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做一個人物訪談
首先選定目標人物,然後預約,再訪談,訪談之前一定要把要問的問題列出來,這樣訪談過程才會順利進行,期間可以徵求被訪談人的意見採用錄音的形式,沒有條件的話可以快速地記筆記,最好是有一個人和你合作完成這項任務,訪談完了就要對記錄的材料進行整理分析形成生涯人物訪談報告的形式。
整個過程差不多就是這樣吧,我這兒有一份報告,你需要的話我可以借給你,不過是要還的啊。
2. 職業生涯人物訪談報告
職業生涯人物訪談報告主要是寫通過訪談而得到的經驗、結論等。可以採用分點論述的方法去寫。
正文
通過對王先生的訪談,我學到很多。以下這些是我的總結:
(1)作為一名大學生,對未來工作的最好准備就是學好專業基礎知識。因為不管以後從事怎樣的職業和職位,專業知識的運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是不可能在將來的工作中有穩定長遠的發展的。
(2)學會做人的方法並多花一些心思經營自己的人際關系網路。 學會做人是我們大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如今在校學習的我們,
交際圈僅限於親人、部分同學和少許的朋友等,非常狹窄,對自己今後生涯的順利發展不是非常有利。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就更加重視培養自己的為人處世能力並經營好維護好自己已有的人脈資源。
(3)學好英語。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英語這門語言不得不說是比較重要的,而對我們的軟體工程專業來說,英語就顯得尤為重要。英語的牢固掌握,對我們找工作無疑是一塊很好的敲門磚,也是我們參與國際交流,實現國際間合作的必需條件。
(4)積極投身實踐中去,去經歷,去感受,去領會。
獲取知識和提高技能有兩條途徑:一是從前人的經驗中去獲取;二是從自己的實踐中去獲取。而最重要最可靠最有價值的還是自己在實踐中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等,實踐出真知。
而且實踐特別鍛煉人,練你的技能,考驗你的專業知識,練你的勇氣等。不論結果成功與否,所獲得的體會和閱歷是你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這就是實踐的魅力所在!
(5)擺正心態,對工作要嚴謹、認真、負責,樂觀面對未來所從事行業的發展前景。
心態決定成敗,細節鑄就輝煌。我們去應聘工作崗位,是想施展自己的實力,更是想為所在公司創造利潤和價值,而不是「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成為公司的負擔。在人才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今社會,任何一個公司都不會接受一個心高氣傲、做事磨蹭、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員工。正如冠捷科技集團劉某所言:「其實那些從大學出來的畢業生更高傲,說的都很好聽,叫他做一點事總是磨磨蹭蹭,而且還做不好。
我們對員工都沒有什麼特別的、苛刻的要求,他們只要對自己有態度,對所在崗位認真負責,那他們做任何行業都是可以的,而且我們也是歡迎這樣的員工的。」還有,中國的通信產業仍然是發展強勁的朝陽行業,仍然是一個生機勃勃而且更加合理健康發展的充滿希望的行業。
所以,我們不應該有太多的抱怨和悲觀的心態,應該盡量多地去接觸行業最新的發展概況。並做好充分的准備,待畢業時,積極投身通信行業的發展大潮之中。這也是我們作為未來的通信工程師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努力方向和難得的機遇。
3. 如何做好深度人物訪談
如何做好深度人物訪談
人物專訪是就某個人物或某個問題進行的專門的訪問,具有三個「特」:特定的問題,特定的對象,常常還包括特定的場合。下面我想結合這已學的專業知識和以往的采訪實踐來談談如何進行一次較有深度的人物訪談。
要采訪就得有采訪對象,所以我認為首先就是要選准采訪對象。專訪對象的選擇,對采訪成敗有決定性的意義。人物專訪的對象,通常是與某一新聞有關的新聞人物,有的側重與人物本身事跡,有的側重於某個問題或者某一新聞事件。人物專訪的新聞性是很重要的,所以必須要選擇有新聞價值的人物,這樣采訪才有典型性,代表性,才能有深度。
