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標通知書下達後規定30日內簽訂合同,想請教下,中標通知書發出後,在法律允許的多久時間范圍內簽訂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四十六條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招標人和中標人不得再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
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30天范圍內必須簽訂合同。
中標通知書發出後30天未簽合同,如果後來雙方簽了,也就算了,等於雙方把這一頁揭過去了。
中標通知書發出後30天未簽合同如果一直不簽合同,可以向行政主管部門舉報,要求依法處罰,並賠償投標方損失。
中標後雙方之間就具有了法律關系,相當於把合同的簽訂推遲。如果雙方在30天後簽訂就不會負法律責任,如果一方堅決不願意簽訂,就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1)版權問題30日內聯系擴展閱讀:
招標投標方面的法規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招標人和中標人不得再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招標文件要求中標人提交履約保證金的,中標人應當提交。」
(二)《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七部委30號令)第六十二條規定「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30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招標人和中標人不得再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
(三)《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七部委30號令)第八一條規定「招標人不按規定期限確定中標人的,或者中標通知書發出後,改變中標結果的,無正當理由不與中標人簽訂合同的,或者在簽訂合同時向中標人提出附加條件或者更改合同實質性內容的,有關行政監督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根據情節可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中標人損失的,並應當賠償損失。
(四)中標通知書發出後,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無正當理由不與招標人簽訂合同的,在簽訂合同時向招標人提出附加條件或者更改合同實質性內容的,或者拒不提交所要求的履約保證金的,招標人可取消其中標資格,並沒收其投標保證金;給招標人的損失超過投標保證金數額的,中標人應當對超過部分予以賠償;沒有提交投標保證金的,應當對招標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② 北京的車在北京違停,收到簡訊說「收到本告知之日起30日內接受處理」,我問一下這個30日是依據啥規定
③ 什麼是版權問題
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回、翻譯、改編答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④ 關於音樂版權問題:被引用的音樂多長時間不算侵權幾秒或幾小節很急,麻煩朋友們了
確實比較嚴重,就拿網路MP3來說,可以搜歌試聽還可以免費下載,這內就是侵權,提供資源容的就是盜版,提供鏈接的應該也要負相應的責任
在國外是明令禁止的
雖然我的歌大部分都是從網路免費下載的...
如果你想借用並公開的,最好還是找該音樂的版權所有方
付點版費應該就可以使用了
⑤ 中國警察網的版權聲明
1、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警察網」或「中國警察網- XXXX」或帶有中國警察網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頻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中國警察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並註明「稿件來源:中國警察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對於《人民公安報》及社屬報刊通過中國警察網發布的作品,本網受著作權人委託禁止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未經書面授權的情況下轉載使用。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警察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中國警察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4、擅自使用中國警察網名義轉載不規范來源的信息、版權不明的資訊,或盜用中國警察網名義發布信息,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5、除中國警察網註明之服務條款外,其它因使用中國警察網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包括因下載而感染電腦病毒),中國警察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6、本網站如因系統維護或升級而需暫停服務時,將事先公告。若因線路及非本網站控制范圍外的硬體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導致暫停服務,對於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本網站不負任何責任。
7、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本網站之聲明以及其修改權、更新權及最終解釋權均屬中國警察網所有。
註:人民公安報社旗下包括:《人民公安報》《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人民公安報·交通安全周刊》及《人民公安》雜志、《公安內參》雜志和中國警察圖片網。
⑥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來源:新華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新華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新華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對於新華社下屬社辦報刊通過本網發布的作品,本網受著作權人委託,在此聲明禁止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未經書面授權的情況下違法轉載或使用。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
註:新華社下屬社辦報刊包括:《新華每日電訊》、《瞭望》周刊、《中國記者》、《中國證券報》、《經濟參考報》、《國際先驅導報》、《環球》雜志、《中國圖片期刊》、《上海證券報》、《現代快報》、《半月談》、《中國名牌》、《中國傳媒科技》、《財經國家周刊》 、《瞭望東方周刊》 、《現代金報》、《世界軍事》、《時事資料手冊》、《攝影世界》、《品讀》、《高管信息》等。
聯系方式: 010--88050896
⑦ 請問版權聲明怎麼寫急!!
參見下面幾個正確的格式:
©1995-2004 Macro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20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4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1995-2004 Eric A. and Kathryn S. Meyer.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保留所有權利
對於可視化的,或者圖形的(比如書籍,電影,網頁,軟體)版權聲明。一般具備如下三部分。
1、The symbol © (the letter C in a circle), or the word 「Copyright,」 or the abbreviation 「Copr.」; and
符號©(字母C外加一個圓),或者單詞「Copyright」版權,或者縮寫「Copr.」
The year of first publication of the work. In the case of compilations or derivative works incorporating previously published material, the year date of first publication of the compilation or derivative work is sufficient.
The year date may be omitted where a pictorial, graphic, or sculptural work, with accompanying textual matter, if any, is reproced in or on greeting cards, postcards, stationery, jewelry, dolls, toys, or any useful article; and
2、作品初次公 開發表的年份。如果是之前發表材料的編輯或者衍生(編輯比如:文選,衍生比如:翻譯或者編劇),有權利使用編輯或者衍生作品的最初發表年份。畫報,繪畫或 者雕塑復制在賀卡,明信片,文具,珠寶,玩偶,玩具或者其他有用的物品上,如果有伴隨的文本材料時,年份可以省略。
The name of the owner of right in the work, or an abbreviation by which the name can be recognized, or a generally known alternative designation of the owner.
