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著作權是多少年比如一本書我准備掃描發到網上,第一版是在1982年,這樣做侵權嗎
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法律規定:1、公民創作的作品,發表權、使用權與獲得專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屬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
2、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如果作品自創作完成之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不再受著作權法保護。
3、電影、電視、錄像和攝影作品的發表權、使用權與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如果作品創作完成之後五十年內沒有發表,不再受著作權法保護。
縱橫法律網 於家亮律師
⑵ 買一本小說的版權大概要多少錢
這個不一定,有的五六十萬,有的幾百萬
⑶ 耽美作者一本書的版權費一般是多少
一要看書,二要看出版社。
高稿費此二者缺一不可
耽美的話還是台灣的出版社稿回費高些,比如鮮網答,你可以去裡面看看
。。。一般是賣出去之前就談好稿費,沒有事後談的啦,看銷售量提成的話也是先說好的。我不是專業的,無法回答,下面的朋友幫忙。
另外書寫的一般,出版社一般,估計一本書至多就3,4000的稿費吧。。。得是長篇。
碼字少的短篇。。。就。。。不用想出了。。。附帶出還差不多。
⑷ 一本書作者能拿百分之幾的版稅
按市場規律一本書作者能拿版稅6--10%之間。
圖書版稅計算方法:圖書單價×圖書印數×版稅率
版稅制是國際出版業通行的使用作品的支付方式,近年來我國也在逐漸實行。尤其是在中外合作出版方面,版稅制是最主要的付酬方式。版稅率一般多在6%到10%之間。實行版稅制度,使智力創作與市場相銜接,引入競爭機制,能夠促進智力創作的優勝劣汰。並且,版稅制計算更加科學、合理、簡便,應變性強,受幣值浮動影響小,還有利於版權對外貿易的發展等。
從立法層面上講,我國目前涉及版稅制度最高階位的法規是國務院部門規章,為國家版權局所制定。主要有《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1999年4月15日發布);《錄音法定許可付酬標准暫行規定》(1993年8月1日發布),由於《著作權法》(2001年10月27日修訂)已把錄音法定許可的范圍大大縮小,該規定的適用也受到很大限制。
(4)一本書的版權多少擴展閱讀:
版稅是一種付酬方式,具體地講,它是指著作權人因他人使用其作品而獲得的一定貨幣份額。從廣義上說,也有人將版稅視為稿酬的一種。版稅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出版版稅、上演版稅、錄製版稅、復製版稅和公共借閱版稅等種類。
其中以出版版稅為主要的適用方式。出版版稅的計算方法是,圖書單價×圖書印數或銷量×版稅率;戲劇、音樂、舞蹈等作品的上演版稅,其計算方法是,票房總收入×版稅率;錄製版稅的計算方法是,錄製品單價×錄製品發行數×版稅率。
版稅制一般不適用於報刊發表作品的付酬方式。版稅率是用於計算版稅數額的百分比,其高低一般取決於作品性質、作者名望、市場需求等因素,由作者或其代理人與出版者協商確定,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適用國家規定的相關標准。復製版稅和公共借閱版稅多見於發達國家的著作權法規中。
對於版權持有人而言,版權使用費是一種收入。在多數的國家,此項收入都要支付稅賦的,形式是預扣所得稅。
⑸ 一本書的版權大概能賺多少錢是怎麼計算的
版權費又稱為版抄稅,是指使用某著襲作應該支付給著作權所有人的一種費用。每本書的版權費都是不一定,這要看書的領域、內容、長度、質量、暢銷程度、作者的名氣等等。版權費通常有兩種演算法:一種是雙方約定版稅,比如一般是5%~30%不等,根據實際出版或銷售收入計算。還有一種是買斷,使用方一次性支付給作者一筆雙方議定的費用,書本的收入就和作者沒有關系了。一般來說,買斷的價格會比較高,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好的也有幾百萬甚至更高的。
⑹ 一本書是否有版權問題,是如何認定的
除了《著作權法》第4、第5條規定以外,其它所有出版物都享有著作權。
第四條 依法禁止回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答本法保護。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第五條 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⑺ 出版一本書需要給出版社多少錢
