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上海土地使用權到期後

上海土地使用權到期後

發布時間:2021-08-02 15:07:54

Ⅰ 上海舊里改造徵用土地使用權補償款到公司後要納稅嗎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的規定:「附件3: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 一、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 (三十七)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 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國務院令第362號)的規定:「第四十一條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條所稱特殊困難: (一)因不可抗力,導致納稅人發生較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的; (二)當期貨幣資金在扣除應付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後,不足以繳納稅款的。 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可以參照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的批准許可權,審批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 第四十二條納稅人需要延期繳納稅款的,應當在繳納稅款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並報送下列材料: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報告,當期貨幣資金余額情況及所有銀行存款賬戶的對賬單,資產負債表,應付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等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支出預算。 稅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報告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不予批準的,從繳納稅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加收滯納金。」 因此,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屬於增值稅免徵項目。

Ⅱ 上海買房子,實際是買使用權70年,之後怎麼辦

目前沒有房子到這個年限,國家也沒有法規詳細說明,但一般認為如果70年後,那塊土地仍然有作民用的住宅,則其使用權繼續
不用擔心這個,我國是土地公有制,到時肯定會出台政策的。

Ⅲ 上海墓地使用年限到底是多久

上海墓地使用年限是70年。
根據有關的部門規定,上海墓地公墓墓穴使用的年限為70年。期滿前6個月公墓管理單位通知墓主辦理需用手續,使用期滿後仍然未辦理繼續使用手續的,作為無主墓穴的方式處理。

