對電子書版權的侵犯也是在這一過程中發生的。在現實生活中,對電子書版權的侵犯主要表現為通過網路的上傳、下載等。電子書是一種數字化作品,其內容是通過網路這一平台呈現給讀者的。而網路是開放的,開放的同時也就意味著權利易受侵犯。現實中,通過付費或者不付費,讀者或者網民很輕易的就能從網路上下載到電子書,並利用電子書的易復制性和易傳播性將其再次上傳到網路。通過這種無限制地復制和傳播,電子書版權所有人的權利受到了侵犯,而侵權人為侵權所付出的代價或者成本卻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計。另一方面,在我國還未全面實行網路實名制的情況下,侵權主體實難確定,這也為版權權利人的維權帶來了困難
⑻ 我聽人說,買盜版書不侵權,但是下載盜版的電子書就侵權了,是這樣嗎
其實都算是侵權,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盜版的電子書也是侵權行為!但是,這種法律是有法不依的,主要是事件太多,影響較小。最關鍵的是版權所有者不提起公訴!呵呵。
可申請登記的作品范圍 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各類作品均可申請登記。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築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計算機軟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它作品。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的規定,上述作品的含義是指: (1)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 (2)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 (3)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 (4)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5)曲藝作品,是指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以說唱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6)舞蹈作品,是指通過連續的動作、姿勢、表情等表現思想情感的作品; (7)雜技藝術作品,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 (8)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9)建築作品,是指以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 (10)攝影作品,是指藉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質上記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 (11)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 (12)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 (13)模型作品,是指為展示、試驗或者觀測等用途,根據物體的形狀和結構,按照一定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 下列作品不能申請登記 (1)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 (2)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3)時事新聞; (4)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5)超過保護期限的作品。
⑼ 在網上分享電子書資源會涉及到法律版權問題嗎
無形的顛覆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3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為6.18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45.8%。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直接帶動了數字化出版的發展,2012年國內數字出版總產出達到1935.49億元,比2011年整體增長40.47%,其中電子書(含數字化報紙)均保持了高速增長勢頭,增長幅度均超過30%以上。傳統的紙質圖書正在逐漸演變為各種形式的電子書,閱讀方式也不斷推陳出新,包括kindle閱讀器、iPad、iPhone或是其他形式的電子書,當當網也相繼發布了「都看」閱讀器。
電子書商們還在不斷創新電子書的閱讀體現,當用戶看到好看的書籍,只需要用閱讀器掃描書籍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直接下載電子書,這一過程中甚至省略了電子商務中的「物流」環節。
在電子書產業持續升級的過程中,電子書的版權問題一直困擾著電子書商們。谷歌公司自2004年開始對圖書進行大規模數字化,在未獲授權的情況下,將全球尚存著作權的近千萬種圖書收入其數字圖書館。2005年,谷歌因涉嫌侵權被美國出版商和美國作家協會告上法庭,經過3年訴訟,雙方達成和解協議,但仍因涉及中國等其他國家版權人的利益,遭到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及歐洲出版商聯盟等其他國家相關組織的反對,2011年美國紐約法院否決了谷歌的這份和解協議。在中國,2010年6月,中華書局和漢王科技因版權之爭對簿公堂,中華書局指責漢王電紙書(國學版)預裝的點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侵權。漢王科技則稱,自己通過國學公司獲得作品授權,並已經為這些內容支付了版權使用費。因此,如何有效解決電子書的版權問題,也成為電子書運營商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電子書產業的產生以及持續升級,顛覆了傳統的「書籍」概念,信息在「無形」被閱讀、傳播。傳統版權法的各種法律模型在電子書時代一次又一次被重新塑造,「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互聯網路傳播權」這些對於普通公眾相對生疏的版權法概念,一次又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留給我們思索的是,電子書產業升級給版權制度到底帶來了什麼?
