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圖書館是不尊重知識產權的存在嗎
圖書館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圖書館為人們讀書提供了可能。可能是圖書館有不規范的圖書復制行為,或者利用所謂數字圖書館未經許可傳播作品,才會讓你有這樣的印象。如果圖書館確實存在這些行為,著作權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不會因為是圖書館而有什麼不同。
Ⅱ 知識產權專業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麼職業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人才捉襟見肘,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知識產權法律和管理人才幾乎是空白。在國外,幾乎每家跨國公司都有數百名知識產權法律專門人才。而國內大學設立知識產權學院的只有北京大學、上海大學以及今年剛剛設立的同濟大學。另外,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幾所學校有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高校學生中接受過知識產權有關教育的不足總人數的5%。據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秘書長鄭勝利教授介紹,北大知識產權學院從1993年設立以來,共培養了375名畢業生,每年的學生不超過五六十人。以此推算,全國每年培養的知識產權人才不過千餘人。從長遠來看,至少要1萬名以上的知識產權人才,僅僅是大型企業每家就需要3-5名這類人才,知識產權人才緊缺的問題日益突出。
市場緊缺使知識產權人才的就業行情一路看漲。據鄭教授介紹,北大的知識產權畢業生一直是很搶手的,用人的大戶是大型的企業,如海爾、海信、華為等,近來高新技術企業的胃口也越來越大。而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對應聘專利審查員的要求是有理工科學歷,他們錄用後需進行相關知識產權法規的培訓,才可以適應審查員的崗位需要。對於招考專利審查員偏愛理工科背景學生的原因,鄭教授分析認為,雖然知識產權學習的多是與法律有關的課程,但由於知識產權領域更多的是要接觸到一些高科技、高技術項目等,因此有比較好的理工科基礎,可以更好地理解認識這個技術或產品,再做相關的知識產權工作時也更方便一些。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陶院長同時指出,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學生的理工知識水平,因為行業的要求比較高,而從「後天」又很難補齊。理工科學生同時需要彌補的是溝通和表達能力方面的不足。
Ⅲ 知識產權研究員是什麼概念的一個職位
一般的知識產權工作很少有這種崗位的。我覺得可能類似於知識產權專員或業回務員吧答,工作內容有兩方面可能,第一、拉業務,包括但不限於電話銷售,第二、負責知識產權流程,如果專利的申報、繳納年費等流程上的工作。希望能幫到你
Ⅳ 當圖書管理員要什麼專業和學歷
看是什麼單位里的圖書管理員。
一般小公司、集團的要求不高,高中畢業就行。甚至有的要求不限。
學校或者大企業里的,要求有檔案管理經驗,最好就是圖書檔案相關專業。
下面是兩個例子:
【例1】羅湖圖書館管理員
任職要求:
1、高中以上學歷。
2、有圖書館圖書管理經驗。
3、上班26天制,每天上班時間7小時內。
薪資:3000-4000元,入職購買五險一金。
【例2】深圳市XX開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人員要求:檔案及相關專業,5年以上工作經驗 全日制本科以上
崗位職責:
1.負責檔案整理、編目、鑒定、統計、排列和檢索工作編制等工作;
2.負責庫房檔案的收進和移出工作,嚴格履行交接手續,准確掌握檔案全宗、案卷數量及檔案的保管期限等;
3.負責庫房內部整理,檔案裝具和案卷排放整齊、科學有序。保證庫內無灰塵,整潔美觀;
4.檢查檔案安全保管情況,發現對檔案有害因素時,要及時上報採取措施。做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保證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Ⅳ 知識產權調查員是做什麼的
知識產權調查員的工作主要是:
1、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生產、製造、內銷售假冒產品的目標信容息,並對目標進行調查、跟蹤和監控,掌握其生產製造假冒產品的窩點所在地,存放假冒產品的倉庫,以及其他相關信息。
2、對發現的生產製造、銷售假冒產品的目標向執法機關(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安局)投訴或者報案,並配合執法機關進行查處,以及其他後續處理工作。
Ⅵ 做一名圖書管理員要具備什麼條件
1.熱愛本職工作。在當今功利色彩濃厚的社會背景下,從事圖書館行業的人往往不具備敬業精神,懶於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從職業道德來說,基層圖書情報人員應該首先認識到圖書館事業在提高整
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特別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圖書館事業當做崇高的事業,堅定地樹立起敬業樂業精神,從而加強自己對本職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
