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百度文庫上傳文檔會不會有版權問題
網路上傳的文檔,是有版權問題的。
1、如果未經他人同意,進行上傳,如果文檔發生版知識產權問題,權版權人進行追究,其責任在於用戶本人。
2、如果是自己的文檔,進行上傳,如果有其他用戶進行上傳同樣的文章,網路文庫會自動檢索出來的,不允許上傳的,所以可以不用擔心。
❷ 電子書怎麼確保版權
出版社做版權銷售傳統上以紙書為主,間或搞一些圖書的影視劇本改編和其他形式的授權。如今數字出版風起雲涌,電子書的授權被提到議事日程,不僅中國是這樣,其他國家,特別是歐美一些國家也是如此。出版社向海外出售電子書版權通常通過如下幾個渠道:
其一,出版社直接向國外技術服務商提供授權,由其根據授權條件發布在相關載體上。這個方式最為普遍。有一本英漢拼音詞典,多年前授權給美國一家電子公司用於網路下載。後來通過協商,雙方又訂立合同,將該書用於更多載體中,其中包括安卓系統手機軟體模塊。這本書已經授權多年,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國內這種經營電子書的電子公司也不少,我就經常收到這樣的信息,我有一些作者朋友也經常收到這類詢價。
其二,通過圖書版權代理公司向海外出版商出售版權。這一點與紙書授權沒有區別。不過,電子書版權的授權常常與紙書授權分開進行。這是因為市場需要預熱,也需要培養。等相關市場成熟且有讀者需要時,電子書才有授權的可能。有一本書《對話:中國模式》。先授權紙書版權給韓國出版社,韓文版紙書出版後,市場歡迎並需要電子書,代理紙書版權的韓國代理公司才與出版社接洽,購買該書的電子書版權。
其三,現在出現了一批電子書代理公司,美國、中國有,其他國家和地區有沒有就不得而知。這些公司實力如何有待了解,因為我與他們的合作很少。他們與出版社聯系,將他們認為合適的書放在他們選中的書目中,然後跟出版社訂立一個批量版權購買協議,比如四五十本書一起購買。訂立這樣一個協議,一下子可以賣掉很多電子書的版權,數字看上去很美麗。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電子書市場還處在「圈地」階段,這個階段將作品的版權授給海內外電子公司風險不小,因為此時此刻成熟公司少,有經驗有品牌的更少。授權之前仔細考察很有必要,以免雞飛蛋打。
有關報酬的問題就比較復雜了。先講一下國內的情況。授權國內電子公司出版、銷售電子書收益還不多。去年我看到一則報道說,國內電子書的售價相當於紙書的百分之二十五,如果一本紙書是二十元,如果是出版社與電子書製作銷售公司四六分成,如果是出版社與著作權人是五五分成,著作權人能獲得多少收益一目瞭然。我就聽說國內不少作者對授權電子公司出版、銷售電子書疑慮頗深。美國等國家的電子書出版、銷售情況似乎好一些,其電子書與紙書的定價之比也比我們國家高,有的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十五。如果要提高收益的比率,那就請自己製作電子書,然後交給國內外經銷商經銷。這相當於成書出口,只不過是紙介質換成了數字介質。
授權海外出版電子書,出版社內部的協調機制需要相應變化。如果是僅僅授權他人使用電子書權利,版權部門便可操作,因為翻譯、製作都是由外方承擔;如果是授權海外使用中文版權利,如果海外權利購買方需要原版存儲文件或者其他技術服務,就需要版權部門與相關編輯、數字出版部門協調。獲得的收益除了付給著作權人的那部分,余者全部歸出版社。至於出版社這部分收益如何分配,不同出版社有不同的規矩。據我了解,多數是歸出版社所有,如果成果突出,對相關人員予以獎勵。
經常有人問電子書授權給海外出版商以後如何監控銷售與收益問題,這非常難以回答。以前給海外出版社授權紙本書就存在這個問題,因而授權合同中經常有允許核查的條款。電子時代這個問題似乎好解決了,可以通過程序管理相關信息。問題是,任何機器都人操作的,也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交易雙方都信守游戲規則,就無需監控;交易雙方沒有誠信,彼此互不信任,即便搞出世界上最復雜的監控程序,也是無濟於事的。交易的根本前提是相互信任。有人問可否搞出第三方監控機制,這似乎沒有可操作性。
電子書的海外授權除了授權標的與以往不同之外,合同也大不一樣。這裡面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特別是與電子信息傳播相關的新技術、新概念、新術語。去年我就碰到兩家美國公司,一家希望購買圖書版權,另一家打算批發電子書給美國和英國圖書館。由於他們提供的合同是英文版且其中涉及很多信息網路傳播的特定概念和術語,我一時搞不懂,更不知道如何把握。我就請對方將合同草案翻譯成中文,一個說沒有這種人員,另一個倒是翻譯出來了,意思也看懂了,可是依然沒有把握。當然國內出版社也有跟這兩家合作的,直接訂立了英文版合同。也許這些出版社有這種通曉中美法律、中美出版行業、中美信息網路技術概念和術語的人,有這個把握,我實話實說沒有這個水平,這兩個生意沒做成——因為我絕對不簽看不懂沒把握的合同。