Ⅳ 國有建設用地到期後怎麼辦

一、研究背景
上世紀80年代末,深圳和上海開啟了中國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先河。1988年的憲法修正案明確,在堅持城市土地國家所有的前提下允許土地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隨著《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中國基本確立和逐步完善了國有土地有償出讓制度。
作為國有土地出讓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出讓期限以及到期處置一直備受關注。盡管相應法律法規明確了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並對土地使用權到期處理的原則做出了一些規定,但這些規定大多比較模糊,迴避了續期是否需要繳費,繳費的標准和方式等核心問題。而這些核心問題的模糊,造成了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管理面臨無法可依的局面,進而影響到土地使用者未來預期和土地利用行為。
因此,開展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處置問題研究,一方面是滿足當前國有土地管理的迫切需要。時至今日,一些在土地出讓最高年限規定出台前出讓的土地已經到期或者瀕臨到期。由於沒有統一的規則,地方政府在與使用者協商談判時,引發了較強的社會反響甚至發生了矛盾;與此同時90年代出讓的綜合用地、工業用地也將在10-20年內到期,國有土地使用權到期的處理辦法已經到了必須明晰的時候。
另一方面,研究國有建設用地到期處理問題對於完善制度、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也有重要意義。就當前的形勢看,繼續依賴新增建設用地的出讓收益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不可持續的。研究國有建設用地的到期處置,不僅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的土地出讓收益制度,更具有三個方面的深遠意義。第一,是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需要。目前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賦予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讓金的形式獲得土地收益,是國有土地所有權的主要實現形式,國有土地到期後續期費用的明確是對現行有償出讓制度的補充和完善;第二,是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實現保值增值的需要。中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城市土地是國家所有的最重要的資產,國有土地出讓制度的建立大大提升了土地資產的價值,到期續期或按規定收回將有效保證土地作為國有資產的性質並使其保值增值;第三,是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需要。土地出讓收益為城鎮化過程中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提供了必要保障。新型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所以形成合理的到期收回制度和對續期收費制度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現行政策法規梳理
中國涉及到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處置的法律法規如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1990)
第一,規定了各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最高出讓年限,其中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和其他用地50年。
第二,確定了國家在使用權屆滿時優先無償收回土地的權利。第四十條規定,「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由國家無償取得。土地使用者應當交還土地使用證,並依照規定辦理注銷登記」。
第三,提出了使用權人申請續期的權利,明確提出應重新支付出讓金。第四十一條規定,「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需要續期的,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重新簽訂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登記」。
(二)2004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
堅持了國家在使用權人不申請續期以及出讓人不批准其續期申請時,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權利。第五十八條規定中的第(三)項,即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未被納入國家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時,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的范圍。
(三)2007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7)
第一,對使用權人到期續期的權利和程序、續期申請得到批準的權利、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駁回續期申請的權利、國家駁回續期申請無償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權利等規定與2000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示範文本》保持一致。第二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至遲於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幅土地的,應當予以批准」。
第二,堅持有償出讓原則,用詞又從2000年示範合同文本中的土地有償使用費改回1990年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第二十二條規定,「經批准准予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第三,未明確國家在無償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時是否需要對地上不動產予以補償以及如何進行補償。第二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雖申請續期但依照前款規定未獲批準的,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7)
第一,提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的規定,但沒有明確續期的程序、是否需要繳納費用以及如何繳納費用。
第二,對於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沒有做出明確規定。
(五)《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示範文本》(2008)
第一,明確了使用權人提前一年申請續期的程序。第二十五條規定,「本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本合同項下宗地的,應當至遲於屆滿前一年向出讓人提交續期申請書」。
第二,保障了使用權人續期申請得到批準的權利,但仍然賦予國家因公共利益收回土地的權利。第二十五條規定,「對於土地使用權人的續期申請,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本合同項下土地的,出讓人應當予以批准」。
第三,堅持了續期有償使用的原則,但用詞從土地出讓金改為土地有償使用費。第二十五條規定,「出讓人同意續期的受讓人應當依法辦理有償用地手續,與出讓人重新簽訂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支付土地有償使用費」。
第四,賦予國家在使用權人不申請續期以及出讓人不批准其續期申請時,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權利。國家收回時應當對地上不動產的殘值予以補償。第二十七條規定,「土地出讓期限屆滿,受讓人未申請續期的本合同項下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及其他附著物由出讓人代表國家無償收回,受讓人應當保持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正常使用功能,不得人為破壞,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失去使用功能的,出讓人可要求受讓人移動或拆除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恢復場地平整」。第二十八條規定,「土地出讓期限屆滿,受讓人提出續期申請而出讓人根據本合同第二十五條之規定沒有批准續期的,土地使用權由出讓人代表國家無償收回,但對於地上建築物及其他附著物,出讓人應當根據收回時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殘余價值給予受讓人相應補償」。
(六)小結
現有多個法律法規都涉及到國有土地使用權到期處理的問題,其相關規定在逐步改變和完善,一些明顯的特點和問題包括:
第一,對土地使用權人續期使用土地的權利保障逐步深入。1990年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把國家無償收回到期使用權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是表明使用權人有申請續期的權利,但沒有規范國家對其續期申請是否予以批準的原則;2000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示範文本》和2007年修正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則要求國家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到期土地外,應當批准使用權人的續期申請;2007年的《物權法》更是直接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後自動續期,也即政府不能無償收回到期的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從規律法規的變更來看,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公民合法財產權利的保護,逐步限制政府權力。
第二,堅持了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原則,但對於未來如何繳納續期使用費用沒有明確的態度。續期繳納費用的用語經歷了「出讓金——土地有償使用費——出讓金」的變動,這個變動實質上反映了規則的不明確。土地出讓金是一次性繳納一定年限的費用以使用國有土地,應該說它屬於土地有償使用費的一種。然而,土地有償使用費除了可以像土地出讓金那樣一次性繳納,還可以實行按年分期繳納,這個用詞的變動實質上反映了制度設計上的非明確性。
第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無償收回到期的住宅建設用地外的其他國有經營性土地,但需要對其上不動產按照其殘值予以補償。自2000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示範文本》以後,明確了國家收回土地使用權時,對於地上建築物及其他附著物,應當根據收回時的殘余價值給予受讓人相應補償。
三、國內外實踐借鑒
(一)上海
上海提出了到期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的規定。2010年上海市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預申請公告(滬預申請告字(2010)第02號)中提出「出讓人收回並補償相應殘余價值」或「出讓人無償收回」等內容,其中包括面積3.56萬平方米的商住地塊,這些規定在歷來的土地出讓交易中均屬首次。
這一申請須知引發了廣泛的討論,爭議的內容主要在於:商住用地是否屬於住宅建設用地,是否受《物權法》保護。如果屬於或者部分屬於住宅建設用地,那麼就應該全部或住宅部分受到《物權法》保護而自動續期;如果不屬於住宅建設用地,則意味著上海市政府在並沒有明確某塊土地是否是公共利益需要就已經做出了收回的規定。
(二)青島
青島主要是考慮了歷史遺留問題,從迴避個案問題的角度,通過補交出讓金等延長出讓年限的做法,將已經到期的建設用地使用權納入當前國家法律規定的最長出讓年限。
青島市黃島區的阿里山小區的土地大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出讓的,其出讓時由於缺乏統一規定,出讓年限較為隨意,分別為20年、30年、35年不等。目前阿里山小區一共有5071戶業主,其中310戶業主的房屋土地使用權將於2009年6月30日到期。這類住宅土地使用權屆滿時可以按照《物權法》的規定自動續期,但續期年限如何確定,續期費用如何繳納則成為爭議最大的問題。
青島阿里山小區採取了個案處理的方式,根據當時業主取得房屋所有權所付出的對