3、作品的版權擁護者名稱,或者可識別的擁有者名稱縮寫,或者是擁有者的其他為公眾知曉的 名稱。 Example: © 2006 John Doe
正確的格式應該是:Copyright [dates] by [author/owner]
© 通常可以代替Copyright, 但是不可以用(c)。 All Rights Reserved 在某些國家曾經是必須的,但是現在在大多數國家,都不是法律上必須有的字樣。
拓展資料:
中國專利版權聲明
一、凡本系統註明「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公布公告」的所有作品,其版權屬於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本系統(http://epub.sipo.gov.cn/)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不得進行商業性的原版原式的轉載,也不得歪曲和篡改本系統所發布的內容。
二、凡本系統轉載其他媒體作品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系統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系統註明的文章來源,並自負法律責任。
三、被本系統授權使用的單位,不應超越授權范圍。
四、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系統聯系的,請在本系統發布該作品後的30日內進行。
⑧ 一個版權的問題....
據自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這樣的行為應該歸為侵權類。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著作權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
第三條 著作權法所稱創作,是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
為他人創作進行組織工作,提供咨詢意見、物質條件,或者進行其他輔助工作,均不視為創作。
第四條 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下列作品的含義:
(一)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
(二)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
(三)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
(四)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五)曲藝作品,是指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以說唱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六)舞蹈作品,是指通過連續的動作、姿勢、表情等表現思想情感的作品;
(七)雜技藝術作品,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
(八)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九)建築作品,是指以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
(十)攝影作品,是指藉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質上記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
(十一)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
(十二)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
(十三)模型作品,是指為展示、試驗或者觀測等用途,根據物體的形狀和結構,按照一定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
第五條 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
(二)錄音製品,是指任何對表演的聲音和其他聲音的錄製品;
(三)錄像製品,是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連續相關形象、圖像的錄製品;
(四)錄音製作者,是指錄音製品的首次製作人;
(五)錄像製作者,是指錄像製品的首次製作人;
(六)表演者,是指演員、演出單位或者其他表演文學、藝術作品的人。
第六條 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
第七條 著作權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的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其著作權自首次出版之日起受保護。
第八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在中國境外首先出版後,30日內在中國境內出版的,視為該作品同時在中國境內出版。
第九條 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
第十條 著作權人許可他人將其作品攝製成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視為已同意對其作品進行必要的改動,但是這種改動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
第十一條 著作權法第十六條第一款關於職務作品的規定中的「工作任務」,是指公民在該法人或者該組織中應當履行的職責。
著作權法第十六條第二款關於職務作品的規定中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該法人或者該組織為公民完成創作專門提供的資金、設備或者資料。
第十二條 職務作品完成兩年內,經單位同意,作者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獲報酬,由作者與單位按約定的比例分配。
作品完成兩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單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計算。
第十三條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權以外的著作權。作者身份確定後,由作者或者其繼承人行使著作權。
第十四條 合作作者之一死亡後,其對合作作品享有的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由其他合作作者享有。
第十五條 作者死亡後,其著作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由作者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保護。
著作權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其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保護。
第十六條 國家享有著作權的作品的使用,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管理。
第十七條 作者生前未發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確表示不發表,作者死亡後50年內,其發表權可由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行使;沒有繼承人又無人受遺贈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第十八條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作者身份確定後,適用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
第十九條 使用他人作品的,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由於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無法指明的除外。
第二十條 著作權法所稱已經發表的作品,是指著作權人自行或者許可他人公之於眾的作品。
第二十一條 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使用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的已經發表的作品的,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第二十二條 依照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第三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使用作品的付酬標准,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公布。
第二十三條 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的,應當採取書面形式,但是報社、期刊社刊登作品除外。
第二十四條 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專有使用權的內容由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視為被許可人有權排除包括著作權人在內的任何人以同樣的方式使用作品;除合同另有約定外,被許可人許可第三人行使同一權利,必須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
第二十五條 與著作權人訂立專有許可使用合同、轉讓合同的,可以向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十六條 著作權法和本條例所稱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是指出版者對其出版的圖書和期刊的版式設計享有的權利,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的權利,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享有的權利,廣播電台、電視台對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享有的權利。
第二十七條 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行使權利,不得損害被使用作品和原作品著作權人的權利。
第二十八條 圖書出版合同中約定圖書出版者享有專有出版權但沒有明確其具體內容的,視為圖書出版者享有在合同有效期限內和在合同約定的地域范圍內以同種文字的原版、修訂版出版圖書的專有權利。
第二十九條 著作權人寄給圖書出版者的兩份訂單在6個月內未能得到履行,視為著作權法第三十一條所稱圖書脫銷。
第三十條 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聲明不得轉載、摘編其作品的,應當在報紙、期刊刊登該作品時附帶聲明。
第三十一條 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第三十九條第三款聲明不得對其作品製作錄音製品的,應當在該作品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時聲明。
第三十二條 依照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第三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使用他人作品的,應當自使用該作品之日起2個月內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第三十三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在中國境內的表演,受著作權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根據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對其表演享有的權利,受著作權法保護。
第三十四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在中國境內製作、發行的錄音製品,受著作權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根據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對其製作、發行的錄音製品享有的權利,受著作權法保護。
第三十五條 外國的廣播電台、電視台根據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對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享有的權利,受著作權法保護。
第三十六條 有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所列侵權行為,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處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的罰款;非法經營額難以計算的,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有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所列侵權行為,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由地方人民政府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查處。
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查處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侵權行為。
第三十八條 本條例自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1991年5月24日國務院批准、1991年5月30日國家版權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同時廢止。