選擇好了采訪對象,接下來就是要做好采訪前的准備工作。充分的事先准備對任何成功的采訪都是最基本的元素。每一位記者都有年個個秒毫在采訪前盡力去了解被訪問對象的有關材料。以專門采訪世界上大人物而著稱的義大利女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說: 「我不把自己當作毫無感情的錄音機。」她每次采訪之前,總是要閱讀大量被訪問者的書籍和材料,作出筆記和研究心得。准備工作的范圍應廣,細,深,要熟悉采訪對象的簡歷,了解訪問對象的專長,主要事跡及成就。准備越充分,采訪就越主動。當然,這些准備只是匆忙的,膚淺的,真正的采訪前的准備工作,是記者日積月累的知識和豐富的閱歷。
一切准備就緒.,確定好采訪的時間和地點以後,就進入正式的采訪環節了。很多記者都喜歡以一小段簡要的閑聊作為采訪的開場白,以便與采訪對象建立親密和諧的關系。這點是人物專訪最關鍵之處,它給被采訪者一個估量記者的機會,給采訪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
開場白過後,優秀的記者會很快過度到為這次采訪准備好的問題上來,提問的方式和內容有很多,選擇適當的問話內容,講究提問藝術就成了采訪成功的核心,提問的方式一般來說有三種類型:一是漫談式的,氣氛鬆弛,范圍不限,請對方談點觀點感受或想法,這種問題容易談起來,但如果回答得太籠統往往使被采訪者答非所問。第二種是直指式的,目標明確,問題具體尖銳,不容迴避搪塞,易於突破,但問話語氣或方式不當也容易使對方「悶掉」,出現冷場和僵局。第三種是商量式的,問題很具體明確,問要害之處,但口氣比較緩和,有點請教或者懇求的口氣,不逼人太甚。這三種方式應該以直指式為主,其他結合使用,這樣才能提高訪問的效率和質量,不至於不得要領,開「無軌電車」。
提出的問題從內容上講應該觸及被采訪人物的工作,生活和個人興趣,並且要針對被采訪者的職業或者背景專門設計。例如采訪一位電影明星,他並不是作為政治活動家為人所知道\的,就不要話大量的時間問他政治方面的問題。采訪的問題應該按照其重要性大小來順序排列。一般問題放在前邊,難對付的,強硬的,進攻性的問題放在後面.隨著采訪的逐步深入再慢慢提出,這樣一步一步,才能讓對方易於接受,不覺得唐突。著名記者斯諾就說過: 「如果提一些措手不及的問題,使對方不好回答,那是很愚蠢的。」
但是,在采訪過程中,有些觸及本質的問題雖然很敏感,提出來會感覺尖銳,但還是應該在恰當的時候以恰當的方式問出來。對問題要鑽研得透,不能淺嘗輒止,似懂非懂,一知半解,這樣采訪才能做得深入,才能了解到最內核的東西。在采訪中一旦抓准問題,就要深入開掘,抓住要害, 「掘地三尺」,記者要始終把自己放在一個探索者的位置上,就一個問題「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同被采訪者共同探索,知道把問題的本質抓到手為止。人物訪問的能手義大利女記者琳埃娜.法拉奇,以敢於和善於提出尖銳問題著稱。她的采訪是十分緊張的,而不是鬆鬆垮垮的。她采訪鄧小平,第一個問題就出語不凡: 「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遠保留下去?」第二個問題又進一步說: 「對西方人來說,我們有很多問題不理解,只能各國人民在講起四人幫時,把很多錯誤都歸咎於四人幫,說的是四人幫,但他們伸出的卻是五個手指。」可以說法拉奇這些問題都是十分尖銳和重要的,而且為世界所關注。她發問前經過了精心的研究,問得很有質量。當然,鄧小平的回答更是精闢而巧妙。
同時,在問的時候,記者應該時刻記住一個問題要能夠導出下一個問題,要逐步深入,使整個采訪自然而有次序,問題與問題要銜接得當。不能想到哪問到哪,一點邏輯聯系都沒有.,這樣也容易讓對方覺得你准備不夠,產生厭煩情緒。
記者在聽的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從對方的表情,動作中揣摩他的心理,這有利於問話的繼續。在人物專訪中,記者是活躍的一方,可以以各種方式使訪問更活潑,更有內容。專訪要訪,要有記者形象。有訪有問,有動態感,有生活氣息,有感情交流,讓被采訪者與記者產生心靈的交感,用心,用感情來回答記者的提問,而不是機械被動地回答。這樣的人物專訪才是成功的采訪。
4. 職業人物訪談報告怎麼寫
生涯人物訪談記錄
訪談時間:2011年8月3日
訪談方式:面對面
被訪談人:黃先生,大學本科學歷計算機專業,現任海鷗公司旗下益成茶行市場部主任
訪談內容:
問題1:您是如何找到工作?