Ⅳ 媒體談土地使用權 70年到期後房子怎麼辦

您好!建在國有土地上的房屋,住宅用地的使用權是70年,商業用地的使用權是40年,到期後自動續期。謝謝閱讀!

Ⅵ 上海土地使用權六十三年的普通商品房可以落戶嗎

這個看各地的地方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一般普通商品房是可以落戶的。

Ⅶ 上海售後公房 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售後公房
即原抄來是租賃襲的公房通過房改後 ,出售給原承租人。這部分已經出售的公房就叫已經售後公房。
房屋使用年限是指房屋所有權是永久屬於個人的,沒有年限規定;土地是國家的,個人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所以土地是有使用年限的。房屋是土地上的附著物,土地使用期限到期後,國家是否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可能:1.如果該地塊有特殊用途,如軍事用地或市政建設用地等,國家可收回土地,但會給予產權人一定的補償;2.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後,房屋所有權人再支付土地出讓金,繼續使用土地。目前,對這一補償標准及土地出讓金標準的相關規定尚未出台。
您購買的二手房為售後公房,因性質比較特殊,因而在房產證上沒有註明期限。目前,國家對此類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沒有具體規定,但該房屋產權是屬於您的,產證上有無註明年限對您的權益沒有影響。新建商品房在產證的土地狀況一欄上對使用年限一般都會註明,且在交易中心均能查到。這類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一般為70年。

Ⅷ 上海二手房土地使用權問題

1.劃撥土地無使用年限,房屋價值不同,使用功能是一樣的,取得方法不同專,還有更加專屬業的,內容太多,不知道這些是否對你有用?
2.拆遷關鍵是你的談判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你的問題很難回答;
3.《轉讓管理規定》規定多種情況可以不辦出讓手續,其中第二條就是「私有住宅轉讓後仍用於居住的」,第三條「按照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有個規定出售公有住宅的」。