1)出版管理費即書號費,但是出版社一般都迴避這個稱謂。一般來說,這項費用因各出版社的聲譽、級別有所不同。據我了解,中華書局、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這樣頂級的文科類出版社,書號費一般在3萬元以上。地方出版社的書號費,一般在2萬元左右。香港、台灣地區的出版業,實行登記制度,不存在書號費這一說法,其登記費往往只有人民幣幾百元。但是,新聞出版總署不允許香港、台灣等地的出版物在內地銷售,這些圖書在內地也不能參加職稱評審。同樣道理,期刊只有ISSN號即國際刊號,而沒有內地刊號即CN號,在內地也得不到承認。在這些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在職稱評審的時候,也不算數。
2)編輯校對費主要是編輯對書稿進行文字處理的費用,各出版社的標准不一。據我了解,一般在每萬字50-100元。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這里的字數,不是word計算出的字數,按照出版業的習慣,字數=每面行數*每行字數,即便存在空白,也按照滿版計算。所以每本書版權頁上的字數,實際上都要比word計算的字數多出20%-30%,這在出版業中稱為「漲版」。
3)排版出片費是對書稿進行排版加工的費用,一般是由專業的排版員使用方正書版軟體進行排版。排版完成之後,還有出膠片的費用,膠片在印刷中的作用類似於過去洗印照片的底片。這項費用分大32開、16開、小16開、國際16開等而有所不同。按照目前山東地區的情況,普通文科類書稿的排版費用是每面5元(大32開)、10元(16開)、8.5元(小16開和國際16開)。如果是理工科,因為圖表和符號的原因,費用有所增加。如果是彩色製版,費用就要更高了。
4)封面設計費一般是每個封面300元,其中包括打樣和出片的費用。
5)印刷費這個比較容易理解,決定印刷費的因素主要包括圖書開本、印張(即每本書所使用的紙張數量,印張數=圖書的總頁碼/開本)、冊數。假設一本書的開本是大32開,300頁,印刷1000冊,根據目前山東地區每印張的印刷工價是0.39元,那麼總印刷費用=(300頁/32開)*0.39元/印張*1000冊=3656元。如果印刷的冊數增加,因邊際效應,每印張的單價會減少。譬如,同樣情況,印刷5000冊,每印張的印刷工價只有0.25元,下降很多。目前,印刷費這一項,根據作者和出版社的協議,情況千差萬別。如出版社不需要作者包銷圖書,那麼,印刷費這項作者即不須承擔。
6)稅1-4項需要按照14%繳納增值稅。第5項已經含稅。
示例:假設某社的出版管理費是1.8萬元,編校費標准為萬字50元,bobo計劃在該社出版大32開(28行*28字排版)、300頁的一本個人專著,出版社方面不需要作者包銷圖書,那麼出書費用是:
1)書號費1.8萬;編校費28行*28字*300頁*50元/萬字=1175元;3)排版出片費5元/面*300面=1500元;4)封面設計費300元;5)印刷費為0元;6)稅(18000 1175 1500 300)*14%=2936元。
各項累計為:23911元
⑻ 關於作者寫了一本書的版權問題
版權是對計算機程序、文學著作、音樂作品、照片、電影等的復制權利的合法所內有權。除非容轉讓給另一方,版權通常被認為是屬於作者的。大多數計算機程序不僅受到版權的保護,還受軟體許可證的保護。版權只保護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保護思想本身。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在版權的保護之列。
⑼ 一般來說小說的版權費是多少
「30元/1000字」那是買斷。買斷就是直接一次性買走所有版權。1000字等於30元的話,那麼一本一百萬字的小說就等於是3萬元。呵呵,好不值啊。別人小說授權影視版權至少一千萬元左右,價格一年比一年高,早些年,小說版權買賣就跟房地產一樣,誰賣的早誰就是傻。版權價格瘋漲。影視、游戲版權由幾萬到幾百萬元,再到幾千萬元,頂尖小說影視版權授權費都不低於一千萬元,普通的小說版權基本也要幾百萬。前提是,小說所有版權全在自己的手裡。如果你的小說是和小說平台簽約的,那基本就別想這些了,因為在簽合同的時候,合同里就已註明小說所有版權永久轉讓給小說平台,簽約作者就不用想版權買賣的事了,因為那基本和你無關了,你的收入就主要來源於小說閱讀的分成。
版權有電視劇版權、電影版權、游戲版權,紙質圖書版權、電紙書版權,有聲書版權等等,每個版權可單獨買賣。先科普一下版權買賣的種類:
買賣基本分為
買斷。買斷就是把版權直接一次性賣給別人,從此該作品與你再無關聯。
轉讓。轉讓有版權轉讓時間。例如影視版權轉讓六年,就是版權轉讓給別人六年,別人在這六年裡拍攝電視劇,六年後版權又回到你的手裡,你就又可以繼續賣版權了;又例如游戲版權永久轉讓,就是小說的游戲版權永久轉讓給游戲公司,這「永久轉讓」就是買斷。游戲公司把小說開發成游戲賺錢。這里說明下,很少有游戲公司只買斷游戲版權的,要買就全版權買斷,全版權買斷對於作者自己來說最虧。以前作者不懂自己小說的價值,直接把版權全賣了。現在大家都聰明了,不會被騙。
授權。授權就是你同意別人在他的商品或其他東西上使用你小說里的元素。例如,你授權漫畫工作室把你的小說改編成漫畫;或者授權給某食品公司,讓他們的飲料等零食包裝上使用你小說里的元素。
小說版權全在自己手裡的作者,除了電子版權握著不賣,其他的版權能賣就賣。為什麼電子版權不賣呢?因為電子版權很容易被人坑。還是自己留著自己一個人經營。如果有實力,你很有錢,你家裡家產上億元,那麼你的大部分版權還是自己開個工作室自己經營來的效率。例如一些作者自己成立影視公司自己拍攝網劇;還有一些作者,自己成立工作室自己賣實體書、周邊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