版權授權現新模式
與傳統紙質圖書不同,電子書「以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用戶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這在著作權法上被稱為「信息網路傳播權」。傳統的版權法並沒有這一項權利,它完全是基於網路技術的發展而催生的版權法內容。我國是在2001年10月修訂版權法時才增加關於「信息網路傳播權」內容。雖然傳統紙質圖書的出版、發行一般不涉及「信息網路傳播權」,但出版商在與作者的協議中往往會約定,「信息網路傳播權」歸出版社所有,之後出版商就可以合法對外銷售「信息網路傳播權」,這也成為電子書商們獲取「信息網路傳播權」的重要方式。
電子書商們總是試圖提升電子書版權授權的效率,然而他們在與出版商或者與作者「一對一」的談判中,總是感到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於是,他們在想盡辦法試圖提高授權的效率。「自助版權協議」模式、「授權要約」模式以及「稿酬通知」模式應運而生。
其中,「稿酬通知」模式最具爭議,按照我國著作權法規定,未經作者授權對作品進行網路傳播,即使事後向作者支付報酬也屬於侵權。為了在版權法上為「稿酬通知」模式找到合法的依據,有學者支持用「法定許可制度」來解釋此種模式,即電子書運營商「先使用後付費」的行為,屬於「法定許可」,即法律所規定的許可方式,而不屬於侵權行為。然而,這種「法定許可」情形又純屬於學者們杜撰出來的一種情況,在各國著作權法找不到現成的規定。當然,未來社會著作權法是否會吸收這種觀點,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會受到來自作者方面的強烈反對,因為「法定許可」的補償標准系法律強行規定,是「一刀切」的範式,這等於在根本上剝奪了作者與書商們討價還價的自由。
「自助版權協議」模式是由國家數字版權研究基地推出的,該種協議模式構造了多種可供選擇的數字版權授權模式,旨在為互聯網版權保護和版權交易提供範本。其本質是將授權協議格式化,它的本質是「格式合同」,即事先制定規范版權,盡可能減少簽約各方的談判空間。事實上,格式合同只會在簽約時減少談判成本,但它仍需要「一對一」談判環節,因此無法從根本上提升電子書授權效率的問題。
相比之下,「授權要約」模式更受推崇,著作權人在圖書出版的同時,根據其意願,隨書刊發出一個「授權聲明」,明確該書的著作權授權范圍、授權費用及其支付方式等。「授權要約」本身就屬於批量授權,但它需要出版者的積極參與才能完成。對於普通作者,由於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很難在出版時獨立設計出「授權要約」模式,因此就需要出版者的積極推動,問題在於「授權要約」模式下最終受益者又是作者或電子書運營商,如何讓出版者也從中「分一杯羹」,這是推動「授權要約」模式走向成功的關鍵。
「發行權」將被重新詮釋
我國著作權法對「發行權」的界定強調採用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原件」或「復製件」。然而,對於電子書而言,從一開始就完全是以數字化的方式出現的,完全不存在「有形載體」,何為原件,何為復製件,在電子書的世界裡並沒有清晰的界定,那麼又如何來詮釋電子書的發行權呢?
之所以要討論電子書的發行權問題,還主要是基於「發行權」所奉行的「一次用盡原則」,紙質圖書在首次合法銷售後,針對該書的發行權便已用盡,即針對該書的二次及再次銷售行為均無需再徵得作者的授權。
我國著作權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發行權「一次用盡原則」,但司法實踐中卻奉行該原則。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18條還專門規定,「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行了作品的復製件後,著作權人對該批作品復製件的出售權便一次用盡,不能再行使了。他人購買著作權人許可發行的作品復製件後再次出售的,不用經著作權人同意。」這里涉及到問題是,用戶購買電子書後,是否有權依據「一次用盡原則」而將作品再次轉發給其他用戶呢?基於對利益的考量,針對這一問題,電子書運營商與用戶形成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用戶一方會堅決捍衛「一次用盡原則」,而爭取轉發的自由;然而,電子書商則會想盡辦法阻止這種用戶與用戶之間的轉發。
縱觀世界各國電子書「發行權」的立法,主要有兩種立法例: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立法例,擴大了發行權的解釋,將電子書這樣的無形載體也納入發行權的范疇,但同時規定「如果將來出現一種控制技術,可以保證作品復製件的原始所有人在傳輸作品後無法保有復製件,而且接收方也無法擅自製作復製件時,那麼發行權用盡原則也可以適用」。二是以歐盟為代表的立法例主張,發行權僅指「有形載體」(原件或復製件)的發行,像電子書的發行則由其他版權內容來規范,不適應「一次用盡原則」。顯然,各國立法大都站在電子書商的立場,不允許電子書的發行權「一次用盡」。
新業務模式重喚「出租權」