2.樹立服務意識。服務是圖書館的基本職能,也是最根本的職能。圖書館員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讀者至上,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宗旨」,首先能快速、准確地找到讀者需要的信息資料,
並且能推薦相關的最新信息資源。其次,還要動態地了解讀者需求,建立讀者信息資源反饋體系,及時更新最新信息,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知讀者需求,解讀者所急。第三,也可以結合各單位的具體特點定期開展各種有關資料庫及網上資源檢索和使用方面的講座,使讀者較快地掌握最新信息。
3.具有奉獻精神。圖書館的日常實際工作就是為讀者找書,給別人充電,犧牲自我,服務他人的一項工作,圖書館員只有具有奉獻和敬業精神,外借才能做到一個「勤」字,閱覽才能做到一個「靜」字,咨詢才能做到一個「實」字,古籍整理才能做到一個「細」字。
四、增強法律意識
圖書管理員必須熟悉和掌握與信息服務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有關著作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圖書館員是信息的管理者和傳播者,必須要具有較強的知識產權意識,以確保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又不違背知識產權法。必須具有信息保密意識,在信息
產品的提供中,必須保護商業秘密,保護個人隱私,做到所提供的信息客觀、公正、合理、合法。必須加強信息安全意識,對於需要傳播的信息進行分級管理,加強網路安全保護,從制度和技術上保證信息正確、有效、安全暢通,以純潔圖書館的信息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在信息服務中,遵紀守法,成為一名合格的信息經紀人。
Ⅶ 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圖書館管理員,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優秀的圖書館管理員需要具備的條件: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與通訊產業蓬勃發展的21世紀,圖書館所處的信息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圖書館開始向網路圖書館轉型。圖書館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也由傳統的手工操作轉向計算機操作,而且網路環境下用戶的需求呈現出差異性和個性化的特徵。這就要求圖書館人員應加強多方面的素質修煉,以應對新的形勢,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需求。
一、提高政治素質
圖書館是對文獻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存貯、傳遞和開發,並為社會提供可利用的科學文化教育和信息的服務機構,而圖書館理員要充當這些文獻信息的「知識導航者」,要在龐大的信息流中篩選信息,要在讀者和信息資源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當今世界信息龐雜,良莠不齊,要求圖書館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要給讀者引進和推薦低級庸俗、不健康的或反社會主義的報刊、書籍。為此,作為圖書館理員應主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及時了解國家的大政方
針政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提升業務能力
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當是信息專家或信息工程師,是信息系統的建設者,也是(信息)使用者的向導和顧問。圖書館的各項工作已經從傳統的檢索管理和服務模式向館藏資源數字化、管理和服務計算機化、網路化的方向發展,這對圖書館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熟練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網上信息資源是由各種專業性、綜合性很強的多種資料庫組成,圖書管理員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它包括綜合知識與技能;必須擁有計算機、資料庫、網路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了解網路知識,熟悉各種網路檢索工具;懂得常用的聯機專業資料庫和光碟資料庫的檢索語言和結構;懂得修改圖書館的聯機目錄查詢,能利用遠程登陸檢索其它圖書館目錄等等。
2.要有較強信息處理能力。圖書管理員應該具有快速、准確地採集、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較熟練地操作計算機的能力,運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的能力。
3.要有敏銳的判斷能力。能充分利用網路,有效的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敏銳地捕捉、收集、加工最前沿的最新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方法,教育經驗和教育成果等信息,有目的地、主動地,快、准、全、新地給學校領導和教師提供有用信息,更好的為學校教學和教科研服務。