Ⅸ 國內有使用年限到期的商品房嗎

深圳年產權房「枯木逢春」到期房地產的續期樣本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竣工的深圳國際商業大廈東座和北座臨街而立,地理位置優越。
深圳商報記者陳相明攝
"土地出讓期滿無償收回,買房等於交70年租金?"進入新年,上海土地拍賣中的"使用期到無償收回土地"的風波,著實讓70年產權大限如何續期的"遠慮"成為"近憂"。不過,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試行"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深圳特區,人們的心情卻相對比較平靜,因為到期房屋續期已經有了"通行證"先例。
在羅湖區,有數十棟產權只有20年左右的寫字樓或商住樓,並已經陸續到期。但是,只要補交地價,這些物業的"壽命"都能相應延長到40年或50年。這個"通行證",便是深圳2004年頒布的《深圳市到期房地產續期若干規定》。
如今,這些曾經只有20年產權的老房子,續期後的能否"枯木逢春"?房價日趨高企,在現實二手房交易中,市民又遭遇到哪些產權續期方面的困惑?深圳商報記者日前進行了調查。
使用權續期:
深圳7年前已有先例
在羅湖區繁華的人民南路和嘉賓路交匯處,國貿地鐵站E出口,能看到一棟20層高的白色外牆寫字樓,分東座和北座臨街而立,對面是金光華廣場和國貿大廈,占盡地理優勢。這便是曾經因為20年的土地使用權到期而引起軒然大波的深圳國際商業大廈。
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初期竣工的國商大廈的土地使用權只有20年,到2001年12月31日截止。當時,很多業主非常困惑,因為不僅是無法用房產進行抵押貸款,就是出租也面臨問題,"雖然自己住在裡面,但都不知這個還是不是自己的房子,也無法簽訂租賃合同"。事實上,在深圳,像國商大廈這樣使用"特區年限"的土地就有73平方公里。
為什麼會出現像國商大廈這樣只有20年產權的物業?不妨回顧一番深圳和國家土地管理政策的衍變。
1981年12月,深圳頒布了《深圳經濟特區土地管理暫行規定》,允許給在特區投資的客商劃撥土地。並規定了土地最長使用年限:工業用地30年;商業用地20年;商品住宅用地50年;教育、科學技術、醫療衛生用地50年;旅遊事業用地30年;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用地20年。
因此,國商大廈等上世紀80年代初期破土動工的一批商業樓宇,土地使用權就只有20年。但是,這和1990年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規定--商業、旅遊、娛樂用地的最高年限為40年--少了一半。
根據《暫行條例》,土地使用權最高年限為: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於是,為和國家規定取得一致,上世紀90年代初期,深圳出台規定:1988年1月3日之前政府無償劃撥用地,仍按原規定執行;1988年1月3日之後,凡通過有償方式與國土局簽定了《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最高年期按國家規定執行。
73平方公里的劃撥土地也因此成為"歷史遺留問題",國際商業大廈正是其中一例。
2000年以來,隨著第一批行政劃撥土地的陸續到期,深圳不得不再次做出調整。2004年,深圳市頒發了《深圳到期房產續期若干規定》,為到期房產的續期鋪平了道路。《規定》指出,到期房地產,業主需繼續使用該土地的,在不改變用途的情況下,按有償使用土地的原則,延長土地使用年期,在剩餘年期(國家規定的最長使用年期減去已使用年期)范圍內約定年期的,補繳地價數額為公告基準地價的35%,並按約定年期一次性支付。