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電子書的業務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傳統的書籍租賃業務也在這一過程中被重新喚醒。亞馬遜公司Ki″d1「電子書繼在教科書領域推出租賃服務後又將這一服務擴展到一般書籍,如《有效思維的5個習慣》在Ki″d1「的銷售價為9.99美元,而該書的Ki″d1「租書服務底價為5.5美元,每過一天就增加幾美分,直至租價升至與銷售價相同。
電子書讓「租賃」變得更加容易而且「特別」。「租書」與「買書」不同,在租賃的情況下,用戶只是根據其租賃的時間支付費用,而非永久閱讀;電子書商也會通過技術手段在「租期」屆滿時收回電子書。這里要關注的是,電子租書服務與作者版權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書籍租賃是否也屬於作者版權范疇?如果說在「買書」的情況下,電子書商及作者收費的依據是「復制權」、「信息網路傳播權」,那麼在「租書」的情況下,電子書商及作者收費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確認作者出租權的首個國際條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即TRIPS協議)第11條規定,對於計算機軟體和電影作品,成員應授予作者享有出租權。關於「出租權」的立法例,大致也可以分為兩類:第一種立法例主張「出租權」僅適用於電影作品、計算機軟體作品等特定作品。美國1976年《版權法》及其1990年修正案規定的出租權只支持計算機軟體和錄音製品。法國1992年《知識產權法典》將計算軟體、錄音製品、錄像製品、傳播企業節目作為出租權客體。我國著作權法也奉行這一立法例。第二種立法例則主張「出租權」適用於所有作品,德國、日本、俄羅斯以及我國台灣地區著作權法採用此種立法例。
其實,採用哪一種立法例,完全是利益平衡的結果。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著作權法之所以關注電影、計算機軟體等作品的出租權,是由於上述作品出租產業大發展所導致,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出租電影、音像製品一度成為電影、音像產業的主流形式。為充分保護電影、音像製品作者的利益,相關國家才在著作權法上特別針對電影、計算機軟體、音像製品規定了出租權。隨著閱讀器的推出,電子書籍的租賃業務勢必成為一種新的業務形式,那麼,電子書產業升級是否會重喚版權法上關於「出租權」的擴張呢?
而到底是採用「出租權」還是「互聯網路傳播權」來調整「電子出租」行為,核心還在於在作者與電子書運營商之間建立利益平衡機制。若是將「電子租賃」納入「租賃權」的范疇,作者自然有權基於「租賃權」向電子書運營商主張報酬;即便是未將「電子租賃」納入「租賃權」的范疇,作者同樣也可以基於「互聯網路傳播權」向電子書運營商主張報酬。我國著作權法所規定的「出租權」不適用於圖書作品,作者只能基於「互聯網路傳播權」向電子書運營商主張報酬。至於未來社會是否專門針對圖書的「電子租賃」設立專門的「出租權」,還完全取決於產業發展的需要。
不可迴避的挑戰
我國著作權法正面臨第三次修訂,電子書產業升級勢必會對法律修訂產生重要影響,與此相伴隨的是作者、出版商、讀者之間利益格局的重大變化。電子書產業升級對信息網路傳播權、發行權、出租權等制度帶來了嚴峻挑戰,其實,還遠不止這些。
⑽ 傳播付費下載電子書是否侵權
傳播付費下載電子書是否侵權?電子書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電子書既可以拿在手持閱讀設備上瀏覽,也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閱讀。那麼傳播付費下載電子書是否侵權?版權侵權購買書籍僅僅是取得書籍的所有權,未與著作權人形成合意並且明確授權或者依據著作權人單方意思許可或者轉讓權利的,並不意味著附著在書籍載體上的著作權也一並概括或者具體的轉移。假設在沒有《著作權法》第22條對於合理使用的規定,那麼將書籍電子版復制若干並利用信息網路傳播的行為可能觸犯作者的信息網路傳播權與復制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根據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12)項的規定,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復制權,根據第10條第1款第(5)項的規定,是指: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電子書籍因其載體的特殊性,於沒有版權保護措施的狀況下,致使復制書籍內容在網路時代變得更加便利。並且一旦復製成本下降,則導致著作權人包括發行在內的經濟利益極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作為對著作權利人的救濟,法律明文規定,權利人未許可他人復制或者轉讓復制權且不具有合理使用的情形下的,任何人不得實施針對其作品的復制行為。另外,著作權法第22條第1款第(1)項的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二)個人不同於私人,前者是指行為人自己使用作品,而後者則指代他者,通過交互方式(信息網路傳播方式)傳播作品給公眾,囑咐其作品只作私人用途使用,屬於所謂的私人使用,但並非著作許可權制意義上的個人使用。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