4.要有駕馭語言的能力。圖書館館藏的外文資料也日益增多,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使用,要求圖書管理員應具有一定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包括網路語言和英語的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對網上信息進行分類標引,准確地辨別信息的價值,並知曉到什麼地方,以何種檢索手段獲取所需信息。
5.不斷加強培訓學習。目前,基層圖書管理員中相當一部分人缺少圖書管理的專業知識,且專職的少,兼職的多。因此圖書管理人員應積極主動的不斷加強培訓和學習,館領導要採取切實措施,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靈活多樣的繼續教育,爭取使每一位館員都有機會參加適合自己的繼續教育。
三、強化道德素修養
「確立職業觀念,履行社會職責。適應時代需求,勇於開拓創新。真誠服務讀者,文明熱情便捷。維護讀者權益,保守讀者秘密。尊重知識產權,促進信息傳播。愛護文獻資源,規范職業行為。努力鑽研業務,提高專業素養。發揚團隊精神,樹立職業形象。實踐館際合作,推進資源共享。拓展社會協作,共建社會文明。」這是2002年中國圖書館學會通過的圖書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准則,為加強圖書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提供了准繩。
1.熱愛本職工作。在當今功利色彩濃厚的社會背景下,從事圖書館行業的人往往不具備敬業精神,懶於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從職業道德來說,基層圖書情報人員應該首先認識到圖書館事業在提高整
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特別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圖書館事業當做崇高的事業,堅定地樹立起敬業樂業精神,從而加強自己對本職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
2.樹立服務意識。服務是圖書館的基本職能,也是最根本的職能。圖書館員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讀者至上,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宗旨」,首先能快速、准確地找到讀者需要的信息資料,並且能推薦相關的最新信息資源。其次,還要動態地了解讀者需求,建立讀者信息資源反饋體系,及時更新最新信息,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知讀者需求,解讀者所急。第三,也可以結合各單位的具體特點定期開展各種有關資料庫及網上資源檢索和使用方面的講座,使讀者較快地掌握最新信息。
3.具有奉獻精神。圖書館的日常實際工作就是為讀者找書,給別人充電,犧牲自我,服務他人的一項工作,圖書館員只有具有奉獻和敬業精神,外借才能做到一個「勤」字,閱覽才能做到一個「靜」字,咨詢才能做到一個「實」字,古籍整理才能做到一個「細」字。
四、增強法律意識
圖書管理員必須熟悉和掌握與信息服務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有關著作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圖書館員是信息的管理者和傳播者,必須要具有較強的知識產權意識,以確保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又不違背知識產權法。必須具有信息保密意識,在信息產品的提供中,必須保護商業秘密,保護個人隱私,做到所提供的信息客觀、公正、合理、合法。必須加強信息安全意識,對於需要傳播的信息進行分級管理,加強網路安全保護,從制度和技術上保證信息正確、有效、安全暢通,以純潔圖書館的信息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在信息服務中,遵紀守法,成為一名合格的信息經紀人。
Ⅷ 圖書館員的職稱
中國的高校圖書館館員職級通常劃分為四級,助理館員(初級館員)、館員、副研究館員、正研究館員,依次等同於中國的助理講師(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一般圖書管理員僅作為圖書館非專業人員,不列入高校圖書館專業職級。非學術圖書館館員亦有分為五級者,即將圖書管理員作為最低職級。
非學術圖書館通常採用類似於中國的圖書館館員職級劃分。 現階段中國高校圖書館擔任教學任務的館員有時也採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高校圖書館館員的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的職級劃分。
圖書館館員不僅應當擁有圖書館學(或信息管理學,台灣也稱為圖資學)或相關專業的學士及以上學位,往往還需要同時掌握至少一門以上的其它學科知識。因此,圖書館館員,尤其是參考館員,往往被要求是擁有至少一個或兩個以上的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雜家。
傳統上圖書館業務分為兩類,一類為技術業務,主要包含采訪、分類編目和系統支持;另一類為讀者服務,包含流通服務、參考咨詢、定題服務(定題研究輔導)和資訊素養教育等。
不同職能的館員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圖書館館員根據其職能又可以分為采訪館員、編目館員、系統館員、參考館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