所以擁有懂英文、出版、版權、信息技術和法律是電子書版權銷售的一個重要條件。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問題需要引起特別重視。一個是電子書的授權使用載體、手段或者場合需要嚴格的界定,僅僅一個「信息網路傳播權」是不可以的。實際上我們購買國外圖書的電子書版權也是受這個限制的,權利界定明確,合同才容易操作,也便於了解收益是否正常。另一個是原書的檔案管理,尤其是電子文檔的管理。美國一家電子公司對一本中文學習字典有興趣,可惜授權方找不到電子檔案。正好有新加坡一家出版公司對該書的新加坡紙版感興趣,這本書才請人重新錄入,一千七百多頁的字典錄入不僅耗時多而且費力大,光是校訂就找了好幾個人,做了好長時間。管好電子書稿等與書有關的檔案不僅有利於版權輸出,還對圖書的宣傳有極大好處。我就發現有出版社請我推廣紙書和電子書版權,結果信息不全,索要多次,依然如此。對方告訴我,他們就知道這些,更多的信息不了解。我猜想出書的時候肯定弄全了,只是後來沒有整理,更沒有歸檔管理。檔案管理是版權輸出的重要前提。
(原載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日《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❸ 幫人把書本轉換為word電子文檔是否侵權
您好!
單純的這種行為不屬於侵權,具體是否會構成侵權還需要看轉化的電子文檔的用途。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❹ 我上傳的文檔如涉及到版權問題怎麼辦
有版權最好還是不要傳上來,萬一原作者發現可能會追究你責任的,若是想分享的話就私底下交流吧
❺ 上傳文件的版權問題如何解決
您好,根據《互聯網著作權條例》的規定,上傳文件屬於信息網路傳播權的范版疇。根據信息網權絡傳播權的規定慣例,通俗的來說就是管上不管下——即對上傳文件管理的比較嚴格。您提的問題只是問上傳文件的版權問題,不是很全面,能否補充一下。
我估計您是不是想問,上傳文件是否涉及到侵權?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要看你上傳的東西是否擁有版權以及你上傳的目的何在。如果你本人就擁有上傳內容的著作權(版權),同時你上傳的目的是分享,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東西,那麼一般不會涉及到版權糾紛。如果有人下載了你的東西,又去上傳給其他人牟利,那麼他就侵犯了你的著作權。
如果你上傳的東西不是你擁有版權,你上傳這個行為就已經侵犯了著作權人的權利,應立即刪除。如果著作權人就你這個行為追究相關責任,你是需要負責的。如果還涉及到費用盈利,那麼可能還會罰款。
我不知道這么回答您還滿意嗎?給我分吧,如果我回答的不合理,你可以補充問題之後,我可以再回答!謝謝!
❻ 買來的電子文檔贈閱屬於侵權嗎
不屬於,圖書館里的電子閱覽室就是個例子,電子閱覽室買了好多的電子書庫供讀者查看,圖書館已經支付了電子書庫的費用,所以屬於侵權。所以你就放心贈閱吧。
❼ 關於電子文件復制是否違反版權的疑問
肯定的高速你:侵權!你的行為雖然不是商業或者營利目的,但是你未經許可把電子文件刻成MP3侵犯了著作權人對作品享有的修改權和復制權。這在著作權法上有規定的: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另外,《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中規定,你的行為也侵犯著作權人對作品的網路傳播權利。
❽ 對於上傳文件的版權問題應如何解決
一是如果是自己創作而非抄襲的,就大膽上傳,但要謹防他人侵犯你的版權;二是如果不是自己創作的,必須要經過創作人(著作權人)的許可,許可後可以上傳(記得署上著作權人的姓名、保護作品完整),但也要要謹防他人侵犯著作權人的版權;三是如果作品是別人的,沒有取得許可,就不要上傳,上傳了就侵犯了著作權人的版權(信息網路傳播權)。
❾ 在百度文庫上傳文檔有沒有版權問題
有
a) 侵權文檔
侵權文檔:未經權利人或權利人的合法代理人授權,用戶上傳的侵犯回他人著作權在內的答知識產權及其他合法權利的文檔。
常見侵權文檔類型:
1.用戶上傳的侵犯包括他人的著作權在內的知識產權及其他合法權利的文檔;
2.未經著作權人同意擅自對他人的作品進行改編、翻譯、注釋、整理等,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權。
(若以上內容仍無法回答您所遇到的問題,請前往文庫投訴中心進行反饋)
參考資料:http://wenku..com/portal/browse/help#help/2
❿ word文檔版權保護問題
先要知道你這個水印是怎麼上去的。解鈴還須系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