該《規定》不僅令國商大廈成為國內第一個續期土地使用權的案例,也是如今深圳眾多到期或即將到期房產有望續期的重要依據。
政策保底:
城市更新讓老房子增值
如今,國商大廈的產權已經不再是業主的困惑。記者日前在現場看到,國商大廈的裙樓已經出租給各種商家,主要業態是服裝批發零售,人流量較大。由於交通方便,樓上的寫字樓租售行情也較好。據中原工商鋪寫字樓羅湖區經理駱志坤介紹,目前國商大廈的寫字樓售價大約在1.2萬元/平方米。
"大部分國商大廈的業主已經補交地價辦理了續期,因為只有續期,才能進行轉讓、抵押等。但也有小部分原業主不願補交地價的。"駱志坤說,因為一手業主當初購買的價格很低,留著物業收租很劃算,不想賣,所以是否補交地價續期產權也就顯得不那麼迫切了。"畢竟政府也不可能因為一兩家業主不辦理續期手續,而將整棟大廈都拆掉。"
緊鄰國商大廈、位於羅湖區人民南路上的單體建築聯華大廈,也同樣是曾經產權只有20年的辦公性物業。資料顯示,聯華大廈的土地權屬性質為國家所有,來源為協議出讓,土地用途為商業金融業,土地使用年限20年,從1981年1月7日至2001年1月6日,土地使用權年限已到期,業主需要補交地價才能續期或轉讓。
聯華大廈附近的地產中介告訴記者,目前聯華大廈的售價大約為1.1萬元/平方米。記者留意到,該大廈外牆已經翻新,一共26層,主要的經營業態是經濟型酒店,包括如家酒店等,也有業主將空間分割裝修成幾平方米的單間房,包括僅能容納一人的廚房和衛生間,每間租金1600元。80多平方米的空間,就能間隔出4間單房,每月租金收入超過6000元。
"產權到期問題?好像現在還不太成為問題。"--記者采訪的多位羅湖區資深地產中介人士均表示,由於深圳到期房產能夠通過補交地價辦理續期,因此,羅湖的老房子似乎並沒有"壽終正寢"的擔憂,反而日益顯得"枯木逢春"。"羅湖口岸附近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深房集團在上世紀80年代開發的,由於城市更新,不少開發商紛紛進駐小區改造,現在羅湖區的老房子也似乎是越老越值錢。"世華地產羅湖火車站片區總監韓繼雯介紹說。
產權縮水:
年限有異困擾買家
不過,記者了解到,在實際二手房交易中,各種歷史原因導致的同一小區產權年限不一、老房子銀行貸款成數較低等,仍會給買家帶來一定的困擾。
廣東中圳律師事務所劉子孺律師告訴記者,關於土地使用權年限的房產法律咨詢確實有不少,主要集中在一些使用年限較同一個小區其他房子短、價格較低的房源;另外,也有個別市民在買房過戶後,土地使用年限發生了更改,產權時限發生"縮水",計算的年限不知為何提前了幾年。"一般這類糾紛很少上到法庭上,因為找不到很好的切入點。"劉子孺分析說。
對羅湖非常熟悉的美聯物業營業部副總經理袁新有告訴記者,二手房市場上,像聯華大廈、深圳國際商業大廈等僅20年產權並到期的物業,若要交易並不難,只要補交地價就能順利過戶,但由於《深圳到期房產續期若干規定》寫明,只有"申請的土地年期已屆滿或將在1年內到期"才能申請續期,所以造成了個別產權只剩下五六年的房子,既續不了期,在二手房市場上又賣不起價、成交率較低的尷尬處境。
"現在最常見的現象是,有同一個小區的房子產權年限不統一,給購房者帶來了一些困惑。"袁新有說,例如,羅湖區的雲峰花園,就出現了50年產權和70年產權兩種情況,雖然按照深圳目前的政策,到期後都能續期,但50年產權的房子還是會比70年產權的價格低大約500元/平方米。
另外,據接受到期房地產續期申請的深圳國土規劃委第二直屬管理局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申請者大多是二手房交易簽訂買賣合同後,到產權登記中心過戶時發現無法過戶,須到管理局補交地價換證後,才能返回登記中心順利過戶。
"市民關於土地使用期的困惑還是有不少。我們經常能收到市民的相關咨詢,諸如問房產所屬的宗地使用期能否順延、順延多少年等等,我們都有專人負責回答。"該局相關工作人員說。