答:是通過熟人介紹的,經過數月實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從銷售一步一步干到了主管。
問題2:您認為具有什麼樣的精神品質、性格和能力對工作來說是重要的?
答:堅持。對於經驗來說,都是需要用時間來培養的。堅持一份工作,就會產生經驗,從而會有更大的發展。還需要踏實的性格,畢竟這種工作並不會短時間就能有一個很滿意的收入,所以需要踏實。其實做這行還需要對市場的敏銳的觀察力,因為每一個行業都有競爭,如果做不好,那麼只能被淘汰。只有搶先抓住市場的動向,知道顧客需要什麼,才能離成功越來越近。
問題3:這項工作所需要的個人品質、性格和能力在同別的工作要求的有什麼不同?
答:首先是有與人溝通的能力,而且最好是這種能力特別強,因為在賣場銷售的時候,就是面對面的與顧客交流,如果溝通不好的話,首先會影響你的銷售業績,其次甚至會引發矛盾,遭到投訴,工作不保。溝通能力是一方面,還要有想上一個問題中提到的堅持、踏實和耐心,這些即是所有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也是我這份工作的成功因素。像我現在的工作,還需要善於發現問題,解決並將其總結,把每一個店在銷售中的問題,歸納匯總,製成文字材料經典案例,在日後給所有的銷售講課的時候教授給她們怎樣解決這些問題。提到給銷售講課,我的工作還需要一些勇氣,不能怯場。當然也需要日積月累的經驗,如果不是我也是從基層的銷售干到主管,也許會與銷售們有距離。所以也許有基層的鍛煉。
問題4:剛參加工作時會有什麼培訓?
答:剛進入工作,公司會對企業文化和公司產品經行培訓,而且產品推新的時候,也會有培訓。
問題5: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幹些什麼?
答:在辦公室中處理各個經銷商的問題與銷售業績統計。根據最新的市場銷售信息反饋,判斷消費者的需求,定期組織市場調研、收集市場信息、分析市場動向、特點和發展趨勢,從而確定銷售策略,建立銷售目標,制定銷售計劃。
問題6:男女工作者在這份工作上機會均等嗎?
答:現在的工作基本是男女平等的了。工作嘛,都是有能者居之。只要自己有這個實力就去勇敢拼搏,你就能夠爭取到自己想要的。
問題7:覺得現在實現您的人生價值了么?家庭對您的工作滿意么?
答:我覺得我已經實現了人生價值,我的人生價值並不多麼偉大,只是想讓家人溫暖就好,只要滿足這一點我就心滿意足了。家裡對我的工作也很滿意,我們公司的休假是和國家頒布的放假一致,這使我有充足的時間來陪伴我的家人。
問題8:您對我們大學生有什麼建議嗎?
答:在學業上,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學好,無論什麼專業,只要它存在就有它的價值,所以不要渾渾噩噩的度過大學時光。在生活中,要吃苦耐勞,用於實踐,要知道實踐出真知。
活動感受:
社會的復雜多樣,變幻莫測,是在書本、網路和學校里無法感受和洞悉的到的。沒有親身的經歷,就無法清楚地了解當今就業形勢的真實狀況,就只能讓自己繼續隔絕於社會之外。
這次的假期實踐以及生涯人物訪談都給了我很大的感受,對我也有很大幫助。我也就此次活動的感受進行以下幾點總結:1.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麼合適,要有一個職業生涯的規劃。2. 積極爭取學習和進步的機會。3. 積累個人的信譽。從你的職業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誠信的原則辦事。要做到,當人們提起你的名字的時候,說,這人還不錯,做事還行。4. 注意利用資源。如果你有有錢的親戚、成功的長輩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得到更加順利的發展前景。5. 注意人脈的積累。最終,事業要靠在社會上的人脈的資源。要注意認識在你這個行業的人,結交他們,最終他們會成為你事業上的助力。6. 多聽聽成功的前輩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見。注意少聽家裡長輩的意見,尤其是都已經退休的長輩,他們對社會的認識還停留在很久以前,而這個社會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呢。最重要的是,長輩有時候會強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終的結果他們是不負責的。只有你才能對自己負責。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我們在大學這個小社會圈裡就應該為我們進入大社會做好充分的准備。我們從現在起就要積極關注社會動態發展,學習好專業知識,積攢社會經驗,擴寬自己的人脈,為自己的未來道路鋪好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