關於房產續期的常見疑問
1.越早補交,代價越小
到期房地產續期補交的地價如何計算?是不是不打算賣房,不交也沒有風險?
記者調查:深圳基準地價是指在設定的土地利用狀況及土地開發條件下的土地使用權平均市場價格,在處理拆遷賠償、糾紛、評估、土地續約補交地價估算方面發揮著指導作用。
深圳國土規劃委第一直屬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建築容積率大於1的用地按建築面積計價,建築容積率小於1的用地按土地面積計價。我市的普通住宅用地建築容積率絕大部分都大於1。基準地價可在市規劃國土委網站上查詢,網址為:www.szpl.gov.cn。
據了解,深圳近幾年的基準地價呈上漲趨勢。例如,2006年出台的基準地價比2004年上調了30%-40%,因此,房地產專家提醒土地年限已過期物業的業主,越早補交地價,需要付出的代價會越小。
2.補交地價,方能過戶
秦先生2009年通過拍賣買了南山區某樓盤的一套107平方米的房子,過戶時被告知要補交7.98萬元的地價,因為房產使用權期限只有20年,並在2005年已到期。秦先生不解:2007年出台的《物權法》有"自動續期"規定,為何深圳要補交地價才能續期?
記者調查:據原深圳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物權法》的規定是"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並沒有說明是有償續期還是無償續期,所以深圳現在適用的還是2004年頒發的《深圳到期房產續期若干規定》,據此是要補地價的。
據了解,目前有不少市民喜歡到拍賣會上競拍房產,以期買到低於市場價的"物美價廉"的房子,但有可能會買到使用權到期的房子,要補交地價才能過戶,到頭來,可能總價還高於市場價。因此,拍賣房產前最好調查清楚房源情況。
3.年限不一,情況有別
關於產權年限不一的現象,現在比較常見的是,同一個小區,有的房子使用權期限是50年,有的則是70年。原因是什麼?
記者調查:據深圳國土規劃委第一直屬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有兩種原因造成上述現象:1.有的小區建在兩三塊不同宗地號的土地上,分幾期開發,每塊土地出讓時使用年限本來就不一樣;2.屬於同一宗行政劃撥土地,其中有部分為房改住宅,房改住宅按相關政策規定在上市時可延至70年,而其他非房改住宅則須在到期前一年申請辦理續期至70年的手續。目前50年的住宅均未到期,因此出現了兩個年限。
4.續約有條件,投資要看清
市民王女士在羅湖看中一套房子准備買下投資,但是產權只有20年了,中介說到時候可以續約,請問可以買下來嗎?
記者調查:美聯物業深圳營業部副總經理袁新有表示,能否補交地價續期,市民最好親自到國土部門咨詢清楚,因為每塊土地的情況都不一致。另外,由於續期需要提供較多原始資料,往往只有一手業主才有,一旦資料不全,能否順利續期還很難講,因此,此類房子還是少交易為妙。
據了解,續期申請的受理機關分別是:羅湖、福田由市國土規劃委第一直屬管理局,南山由第二直屬管理局,鹽田區、東部三街道(葵涌、大鵬、南澳三街道)由濱海管理局業務受理窗口受理,寶安、龍崗、光明、坪山由轄區管理局業務受理窗口受理。
5.工業區配套宿舍,最高續期至50年
市民劉先生看中了一套工業區的配套宿舍,產權是30年,但又是商品房,面臨即將到期,請問,這類房屋是否能夠順利續期?
記者調查:深圳國土規劃委第一直屬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工業區配套宿舍土地使用年限與工業用途一致,最高可續期至50年。屬行政劃撥房地產的,可在到期前一年內申請續期。
新聞鏈接
"使用期到無償
收回土地"爭議
2011年上海土地交易市場首拍在1月上旬結束,雖然這次拍賣土地的交投冷淡,沒有吸引眼球的地王出現,但"預申請須知"中"出讓人收回並補償相應殘余價值"的規定,卻實實在在地挑戰了一下幾乎被人遺忘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的70年大限,在房地產業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當時,上海某報發表了《滬土地出讓驚現"期滿出讓人無償收回"》一文,文章稱:"記者在2011年上海土地交易市場首拍中發現,在土地'預申請須知'中,出現了出讓期滿後'出讓人收回並補償相應殘余價值'甚至'出讓人無償收回'的規定,而且收回的范疇包括'土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但在隨後的跟進報道中,所謂的"相關規定"是全國規定而不是上海地方法規,"無償收回"的土地要滿足幾個條件,住宅用地不用申請"自動"續期,但"自動續期"後要不要再交錢,是否受"公共利益"制約未明確。
2008年4月29日,國土資源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發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示範文本。該示範文本中第五章為"期限屆滿",其中第二十五條到第二十七條和上海版《出讓合同》的第二十七到第二十九條完全吻合。也就是說,根據國家規定,從2008年開始,所有地方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都必須有這三個條款。該三個條款通俗解釋為:1.非住宅用地應當在期限屆滿前一年向政府提出續期申請,住宅用地既然"自動續期"就沒有"申請批准"的問題。如果續期申請無傷"社會公共利益需要",則政府必須批准續期,但批准後要再交一次土地出讓金。2.如果非住宅用地期限屆滿前一年沒有提出續期申請,則到期後政府無償收回。3.如果非住宅用地申請續期因"公共利益"未獲批準的,政府收回土地並給予補償,如果有約在先不補償的則無償收回。
"70年一到,房子變磚頭。"盡管類似的擔憂不會隨便發生,但是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對於70年許可權的疑慮並未消失,尤其是住宅自動續期是否需要付費仍然模糊,而"公共利益"也是難以界定的概念。

Ⅹ 上海公墓土地的使用年限是多久聽說現在已經改成20年了是嗎

我爺爺幾年過逝的買的墓地,他們土地年限都是70年的啊。不過好像有你說的這種專說法,有些墓園他們的土地使用屬年限是20年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對了,我爺爺的墓地買在上海奉賢的永福園陵,市區過去很近很方便。價格也相對比較低。

閱讀全文

與上海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